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初二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初二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 下册数学的期中考试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试卷分析是考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 教学 方法 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在答题时,从答题上看,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不足。

三、原因分析:

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过于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成绩下滑,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的解决问题。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本次期中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不理想。

4、没有抓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本次期中考试来看,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计算方面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错误百出。如: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

四、今后改进 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 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 创新思维 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教学打好基础。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共6页,分值为100分。主要考察了 八年级数学 第十六章分式和十七章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其中包括:分式、分式的运算、分式的方程、反比例函数及其性质以及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注重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覆盖面较广,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 文章 。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十个小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有2、3、6、8、10。第2题涉及到分式的运算,题目难度适中,部分学生由于粗心马虎造成失分;第3题考查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掌握,题目比较容易,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熟练导致出错;第6小题考查解分式方程中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本小题涉及到变号问题,学生做起来感觉吃力;第8和10小题涉及到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出错率较高。

第二题为填空题共七个小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是12和16。其中12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形式及其性质,出错的原因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16题涉及到“增根”,学生出错是由于对增根的理解不到位。

第三题为解答题共七个小题。18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19题考查解分式方程,题目难度较低,属于简单题。20题是先化简再求值。实质也是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只是难度较18题略有提高,学生多在化简过程中出现错误。21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题目简单,学生一般会拿到分数。22题实质也是解分式方程,是对解分式方程能力的拓展和提高,有一定难度,学生出错率也较高。23题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难度适中,学生出错的原因与8和10相同。24小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难度不大,一般都能做对。

二、学生分析

我所带班级是八年级一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生学习氛围不太浓厚,部分学生 学习态度 不端正。程度较好的学生对题目的应变能力较弱,程度一般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对部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

三、改进措施

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如下改进:

1、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依据大纲要求,不脱离课本,加强训练,打好初中数学基础。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程度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特别是后进生,应给与更多帮助和关注,避免学生掉队的情况出现。同时鼓励优等生,使其不断进步。

3、 关注生活,加强应用

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并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着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性试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化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八年级期中考试科目顺序

八年级期中考试科目顺序如下:

科目为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

1、其中考试的内容的简介

期中考试的内容通常为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自行安排的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期中考试会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等。考试形式通常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小时,考试分数一般会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

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期中考试内容会有所不同。例如,小学期的中考试通常只包括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而初中和高中则可能包括多门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此外,有些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考查形式,如口头测试、小组讨论等。

初二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c的取值范围是(  )

A.4<c<12 B.12<c<24 C.8<c<24 D.16<c<24

2.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3 B.4 C.5 D.6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a+2a=5a2 B.x2﹣4=(x+2)(x﹣2) C.(x+1)2=x2+1 D.(2a)3=6a3

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35°

6.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B.

C. +4=9 D.

7.如图,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E点,如果BC=10,△BDC的周长为22,那么△ABC的周长是(  )

A.24 B.30 C.32 D.34

8.△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32,BD:DC=9:7,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18cm B.16cm C.14cm D.12cm

9.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10.计算2x3•(﹣x2)的结果是(  )

A.﹣2x5 B.2x5 C.﹣2x6 D.2x6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1.分解因式:m2n﹣2mn+n=      .

12.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其中一条边长为3,求另两条边的长”.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讲:“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你认为小明回答是否正确:      ,理由是      .

13.已知:a+b= ,ab=1,化简(a﹣2)(b﹣2)的结果是      .

14.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只填一个即可)

15.已知分式 ,当x=2时,分式无意义,则a=      ;当a为a<6的一个整数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      个.

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      条对角线.

17.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18.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9.计算: =      .

20.已知x为正整数,当时x=      时,分式 的值为负整数.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21.计算:

(1)﹣22+30﹣(﹣ )﹣1

(2)(﹣2a)3﹣(﹣a)•(3a)2

(3)(2a﹣3b)2﹣4a(a﹣2b)

(4)(m﹣2n+3)(m+2n﹣3).

