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我想要一份初一语文的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一上册语文

踏入初中,我们因结识新朋友而开心快乐,因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兴奋,同时大概也不乏成长的烦恼和郁闷……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相信你也品尝过各种不同的味道。试题是很必要的,因为其有固定基础的作用。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一上册语文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 . 基础(22分)

1 .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⑴ 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

⑵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1分)

⑶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⑷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游子之悲的诗句是:□□□□,□□□□□□。(2分)

⑸ 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母亲xìn fú( )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⑵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ɡ( )地响着。

⑶我páo ɡēn wèn dǐ( ),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⑷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shà yǒu jiè shì( )地问他价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我是集邮迷,每次得到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

4.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夏天的大北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

B. 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删去“和生活”)

C. 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删去“由于”或者“使”)

D. 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把“讨论”改为“研究”)

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 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4分)

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

二.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

(一)(9分)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思而不学则殆 ⑵人不堪其忧 ⑶三军可夺帅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3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学习态度的角度阐述,强调学习的关键是要 思考。

C. 孔子反复赞叹“贤哉,回也”,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论语》中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沿用,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二)(7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⑴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⑵孤往者尝为邺令

10.请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11.说说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3分)

(三)(8分)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12. 给这段话拟一个标题。(2分)

13. 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把标志方位的词语列出来。(4分)

14.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分)

(四)(14分)

还情

孙道荣

⑴一对老夫妻报警:他们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包裹里是整整1万元。

⑵钱是假的?警察帮他们检验,100张百元钞票,张张都是真的。这是一个陷阱?包裹里夹着一张纸条:“本公司抽出10位幸运人士,这1万元是公司送你的幸运钱,别担心有诈,请放心。”警察分析,一般的诈骗案中,骗子都是找各种理由让当事人汇钱,哪有骗子直接送钱的?不像是骗局,也看不出有什么陷阱啊。

⑶有人劝他们:“既然是真钱,又确实是寄给你们的,你们就收下。”可不弄清楚钱的来路,老两口哪敢要这个钱?为了这个来路不明的包裹,老两口愁得茶饭不思,老太太更是急得病倒了。

⑷事情到了这一步,寄包裹的人终于现身了。她是老两口的一个忘年交,两家常有走动。问她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给老两口寄钱,她说是为了还情。

⑸原来,她孩子小的时候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那时候,孩子下午3点多就放学,而她和丈夫快6点才下班,这中间的近3个小时成了空白时段,孩子没人管。她让孩子在学校边上的车棚里等她,而老两口就在车棚边经营着一家小店。有一次,在车棚里等妈妈的孩子咳嗽得很厉害,老太太闻声心疼地将孩子喊进了自己的店里,给孩子倒了杯热水。天黑了,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车棚接孩子时,惊喜地看见,孩子正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呢。

⑹问清了孩子的情况,老两口对她说,今后,就让孩子放学后坐在他们的小店里等她吧。就这样,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坐到了小学毕业,一坐,就是6年。老两口还特地给孩子弄了张小桌椅,方便孩子做作业。有时候,她来接迟了,孩子已经跟老两口一起吃过了晚饭。

⑺对老两口,她一直心存感激。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⑻中秋节到了,她买了一盒月饼,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两口,老两口喜滋滋地收下了。可是,临走时老两口硬是送还她两盒月饼。她自然坚决不肯收,老两口脸都变了:要是不肯收,下次再也别来了。她只好收下。

⑼快过年了,她托人从乡下买了一条家养的猪后腿作为年货送给老两口。老两口一见礼物,乐得合不拢嘴,好多年没吃过正宗的乡下家养猪肉了。可是,临走时老两口硬是送还她两条金华火腿,老两口说:“火腿太硬,我们吃不动了,你们帮帮忙。”她只好无奈地收下。

⑽重阳节到了,她给老两口每人定做了一件唐装,老两口开心得不得了,这一次,老两口没回送她礼物。可是,第二年儿童节,老两口给孩子买了一个新书包,还有一套漂亮的服装。

⑾她发现,每次送 老两口礼物,老人一定加倍送还。她觉得自己欠老两口的越来越多,于是她想出了这个主意,偷偷地给老两口寄钱。

⑿事情真相大白,老两口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老人将钱还给她,对她说:“经常带着孩子来看看我们,比什么礼物都好。”

