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中国八大地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中国八大地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其实新教材只是排版变了,内容都差不多

希望可以帮到你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求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整理~人教版,

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ω=3600/24小时 即150/小时或4分钟/10 ,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

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

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

计算公式推导略: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δ-θ|,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分时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秋分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二分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

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4.*补充

(1)根据经度数值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

①两点如在同一经度区内有两种可能:一是同在东经度地区,那么经度数大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二是同在西经度区内,那么经度数小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

②两点若处不同经度区内:两地经度数之和,若小于180°,则处东经度区的点在东方,西经度区的点在西方;若大于180°,处西经度区的点在东方,东经度的点在西方;若等于180°,既可说是东方也可说是西方。

(2)物体的影子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

影子朝向与太阳入射方向相反。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最长

请说说下图中各点此时日影的朝向和正午日影的朝向: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4)太阳升落方向:

一年中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5)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①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原因)

读下左图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向、白昼长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②读右上图描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作法

③下图为四个地点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读图思考四地可能所在半球和节气。

三、重难点剖析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球面日照图又可分为侧视日照图和极视日照图。日照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成为考试中必选的题目,因而很有必要对日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解题窍门,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对率。教学中通过反复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考点范围(常考查的知识点)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4.判断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7.判断晨线和昏线。8.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1.计算区时(地方时)。12.计算昼夜长短。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二、考点解析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o,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判断相对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

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11.计算区时、地方时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12.计算昼夜长短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例1:读“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5),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OE和OF为日期分界线,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解题思路: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BC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NE和NF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NF平分晨昏线可知:NF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粗线NE就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后面的解答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在经线NF组成经线圈。因为NE为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35°W,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N和135°W。最后由135°W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

例2:图6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6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日期分界线的基本特征——通过南北极点的经线,首先确定出通过南北极点的那条虚线为日期分界线,再结合题干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推知该虚线应该是180°经线(昼半球不可能出现地方时为0 时的经线)。再进一步推出另一条虚线为晨线。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思路解题:甲的经度为150°E,晨线与赤道在120°E处相交,则120°E的地方时为6时,甲地地方时应为8时。因为180°经线西侧日期总是早一天,日期应该为8日,即8日8时。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通过计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例3.读图3 回答1—4题

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 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解题思路:1题,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月20日19时,长城站的区时为19日21时。

2题,读图可知中山站的纬度比较接近700S,与南极点的纬度差为200,地球表面纬度相差10其实际距离约为111KM,通过计算并与备选项比较,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3题,长城站的纬度比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中山站大,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夏半年其白昼时间总比长城站长。

4题,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赞比西为汛期,湄公河为枯水期,莱茵河与亚马孙河分别流经温带海洋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

【答案】1.C 2.B 3.D 4.A

四、命题意向

1、近年高考文综试题中本专题考情分析

年份及试题 考察内容 题型 分值

2006 北京文综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选择题 4

天津文综 日出日落方位 8

全国卷(2) 昼夜长短 12

重庆文综 正午影长的季节变化 4

2005 北京文综 自转速度与昼夜长短 选择题 4

天津文综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方向 12

2004 全国文综 昼夜长短及变化 选择题 4

北京春季文综 地球公转速度 4

天津文综 昼夜长短及变化 12

2、规律总结:

(1)从考核内容上看,重点考察晨昏线、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学科基础知识。2006年新增加考查了日出日落方位的确定,如天津文综第1、2题。从命题趋势来看,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核有强化趋势。

(2)从考查形式上看,第一,多以选择题方式出现,文综卷中尤其如此;第二,试题多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3)能力上,注重考查读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试题具有综合性、分析性和实用性。

中国八大地貌

中国八大地貌类型及代表地:

八大地貌类型: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

代表地:黄土高原、桂林山水、三垄沙雅丹群、广东韶关丹霞山、野柳、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尔泰山、虎跳峡。

地貌类型指的是地貌形态成因类型的简称,指的是从形态成因上进行地貌分类。地貌类型是指陆地表面形态特征的归类,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类型、侵蚀类型、堆积类型等。地貌成因类型是相当复杂的,同类型地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不同类型间有明显的特征差异。

影响地貌的因素

侵蚀作用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的破坏过程。在干旱的沙漠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是风携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称之为风蚀地貌。风蚀地貌包括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雅丹等多种形态。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总结

必修一部分(高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

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3 常见天气系统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2、锋面天气系统: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现象实例