22.解方程: .

2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2,y=﹣1.

四、解答题(题型注释)

24.化简求值:

(1) ,其中a=﹣ ,b=1

(2) ,其中x满足x2﹣2x﹣3=0.

25.某超市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9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求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26.如图,已知∠BAC=∠BCA,∠BAE=∠BCD=90°,BE=BD.求证:∠E=∠D.

27.己知:如图,E、F分别是▱ABCD的AD、BC边上的点,且AE=CF.

(1)求证:△ABE≌△CDF;

(2)若M、N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c的取值范围是(  )

A.4<c<12 B.12<c<24 C.8<c<24 D.16<c<24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的范围,进一步可求得周长的范围.

【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

∴8﹣4<a<8+4,即4<a<12,

∴4+4+8<4+a+8<4+8+12,即16<c<2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2.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则这条直线即为图形的对称轴,从而可以解答题目.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3 B.4 C.5 D.6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n﹣2)•180°=360°,

n﹣2=2,

n=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熟悉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a+2a=5a2 B.x2﹣4=(x+2)(x﹣2) C.(x+1)2=x2+1 D.(2a)3=6a3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A选项利用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选项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选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选项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3a+2a=5a,故原题计算错误;

B、x2﹣4=(x+2)(x﹣2),故原题分解正确;

C、(x+1)2=x2+2x+1,故原题计算错误;

D、(2a)3=8a3,故原题计算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计算法则.

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3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首先过点B作BD∥l,由直线l∥m,可得BD∥l∥m,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4的度数,又由△ABC是含有45°角的三角板,即可求得∠3的度数,继而求得∠2的度数.

【解答】解:过点B作BD∥l,

∵直线l∥m,

∴BD∥l∥m,

∴∠4=∠1=25°,

∵∠ABC=45°,

∴∠3=∠ABC﹣∠4=45°﹣25°=20°,

∴∠2=∠3=2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定理的应用.

6.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B.

C. +4=9 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顺流时间+逆流时间=9小时.

【解答】解:顺流时间为: ;逆流时间为: .

所列方程为: + =9.

故选A.

【点评】未知量是速度,有速度,一定是根据时间来列等量关系的.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如图,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E点,如果BC=10,△BDC的周长为22,那么△ABC的周长是(  )

A.24 B.30 C.32 D.34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可得AD=BD,又由BC=10,△DBC的周长为22,可求得AC的长,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

∴AD=BD,

∵△DBC的周长为22,

∴BC+CD+BD=BC+CD+AD=BC+AC=22,

∵BC=10,

∴AC=12,

∵AB=AC,

∴AB=12,

∴△ABC的周长为12+12+10=34,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32,BD:DC=9:7,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18cm B.16cm C.14cm D.12cm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析.根据已知线段长度和关系可求DC的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

作DE⊥AB于E点.

∵BC=32,BD:DC=9:7,

∴CD=32× =14.

∵AD平分∠CAB,∠C=90°,DE⊥DE,

∴DE=DC=14.

即D点到AB的距离是14cm.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属基础题.

9.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底边;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

【解答】解:如上图:分情况讨论.

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来求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

10.计算2x3•(﹣x2)的结果是(  )

A.﹣2x5 B.2x5 C.﹣2x6 D.2x6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

【分析】先把常数相乘,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2x3•(﹣x2)=﹣2x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牢记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1.分解因式:m2n﹣2mn+n= n(m﹣1)2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n(m2﹣2m+1)=n(m﹣1)2.

故答案为:n(m﹣1)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2.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其中一条边长为3,求另两条边的长”.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讲:“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你认为小明回答是否正确: 不正确 ,理由是 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出另外两边后,还需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

【解答】解:当另两条边长为3、6时,

∵3+3=6,

不能构成三角形,

∴另两条边长为3、6错误;

当另两条边长为4.5、4.5时,

4.5+3>4.5,

能构成三角形;

∴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三边关系,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已知:a+b= ,ab=1,化简(a﹣2)(b﹣2)的结果是 2 .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根据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展开,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解:(a﹣2)(b﹣2)

=ab﹣2(a+b)+4,

当a+b= ,ab=1时,原式=1﹣2× +4=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和整体代入的数学思想.

