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一年级算术题100以内加减混合)
小学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一年级算术题100以内加减混合)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以动促思、培养动作思维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投其所好”,多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从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习起来就有了依靠,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分类》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在桌子上放了一堆东西(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卡子、手镯、擦脸油,各种药品,各种笔,纸币、硬币,各种交费收据),学生上台收拾东西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分类》,自然学会了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知识,体会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以上安排的互动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白了什么叫分类,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以动促思,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用眼观察,以形促思,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如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往往比较差,观察常是随意性的,有时甚至主次不分,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先拿出一个墨水瓶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这个盒子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看一看每一面都是什么形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相对的两个面怎样?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上下、前后、左右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这样,学生观察有方法,思考有凭借,通过借助观察实物,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教会了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方法。

三、重视表达,以口促思,培养表象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鼓励他们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发展思维。但低年级学生由于词汇有限,往往在表达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因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坚持循序渐进,从准备课开始,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在《比多少》的教学中逐渐教会学生用“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些、谁比谁少些、谁最多、谁最少、谁和谁是同样多、谁比谁多几个、少几个”等词语把比较的结果表达出来。在看图列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图,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图意来,再列算式。如“左边有2只鸭子,从右边游来5支鸭子,求一共有多少只鸭子?用加法算;手里4只气球,飞走了3只气球,求还剩多少只气球?用减法算”等。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使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加强练习,以练促思,培养抽象思维

教学大纲提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以致用,能促使思维内化。

练习要有科学化:练习应是创造性劳动,因此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分析、列式、解答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练习,但关键不在计算上,而在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从而理清解题思路,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一年级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今后发展思维能力的奠基石,为此,我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对一年级学生初步思维能力的培养作出以下几点探索。

一、理解概念 打好基础

刚入学的学生,数数都很熟练,但对数的概念不甚清楚,所以,在教学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时要下一番功夫。教学时,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数数,由实物(如铅笔、小刀、小棒、图画),抽象到用算珠代替数,最后抽象到具体的数。数的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开始,逐渐引导,让学生理解,数表示某一事物的多少。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含义,对含义的教学,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含义,才能让思维迈开步子。

二、注重操作 活跃思维

由于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思维是和动作分不开的,是形象思维。利用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最终才能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各种感官来学习,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特别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要发挥作用,忽略思考的操作就失去了操作的意义,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操作,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活动。这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

实践证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形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牢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思维的活跃。

三、训练语言 促进思维

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学生想的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要靠语言来检验,所以,从一年级开始要重视训练学生说来促进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教材中直观图较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地说出图意。教学加减含义时,我就以一问一答一摆的形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说。

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把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注重联系 丰富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学会思考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比如由加算减的计算问题,就是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既解决了减法的计算问题,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由加算减的铺垫,有一幅图列两道算式,到一幅图列四道算式,揭示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学习由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就比较容易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当今后素质教学为知道思想的教育改革时期,更突出强调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想孩子成绩好,逻辑思维很重要,几种实用提升方法,简单易行有效

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前两天我去参加家长会,老师发下了孩子的测评单,明确罗列了几项技能,其中逻辑思维这一项,班上就很多孩子不达标,老师强调这些孩子一定要快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否则等孩子到了高年级,一定会影响成绩。

当时,很多家长都不解,才几岁的孩子,就需要掌握这个吗?事实上,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思维能力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学习力,那么今天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聊一聊逻辑思维,告诉大家逻辑思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训练、什么时候开始训练为好。

逻辑思维是什么?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孩子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一年级算术题100以内加减混合

【 #一年级# 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混合运算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混合运算题篇一

96-77+52=  87-26+35=  36+24-15=  88-35-13=

99-45-27=  77-69+56=  28+66-77=  87-34-27=

33+56-60=  76-58+39=  45-23+49=  93-67+22=

100-64-32=  54+34-25=  87-62+45=  43+38-66=

一、口算。

56+24-35=  78-35+13=  89-45+27=  78-69+56=

一年级孩子不开窍怎么办

一年级的小孩读书不开窍解决方法:

1、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都要抽时间阅读。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如寓教于乐的故事书、科普知识类书籍等。同时,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确保孩子在阅读时不会受到干扰,例如关闭手机、电视等。