冷锋 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

天气晴朗 易出现雨雪大风及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夏季的北方暴雨

冬季的寒潮

(大风降温)

春季的沙尘暴

暖锋 气温较低,

气压较高,

天气晴朗 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略

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

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

§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

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季节比较突出。

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2)图中3是蒸发,4是降水,它们组成了陆地内循环(内陆循环)循环;

(3)图中5是蒸发,6是水汽输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塑造地表形态;(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图中绘制出洋流的方向。

4、图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响:

(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

(3)对渔场的影响: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和7 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处形成秘鲁渔场。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5)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可以干扰交通运输;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纬带来冰山,危害交通运输。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属于其中的可再生资源。

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其中径流量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标准。

3、水资源的数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高低。

4、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在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种类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例如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5、当前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措施:(1)修建水库;(2)跨流域调水;(3)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4)海水淡化;(5)合理开采地下水;(6)提高节水意识;(7)人工增雨;(8)减少污染浪费。其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有(1)(2)(4)(5)(7),属于节流措施的有(3)(6)(8)。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

3、地壳运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4、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

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在图中填出相应名称。

§2 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其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伦比亚高原、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6、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原因是:山岳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而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

7、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长度较长,弯曲度比较大。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需要绕过各种障碍物。

8、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建设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而公路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下蚀可以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

3、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组成。

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气候温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区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内河与海洋交通便利。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

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多个地理要素变化共同组成的。

5、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相应改变。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以热量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2、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中纬地区最明显。

3、以水分和热量的共同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高差较大的山区地区最明显。当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五大基本地貌类型

解题思路: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故选:C.

,10,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类型分为五大类为(  )

A.山峰山谷山脊 鞍部陡崖

B.平原高原山峰山谷山脊

C.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D.山地盆地丘陵山峰山谷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其实新教材只是排版变了,内容都差不多

希望可以帮到你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求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整理~人教版,

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ω=3600/24小时 即150/小时或4分钟/10 ,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

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

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

计算公式推导略: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δ-θ|,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分时段分析:

北半球日期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春分日~夏至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秋分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秋分日~冬至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春分日 南半球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二分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

传统四季:四立划分

(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4.*补充

(1)根据经度数值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

①两点如在同一经度区内有两种可能:一是同在东经度地区,那么经度数大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二是同在西经度区内,那么经度数小的点在东方,另一点在西方。

②两点若处不同经度区内:两地经度数之和,若小于180°,则处东经度区的点在东方,西经度区的点在西方;若大于180°,处西经度区的点在东方,东经度的点在西方;若等于180°,既可说是东方也可说是西方。

(2)物体的影子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

影子朝向与太阳入射方向相反。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南半球夏至日正午日影最长

请说说下图中各点此时日影的朝向和正午日影的朝向: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

(4)太阳升落方向:

一年中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5)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①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原因)

读下左图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向、白昼长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②读右上图描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作法

③下图为四个地点二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读图思考四地可能所在半球和节气。

三、重难点剖析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球面日照图又可分为侧视日照图和极视日照图。日照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成为考试中必选的题目,因而很有必要对日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解题窍门,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对率。教学中通过反复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考点范围(常考查的知识点)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4.判断日期、节气(季节)。5.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7.判断晨线和昏线。8.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9.判断相对方向。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1.计算区时(地方时)。12.计算昼夜长短。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二、考点解析

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画晨昏线或太阳光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4.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5.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o,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6.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8.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判断相对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向着北极是北方,向着南极就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即左西右东。

10.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

(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速度最快。

11.计算区时、地方时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区时。

12.计算昼夜长短

计算某地的昼夜长短,首先应明确过该点的纬线圈在昼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经度,按每隔15°为1小时可计算出昼夜长短

13.气压带的移动及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压带的移动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气压带在夏至日向北移,在冬至日向南移。以地中海气候为例说明,夏至日日照图可表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至日日照图可表明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14.海陆气压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洋流的方向

夏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低压,北太平洋气压是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冬至日日照图,亚洲大陆气压是亚洲高压,北太平洋气压是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例1:读“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5),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OE和OF为日期分界线,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解题思路: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BC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NE和NF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NF平分晨昏线可知:NF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粗线NE就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后面的解答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在经线NF组成经线圈。因为NE为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35°W,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N和135°W。最后由135°W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

