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语文试卷(2023上海卷语文)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2023上海卷语文)

2010年上海语文中考试题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 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凤箫声动, ,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4.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6. ,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而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其释放的激情与能量,犹如生命在燃烧,具有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印象深刻,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 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 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筑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6.第①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说理由。(4分)

18.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3分)

A、只要 因为 B、即使 何况

C、既然 何况 D、倘若 因为

19.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1)

(2) (2分)

20. 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分)

篇名: (1) 作者:×××

出处: (2)

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

(3) 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

生物学原理 (4)

(5) 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崇拜。

社会习俗 (6)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⒀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21.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

2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6分)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

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2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2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标准答案

1-6、略

7、天空(2分)

8、D(2分)

9、宋(1分) 苏轼(1分)

10、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3分)

11、A(3分)

12、居住(2分) 实际(2分)

13、B(3分)

14、《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2分)

15、积极进取(乐观)(1分) 治学严谨(2)

16、作比较(1分) 突出说明红色视觉冲击力最强(1分),最适合喜庆。(1分)

17、不能删去。它与后文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的排列顺序相照应,(2分)突出了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8、D(3分)

19、如:逢年过节挂红灯笼,(1分)、生日点红蜡烛(1分)

20、(1)、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1分)

(2)、《科学画报》2010年第二期(1分)

(3)、光学原理(2分)

(4)、人类因生存择食的需要而对红色最敏感(2分)

(5)、文化心理(2分)

(6)、作为色彩习俗,中国红具有固定性、守恒性和排他性。(2分)

21、满大街寻找工作(2分)

22、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怎会发现我的才能?(2分)

23、寻找工作不得,回老家(2分)、因为人多未采到蘑菇(2分)、父亲买蘑菇为我做汤(2分)

24、尊重、理解孩子(1分)、善于引导、讲究方法、有智慧(2分)、语言(1分)

25、D(4分)、B(2分)

26、略

27、略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 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 凤箫声动, ,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4、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6、 ,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来源:学科网]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 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 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来源:Zxxk.Com]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来源:Zxxk.Com]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 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而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其释放的激情与能量,犹如生命在燃烧,具有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印象深刻,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 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 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 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 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筑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6、第①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说理由。(4分)

18、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3分)

A、只要 因为 B、即使 何况

C、既然 何况 D、倘若 因为

19、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1)

(2) (2分)

20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分)

篇名: (1) 作者:×××[来源:学+科+网Z+X+X+K]

出处: (2)

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

(3) 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

生物学原理 (4)

(5) 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崇拜。

社会习俗 (6)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 咱们去采吧。

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 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 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⒀后来,我还是去那 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 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21、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

23、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6分)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

↓[来源:学,科,网]

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2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2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市05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10分)

1.考生注意;谓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2) ,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左刻“ , ”,石青糁之。

(7)日上,正赤如丹, ,或曰,此东海也。

(8)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肉食者鄙 ( ) 3.全石以为底 ( )

(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五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

12.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 ,更要有 。(6分)

13.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

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

意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5分)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4.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5.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6.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10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 (3) (4)

(5)

(1) 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7.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6分)

答:(1)

(2)

18.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5分)

答: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答案:

第一部分 阅读(70分)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

1、⑴忽逢桃花林

⑵江山代有才人出

⑶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为有源头活水来

⑸流取丹心照汗青

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⑺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⑻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目光短浅(浅陋无知、鄙陋、没有见识)

2、整块(完整)

A组4、北宋 欧阳修

5、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6、熟能生巧

B组4、唐朝 柳宗元

5、(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6、机智勇敢等

C组4、唐朝 柳宗元

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

(四)

7、⑴:移动 ⑵离开

8、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9、“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0、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二、

一1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2、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14、“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或“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15、尽 禁

16、略

17、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023上海卷语文

2023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

上海的考生结束语文考试后表示,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总体来说不难。因为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属于自主命题,所以在语文的难度方面基本上每年都能够保持在比较中,他条件下并不会特别难,只不过是在一些特殊的题目上面会存在一些个人发挥的问题,所以说对于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困难,相对于其他全国统一考试的试卷高考难度来说,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对接社会发展要求。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加大了对上海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是自命题。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单单从试卷的试题本身来说,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