2、激发孩子的兴趣:一年级的孩子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可以挑选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科普知识类的书籍来引发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儿童动画、互动游戏等,将阅读与娱乐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互动与讨论:与孩子一起阅读并讨论书中的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回答,或者让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这种互动与讨论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内容,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辅导与支持:如果孩子在阅读上遇到困难,例如识字不全、理解能力不足等,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支持。例如,可以教孩子一些识字技巧、阅读策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中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此外,可以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并耐心回答他们的疑问。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以动促思、培养动作思维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投其所好”,多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从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习起来就有了依靠,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分类》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在桌子上放了一堆东西(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卡子、手镯、擦脸油,各种药品,各种笔,纸币、硬币,各种交费收据),学生上台收拾东西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分类》,自然学会了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知识,体会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以上安排的互动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白了什么叫分类,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以动促思,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用眼观察,以形促思,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如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往往比较差,观察常是随意性的,有时甚至主次不分,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先拿出一个墨水瓶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这个盒子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看一看每一面都是什么形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相对的两个面怎样?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上下、前后、左右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这样,学生观察有方法,思考有凭借,通过借助观察实物,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教会了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方法。

三、重视表达,以口促思,培养表象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鼓励他们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发展思维。但低年级学生由于词汇有限,往往在表达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因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坚持循序渐进,从准备课开始,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在《比多少》的教学中逐渐教会学生用“谁多、谁少、谁比谁多些、谁比谁少些、谁最多、谁最少、谁和谁是同样多、谁比谁多几个、少几个”等词语把比较的结果表达出来。在看图列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图,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图意来,再列算式。如“左边有2只鸭子,从右边游来5支鸭子,求一共有多少只鸭子?用加法算;手里4只气球,飞走了3只气球,求还剩多少只气球?用减法算”等。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使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加强练习,以练促思,培养抽象思维

教学大纲提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以致用,能促使思维内化。

练习要有科学化:练习应是创造性劳动,因此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分析、列式、解答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练习,但关键不在计算上,而在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从而理清解题思路,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一年级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今后发展思维能力的奠基石,为此,我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对一年级学生初步思维能力的培养作出以下几点探索。

一、理解概念 打好基础

刚入学的学生,数数都很熟练,但对数的概念不甚清楚,所以,在教学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时要下一番功夫。教学时,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数数,由实物(如铅笔、小刀、小棒、图画),抽象到用算珠代替数,最后抽象到具体的数。数的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开始,逐渐引导,让学生理解,数表示某一事物的多少。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含义,对含义的教学,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含义,才能让思维迈开步子。

二、注重操作 活跃思维

由于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思维是和动作分不开的,是形象思维。利用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最终才能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各种感官来学习,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特别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要发挥作用,忽略思考的操作就失去了操作的意义,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操作,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活动。这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

实践证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形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牢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思维的活跃。

三、训练语言 促进思维

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学生想的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要靠语言来检验,所以,从一年级开始要重视训练学生说来促进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教材中直观图较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地说出图意。教学加减含义时,我就以一问一答一摆的形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说。

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把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注重联系 丰富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学会思考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比如由加算减的计算问题,就是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既解决了减法的计算问题,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由加算减的铺垫,有一幅图列两道算式,到一幅图列四道算式,揭示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学习由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就比较容易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当今后素质教学为知道思想的教育改革时期,更突出强调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想孩子成绩好,逻辑思维很重要,几种实用提升方法,简单易行有效

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前两天我去参加家长会,老师发下了孩子的测评单,明确罗列了几项技能,其中逻辑思维这一项,班上就很多孩子不达标,老师强调这些孩子一定要快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否则等孩子到了高年级,一定会影响成绩。

当时,很多家长都不解,才几岁的孩子,就需要掌握这个吗?事实上,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思维能力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学习力,那么今天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聊一聊逻辑思维,告诉大家逻辑思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训练、什么时候开始训练为好。

逻辑思维是什么?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孩子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一年级算术题100以内加减混合

【 #一年级# 导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学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一点。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混合运算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混合运算题篇一

96-77+52=  87-26+35=  36+24-15=  88-35-13=

99-45-27=  77-69+56=  28+66-77=  87-34-27=

33+56-60=  76-58+39=  45-23+49=  93-67+22=

100-64-32=  54+34-25=  87-62+45=  43+38-66=

一、口算。

56+24-35=  78-35+13=  89-45+27=  78-69+56=

一年级孩子不开窍怎么办

一年级的小孩读书不开窍解决方法:

1、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都要抽时间阅读。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如寓教于乐的故事书、科普知识类书籍等。同时,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确保孩子在阅读时不会受到干扰,例如关闭手机、电视等。

2、激发孩子的兴趣:一年级的孩子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可以挑选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科普知识类的书籍来引发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儿童动画、互动游戏等,将阅读与娱乐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互动与讨论:与孩子一起阅读并讨论书中的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回答,或者让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这种互动与讨论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籍的内容,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辅导与支持:如果孩子在阅读上遇到困难,例如识字不全、理解能力不足等,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支持。例如,可以教孩子一些识字技巧、阅读策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中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此外,可以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并耐心回答他们的疑问。

小学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一年级算术题100以内加减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