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试卷题目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试卷题目及答案)

高一要期中考试了,希望将历史的重点列出来给我复习,还有数学,必修一的...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⑦瓦解: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尊宗敬祖、重男轻女)】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皇权至上(一人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以此显示权力不可转移)。③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中央官制与郡县制:(1)中央官制: 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影响: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⑴汉初郡国并行制:①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②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会与朝廷对抗,郡国并行制不利中央对地方统治,从景帝到武帝时开始逐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⑵唐朝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许多节度使,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⑶北宋初年,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⑷.元朝的行省制:①实施原因:元朝地域辽阔;吸取了宋代教训,要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②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君主专制的演进:

⑴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劝。

⑵唐朝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②评价: 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君权和财权,以削弱相劝加强皇权。

⑷元朝设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后期宰相权势较大。

3.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九品中正制必然随着世族门阀制度的衰落而消亡。

(3)科举制:①建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发展: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③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总:积极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时期):

①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④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消极作用(后期—明清时期):

①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③清末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新课标第一网

(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稳定和巩固封建政权。②标志:1380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罪名,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③影响:A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缺少制约皇权机制,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B.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2)内阁的出现:①背景:废除丞相制度后明太祖政务繁忙。②过程:A.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B.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没有决策权)C.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没有决策权)

③特点:A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内侍机构;B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④评价:A无独立决策权、行政权,完全依附于皇帝;B内阁大学士随时因皇帝个人爱憎而升降;C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作用;

中西方内阁之区别:

①性质:中国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西方内阁是行政机构。②官吏任免:中国明朝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西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最大党组织内阁;对议会负责。③实质:中国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而西方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演变过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汉开始形成,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延续了两千多年)。

演变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见前)

(2)、中央集权制度:

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2、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央在对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在对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⑴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⑵社会影响:

积极(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消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衰退时期):①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双重影响并存、地位前后不同)

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主要指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②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制始终发展不起来。)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主要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个等级均可参加。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②内容: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b设立设立五百人会议,由各部落轮流执政;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③意义: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

主要内容:①除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②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可参加。每个人在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③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⑥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称为“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在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轮流执政等)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外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二、罗马法

有字数限制,所以不全,可以追问 去百度一下

哪里有免费下载高中历史资源的网站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http://bbs.school-edu.cn-493193-1-1.html 2003谈“3+X”高考政治考试变化与命题趋势.zip

http://bbs.school-edu.cn-493191-1-1.html 2004年高考考前辅导.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89-1-1.html 高三文科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练习.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80-1-1.html 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74-1-1.html 人教版高一历史1第一单元第二课教案.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71-1-1.html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65-1-1.html 霍邱二中2004-2005高二历史历史期末试卷.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64-1-1.html 论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化.doc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三).doc

高考冲刺必备知识点.doc

谈高三历史复习中知识体系的构筑与思维训练.doc

近看美国高考(下)(转发).doc

唐高祖李.doc

4-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高中试验本教材的新提法(四).doc

高中历史教师的自我进补..doc

第二十八课时甲午中日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优化.doc

2004年文综高考试卷历史科分析.doc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doc

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doc

第二十三课时鸦片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世界史近5年高考真题.doc

桐三中高一历史期中卷.doc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原创,已发表).doc

对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质疑.doc

高三历史教学中教材内容重组的一般原则和方法.doc

把握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doc

2002年春季高二直升班历史学习活动..doc

第二十二课时明清时期的文化(考点22)-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浅谈高考综合科目改革的启示3.doc

第五单元(附高考题)-中国近代史第五章.ppt

高二年下学期世界历史全套教案.doc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zip

2005年春季高一期中历史试题-黄冈市重点高中高一期中考试题.doc

高三历史第三次测试卷(20021128).doc

浙江师大附中直升班高三秋季期中试卷(历史)..doc

哈三中06—0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哈三中第一次月考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教学设计

对碰撞的研究历史

建荆南的高无赖.doc

从历史角度展望2002年高考“大综合”特点.doc

2003高考八大热点(东湖会议教育部专家确定).doc

谈培养高一学生辨别史料的能力.doc

7-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2002年高考综合科目国内国际热点问题教学要点(摘要).zip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高一).ppt

