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必修一物理公式归纳图)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必修一物理公式归纳图)

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一、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和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能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描述出知识脉络及其之间的联系。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回忆的两大主要因素是联想和强调。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思维模式,是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强大的图解工具。思维导图能充分调动大脑的各种功能,如色彩、维度、图像、词汇、数字、逻辑、空间感等,这是传统的线性笔记所做不到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方便的将知识点之间用线连接,在选择知识点的连接过程,巩固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并且对深层次的关系形成了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迷惑的问题可以用问号标记,而重点问题可以用符号标记。这样一个章节学习下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重点、难点问题非常清晰,可以一目了然的找到问题的关键。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既缩短了记录的时间,提高记录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听课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而且在复习所学知识过程中,思维导图更加直观的表达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逐渐能够养成整体思维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老师来说,每次进行新内容讲解前,可以让学生重新绘制上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既加强了复习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传统的笔记通常是以直线模式写下来的。传统的线性笔记有以下不足:①线性笔记中关键词出现在不同的页码,知识点被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是很重要的词汇中,中心主题不明确;②线性笔记中单调的色彩和相似的结构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易被大脑拒绝和遗忘;③线性笔记中看不到各个概念间的联系;④线性笔记的回顾要花费较长时间,在一堆相似的知识中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仅限于听课与做题。物理学的生动有趣,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而是过多的知识点压得学生无法喘息,复习无从下手。在物理学教育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将重要的核心内容快速记录,对概念的扩展可以用树状图、点状图等多种方式记录,不仅记录速度加快,而且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也会很容易看清。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

1.在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如在对《运动的描述》一章复习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思维导图的:首先我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运动的描述》,你能总结一下这一章节的内容吗?当大多数学生皱着眉头、一脸的迷惑时,我在黑板的中央写了运动的描述并把这几个字圈了起来。下面就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点讲出来,而且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后的时间里学生纷纷说出了学过的一些概念、知识点和注意事项,虽然没有主次、层次,但热情高涨、趣味盎然。我先把学生提到的所有知识点一一写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体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且对重点、难点问题做了标注。

思维导图画好后,学生虽有些迷惑,但也体会到思维导图与板书的不同,体会到了思维导图的一些优点。

2.在课堂中学习思维导图

学生虽然接触到了思维导图,但对思维导图的画法还难以真正理解到位。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了彩笔、白纸。首先笔者以水为中央图像为例,画了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体会怎么画思维导图,体会思维导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思维导图是想什么就画什么,是大脑思维的自然延伸,是思维过程的具体化、可视化表征方式;但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有层次,主干的线条要粗些,要突出重点,要有关键词;中央图像要画在中央,可以用几种颜色;可以做标记、画图――只要能帮助理解,是你心中所想的即可。

然后,笔者又以电脑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结果让人欣喜。稍稍点拨后学生都能把思维导图画得有模有样。可见,思维导图的确是顺应大脑的思维模式的自然表达。

3.在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

学生知道了思维导图并对此产生了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把思维导图加以应用并一直保持热情。可从三方面着手让学生把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完每一节后,要用思维导图来概括预习时所理解的知识。学生刚开始做的思维导图良莠不齐,那是最关键的时候,教师要仔细察看每一张图并在上面写上评语,而且要只写优点(焦点解决强调关注对的、正向的才会带来良性的变化,你指出学生的优点他就记住了优点),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其次,教师在教授每一节新课时,都把板书做成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做思维导图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揣摩学习。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说思维导图要这样或那样做,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慢慢领悟,虽然进程会慢一些,但一旦会了便不易忘记。

最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加以修改。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再思考、总结、沉淀的过程。两三周后,学生基本习惯了把思维导图作为预习归纳和上课笔记的手段。

前一阶段潜移默化的渗透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学生逐渐明白思维导图与原来听课、做题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只是听课和复习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实践表明,学生的创造性和创作热情是无限的。

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展现知识脉络,能够清晰的表达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变得高效、迅速。思维导图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把致力于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事务方面拥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观念,它注重表达与核心的主题有关联的内容,并可展示其层次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便于理清脉络,呈现思维过程。相信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会成为教师和学生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不外乎要掌握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基础物理公式,符号定理的掌握。第二个条件是运算能力的快速准确性,而第三个条件便是 逻辑思维 的锻炼,学生能够快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路。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必修一物理公式归纳图

必修一物理公式介绍如下: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架构

1 力学知识结构体系

1、静力学

2 热学知识结构体系

(热学包括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

3 电磁学知识结构体系

电磁学包括:电学和磁学两大部分。包括电性和磁性交互关系,主要研究电磁波、电磁场以及有关电荷、带电物体的动力学,二者很难清晰分割。

4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具有能量和动量,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其性质、特征及运动变化规律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确定。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形成电磁波。