14.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BD=CE .(只填一个即可)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如BD=CE,根据SAS推出即可;也可以∠BAD=∠CAE等.

【解答】解:BD=CE,

理由是:∵AB=AC,

∴∠B=∠C,

在△ABD和△ACE中, ,

∴△ABD≌△ACE(SAS),

故答案为: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15.已知分式 ,当x=2时,分式无意义,则a= 6 ;当a为a<6的一个整数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 2 个.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知当x=2时,分式无意义,

∴分母=x2﹣5x+a=22﹣5×2+a=﹣6+a=0,

∴a=6;

当x2﹣5x+a=0时,△=52﹣4a=25﹣4a,

∵a<6,

∴△=25﹣4a>0,

故当a<6的整数时,分式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2个.

故答案为6,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中要求当a<6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的个数,就是判别当a<6时,一元二次方程x2﹣5x+a=0的根的情况.

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 6 条对角线.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首先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多边形的边数,再计算出对角线的条数.

【解答】解:设此多边形的边数为x,由题意得:

(x﹣2)×180=1260,

解得;x=9,

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所画的对角线条数:9﹣3=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关键是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

17.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3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答案.

【解答】解:作DE⊥AB于E,

∵AD是∠BAC的平分线,∠C=90°,DE⊥AB,

∴DE=CD=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8.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且a≠﹣2 .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先去分母得2x+a=x﹣1,可解得x=﹣a﹣1,由于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x>0并且x﹣1≠0,即﹣a﹣1>0且﹣a﹣1≠1,解得a<﹣1且a≠﹣2.

【解答】解:去分母得2x+a=x﹣1,

解得x=﹣a﹣1,

∵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

∴x>0且x≠1,

∴﹣a﹣1>0且﹣a﹣1≠1,解得a<﹣1且a≠﹣2,

∴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2.

故答案为:a<﹣1且a≠﹣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若整式方程的解使分式方程左右两边成立,那么这个解就是分式方程的解;若整式方程的解使分式方程左右两边不成立,那么这个解就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19.计算: =   .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0.已知x为正整数,当时x= 3,4,5,8 时,分式 的值为负整数.

【考点】分式的值.

【分析】由分式 的值为负整数,可得2﹣x<0,解得x>2,又因为x为正整数,代入特殊值验证,易得x的值为3,4,5,8.

【解答】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又因为x为正整数,讨论如下:

当x=3时, =﹣6,符合题意;

当x=4时, =﹣3,符合题意;

当x=5时, =﹣2,符合题意;

当x=6时, =﹣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7时, =﹣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8时, =﹣1,符合题意;

当x≥9时,﹣1< <0,不符合题意.故x的值为3,4,5,8.

故答案为3、4、5、8.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分式的符号,又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注意在讨论过程中要做到不重不漏.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21.计算:

(1)﹣22+30﹣(﹣ )﹣1

(2)(﹣2a)3﹣(﹣a)•(3a)2

(3)(2a﹣3b)2﹣4a(a﹣2b)

(4)(m﹣2n+3)(m+2n﹣3).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积的乘方及幂的乘方 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3)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4)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4+1﹣(﹣2)=﹣4+1+2=﹣1;

(2)原式=﹣8a3+9a3=a3;

(3)原式=4a2﹣12ab+9b2﹣4a2+8ab=﹣4ab+9b2;

(4)原式=m2﹣(2n﹣3)2=m2﹣4n2+12n﹣9.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解方程: .

【考点】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5(x﹣1)﹣(x+3)=0,

去括号得:5x﹣5﹣x﹣3=0,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2,y=﹣1.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对分式进行化简,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然后把x、y的值代入即可.