2-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霍邱二中2004-2005学年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

高三历史检测题.doc

关于我校高师直升班历史教学的探讨..doc

高中总复习的建议.doc

高中历史结构复习法浅探.zip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要略之二.doc

21世纪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wps

“问题激思”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高中历史辅助学习参考.doc

高考历史问答题.doc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探微..doc

关于《高中历史开放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doc

2006高考单元知识体系全梳理世界近现代部.rar

07高考突破---历史热点选择题专练70道.doc.doc

高中世界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功能(黄安年《历史教学问题》).doc

高中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doc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和研究性课题学习策略.doc

有女待嫁-创新高中历史教辅等你加盟.doc

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文科综合试卷评析-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doc

第二十课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20)-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2006年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部分).doc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分章节归类.doc

高二历史单元复习测试(四)姓名.doc

8-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高中历史课本阅读步骤与方法.doc

人教版高一历史1第一单元第三课教案.doc

文科综合考试给高中文科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doc

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的高考复习.doc

从2002年历史高考谈2003年高考的复习迎考对策.doc

高中历史网络化教学.doc

近看美国高考(上)(转发).doc

高中历史教学“四注意”.doc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rtf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2-.rar

历史的整体感知深化与能力的提高.doc

5-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转发).doc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doc

德阳市高中高考文科综合考卷.doc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

转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doc

从高考历史要求的变化谈高三复习.doc

有机渗透提高实效.rtf

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单元和专题复习为基点,努力提高历史复习.doc

“大跨度高概括问答题的设计与复习.wps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平台.doc

’96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第二十七课时洋务运动和国中资本主义的产生-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命题特征分析..doc

高三历史复习建议.doc

高中历史与相关学科.wps

名师解读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转).doc

高三历史课专题教学的思考.doc-1-1.html

新星中学2005-2006学年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必修.doc-1-1.html

第二十六课时新思想的萌发-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I政治试题的特点及启示-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doc-1-1.html

浅谈教师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中的作用.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农业发展线索-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考复习中国史上册.ppt-1-1.html

2003“考试说明”变化及历史高考复习.doc-1-1.html

2006高考单元知识体系全梳理中国近现代部分.rar-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开放性理念更新浅议..doc-1-1.html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doc-1-1.html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步练习.doc-1-1.html

2006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限时训练1).doc-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文选——台湾..doc-1-1.html

高三复习中国史.ppt-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2.doc-1-1.html

二十世纪史学观念现代化的三次高潮.doc-1-1.html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管1.doc.doc-1-1.html

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反思之二.doc-1-1.html

第三十一课时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考点31)-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1-1.html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doc-1-1.html

复件高考历史问答题.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我国古代“治乱兴衰”-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wps-1-1.html

2006年资本主义政治史训练-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1-1.html

2006高考历史备考应注意周年问题.doc-1-1.html

试论高中历史的分层递进教学.doc-1-1.html

高二历史第2次阶段考答案卷20041010.doc-1-1.html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1-1.html

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交流材1..doc-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doc-1-1.html

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优化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doc-1-1.html

高以历史双语教学实践及体会.doc-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二).doc-1-1.html

如何设计文科综合高考中的大综合试题.doc-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一).doc-1-1.html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2006、1).doc-1-1.html

高三历史简释题解析.doc-1-1.html

明确的导向探索的起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备考管见.doc-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务虚”和“求实”.doc-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1.doc-1-1.html

2005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doc-1-1.html

200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rar-1-1.html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doc-1-1.html

2006年资本主义经济史训练-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唐高祖李渊.doc-1-1.html

高考文科综合应试技巧.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反动政府的统治-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三复习的一点感想.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二世界史复习课件.ppt-1-1.html

1-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第二十九课时戊戌变法(考点29)-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1-1.html

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解答.doc-1-1.html

3+X高考模式下历史复习的创新设计(转发).doc-1-1.html

第十一课时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到全盛-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黄山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20060801徐贵亮.ppt-1-1.html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zip-1-1.html