5 光学知识结构体系

6 原子物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 #高二# 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学期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静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一、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和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能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描述出知识脉络及其之间的联系。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回忆的两大主要因素是联想和强调。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思维模式,是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强大的图解工具。思维导图能充分调动大脑的各种功能,如色彩、维度、图像、词汇、数字、逻辑、空间感等,这是传统的线性笔记所做不到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方便的将知识点之间用线连接,在选择知识点的连接过程,巩固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并且对深层次的关系形成了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迷惑的问题可以用问号标记,而重点问题可以用符号标记。这样一个章节学习下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重点、难点问题非常清晰,可以一目了然的找到问题的关键。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既缩短了记录的时间,提高记录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听课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而且在复习所学知识过程中,思维导图更加直观的表达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逐渐能够养成整体思维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老师来说,每次进行新内容讲解前,可以让学生重新绘制上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既加强了复习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传统的笔记通常是以直线模式写下来的。传统的线性笔记有以下不足:①线性笔记中关键词出现在不同的页码,知识点被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是很重要的词汇中,中心主题不明确;②线性笔记中单调的色彩和相似的结构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易被大脑拒绝和遗忘;③线性笔记中看不到各个概念间的联系;④线性笔记的回顾要花费较长时间,在一堆相似的知识中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仅限于听课与做题。物理学的生动有趣,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而是过多的知识点压得学生无法喘息,复习无从下手。在物理学教育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将重要的核心内容快速记录,对概念的扩展可以用树状图、点状图等多种方式记录,不仅记录速度加快,而且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也会很容易看清。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

1.在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如在对《运动的描述》一章复习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思维导图的:首先我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运动的描述》,你能总结一下这一章节的内容吗?当大多数学生皱着眉头、一脸的迷惑时,我在黑板的中央写了运动的描述并把这几个字圈了起来。下面就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点讲出来,而且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后的时间里学生纷纷说出了学过的一些概念、知识点和注意事项,虽然没有主次、层次,但热情高涨、趣味盎然。我先把学生提到的所有知识点一一写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体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且对重点、难点问题做了标注。

思维导图画好后,学生虽有些迷惑,但也体会到思维导图与板书的不同,体会到了思维导图的一些优点。

2.在课堂中学习思维导图

学生虽然接触到了思维导图,但对思维导图的画法还难以真正理解到位。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了彩笔、白纸。首先笔者以水为中央图像为例,画了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体会怎么画思维导图,体会思维导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思维导图是想什么就画什么,是大脑思维的自然延伸,是思维过程的具体化、可视化表征方式;但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有层次,主干的线条要粗些,要突出重点,要有关键词;中央图像要画在中央,可以用几种颜色;可以做标记、画图――只要能帮助理解,是你心中所想的即可。

然后,笔者又以电脑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结果让人欣喜。稍稍点拨后学生都能把思维导图画得有模有样。可见,思维导图的确是顺应大脑的思维模式的自然表达。

3.在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

学生知道了思维导图并对此产生了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把思维导图加以应用并一直保持热情。可从三方面着手让学生把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完每一节后,要用思维导图来概括预习时所理解的知识。学生刚开始做的思维导图良莠不齐,那是最关键的时候,教师要仔细察看每一张图并在上面写上评语,而且要只写优点(焦点解决强调关注对的、正向的才会带来良性的变化,你指出学生的优点他就记住了优点),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其次,教师在教授每一节新课时,都把板书做成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做思维导图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揣摩学习。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说思维导图要这样或那样做,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慢慢领悟,虽然进程会慢一些,但一旦会了便不易忘记。

最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加以修改。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再思考、总结、沉淀的过程。两三周后,学生基本习惯了把思维导图作为预习归纳和上课笔记的手段。

前一阶段潜移默化的渗透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学生逐渐明白思维导图与原来听课、做题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只是听课和复习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实践表明,学生的创造性和创作热情是无限的。

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展现知识脉络,能够清晰的表达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变得高效、迅速。思维导图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把致力于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事务方面拥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观念,它注重表达与核心的主题有关联的内容,并可展示其层次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便于理清脉络,呈现思维过程。相信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会成为教师和学生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不外乎要掌握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基础物理公式,符号定理的掌握。第二个条件是运算能力的快速准确性,而第三个条件便是 逻辑思维 的锻炼,学生能够快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路。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必修一物理公式归纳图

必修一物理公式介绍如下: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架构

1 力学知识结构体系

1、静力学

2 热学知识结构体系

(热学包括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

3 电磁学知识结构体系

电磁学包括:电学和磁学两大部分。包括电性和磁性交互关系,主要研究电磁波、电磁场以及有关电荷、带电物体的动力学,二者很难清晰分割。

4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递物,具有能量和动量,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其性质、特征及运动变化规律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确定。电磁场总是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形成电磁波。

5 光学知识结构体系

6 原子物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图

【 #高二# 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学期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静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必修一物理公式归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