⒀她点点头,豁然明白:有些情,是不需要还的;有些情,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5.第⑴至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的“她”为了“还情”具体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其中三件。(每件事不超过8个 字)(3分)

17.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天黑了,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车棚接孩子时,惊喜地看见,孩子正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呢。

18.你觉得文中的老两口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三. 作文(40分)

19. 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踏入初中,我们因结识新朋友而开心快乐,因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兴奋,同时大概也不乏成长的烦恼和郁闷……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相信你也品尝过各种不同的味道。

请以“我的七年级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可写人,可记事,写出真情实感;④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⑤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22分

1 10分 (以下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⑴ 1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 1分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⑶ 2分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⑷ 2分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⑸ 4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 4分 ⑴ 信服 ⑵ 嘹亮 ⑶刨根问底 ⑷煞有介事

(每个词语1分,错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 2分 D

4 2分 D

5 4分 参考示例:海纳百川,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阅博览。/ 红梅傲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勇敢。 (句式基本相同2分,意思相承或相关2分。)

二 38分

( 一)9分

6 3分 ⑴ 疑惑 ⑵能忍受 ⑶改变(各1分)

7 3分 译文: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的情况,仁德就在其中了。

(原句中词语译错一个扣0.5分,译文不通顺酌情扣分。)

8 3分 B (应该是从学习方法的角度)

(二)7分

9 2分 (1)称赞,赞许 (2)曾经

10 2分 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每处0.5分)

11 3分 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1分)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1分)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1分)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 问:“令尊在太丘县任职,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道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三)8分

12 2分 参考示例: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13 4分 妙(1分) 空间顺序(1分) 山上 山尖 山坡上 山腰(2分)

14 2分 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小山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娇媚的情态。

(四)14 分

15 3分 第⑴至⑶段写老两口收到神秘包裹,交代事件缘起,(1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1 分)为下文展开情节做了铺垫。(1分)

16 3分 参考示例:中秋送月饼,年前送猪腿,重阳送唐装。

17 4分 “心急如焚”形象地写出了“她”赶往车棚接孩子时的急切、焦虑心理;“惊喜”写出了“她”见到孩子在小店里安静地写作业时的惊奇与 喜悦之情。

18 4分 老两口热心、慈爱、善良、正直、不贪财、助人不图回报。他们六年如一日热心地帮“她”照顾放学后的孩子;每次收到礼物都加倍回赠;收到1万元钱后报警,为来路不明的钱愁得茶饭不思。(意思对即可)

三 40分

19 40分 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请老师们务必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避免随意性;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规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期末考试作为一种对学期 教学 工作 总结 的形式,是对师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偌大(nuò) 倏忽(shū) 蜷曲(quán) 骸骨(hài)

B响晴(xiǎng) 发酵(jiào) 哪吒(zhā) 须臾(yú)

C尴尬(gāng) 匿笑(nì) 瘫痪(tān) 啜泣(chuò)

D宽恕(sù) 发髻(jì) 喑哑(yīn) 炫耀(xuàn)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宽洪大量 蛛丝马迹

B 滚瓜乱熟 独具慧眼 恍然大悟 疲倦不堪

C 不求甚解 形影不离 不可抗据 絮絮叨叨

D 喜出望外 脸色憔悴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B.王老师看到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 网球 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4.下面语文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B.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虚构的 故事 ,离奇的情节,使 儿童 在潜移默化中受 教育 。

C.《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小说家。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5.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 句子 构成排比句。(2分)

弯弯的月牙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人间;

, ;

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

6.修改病句,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 、接受信息的能力。

(2)是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 罪人,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坚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7.古诗文填空(8分)

(1)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2) ,志在千里。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孔子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竟不可得( ) ⑷但知其一( )

9.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2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 其它 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②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

④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⑤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⑥“找蔡老师……”

⑦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⑧“不是放暑假了么?”