高二历史阶段单元复习测试(二)姓名.doc-1-1.html

试析档案袋评价法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doc-1-1.html

高考热点七坚持可持续发展.doc-1-1.html

浅谈历史研究性学习与文科综合高考的契合.doc-1-1.html

高考历史比较题专题综述.doc-1-1.html

浅谈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doc-1-1.html

第二十五课时太平天国运动-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郊区高中研究型课程主题项目开发的研究.doc-1-1.html

第十四课时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考点14)-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高三历史总复习最后阶段应注重的问题.doc-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复习测试(三)姓名.doc-1-1.html

6-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ppt-1-1.html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初探索课题报告.doc-1-1.html

高中中国古代史逆向选择题50例.doc-1-1.html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高二第一次阶段考历史参考答案20050310.doc-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优化4.doc-1-1.html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1-1.html

重视图表教学,提高学生认知能力.doc-1-1.html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专题教学.doc-1-1.html

西汉高祖刘邦.doc-1-1.html

2005——2006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新教材世界史下册).doc-1-1.html

2006年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中国古代史部分.rar-1-1.html

3-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报告课题.doc-1-1.html

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考(下)200503参考答案.doc-1-1.html

后赵高祖石勒.doc-1-1.html

刍议优化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doc-1-1.html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世界近现代史).rar-1-1.html

指导高二历史会考复习的体会.doc-1-1.html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doc(转载).doc-1-1.html

浅谈在“3+X”模式下的历史高考复习.doc-1-1.html

第二十四课时第二次鸦片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南通市2002届高三一模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分析和我的复习建议.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总论-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doc-1-1.html

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同步法管见.doc-1-1.html

高一历史新教材分析(第4至6章).doc-1-1.html

高中历史拓展探究性教学部分材料.doc-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类.doc-1-1.html

高一历史试卷题目及答案

高考历史必修二会考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考题改编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题改编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C )

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七年级历史试卷可打印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实现南北统一的王朝是( )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 A、长江 B、隋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3、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哪位皇帝 (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历史上称誉“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我国科举制诞生在哪朝 ( )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6、唐朝农民创制的灌溉工具是 ( ) A、曲辕犁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7、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金刚经》 B、《佛经》 C、《诗经》 D、《茶经》 8、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或旺 9、“澶渊之盟”签定的双方是 (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何时 ( )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 前期 D、南宋后期 11、我国古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朝代 ( )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元朝 12、“行省制度”确立于何时 ( ) A、元朝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13、 *** 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 ( )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 14、元朝时形成新的民族是 ( ) A、 *** 尔族 B、满族 C、 *** D、藏族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 ) A、成吉思汗 B、文天祥 C、戚继光 D、于谦 16、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人是 ( ) A、阿骨达 B、成吉思汗 C、皇太极 D、忽必烈 17、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在何时 ( ) A、北宋 B、战国 C、春秋 D、南宋 18、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开始于 ( ) A、唐朝末年 B、隋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9、《资治通鉴》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作者司马迁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叙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作者生活在北宋时期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 A、苏轼 B、张择端 C、阎立本 D、吴道子 21、我国四大发明是由哪些人传入欧洲的 ( ) A、日本谴唐使 B、意大利人 C、 *** 人 D、中国航海家 22、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的人是 ( ) A、阿骨达 B、努尔哈赤 C、铁木真 D、忽必烈 23、“八股取士”从何时开始 ( )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4、将女真改为满洲建立大清的人是 ( ) A、成吉思汗 B、努尔哈赤 C、忽必烈 D、皇太极 25、清朝两次派兵抗击沙俄侵略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皇帝是 (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顺治 26、1771年率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杰出首领是 ( ) A、职骨打 B、渥巴锡 C、努尔哈赤 D、成吉思汗 27、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于哪一年 ( ) A、1688年 B、1687年 C、1689年 D、1686年 28、明朝建立的时间 ( ) A、1368年 B、1276年 C、1644年 D、1421年 29、标志着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 ) A、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军机处的设立 30、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 (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B、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高一要期中考试了,希望将历史的重点列出来给我复习,还有数学,必修一的...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⑦瓦解: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尊宗敬祖、重男轻女)】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皇权至上(一人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以此显示权力不可转移)。③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中央官制与郡县制:(1)中央官制: 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影响: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⑴汉初郡国并行制:①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②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会与朝廷对抗,郡国并行制不利中央对地方统治,从景帝到武帝时开始逐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⑵唐朝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许多节度使,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⑶北宋初年,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⑷.元朝的行省制:①实施原因:元朝地域辽阔;吸取了宋代教训,要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②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君主专制的演进:

