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部编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部编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部编版目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开国大典》。

适用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掌握《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4. 培养学生的历史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一、《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三、《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掌握其基本内容和结构,以及理解其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2. 课堂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认识;。

3. 阅读分析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开国大典》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文学手法来理解《开国大典》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 讲解《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构成和组成方式。

2. 分析《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三、小组讨论。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如何体现了其深层含义。

2. 学生进行讨论后,可以进行小组展示,让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和评论。

四、阅读分析。

1. 教师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如何体现了《开国大典》的深层含义。

2. 学生进行分析后,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写作,表达自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价:。

2. 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写作,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3×5/9 5/9×3 2/3×5/9

  2、指出下面各题中“单位1”的量

  ①甲是乙的2/3

  ②红花朵数的4/5是黄花朵数

  ③六年级学生中有5/9是女生

  ④苹果个数相当于梨的5/6

  ⑤钢笔价钱是彩笔的3/4

  3、口答下面各题的算式

  ①甲数是30,甲数的2/3是多少?

  ②女生人数的5/6是男生,女生有72人,男生有多少人?

  4、我们姚店小学六年级有80人,其中女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①学生指出题中单位“1”的量

  ②学生试画线段图

  ③看图解答后全班交流

  ④设问:这道题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题。

把复习题4改编成例题展示出来。

学生找出例题中单位“1”的量

  ②比较例题与复习题4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③你能根据复习题4的线段图画出这道题的线段图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 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 用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多媒体出示题目)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 1 3 。

( )× 1 3 =( ) (2)一本故事书一共有49页,这个周末我看了这本故事书的5 7 。

看了多少页? ( )× 5 7 =( )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全班进行交流,师归纳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谈话引出课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已知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是怎么计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吧,板书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例1):一本课外读物,我读了35页,正好是这本课外读物的5 7 , 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1)读题,找出单位“1” 单位“1”: 课外读物的总页数 (2)列数量关系式:课外读物的总页数×5 7 =读了的页数,即: 课外读物的总页数×5 7 =35页 2、根据前面的分析,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再请其他同学对到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解答过程的对错进行判断,如有错及时请同学帮助改正。

解:设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X页。

5 7 X=35 X=35÷5 7 X=49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3、除了上面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解题的思路) 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后请两名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再请其他同学对到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解答过程的对错进行判断,如有错及时请同学帮助改正。

35÷5 7 =49(页)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解题思路:据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求其中一个因数,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4、分组讨论:、汇报:方程解答和算术方法解答各有什么优势?解答时各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再全班交流,师板书: (1)方程解答可以顺着数量关系列方程,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思考。

此法解答时要注意找准未知数,写好解设,书写是要注意格式,等号要对齐。

(2)算术法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思,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方便理解。

此法解答时要注意找准分率句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做一做,练习第1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师巡视,适当点拨,后指明板演,再全班交流。

四、总结 今天这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啊?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过程与方法:学生设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在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完善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一杯食盐、1根筷子、1个小勺、1个盛若干水的烧杯、1个盛100ml水的烧杯、1个塑料盘、设计纸课件。

分组实验:一杯食盐、小勺、搅拌棒(筷子)、装好100毫升水的烧杯、烧杯、小棒(刮平勺子)、研究计划单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提出研究问题1.请一学生用气温计读出现时气温2、出示一杯清水,观察水的溶解教师提问:往这杯水里加1小勺盐,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溶解)3、溶解是否是无限的教师提问:再加1小勺盐搅拌后,还会溶解吗?教师提问:一勺一勺不停地往里面放盐,逐一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教师提问:那么,这杯水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猜测)4、提出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提问:一定量的水--老师只给大家100毫升,它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 食盐”(板书)。

二、制定研究计划(一)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计划,教师巡视并指导(1)教师提问: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计划,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研究计划呢?(ppt课件出示一张不完整的研究计划,简单介绍项目)请各组按照研究计划的各项内容讨论,并记录。

(二)实验步骤的设计1、各组汇报:谁说说你们的实验步骤的设计?(教师根据学生汇报,ppt打字)①先用杯子盛100毫升的水②用勺子盛一勺盐,刮平放进水里③用搅拌棒搅拌④等前一勺完全溶解,记录,再加下一勺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教师重点交流:(边演示边交流)(1)统一一平勺盐的标准①反例演示演示:教师取盐,用勺子取一小勺盐--这是一勺盐,用勺子取一满勺--这也一勺盐教师提问:这样盛可以吗?②规范操作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小棒,一边示范,指着刮过的一平勺盐,像这样的一勺盐,我们把它叫做一平勺盐,(2)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再加下一勺。

●(3)怎样才算不能溶解?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部编版目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开国大典》。