⑨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 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⑩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3.选文中共描述了几个经典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有一次”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 3分)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文章 第⑨段中的画线句?(3分)

16.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分)

17.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15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 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 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 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8.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的理解。(3分)

19.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 )——星夜家访——( )——( )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21.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 说说 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22.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2分)(至少两点)

三. 作文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题目一:这里也有乐趣

(2)文题二: 斑斓了我的岁月

如选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两文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二.

(一)

8.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终于,到底 ⑷只

9.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0.D

11.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2.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二)

13.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我梦里寻师。

14.不矛盾。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15.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16.“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17.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三)

18.①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②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③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④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旨,⑤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19.(课堂风波)——星夜家访——(真相大白)——(期望发光)

20.(1)①不被理解的委屈 ②挨训后的后悔 ③被叫家长的害怕 (2)①受到鼓励后的兴奋。②得到肯定后的激动。

21.内容上:①暗示文章的主旨。②烘托意境,增强文章的韵味。 结构上:①照应了题目。② 与第九段相呼应。③引出后文。

温州市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导语:期末试题是所有考生最大的需求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准确率和效率,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欢迎大家参考!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贪婪 ( lán) 匿笑 ( nì ) 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免费

一个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上一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íng) 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 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 ,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 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啜泣(chuò) 狩猎(shòu) 静谧(bì) 骸骨(hái)

B.档案(dàng) 卑微(bēi) 气氛(fēn) 收敛(liǎn)

C.刹(chà)那 喑哑 (yīn) 迸溅(bìng) 霎时(shà)

D.宽恕(shù) 簒(cuàn)夺 荫(yìn)蔽 称职(chè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蜷屈 仙露琼浆 瘦骨嶙峋 高不可盼

B.葱笼 灰心丧气 一丝不苟 海枯石烂

C.曼舞 丝丝缕缕 塞翁失马 津津有味

D.屡次 鸦鹊无声 洗耳恭听 宽洪大量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我想要一份初一语文的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 ) ( ) ( ) ( )

称职 栖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 )(1分)

A、明察秋豪 “豪”读háo 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 “怡”读yì 意思是:安适、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读jì 意思是:靠近、接触

D、苦心孤诣 “诣”读yì 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

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鲁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尔

作品:①《金色花》 ②《济南的冬天》 ③《皇帝的新装》

④《风筝》 ⑤《春》 ⑥《天上的街市》

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古诗词鉴赏。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一上册语文

踏入初中,我们因结识新朋友而开心快乐,因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兴奋,同时大概也不乏成长的烦恼和郁闷……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相信你也品尝过各种不同的味道。试题是很必要的,因为其有固定基础的作用。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一上册语文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 . 基础(22分)

1 .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⑴ 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

⑵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1分)

⑶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⑷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游子之悲的诗句是:□□□□,□□□□□□。(2分)

⑸ 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母亲xìn fú( )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⑵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ɡ( )地响着。

⑶我páo ɡēn wèn dǐ( ),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⑷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shà yǒu jiè shì( )地问他价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我是集邮迷,每次得到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

4.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夏天的大北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

B. 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删去“和生活”)

C. 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删去“由于”或者“使”)

D. 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把“讨论”改为“研究”)

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 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4分)

大自然给我们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

二.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

(一)(9分)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思而不学则殆 ⑵人不堪其忧 ⑶三军可夺帅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3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学习态度的角度阐述,强调学习的关键是要 思考。

C. 孔子反复赞叹“贤哉,回也”,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论语》中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沿用,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二)(7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⑴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⑵孤往者尝为邺令

10.请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11.说说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3分)

(三)(8分)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12. 给这段话拟一个标题。(2分)

13. 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把标志方位的词语列出来。(4分)

14.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分)

(四)(14分)

还情

孙道荣

⑴一对老夫妻报警:他们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包裹里是整整1万元。

⑵钱是假的?警察帮他们检验,100张百元钞票,张张都是真的。这是一个陷阱?包裹里夹着一张纸条:“本公司抽出10位幸运人士,这1万元是公司送你的幸运钱,别担心有诈,请放心。”警察分析,一般的诈骗案中,骗子都是找各种理由让当事人汇钱,哪有骗子直接送钱的?不像是骗局,也看不出有什么陷阱啊。