【解答】解:

= •

= ,

当x=2,y=﹣1时,原式=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分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四、解答题(题型注释)

24.化简求值:

(1) ,其中a=﹣ ,b=1

(2) ,其中x满足x2﹣2x﹣3=0.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1﹣ • =1﹣ = = ,

当a=﹣ ,b=1时,原式=4;

(2)原式= •(x﹣1)=x2﹣2x﹣1,

由x2﹣2x﹣3=0,得到x2﹣2x=3,

则原式=3﹣1=2.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5.某超市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9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求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x元,则第二次进价是每千克(1+20%)x元.根据第二次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x元,则第二次进价是每千克(1+20%)x元,

由题意,得 =2× +300,

解得x=5,

经检验x=5是方程的解.

答: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5元.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如图,已知∠BAC=∠BCA,∠BAE=∠BCD=90°,BE=BD.求证:∠E=∠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先由等角对等边得出AB=CB,再由HL证明Rt△EAB≌Rt△DCB,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

【解答】证明:在△ABC中,∵∠BAC=∠BCA,

∴AB=CB,

∵∠BAE=∠BCD=90°,

在Rt△EAB和Rt△DCB中,

∴Rt△EAB≌Rt△DCB(HL),

∴∠E=∠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7.己知:如图,E、F分别是▱ABCD的AD、BC边上的点,且AE=CF.

(1)求证:△ABE≌△CDF;

(2)若M、N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在△ABE和△CDF中,很容易确定SAS,即证结论;

(2)在已知条件中求证全等三角形,即△ABE≌△CDF,△MBF≌△NDE,得两对边分别对应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证.

【解答】证明:(1)∵▱ABCD中,AB=CD,∠A=∠C,

又∵AE=CF,

∴△ABE≌△CDF;

(2)四边形MFNE平行四边形.

由(1)知△ABE≌△CDF,

∴BE=DF,∠ABE=∠CDF,

又∵ME=BM= BE,NF=DN= DF

∴ME=NF=BM=DN,

又∵∠ABC=∠CDA,

∴∠MBF=∠NDE,

又∵AD=BC,

AE=CF,

∴DE=BF,

∴△MBF≌△NDE,

∴MF=NE,

∴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会在已知条件中多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寻求角边的转化,从而求证结论.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八年级数学试卷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测试题

A卷

一、选择题

1.已知y1=x-5,y2=4x-1,使不等式y1>y2成立的x值中最大整数是( ).

A.-2 B.-2 C.-1 D.0

2.如图1所示,已知OA=OB,OC=OD,AD,BC相交于E,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1) (2) (3)

3.如图2所示,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去

4.已知点(-2,y1),(-1,y2),(1,y3)都在直线y=-x+b上,则y1,y2,y3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1y1>y2 D.y3>y1>y2

5.函数y=kx+b的图像与函数y=-x+3的图像平行,且与y轴的交点为M(0,2),则其函数表达式为( ).

A.y=x+3 B.y=x+2 C.y=-x+3 D.y=-x+2

6.如图3,△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6cm,BD=5cm,AD=4cm,那么BC的长是( ).

A.4cm B.5cm C.6cm D.无法确定

7.已知一次函数y1=(m2-2)x+1-m与y2=(m2-4)x+2m+3的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2 B.2 C.-3 D.-4

8.若直线y=2x+3与y=3x-2b相交于x轴上,则b的值是( ).

A.b=-3 B.b=- C.b=- D.b=6

二、填空题

1.已知y-2与x成正比例,当x=3时,y=1,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是______.

3.已知△ABC≌△A′B′C′,A与A′,B与B′是对应顶点,△ABC的周长为12cm,AB=3cm,BC=4cm,则A′B′=______cm,B′C′=______cm,A′C′=_____cm.