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2022年抚顺市中考成绩公布时间预计是7月7日。

1、上查分:2022年辽宁抚顺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后,考生可以通过上登录抚顺市教育局中考成绩查询入口(http:∥/fsjyj.fushun.gov.cn/)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姓名、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查询中考成绩。

2、微信公众号查询:还可以关注抚顺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通过微信进行中考成绩查询。

3、学校查询:辽宁抚顺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查询中考成绩。

4、电话查询:如果老师有告诉你可以电话查询,可以拨打电话查询中考成绩。

5、短信查询:如果老师有告诉你可以短信查询,你就可以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发给相应的号码进行查询。 7月11日,抚顺市中考成绩就公布了,查分方式如下:

1、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后,考生可以通过网上登录抚顺市教育局中考成绩查询入口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姓名、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查询中考成绩。

2、微信公众号查询:还可以关注抚顺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通过微信进行中考成绩查询。

3、学校查询:辽宁抚顺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查询中考成绩。

上海中考语文题型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一)答题基本知识:

答题规范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二)基本题型题及解答思路

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题型2: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

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分析手法及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小说的阅读

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小说的叙事手法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 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 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 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 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 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 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表现手法主要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叙事抒情 顺叙 倒叙 插叙 卒章 显志 想象 反衬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直接 抒情 间接抒情等。 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可能的有:

1照应标题

2总结全文(记得概括文章内容)

3点明主旨(比如表达了作者对XXX的热爱;赞美了XXX的XXX品质)

如果有环境描写,还有衬托作用(注意:很可能与前文的环境描写呼应/形成对比)

如果末尾有省略号,意味深长/引发读者想象...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10年上海语文中考试题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 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凤箫声动, ,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4.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6. ,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而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其释放的激情与能量,犹如生命在燃烧,具有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印象深刻,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 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 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筑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6.第①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说理由。(4分)

18.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3分)

A、只要 因为 B、即使 何况

C、既然 何况 D、倘若 因为

19.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1)

(2) (2分)

20. 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分)

篇名: (1) 作者:×××

出处: (2)

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

(3) 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

生物学原理 (4)

(5) 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崇拜。

社会习俗 (6)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⒀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21.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

2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6分)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

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2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2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标准答案

1-6、略

7、天空(2分)

8、D(2分)

9、宋(1分) 苏轼(1分)

10、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3分)

11、A(3分)

12、居住(2分) 实际(2分)

13、B(3分)

14、《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2分)

15、积极进取(乐观)(1分) 治学严谨(2)

16、作比较(1分) 突出说明红色视觉冲击力最强(1分),最适合喜庆。(1分)

17、不能删去。它与后文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的排列顺序相照应,(2分)突出了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8、D(3分)

19、如:逢年过节挂红灯笼,(1分)、生日点红蜡烛(1分)

20、(1)、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1分)

(2)、《科学画报》2010年第二期(1分)

(3)、光学原理(2分)

(4)、人类因生存择食的需要而对红色最敏感(2分)

(5)、文化心理(2分)

(6)、作为色彩习俗,中国红具有固定性、守恒性和排他性。(2分)

21、满大街寻找工作(2分)

22、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怎会发现我的才能?(2分)

23、寻找工作不得,回老家(2分)、因为人多未采到蘑菇(2分)、父亲买蘑菇为我做汤(2分)

24、尊重、理解孩子(1分)、善于引导、讲究方法、有智慧(2分)、语言(1分)

25、D(4分)、B(2分)

26、略

27、略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 默写(18分)

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 凤箫声动, ,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4、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6、 ,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来源:学科网]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 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 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来源:Zxxk.Com]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来源:Zxxk.Com]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 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而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其释放的激情与能量,犹如生命在燃烧,具有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印象深刻,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 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 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 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 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 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筑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6、第①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说理由。(4分)