⑶有人劝他们:“既然是真钱,又确实是寄给你们的,你们就收下。”可不弄清楚钱的来路,老两口哪敢要这个钱?为了这个来路不明的包裹,老两口愁得茶饭不思,老太太更是急得病倒了。

⑷事情到了这一步,寄包裹的人终于现身了。她是老两口的一个忘年交,两家常有走动。问她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给老两口寄钱,她说是为了还情。

⑸原来,她孩子小的时候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那时候,孩子下午3点多就放学,而她和丈夫快6点才下班,这中间的近3个小时成了空白时段,孩子没人管。她让孩子在学校边上的车棚里等她,而老两口就在车棚边经营着一家小店。有一次,在车棚里等妈妈的孩子咳嗽得很厉害,老太太闻声心疼地将孩子喊进了自己的店里,给孩子倒了杯热水。天黑了,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车棚接孩子时,惊喜地看见,孩子正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呢。

⑹问清了孩子的情况,老两口对她说,今后,就让孩子放学后坐在他们的小店里等她吧。就这样,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坐到了小学毕业,一坐,就是6年。老两口还特地给孩子弄了张小桌椅,方便孩子做作业。有时候,她来接迟了,孩子已经跟老两口一起吃过了晚饭。

⑺对老两口,她一直心存感激。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⑻中秋节到了,她买了一盒月饼,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两口,老两口喜滋滋地收下了。可是,临走时老两口硬是送还她两盒月饼。她自然坚决不肯收,老两口脸都变了:要是不肯收,下次再也别来了。她只好收下。

⑼快过年了,她托人从乡下买了一条家养的猪后腿作为年货送给老两口。老两口一见礼物,乐得合不拢嘴,好多年没吃过正宗的乡下家养猪肉了。可是,临走时老两口硬是送还她两条金华火腿,老两口说:“火腿太硬,我们吃不动了,你们帮帮忙。”她只好无奈地收下。

⑽重阳节到了,她给老两口每人定做了一件唐装,老两口开心得不得了,这一次,老两口没回送她礼物。可是,第二年儿童节,老两口给孩子买了一个新书包,还有一套漂亮的服装。

⑾她发现,每次送 老两口礼物,老人一定加倍送还。她觉得自己欠老两口的越来越多,于是她想出了这个主意,偷偷地给老两口寄钱。

⑿事情真相大白,老两口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老人将钱还给她,对她说:“经常带着孩子来看看我们,比什么礼物都好。”

⒀她点点头,豁然明白:有些情,是不需要还的;有些情,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5.第⑴至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的“她”为了“还情”具体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其中三件。(每件事不超过8个 字)(3分)

17.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天黑了,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到车棚接孩子时,惊喜地看见,孩子正坐在店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呢。

18.你觉得文中的老两口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三. 作文(40分)

19. 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踏入初中,我们因结识新朋友而开心快乐,因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兴奋,同时大概也不乏成长的烦恼和郁闷……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相信你也品尝过各种不同的味道。

请以“我的七年级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可写人,可记事,写出真情实感;④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⑤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22分

1 10分 (以下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⑴ 1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 1分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⑶ 2分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⑷ 2分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⑸ 4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 4分 ⑴ 信服 ⑵ 嘹亮 ⑶刨根问底 ⑷煞有介事

(每个词语1分,错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 2分 D

4 2分 D

5 4分 参考示例:海纳百川,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阅博览。/ 红梅傲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勇敢。 (句式基本相同2分,意思相承或相关2分。)

二 38分

( 一)9分

6 3分 ⑴ 疑惑 ⑵能忍受 ⑶改变(各1分)

7 3分 译文: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的情况,仁德就在其中了。

(原句中词语译错一个扣0.5分,译文不通顺酌情扣分。)

8 3分 B (应该是从学习方法的角度)

(二)7分

9 2分 (1)称赞,赞许 (2)曾经

10 2分 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每处0.5分)

11 3分 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1分)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1分)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1分)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 问:“令尊在太丘县任职,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道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三)8分

12 2分 参考示例: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13 4分 妙(1分) 空间顺序(1分) 山上 山尖 山坡上 山腰(2分)