4.如图4所示,∠B=∠D=90°,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 自己找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 下册数学的期中考试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试卷分析是考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 教学 方法 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在答题时,从答题上看,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不能够认真审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不足。

三、原因分析:

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过于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成绩下滑,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的解决问题。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本次期中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不理想。

4、没有抓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本次期中考试来看,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计算方面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错误百出。如: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

四、今后改进 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 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 创新思维 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教学打好基础。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本套试卷共6页,分值为100分。主要考察了 八年级数学 第十六章分式和十七章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其中包括:分式、分式的运算、分式的方程、反比例函数及其性质以及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注重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覆盖面较广,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 文章 。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十个小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有2、3、6、8、10。第2题涉及到分式的运算,题目难度适中,部分学生由于粗心马虎造成失分;第3题考查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掌握,题目比较容易,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熟练导致出错;第6小题考查解分式方程中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本小题涉及到变号问题,学生做起来感觉吃力;第8和10小题涉及到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出错率较高。

第二题为填空题共七个小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是12和16。其中12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形式及其性质,出错的原因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16题涉及到“增根”,学生出错是由于对增根的理解不到位。

第三题为解答题共七个小题。18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19题考查解分式方程,题目难度较低,属于简单题。20题是先化简再求值。实质也是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只是难度较18题略有提高,学生多在化简过程中出现错误。21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题目简单,学生一般会拿到分数。22题实质也是解分式方程,是对解分式方程能力的拓展和提高,有一定难度,学生出错率也较高。23题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难度适中,学生出错的原因与8和10相同。24小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难度不大,一般都能做对。

二、学生分析

我所带班级是八年级一班,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生学习氛围不太浓厚,部分学生 学习态度 不端正。程度较好的学生对题目的应变能力较弱,程度一般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对部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

三、改进措施

在今后教学中应做如下改进:

1、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依据大纲要求,不脱离课本,加强训练,打好初中数学基础。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程度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特别是后进生,应给与更多帮助和关注,避免学生掉队的情况出现。同时鼓励优等生,使其不断进步。

3、 关注生活,加强应用

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并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着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性试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化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八年级期中考试科目顺序

八年级期中考试科目顺序如下:

科目为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

1、其中考试的内容的简介

期中考试的内容通常为学校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自行安排的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期中考试会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等。考试形式通常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小时,考试分数一般会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

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期中考试内容会有所不同。例如,小学期的中考试通常只包括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而初中和高中则可能包括多门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此外,有些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考查形式,如口头测试、小组讨论等。

初二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c的取值范围是(  )

A.4<c<12 B.12<c<24 C.8<c<24 D.16<c<24

2.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3 B.4 C.5 D.6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a+2a=5a2 B.x2﹣4=(x+2)(x﹣2) C.(x+1)2=x2+1 D.(2a)3=6a3

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35°

6.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B.

C. +4=9 D.

7.如图,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E点,如果BC=10,△BDC的周长为22,那么△ABC的周长是(  )

A.24 B.30 C.32 D.34

8.△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32,BD:DC=9:7,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18cm B.16cm C.14cm D.12cm

9.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10.计算2x3•(﹣x2)的结果是(  )

A.﹣2x5 B.2x5 C.﹣2x6 D.2x6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1.分解因式:m2n﹣2mn+n=      .

12.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其中一条边长为3,求另两条边的长”.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讲:“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你认为小明回答是否正确:      ,理由是      .

13.已知:a+b= ,ab=1,化简(a﹣2)(b﹣2)的结果是      .

14.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只填一个即可)

15.已知分式 ,当x=2时,分式无意义,则a=      ;当a为a<6的一个整数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      个.

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      条对角线.

17.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18.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9.计算: =      .

20.已知x为正整数,当时x=      时,分式 的值为负整数.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21.计算:

(1)﹣22+30﹣(﹣ )﹣1

(2)(﹣2a)3﹣(﹣a)•(3a)2

(3)(2a﹣3b)2﹣4a(a﹣2b)

(4)(m﹣2n+3)(m+2n﹣3).

22.解方程: .