⑴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劝。

⑵唐朝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②评价: 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君权和财权,以削弱相劝加强皇权。

⑷元朝设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后期宰相权势较大。

3.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九品中正制必然随着世族门阀制度的衰落而消亡。

(3)科举制:①建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发展: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③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总:积极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时期):

①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④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消极作用(后期—明清时期):

①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③清末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新课标第一网

(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稳定和巩固封建政权。②标志:1380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罪名,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③影响:A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缺少制约皇权机制,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B.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2)内阁的出现:①背景:废除丞相制度后明太祖政务繁忙。②过程:A.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B.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没有决策权)C.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没有决策权)

③特点:A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内侍机构;B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④评价:A无独立决策权、行政权,完全依附于皇帝;B内阁大学士随时因皇帝个人爱憎而升降;C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作用;

中西方内阁之区别:

①性质:中国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西方内阁是行政机构。②官吏任免:中国明朝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西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最大党组织内阁;对议会负责。③实质:中国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而西方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演变过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汉开始形成,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延续了两千多年)。

演变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见前)

(2)、中央集权制度:

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2、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央在对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在对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⑴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⑵社会影响:

积极(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消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衰退时期):①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双重影响并存、地位前后不同)

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主要指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②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制始终发展不起来。)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主要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个等级均可参加。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②内容: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b设立设立五百人会议,由各部落轮流执政;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③意义: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

主要内容:①除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②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可参加。每个人在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③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⑥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称为“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在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轮流执政等)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外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二、罗马法

有字数限制,所以不全,可以追问 去百度一下

哪里有免费下载高中历史资源的网站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http://bbs.school-edu.cn-493193-1-1.html 2003谈“3+X”高考政治考试变化与命题趋势.zip

http://bbs.school-edu.cn-493191-1-1.html 2004年高考考前辅导.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89-1-1.html 高三文科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练习.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80-1-1.html 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74-1-1.html 人教版高一历史1第一单元第二课教案.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71-1-1.html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65-1-1.html 霍邱二中2004-2005高二历史历史期末试卷.doc

http://bbs.school-edu.cn-493164-1-1.html 论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化.doc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三).doc

高考冲刺必备知识点.doc

谈高三历史复习中知识体系的构筑与思维训练.doc

近看美国高考(下)(转发).doc

唐高祖李.doc

4-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高中试验本教材的新提法(四).doc

高中历史教师的自我进补..doc

第二十八课时甲午中日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优化.doc

2004年文综高考试卷历史科分析.doc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doc

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doc

第二十三课时鸦片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世界史近5年高考真题.doc

桐三中高一历史期中卷.doc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原创,已发表).doc

对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质疑.doc

高三历史教学中教材内容重组的一般原则和方法.doc

把握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doc

2002年春季高二直升班历史学习活动..doc

第二十二课时明清时期的文化(考点22)-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浅谈高考综合科目改革的启示3.doc

第五单元(附高考题)-中国近代史第五章.ppt

高二年下学期世界历史全套教案.doc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zip

2005年春季高一期中历史试题-黄冈市重点高中高一期中考试题.doc

高三历史第三次测试卷(20021128).doc

浙江师大附中直升班高三秋季期中试卷(历史)..doc

哈三中06—0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哈三中第一次月考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教学设计

对碰撞的研究历史

建荆南的高无赖.doc

从历史角度展望2002年高考“大综合”特点.doc

2003高考八大热点(东湖会议教育部专家确定).doc

谈培养高一学生辨别史料的能力.doc

7-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2002年高考综合科目国内国际热点问题教学要点(摘要).zip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高一).ppt

