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初中一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初中一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地理 必背的一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地理,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

2.1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学会看地图

2.4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3.1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2世界的人种

人中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混血人种:三大人种通婚

§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____教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伊斯兰教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

第四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 清明 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

3、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方向标。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地理图册24页,记住)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日内最高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最大。几个概念:等温线:

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7、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如南亚的新加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如非洲埃及的开罗和比尔马)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注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我们河源市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般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可达甚至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首都北京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注意,温带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初一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初一上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____、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__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___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 捕鱼 、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要点

2. 7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重要知识总结

3. 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4.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5.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地理初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0.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初中一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活动p50)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降水的分布(图3.21p56)

(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位于亚洲的印度。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沙漠,位于南美洲。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图3.23p58)江苏省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的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是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是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带人穿单衣,寒带人穿棉衣,温带人穿衣服多少要随季节变化;(2)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水稻种在南方,小麦种在北方;(3)气候异常还会带来灾害,如洪涝灾害和旱灾。(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等地区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对大气又保温作用,因此气温会随之上升。)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整理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地理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总结

天气及气温部分知识点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地理 必背的一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地理,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

2.1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1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3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学会看地图

2.4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3.1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2世界的人种

人中是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混血人种:三大人种通婚

§3.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____教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伊斯兰教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

第四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 清明 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

3、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方向标。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地理图册24页,记住)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日内最高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最大。几个概念:等温线:

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7、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如南亚的新加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如非洲埃及的开罗和比尔马)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注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我们河源市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般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可达甚至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首都北京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注意,温带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初一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初一上册地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____、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__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___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 捕鱼 、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要点

2. 7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重要知识总结

3. 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4.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5.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地理初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0.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初中一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活动p50)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降水的分布(图3.21p56)

(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位于亚洲的印度。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沙漠,位于南美洲。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图3.23p58)江苏省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的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是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是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带人穿单衣,寒带人穿棉衣,温带人穿衣服多少要随季节变化;(2)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水稻种在南方,小麦种在北方;(3)气候异常还会带来灾害,如洪涝灾害和旱灾。(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等地区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对大气又保温作用,因此气温会随之上升。)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整理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地理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总结

天气及气温部分知识点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初中一年级地理重点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