2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2,y=﹣1.

四、解答题(题型注释)

24.化简求值:

(1) ,其中a=﹣ ,b=1

(2) ,其中x满足x2﹣2x﹣3=0.

25.某超市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9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求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26.如图,已知∠BAC=∠BCA,∠BAE=∠BCD=90°,BE=BD.求证:∠E=∠D.

27.己知:如图,E、F分别是▱ABCD的AD、BC边上的点,且AE=CF.

(1)求证:△ABE≌△CDF;

(2)若M、N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c的取值范围是(  )

A.4<c<12 B.12<c<24 C.8<c<24 D.16<c<24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的范围,进一步可求得周长的范围.

【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

∴8﹣4<a<8+4,即4<a<12,

∴4+4+8<4+a+8<4+8+12,即16<c<2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2.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则这条直线即为图形的对称轴,从而可以解答题目.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3 B.4 C.5 D.6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n﹣2)•180°=360°,

n﹣2=2,

n=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熟悉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a+2a=5a2 B.x2﹣4=(x+2)(x﹣2) C.(x+1)2=x2+1 D.(2a)3=6a3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A选项利用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选项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选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选项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3a+2a=5a,故原题计算错误;

B、x2﹣4=(x+2)(x﹣2),故原题分解正确;

C、(x+1)2=x2+2x+1,故原题计算错误;

D、(2a)3=8a3,故原题计算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计算法则.

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3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首先过点B作BD∥l,由直线l∥m,可得BD∥l∥m,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4的度数,又由△ABC是含有45°角的三角板,即可求得∠3的度数,继而求得∠2的度数.

【解答】解:过点B作BD∥l,

∵直线l∥m,

∴BD∥l∥m,

∴∠4=∠1=25°,

∵∠ABC=45°,

∴∠3=∠ABC﹣∠4=45°﹣25°=20°,

∴∠2=∠3=2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定理的应用.

6.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B.

C. +4=9 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顺流时间+逆流时间=9小时.

【解答】解:顺流时间为: ;逆流时间为: .

所列方程为: + =9.

故选A.

【点评】未知量是速度,有速度,一定是根据时间来列等量关系的.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如图,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E点,如果BC=10,△BDC的周长为22,那么△ABC的周长是(  )

A.24 B.30 C.32 D.34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可得AD=BD,又由BC=10,△DBC的周长为22,可求得AC的长,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

∴AD=BD,

∵△DBC的周长为22,

∴BC+CD+BD=BC+CD+AD=BC+AC=22,

∵BC=10,

∴AC=12,

∵AB=AC,

∴AB=12,

∴△ABC的周长为12+12+10=34,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32,BD:DC=9:7,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18cm B.16cm C.14cm D.12cm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析.根据已知线段长度和关系可求DC的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

作DE⊥AB于E点.

∵BC=32,BD:DC=9:7,

∴CD=32× =14.

∵AD平分∠CAB,∠C=90°,DE⊥DE,

∴DE=DC=14.

即D点到AB的距离是14cm.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属基础题.

9.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底边;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

【解答】解:如上图:分情况讨论.

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实际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来求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

10.计算2x3•(﹣x2)的结果是(  )

A.﹣2x5 B.2x5 C.﹣2x6 D.2x6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

【分析】先把常数相乘,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2x3•(﹣x2)=﹣2x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牢记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1.分解因式:m2n﹣2mn+n= n(m﹣1)2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n(m2﹣2m+1)=n(m﹣1)2.

故答案为:n(m﹣1)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2.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其中一条边长为3,求另两条边的长”.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讲:“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你认为小明回答是否正确: 不正确 ,理由是 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出另外两边后,还需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

【解答】解:当另两条边长为3、6时,

∵3+3=6,

不能构成三角形,

∴另两条边长为3、6错误;

当另两条边长为4.5、4.5时,

4.5+3>4.5,

能构成三角形;

∴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三边关系,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已知:a+b= ,ab=1,化简(a﹣2)(b﹣2)的结果是 2 .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根据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展开,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解:(a﹣2)(b﹣2)

=ab﹣2(a+b)+4,

当a+b= ,ab=1时,原式=1﹣2× +4=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和整体代入的数学思想.