2-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霍邱二中2004-2005学年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

高三历史检测题.doc

关于我校高师直升班历史教学的探讨..doc

高中总复习的建议.doc

高中历史结构复习法浅探.zip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要略之二.doc

21世纪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wps

“问题激思”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高中历史辅助学习参考.doc

高考历史问答题.doc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探微..doc

关于《高中历史开放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doc

2006高考单元知识体系全梳理世界近现代部.rar

07高考突破---历史热点选择题专练70道.doc.doc

高中世界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功能(黄安年《历史教学问题》).doc

高中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doc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和研究性课题学习策略.doc

有女待嫁-创新高中历史教辅等你加盟.doc

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文科综合试卷评析-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doc

第二十课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20)-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2006年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部分).doc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分章节归类.doc

高二历史单元复习测试(四)姓名.doc

8-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高中历史课本阅读步骤与方法.doc

人教版高一历史1第一单元第三课教案.doc

文科综合考试给高中文科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doc

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的高考复习.doc

从2002年历史高考谈2003年高考的复习迎考对策.doc

高中历史网络化教学.doc

近看美国高考(上)(转发).doc

高中历史教学“四注意”.doc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rtf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2-.rar

历史的整体感知深化与能力的提高.doc

5-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转发).doc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doc

德阳市高中高考文科综合考卷.doc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

转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doc

从高考历史要求的变化谈高三复习.doc

有机渗透提高实效.rtf

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单元和专题复习为基点,努力提高历史复习.doc

“大跨度高概括问答题的设计与复习.wps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平台.doc

’96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第二十七课时洋务运动和国中资本主义的产生-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命题特征分析..doc

高三历史复习建议.doc

高中历史与相关学科.wps

名师解读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转).doc

高三历史课专题教学的思考.doc-1-1.html

新星中学2005-2006学年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必修.doc-1-1.html

第二十六课时新思想的萌发-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I政治试题的特点及启示-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doc-1-1.html

浅谈教师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中的作用.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农业发展线索-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考复习中国史上册.ppt-1-1.html

2003“考试说明”变化及历史高考复习.doc-1-1.html

2006高考单元知识体系全梳理中国近现代部分.rar-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开放性理念更新浅议..doc-1-1.html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doc-1-1.html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步练习.doc-1-1.html

2006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限时训练1).doc-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文选——台湾..doc-1-1.html

高三复习中国史.ppt-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2.doc-1-1.html

二十世纪史学观念现代化的三次高潮.doc-1-1.html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管1.doc.doc-1-1.html

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反思之二.doc-1-1.html

第三十一课时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考点31)-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1-1.html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doc-1-1.html

复件高考历史问答题.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我国古代“治乱兴衰”-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wps-1-1.html

2006年资本主义政治史训练-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1-1.html

2006高考历史备考应注意周年问题.doc-1-1.html

试论高中历史的分层递进教学.doc-1-1.html

高二历史第2次阶段考答案卷20041010.doc-1-1.html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1-1.html

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交流材1..doc-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doc-1-1.html

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优化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doc-1-1.html

高以历史双语教学实践及体会.doc-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二).doc-1-1.html

如何设计文科综合高考中的大综合试题.doc-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一).doc-1-1.html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2006、1).doc-1-1.html

高三历史简释题解析.doc-1-1.html

明确的导向探索的起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备考管见.doc-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务虚”和“求实”.doc-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1.doc-1-1.html

2005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doc-1-1.html

200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rar-1-1.html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doc-1-1.html

2006年资本主义经济史训练-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唐高祖李渊.doc-1-1.html

高考文科综合应试技巧.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反动政府的统治-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三复习的一点感想.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二世界史复习课件.ppt-1-1.html

1-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第二十九课时戊戌变法(考点29)-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1-1.html

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解答.doc-1-1.html

3+X高考模式下历史复习的创新设计(转发).doc-1-1.html

第十一课时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到全盛-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黄山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20060801徐贵亮.ppt-1-1.html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zip-1-1.html