适用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掌握《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4. 培养学生的历史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一、《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三、《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掌握其基本内容和结构,以及理解其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

2. 课堂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认识;。

3. 阅读分析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开国大典》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文学手法来理解《开国大典》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 讲解《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构成和组成方式。

2. 分析《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三、小组讨论。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开国大典》中的重要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如何体现了其深层含义。

2. 学生进行讨论后,可以进行小组展示,让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和评论。

四、阅读分析。

1. 教师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分析其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手法,如何体现了《开国大典》的深层含义。

2. 学生进行分析后,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写作,表达自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价:。

2. 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写作,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开国大典》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3×5/9 5/9×3 2/3×5/9

  2、指出下面各题中“单位1”的量

  ①甲是乙的2/3

  ②红花朵数的4/5是黄花朵数

  ③六年级学生中有5/9是女生

  ④苹果个数相当于梨的5/6

  ⑤钢笔价钱是彩笔的3/4

  3、口答下面各题的算式

  ①甲数是30,甲数的2/3是多少?

  ②女生人数的5/6是男生,女生有72人,男生有多少人?

  4、我们姚店小学六年级有80人,其中女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①学生指出题中单位“1”的量

  ②学生试画线段图

  ③看图解答后全班交流

  ④设问:这道题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题。

把复习题4改编成例题展示出来。

学生找出例题中单位“1”的量

  ②比较例题与复习题4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③你能根据复习题4的线段图画出这道题的线段图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 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 用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多媒体出示题目)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 1 3 。

( )× 1 3 =( ) (2)一本故事书一共有49页,这个周末我看了这本故事书的5 7 。

看了多少页? ( )× 5 7 =( )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全班进行交流,师归纳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谈话引出课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已知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是怎么计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吧,板书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例1):一本课外读物,我读了35页,正好是这本课外读物的5 7 , 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1)读题,找出单位“1” 单位“1”: 课外读物的总页数 (2)列数量关系式:课外读物的总页数×5 7 =读了的页数,即: 课外读物的总页数×5 7 =35页 2、根据前面的分析,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再请其他同学对到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解答过程的对错进行判断,如有错及时请同学帮助改正。

解:设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X页。

5 7 X=35 X=35÷5 7 X=49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3、除了上面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说出你解题的思路) 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后请两名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再请其他同学对到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解答过程的对错进行判断,如有错及时请同学帮助改正。

35÷5 7 =49(页)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解题思路:据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求其中一个因数,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4、分组讨论:、汇报:方程解答和算术方法解答各有什么优势?解答时各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再全班交流,师板书: (1)方程解答可以顺着数量关系列方程,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思考。

此法解答时要注意找准未知数,写好解设,书写是要注意格式,等号要对齐。

(2)算术法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思,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方便理解。

此法解答时要注意找准分率句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做一做,练习第1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师巡视,适当点拨,后指明板演,再全班交流。

四、总结 今天这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啊?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过程与方法:学生设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在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完善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一杯食盐、1根筷子、1个小勺、1个盛若干水的烧杯、1个盛100ml水的烧杯、1个塑料盘、设计纸课件。

分组实验:一杯食盐、小勺、搅拌棒(筷子)、装好100毫升水的烧杯、烧杯、小棒(刮平勺子)、研究计划单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提出研究问题1.请一学生用气温计读出现时气温2、出示一杯清水,观察水的溶解教师提问:往这杯水里加1小勺盐,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溶解)3、溶解是否是无限的教师提问:再加1小勺盐搅拌后,还会溶解吗?教师提问:一勺一勺不停地往里面放盐,逐一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教师提问:那么,这杯水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猜测)4、提出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提问:一定量的水--老师只给大家100毫升,它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 食盐”(板书)。

二、制定研究计划(一)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计划,教师巡视并指导(1)教师提问: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计划,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研究计划呢?(ppt课件出示一张不完整的研究计划,简单介绍项目)请各组按照研究计划的各项内容讨论,并记录。

(二)实验步骤的设计1、各组汇报:谁说说你们的实验步骤的设计?(教师根据学生汇报,ppt打字)①先用杯子盛100毫升的水②用勺子盛一勺盐,刮平放进水里③用搅拌棒搅拌④等前一勺完全溶解,记录,再加下一勺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教师重点交流:(边演示边交流)(1)统一一平勺盐的标准①反例演示演示:教师取盐,用勺子取一小勺盐--这是一勺盐,用勺子取一满勺--这也一勺盐教师提问:这样盛可以吗?②规范操作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小棒,一边示范,指着刮过的一平勺盐,像这样的一勺盐,我们把它叫做一平勺盐,(2)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再加下一勺。

●(3)怎样才算不能溶解?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部编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