14.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BD=CE .(只填一个即可)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如BD=CE,根据SAS推出即可;也可以∠BAD=∠CAE等.

【解答】解:BD=CE,

理由是:∵AB=AC,

∴∠B=∠C,

在△ABD和△ACE中, ,

∴△ABD≌△ACE(SAS),

故答案为: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15.已知分式 ,当x=2时,分式无意义,则a= 6 ;当a为a<6的一个整数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 2 个.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知当x=2时,分式无意义,

∴分母=x2﹣5x+a=22﹣5×2+a=﹣6+a=0,

∴a=6;

当x2﹣5x+a=0时,△=52﹣4a=25﹣4a,

∵a<6,

∴△=25﹣4a>0,

故当a<6的整数时,分式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即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共有2个.

故答案为6,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中要求当a<6时,使分式无意义的x的值的个数,就是判别当a<6时,一元二次方程x2﹣5x+a=0的根的情况.

16.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 6 条对角线.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首先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多边形的边数,再计算出对角线的条数.

【解答】解:设此多边形的边数为x,由题意得:

(x﹣2)×180=1260,

解得;x=9,

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所画的对角线条数:9﹣3=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关键是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

17.如图,△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若CD=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3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答案.

【解答】解:作DE⊥AB于E,

∵AD是∠BAC的平分线,∠C=90°,DE⊥AB,

∴DE=CD=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8.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且a≠﹣2 .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先去分母得2x+a=x﹣1,可解得x=﹣a﹣1,由于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x>0并且x﹣1≠0,即﹣a﹣1>0且﹣a﹣1≠1,解得a<﹣1且a≠﹣2.

【解答】解:去分母得2x+a=x﹣1,

解得x=﹣a﹣1,

∵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

∴x>0且x≠1,

∴﹣a﹣1>0且﹣a﹣1≠1,解得a<﹣1且a≠﹣2,

∴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2.

故答案为:a<﹣1且a≠﹣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若整式方程的解使分式方程左右两边成立,那么这个解就是分式方程的解;若整式方程的解使分式方程左右两边不成立,那么这个解就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19.计算: =   .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0.已知x为正整数,当时x= 3,4,5,8 时,分式 的值为负整数.

【考点】分式的值.

【分析】由分式 的值为负整数,可得2﹣x<0,解得x>2,又因为x为正整数,代入特殊值验证,易得x的值为3,4,5,8.

【解答】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又因为x为正整数,讨论如下:

当x=3时, =﹣6,符合题意;

当x=4时, =﹣3,符合题意;

当x=5时, =﹣2,符合题意;

当x=6时, =﹣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7时, =﹣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8时, =﹣1,符合题意;

当x≥9时,﹣1< <0,不符合题意.故x的值为3,4,5,8.

故答案为3、4、5、8.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分式的符号,又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注意在讨论过程中要做到不重不漏.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21.计算:

(1)﹣22+30﹣(﹣ )﹣1

(2)(﹣2a)3﹣(﹣a)•(3a)2

(3)(2a﹣3b)2﹣4a(a﹣2b)

(4)(m﹣2n+3)(m+2n﹣3).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积的乘方及幂的乘方 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3)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4)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4+1﹣(﹣2)=﹣4+1+2=﹣1;

(2)原式=﹣8a3+9a3=a3;

(3)原式=4a2﹣12ab+9b2﹣4a2+8ab=﹣4ab+9b2;

(4)原式=m2﹣(2n﹣3)2=m2﹣4n2+12n﹣9.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解方程: .

【考点】解分式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去分母得:5(x﹣1)﹣(x+3)=0,

去括号得:5x﹣5﹣x﹣3=0,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3.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2,y=﹣1.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对分式进行化简,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然后把x、y的值代入即可.

