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目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1. 数的认识和比较。

2. 加减运算。

3. 乘法概念与乘法口诀。

4.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5. 时、分、秒的认识和表示。

6. 长度、重量、容量的认识和比较。

7. 二位数的认识和拆分。

8. 数量的估算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9. 时、分的加减。

10. 用图形表示数据的统计方法。

11.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

12.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13. 用数轴表示分数的大小。

14. 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大小。

15. 用分数表示小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篇二】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数学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 方法 ,数学也一定会得心应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

长方形与正方形

知识点: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

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 教育 。

)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整理

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

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

对于这点,我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

“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

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

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 记忆方法 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

课上课下也可以用.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

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

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2)

★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2)

★ 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总结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人教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整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目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1. 数的认识和比较。

2. 加减运算。

3. 乘法概念与乘法口诀。

4.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5. 时、分、秒的认识和表示。

6. 长度、重量、容量的认识和比较。

7. 二位数的认识和拆分。

8. 数量的估算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9. 时、分的加减。

10. 用图形表示数据的统计方法。

11.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

12.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13. 用数轴表示分数的大小。

14. 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大小。

15. 用分数表示小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篇二】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数学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 方法 ,数学也一定会得心应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

长方形与正方形

知识点: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

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 教育 。

)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知识点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二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整理

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

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

对于这点,我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

“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

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

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 记忆方法 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

课上课下也可以用.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

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

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2)

★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2)

★ 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总结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人教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整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