14 2分 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小山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娇媚的情态。

(四)14 分

15 3分 第⑴至⑶段写老两口收到神秘包裹,交代事件缘起,(1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1 分)为下文展开情节做了铺垫。(1分)

16 3分 参考示例:中秋送月饼,年前送猪腿,重阳送唐装。

17 4分 “心急如焚”形象地写出了“她”赶往车棚接孩子时的急切、焦虑心理;“惊喜”写出了“她”见到孩子在小店里安静地写作业时的惊奇与 喜悦之情。

18 4分 老两口热心、慈爱、善良、正直、不贪财、助人不图回报。他们六年如一日热心地帮“她”照顾放学后的孩子;每次收到礼物都加倍回赠;收到1万元钱后报警,为来路不明的钱愁得茶饭不思。(意思对即可)

三 40分

19 40分 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请老师们务必参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避免随意性;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规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期末考试作为一种对学期 教学 工作 总结 的形式,是对师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偌大(nuò) 倏忽(shū) 蜷曲(quán) 骸骨(hài)

B响晴(xiǎng) 发酵(jiào) 哪吒(zhā) 须臾(yú)

C尴尬(gāng) 匿笑(nì) 瘫痪(tān) 啜泣(chuò)

D宽恕(sù) 发髻(jì) 喑哑(yīn) 炫耀(xuàn)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宽洪大量 蛛丝马迹

B 滚瓜乱熟 独具慧眼 恍然大悟 疲倦不堪

C 不求甚解 形影不离 不可抗据 絮絮叨叨

D 喜出望外 脸色憔悴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B.王老师看到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 网球 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4.下面语文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B.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虚构的 故事 ,离奇的情节,使 儿童 在潜移默化中受 教育 。

C.《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小说家。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5.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 句子 构成排比句。(2分)

弯弯的月牙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人间;

, ;

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

6.修改病句,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 、接受信息的能力。

(2)是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 罪人,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坚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7.古诗文填空(8分)

(1)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2) ,志在千里。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孔子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竟不可得( ) ⑷但知其一( )

9.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2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 其它 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②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

④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⑤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⑥“找蔡老师……”

⑦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⑧“不是放暑假了么?”

⑨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 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⑩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3.选文中共描述了几个经典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有一次”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 3分)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文章 第⑨段中的画线句?(3分)

16.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分)

17.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15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 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 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 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8.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的理解。(3分)

19.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 )——星夜家访——( )——( )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21.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 说说 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22.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2分)(至少两点)

三. 作文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题目一:这里也有乐趣

(2)文题二: 斑斓了我的岁月

如选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两文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二.

(一)

8.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终于,到底 ⑷只

9.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0.D

11.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2.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二)

13.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我梦里寻师。

14.不矛盾。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15.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16.“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17.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三)

18.①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②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③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④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旨,⑤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19.(课堂风波)——星夜家访——(真相大白)——(期望发光)

20.(1)①不被理解的委屈 ②挨训后的后悔 ③被叫家长的害怕 (2)①受到鼓励后的兴奋。②得到肯定后的激动。

21.内容上:①暗示文章的主旨。②烘托意境,增强文章的韵味。 结构上:①照应了题目。② 与第九段相呼应。③引出后文。

温州市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导语:期末试题是所有考生最大的需求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准确率和效率,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欢迎大家参考!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贪婪 ( lán) 匿笑 ( nì ) 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免费

一个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上一学期知识的查漏补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íng) 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 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 ,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继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 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啜泣(chuò) 狩猎(shòu) 静谧(bì) 骸骨(hái)

B.档案(dàng) 卑微(bēi) 气氛(fēn) 收敛(liǎn)

C.刹(chà)那 喑哑 (yīn) 迸溅(bìng) 霎时(shà)

D.宽恕(shù) 簒(cuàn)夺 荫(yìn)蔽 称职(chè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蜷屈 仙露琼浆 瘦骨嶙峋 高不可盼

B.葱笼 灰心丧气 一丝不苟 海枯石烂

C.曼舞 丝丝缕缕 塞翁失马 津津有味

D.屡次 鸦鹊无声 洗耳恭听 宽洪大量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