【解答】解:

= •

= ,

当x=2,y=﹣1时,原式= =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分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四、解答题(题型注释)

24.化简求值:

(1) ,其中a=﹣ ,b=1

(2) ,其中x满足x2﹣2x﹣3=0.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1﹣ • =1﹣ = = ,

当a=﹣ ,b=1时,原式=4;

(2)原式= •(x﹣1)=x2﹣2x﹣1,

由x2﹣2x﹣3=0,得到x2﹣2x=3,

则原式=3﹣1=2.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5.某超市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9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求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x元,则第二次进价是每千克(1+20%)x元.根据第二次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x元,则第二次进价是每千克(1+20%)x元,

由题意,得 =2× +300,

解得x=5,

经检验x=5是方程的解.

答: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5元.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如图,已知∠BAC=∠BCA,∠BAE=∠BCD=90°,BE=BD.求证:∠E=∠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先由等角对等边得出AB=CB,再由HL证明Rt△EAB≌Rt△DCB,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

【解答】证明:在△ABC中,∵∠BAC=∠BCA,

∴AB=CB,

∵∠BAE=∠BCD=90°,

在Rt△EAB和Rt△DCB中,

∴Rt△EAB≌Rt△DCB(HL),

∴∠E=∠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7.己知:如图,E、F分别是▱ABCD的AD、BC边上的点,且AE=CF.

(1)求证:△ABE≌△CDF;

(2)若M、N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在△ABE和△CDF中,很容易确定SAS,即证结论;

(2)在已知条件中求证全等三角形,即△ABE≌△CDF,△MBF≌△NDE,得两对边分别对应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证.

【解答】证明:(1)∵▱ABCD中,AB=CD,∠A=∠C,

又∵AE=CF,

∴△ABE≌△CDF;

(2)四边形MFNE平行四边形.

由(1)知△ABE≌△CDF,

∴BE=DF,∠ABE=∠CDF,

又∵ME=BM= BE,NF=DN= DF

∴ME=NF=BM=DN,

又∵∠ABC=∠CDA,

∴∠MBF=∠NDE,

又∵AD=BC,

AE=CF,

∴DE=BF,

∴△MBF≌△NDE,

∴MF=NE,

∴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会在已知条件中多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寻求角边的转化,从而求证结论.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八年级数学试卷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测试题

A卷

一、选择题

1.已知y1=x-5,y2=4x-1,使不等式y1>y2成立的x值中最大整数是( ).

A.-2 B.-2 C.-1 D.0

2.如图1所示,已知OA=OB,OC=OD,AD,BC相交于E,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1) (2) (3)

3.如图2所示,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去

4.已知点(-2,y1),(-1,y2),(1,y3)都在直线y=-x+b上,则y1,y2,y3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1y1>y2 D.y3>y1>y2

5.函数y=kx+b的图像与函数y=-x+3的图像平行,且与y轴的交点为M(0,2),则其函数表达式为( ).

A.y=x+3 B.y=x+2 C.y=-x+3 D.y=-x+2

6.如图3,△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6cm,BD=5cm,AD=4cm,那么BC的长是( ).

A.4cm B.5cm C.6cm D.无法确定

7.已知一次函数y1=(m2-2)x+1-m与y2=(m2-4)x+2m+3的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2 B.2 C.-3 D.-4

8.若直线y=2x+3与y=3x-2b相交于x轴上,则b的值是( ).

A.b=-3 B.b=- C.b=- D.b=6

二、填空题

1.已知y-2与x成正比例,当x=3时,y=1,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则该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是______.

3.已知△ABC≌△A′B′C′,A与A′,B与B′是对应顶点,△ABC的周长为12cm,AB=3cm,BC=4cm,则A′B′=______cm,B′C′=______cm,A′C′=_____cm.

4.如图4所示,∠B=∠D=90°,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 自己找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初二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