18、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3分)

A、只要 因为 B、即使 何况

C、既然 何况 D、倘若 因为

19、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1)

(2) (2分)

20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分)

篇名: (1) 作者:×××[来源:学+科+网Z+X+X+K]

出处: (2)

说明角度 内容要点

(3) 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

生物学原理 (4)

(5) 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崇拜。

社会习俗 (6)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 咱们去采吧。

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 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 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⒀后来,我还是去那 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 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21、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

23、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6分)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

↓[来源:学,科,网]

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2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2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市05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10分)

1.考生注意;谓任选5句,多选按答题的前5句计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夹岸数百步……

(2) ,各领风骚数百年。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左刻“ , ”,石青糁之。

(7)日上,正赤如丹, ,或曰,此东海也。

(8)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肉食者鄙 ( ) 3.全石以为底 ( )

(三)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4—6题(6分)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五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6.请用—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 (2分)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童区寄传(节选)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6.请用一个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区寄的特点。 (2分)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3题(15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1.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

12.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 ,更要有 。(6分)

13.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

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

意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5分)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4.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5.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6.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10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 (3) (4)

(5)

(1) 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7.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6分)

答:(1)

(2)

18.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5分)

答: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答案:

第一部分 阅读(70分)

一、文言文(共30分)

(一)默写

1、⑴忽逢桃花林

⑵江山代有才人出

⑶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为有源头活水来

⑸流取丹心照汗青

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⑺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⑻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目光短浅(浅陋无知、鄙陋、没有见识)

2、整块(完整)

A组4、北宋 欧阳修

5、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6、熟能生巧

B组4、唐朝 柳宗元

5、(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6、机智勇敢等

C组4、唐朝 柳宗元

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

(四)

7、⑴:移动 ⑵离开

8、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9、“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0、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二、

一1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2、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14、“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或“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15、尽 禁

16、略

17、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

18、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023上海卷语文

2023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

上海的考生结束语文考试后表示,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总体来说不难。因为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属于自主命题,所以在语文的难度方面基本上每年都能够保持在比较中,他条件下并不会特别难,只不过是在一些特殊的题目上面会存在一些个人发挥的问题,所以说对于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困难,相对于其他全国统一考试的试卷高考难度来说,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对接社会发展要求。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加大了对上海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是自命题。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单单从试卷的试题本身来说,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

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2022年抚顺市中考成绩公布时间预计是7月7日。

1、上查分:2022年辽宁抚顺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后,考生可以通过上登录抚顺市教育局中考成绩查询入口(http:∥/fsjyj.fushun.gov.cn/)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姓名、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查询中考成绩。

2、微信公众号查询:还可以关注抚顺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通过微信进行中考成绩查询。

3、学校查询:辽宁抚顺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查询中考成绩。

4、电话查询:如果老师有告诉你可以电话查询,可以拨打电话查询中考成绩。

5、短信查询:如果老师有告诉你可以短信查询,你就可以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发给相应的号码进行查询。 7月11日,抚顺市中考成绩就公布了,查分方式如下:

1、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后,考生可以通过网上登录抚顺市教育局中考成绩查询入口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姓名、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查询中考成绩。

2、微信公众号查询:还可以关注抚顺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通过微信进行中考成绩查询。

3、学校查询:辽宁抚顺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查询中考成绩。

上海中考语文题型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一)答题基本知识:

答题规范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二)基本题型题及解答思路

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题型2: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

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分析手法及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小说的阅读

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小说的叙事手法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 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 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 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 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 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 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表现手法主要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叙事抒情 顺叙 倒叙 插叙 卒章 显志 想象 反衬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直接 抒情 间接抒情等。 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可能的有:

1照应标题

2总结全文(记得概括文章内容)

3点明主旨(比如表达了作者对XXX的热爱;赞美了XXX的XXX品质)

如果有环境描写,还有衬托作用(注意:很可能与前文的环境描写呼应/形成对比)

如果末尾有省略号,意味深长/引发读者想象...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2023上海卷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