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对比)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对比)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 童话 故事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我为你带来陶罐和铁罐教案及 反思 ,希望大家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习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 学习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近?

生答: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 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 句子 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习。(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平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 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 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陶罐和铁罐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 文章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 方法 ,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_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我为你带来《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陶罐、铁罐的实物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

洛桑卓玛,藏族,拉萨广西友谊小学教师,小教一级,担任教研室副主任职务。2004年10月在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第四届“求真务实”教学大比武中获得校级第一名。2007年11月在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第六届“青春杯”赛课中获得校级第一名。2007年12月拉萨市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市级第一名。2007年5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的,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协助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汉语》配套教学光盘中担任主讲教师,(该光盘已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了人教社专家的好评。2007年7月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标准培训》会上担任做课教师,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

《陶罐和铁罐》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经过深深思索与课堂实验,经过全校教师的同研,我们找到了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 教学设计 ,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岳校长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的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对比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

陶罐的性格比较谦和,

铁罐的性格比较傲慢。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简短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国王御橱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范文1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及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 童话 故事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我为你带来陶罐和铁罐教案及 反思 ,希望大家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习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 学习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近?

生答: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 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 句子 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习。(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平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 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 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陶罐和铁罐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 文章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 方法 ,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_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我为你带来《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陶罐、铁罐的实物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

洛桑卓玛,藏族,拉萨广西友谊小学教师,小教一级,担任教研室副主任职务。2004年10月在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第四届“求真务实”教学大比武中获得校级第一名。2007年11月在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第六届“青春杯”赛课中获得校级第一名。2007年12月拉萨市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市级第一名。2007年5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的,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协助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汉语》配套教学光盘中担任主讲教师,(该光盘已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了人教社专家的好评。2007年7月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标准培训》会上担任做课教师,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

《陶罐和铁罐》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经过深深思索与课堂实验,经过全校教师的同研,我们找到了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 教学设计 ,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岳校长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的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对比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

陶罐的性格比较谦和,

铁罐的性格比较傲慢。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简短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国王御橱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范文1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及反思(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