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全册实验

六年级上册

什么是微生物,常见的微生物,怎样制作酸奶,细菌的的特点,霉的种类及生长条件,霉的功过,什么是细胞,不同生物细胞的特点。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形的种类,描绘地表形态的方法,探测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地震形成的原因,地壳变动对地表的影响,风化和侵蚀作用。

物质变化的种类,产生新物质的证据,铁锈的特点,铁生锈的条件,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常用的洗涤用品,洗衣的原理。

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月球相关知识,四季形成的原因,太阳系行星的公转和自转,什么是星座,认识银河,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探索宇宙的意义,生命存在的条件,人类探测地球以外生命的活动。

什么是假设,科学家提出的几种假设,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科学课中的实验。

六年级下册

生长变化的证据,测量身高和体重,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期心理的变化,人一生的三个时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评价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什么是遗传,生物的遗传现象,什么是变异,变异的种类,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遗传,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变异。

恐龙的发现,常见的恐龙,认识常见的化石,化石给人类的启示,达尔文的进化论,澄江生物群的发现。

什么是栖息地,生物之间的关系,沙漠生物的特点,草原生物的特点,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构成,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什么是能量,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能量转换的特点,能源的种类,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节约能源的方法,利用自然能源和开发新能源。

什么是拓展,解释常见的实验现象,应用科学的意义,应用科学的事例。

有没有苏教版的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的复习资料,要详细的给你好评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问答题: 1、 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问答题: 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二、问答题: 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 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 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问答题: 1、 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问答题: 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二、问答题: 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 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 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 进 化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 3、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4、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5、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科学知识

6、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7、能以某类生物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8、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喜欢大胆想像。 10、尊重证据。

1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12、不迷信权威。

1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4、珍爱生命。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5课:

1、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的作用、成因,并试做化石模型。

2、它们是谁的祖先。主要引导学生猜测远古动物是谁的祖先,并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3、恐龙的灭绝。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恐龙及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的生活和灭绝之谜,并尝试制作恐龙及其生存环境的简单模型。

4、适者生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现象,并尝试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5、永远的探索。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面临的挑战,从而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运用观察、实验、研讨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体会到生命进化历程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要性。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消失了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

层次2: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对化石的形成不了解。

层次2: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但对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不了解。

层次3:知识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并能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层次2: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层次3: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并会制作化石模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本课的第1课时,是《进化》单元的入门课。因此,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单元聚焦。

本课的主要活动有5个: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的成因、制作化石模型、探究化石的作用、认识活化石。其中前3个活动可以放在第1课时,后两个活动放在第2课时,第1课时结束后应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科学知识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

层次2: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层次3: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并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这里给教师一点建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答案

如果你要抄答案的话,建议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学习是为了自己,抄答案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浪费了钱资又无所获。当然你如果是为了利用答案批改自己做的题目的话,建议去书店采购或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一般都会存有答案,只要你说明情况,老师一定会表示理解并提供你所需要的答案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苏教版89-93答案

给你一些建议:一是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形成答案;二是可以到书店支找,一般书的后面附有答案;三是可以把难题传上来,大家指导你解答!

急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P116~117的答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全册实验

六年级上册

什么是微生物,常见的微生物,怎样制作酸奶,细菌的的特点,霉的种类及生长条件,霉的功过,什么是细胞,不同生物细胞的特点。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形的种类,描绘地表形态的方法,探测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地震形成的原因,地壳变动对地表的影响,风化和侵蚀作用。

物质变化的种类,产生新物质的证据,铁锈的特点,铁生锈的条件,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常用的洗涤用品,洗衣的原理。

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月球相关知识,四季形成的原因,太阳系行星的公转和自转,什么是星座,认识银河,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探索宇宙的意义,生命存在的条件,人类探测地球以外生命的活动。

什么是假设,科学家提出的几种假设,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科学课中的实验。

六年级下册

生长变化的证据,测量身高和体重,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期心理的变化,人一生的三个时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评价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什么是遗传,生物的遗传现象,什么是变异,变异的种类,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遗传,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变异。

恐龙的发现,常见的恐龙,认识常见的化石,化石给人类的启示,达尔文的进化论,澄江生物群的发现。

什么是栖息地,生物之间的关系,沙漠生物的特点,草原生物的特点,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构成,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什么是能量,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能量转换的特点,能源的种类,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节约能源的方法,利用自然能源和开发新能源。

什么是拓展,解释常见的实验现象,应用科学的意义,应用科学的事例。

有没有苏教版的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的复习资料,要详细的给你好评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问答题: 1、 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问答题: 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二、问答题: 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 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 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问答题: 1、 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问答题: 1、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二、问答题: 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 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 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 进 化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知道对其他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 3、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4、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5、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科学知识

6、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7、能以某类生物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8、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喜欢大胆想像。 10、尊重证据。

1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12、不迷信权威。

1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4、珍爱生命。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5课:

1、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的作用、成因,并试做化石模型。

2、它们是谁的祖先。主要引导学生猜测远古动物是谁的祖先,并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3、恐龙的灭绝。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恐龙及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的生活和灭绝之谜,并尝试制作恐龙及其生存环境的简单模型。

4、适者生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现象,并尝试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5、永远的探索。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面临的挑战,从而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运用观察、实验、研讨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体会到生命进化历程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要性。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消失了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

层次2: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对化石的形成不了解。

层次2: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但对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不了解。

层次3:知识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并能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层次2: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层次3: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并会制作化石模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本课的第1课时,是《进化》单元的入门课。因此,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单元聚焦。

本课的主要活动有5个: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的成因、制作化石模型、探究化石的作用、认识活化石。其中前3个活动可以放在第1课时,后两个活动放在第2课时,第1课时结束后应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科学知识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

层次2: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层次3: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并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这里给教师一点建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答案

如果你要抄答案的话,建议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学习是为了自己,抄答案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浪费了钱资又无所获。当然你如果是为了利用答案批改自己做的题目的话,建议去书店采购或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一般都会存有答案,只要你说明情况,老师一定会表示理解并提供你所需要的答案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苏教版89-93答案

给你一些建议:一是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形成答案;二是可以到书店支找,一般书的后面附有答案;三是可以把难题传上来,大家指导你解答!

急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下册P116~117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