高二历史阶段单元复习测试(二)姓名.doc-1-1.html

试析档案袋评价法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doc-1-1.html

高考热点七坚持可持续发展.doc-1-1.html

浅谈历史研究性学习与文科综合高考的契合.doc-1-1.html

高考历史比较题专题综述.doc-1-1.html

浅谈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doc-1-1.html

第二十五课时太平天国运动-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郊区高中研究型课程主题项目开发的研究.doc-1-1.html

第十四课时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考点14)-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高三历史总复习最后阶段应注重的问题.doc-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复习测试(三)姓名.doc-1-1.html

6-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ppt-1-1.html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初探索课题报告.doc-1-1.html

高中中国古代史逆向选择题50例.doc-1-1.html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高二第一次阶段考历史参考答案20050310.doc-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优化4.doc-1-1.html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1-1.html

重视图表教学,提高学生认知能力.doc-1-1.html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专题教学.doc-1-1.html

西汉高祖刘邦.doc-1-1.html

2005——2006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新教材世界史下册).doc-1-1.html

2006年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中国古代史部分.rar-1-1.html

3-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报告课题.doc-1-1.html

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考(下)200503参考答案.doc-1-1.html

后赵高祖石勒.doc-1-1.html

刍议优化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doc-1-1.html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世界近现代史).rar-1-1.html

指导高二历史会考复习的体会.doc-1-1.html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doc(转载).doc-1-1.html

浅谈在“3+X”模式下的历史高考复习.doc-1-1.html

第二十四课时第二次鸦片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南通市2002届高三一模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分析和我的复习建议.doc-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总论-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高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doc-1-1.html

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同步法管见.doc-1-1.html

高一历史新教材分析(第4至6章).doc-1-1.html

高中历史拓展探究性教学部分材料.doc-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类.doc-1-1.html

高一历史试卷题目及答案

高考历史必修二会考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考题改编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题改编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C )

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七年级历史试卷可打印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实现南北统一的王朝是( )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 A、长江 B、隋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3、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哪位皇帝 (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历史上称誉“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我国科举制诞生在哪朝 ( )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6、唐朝农民创制的灌溉工具是 ( ) A、曲辕犁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7、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金刚经》 B、《佛经》 C、《诗经》 D、《茶经》 8、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或旺 9、“澶渊之盟”签定的双方是 (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何时 ( )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 前期 D、南宋后期 11、我国古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朝代 ( )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元朝 12、“行省制度”确立于何时 ( ) A、元朝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13、 *** 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 ( )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 14、元朝时形成新的民族是 ( ) A、 *** 尔族 B、满族 C、 *** D、藏族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 ) A、成吉思汗 B、文天祥 C、戚继光 D、于谦 16、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人是 ( ) A、阿骨达 B、成吉思汗 C、皇太极 D、忽必烈 17、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在何时 ( ) A、北宋 B、战国 C、春秋 D、南宋 18、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开始于 ( ) A、唐朝末年 B、隋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9、《资治通鉴》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作者司马迁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叙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作者生活在北宋时期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 A、苏轼 B、张择端 C、阎立本 D、吴道子 21、我国四大发明是由哪些人传入欧洲的 ( ) A、日本谴唐使 B、意大利人 C、 *** 人 D、中国航海家 22、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的人是 ( ) A、阿骨达 B、努尔哈赤 C、铁木真 D、忽必烈 23、“八股取士”从何时开始 ( )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4、将女真改为满洲建立大清的人是 ( ) A、成吉思汗 B、努尔哈赤 C、忽必烈 D、皇太极 25、清朝两次派兵抗击沙俄侵略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皇帝是 (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顺治 26、1771年率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杰出首领是 ( ) A、职骨打 B、渥巴锡 C、努尔哈赤 D、成吉思汗 27、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于哪一年 ( ) A、1688年 B、1687年 C、1689年 D、1686年 28、明朝建立的时间 ( ) A、1368年 B、1276年 C、1644年 D、1421年 29、标志着我国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 ) A、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军机处的设立 30、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 (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B、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试卷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