例2:图6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6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日期分界线的基本特征——通过南北极点的经线,首先确定出通过南北极点的那条虚线为日期分界线,再结合题干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推知该虚线应该是180°经线(昼半球不可能出现地方时为0 时的经线)。再进一步推出另一条虚线为晨线。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思路解题:甲的经度为150°E,晨线与赤道在120°E处相交,则120°E的地方时为6时,甲地地方时应为8时。因为180°经线西侧日期总是早一天,日期应该为8日,即8日8时。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通过计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例3.读图3 回答1—4题

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 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解题思路:1题,根据经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四区,与北京相差12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11月20日19时,长城站的区时为19日21时。

2题,读图可知中山站的纬度比较接近700S,与南极点的纬度差为200,地球表面纬度相差10其实际距离约为111KM,通过计算并与备选项比较,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3题,长城站的纬度比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中山站大,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夏半年其白昼时间总比长城站长。

4题,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赞比西为汛期,湄公河为枯水期,莱茵河与亚马孙河分别流经温带海洋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

【答案】1.C 2.B 3.D 4.A

四、命题意向

1、近年高考文综试题中本专题考情分析

年份及试题 考察内容 题型 分值

2006 北京文综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选择题 4

天津文综 日出日落方位 8

全国卷(2) 昼夜长短 12

重庆文综 正午影长的季节变化 4

2005 北京文综 自转速度与昼夜长短 选择题 4

天津文综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方向 12

2004 全国文综 昼夜长短及变化 选择题 4

北京春季文综 地球公转速度 4

天津文综 昼夜长短及变化 12

2、规律总结:

(1)从考核内容上看,重点考察晨昏线、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学科基础知识。2006年新增加考查了日出日落方位的确定,如天津文综第1、2题。从命题趋势来看,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核有强化趋势。

(2)从考查形式上看,第一,多以选择题方式出现,文综卷中尤其如此;第二,试题多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3)能力上,注重考查读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试题具有综合性、分析性和实用性。

中国八大地貌

中国八大地貌类型及代表地:

八大地貌类型: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

代表地:黄土高原、桂林山水、三垄沙雅丹群、广东韶关丹霞山、野柳、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尔泰山、虎跳峡。

地貌类型指的是地貌形态成因类型的简称,指的是从形态成因上进行地貌分类。地貌类型是指陆地表面形态特征的归类,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类型、侵蚀类型、堆积类型等。地貌成因类型是相当复杂的,同类型地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不同类型间有明显的特征差异。

影响地貌的因素

侵蚀作用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的破坏过程。在干旱的沙漠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是风携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称之为风蚀地貌。风蚀地貌包括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雅丹等多种形态。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总结

必修一部分(高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

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3 常见天气系统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2、锋面天气系统: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现象实例

冷锋 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

天气晴朗 易出现雨雪大风及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夏季的北方暴雨

冬季的寒潮

(大风降温)

春季的沙尘暴

暖锋 气温较低,

气压较高,

天气晴朗 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略

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

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

§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

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季节比较突出。

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2)图中3是蒸发,4是降水,它们组成了陆地内循环(内陆循环)循环;

(3)图中5是蒸发,6是水汽输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塑造地表形态;(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图中绘制出洋流的方向。

4、图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响:

(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

(3)对渔场的影响: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和7 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处形成秘鲁渔场。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5)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可以干扰交通运输;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纬带来冰山,危害交通运输。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属于其中的可再生资源。

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其中径流量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标准。

3、水资源的数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高低。

4、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在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种类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例如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5、当前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措施:(1)修建水库;(2)跨流域调水;(3)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4)海水淡化;(5)合理开采地下水;(6)提高节水意识;(7)人工增雨;(8)减少污染浪费。其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有(1)(2)(4)(5)(7),属于节流措施的有(3)(6)(8)。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

3、地壳运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4、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

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在图中填出相应名称。

§2 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其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伦比亚高原、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6、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原因是:山岳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而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

7、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长度较长,弯曲度比较大。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需要绕过各种障碍物。

8、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建设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而公路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下蚀可以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

3、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组成。

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气候温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区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内河与海洋交通便利。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

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多个地理要素变化共同组成的。

5、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相应改变。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以热量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

2、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中纬地区最明显。

3、以水分和热量的共同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高差较大的山区地区最明显。当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五大基本地貌类型

解题思路: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故选:C.

,10,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类型分为五大类为(  )

A.山峰山谷山脊 鞍部陡崖

B.平原高原山峰山谷山脊

C.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D.山地盆地丘陵山峰山谷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中国八大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