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地理必修一重点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地理必修一重点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目录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要一细再细!!!人教版

地理必修一重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笔记整理

1.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和相互转动而形成的。最高的星系是银河系和太阳系外星系,最低的星系是地球和月球。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是一个漂浮在气体(先是氢气,然后是氦气)海洋中的固体球体。

3.太阳活动: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被辐射,光、热、电波等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和耀斑现象,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4.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层组成。每一层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特征,影响着地球整体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5.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岩石圈分裂成几个板块,它们在软流层上相互作用,形成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板块的运动和撞击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

6。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受太阳辐射、地球自身条件(地形、海流等)、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要素的变化,因此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地理自然环境的规律,保持平衡和稳定。

以上知识是地理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地理学打下基础。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要一细再细!!!人教版

一、在地球仪上,地球仪由东西方向绕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北纬,代号是“N”;赤道以南的纬度被称为南纬,代号为“S”。

北极是90度N,南极是90度S。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

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变短,最终变成一点。

纬线都是东西向的。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它与两极的距离大致相同,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3.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长度相等,表示南北方向。

地球仪上零度的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作1800,东边的1800属东经,习惯上以“E”作代号;西边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称为“W”。

5.国际上把20ow和160oe的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这个线圈基本上是穿过大洋的,避免了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成两个半球。

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

二、理解纬线的概念和一些特殊的纬线的意义。

(参见七年级上册P16图)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垂直于地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表示东西方向。

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为经线(日边界线);西经20度经线和东经160度经线。

特殊纬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23.5度纬线(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纬23.5度纬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北纬66.5度纬线(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南纬66.5度纬线(南极圈,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地理必修一重点

主要考你家的地理位置和床的风水问题,还有水文方面主要考你家下水道的流向,地震方面考自家的抗震水平。

相信我这个死也不考!哈哈哈…是。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笔记整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等级:一般星系——银河系(银河系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统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条件,②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眼,地表温度适中(平均气温为15度),④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收大气形成大气层(主要是氮、氧),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发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的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和赤道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点和18点——太阳的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15度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在赤道上不偏移,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移。

随着纬度的增加,它的力量也随之增加。

5、地球公转的地理含义:

(1)昼夜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季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夜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长昼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③春分和秋分,由于太阳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赤道一年四季昼夜相等。

南半球和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开始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下降。

(3)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是秋天,12、1、2是冬天。

6、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目录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要一细再细!!!人教版

地理必修一重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笔记整理

1.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和相互转动而形成的。最高的星系是银河系和太阳系外星系,最低的星系是地球和月球。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是一个漂浮在气体(先是氢气,然后是氦气)海洋中的固体球体。

3.太阳活动: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被辐射,光、热、电波等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和耀斑现象,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4.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层组成。每一层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特征,影响着地球整体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5.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岩石圈分裂成几个板块,它们在软流层上相互作用,形成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板块的运动和撞击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

6。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受太阳辐射、地球自身条件(地形、海流等)、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要素的变化,因此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地理自然环境的规律,保持平衡和稳定。

以上知识是地理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地理学打下基础。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要一细再细!!!人教版

一、在地球仪上,地球仪由东西方向绕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北纬,代号是“N”;赤道以南的纬度被称为南纬,代号为“S”。

北极是90度N,南极是90度S。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

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变短,最终变成一点。

纬线都是东西向的。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它与两极的距离大致相同,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3.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长度相等,表示南北方向。

地球仪上零度的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作1800,东边的1800属东经,习惯上以“E”作代号;西边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称为“W”。

5.国际上把20ow和160oe的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这个线圈基本上是穿过大洋的,避免了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成两个半球。

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

二、理解纬线的概念和一些特殊的纬线的意义。

(参见七年级上册P16图)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垂直于地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表示东西方向。

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为经线(日边界线);西经20度经线和东经160度经线。

特殊纬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23.5度纬线(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纬23.5度纬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北纬66.5度纬线(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南纬66.5度纬线(南极圈,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地理必修一重点

主要考你家的地理位置和床的风水问题,还有水文方面主要考你家下水道的流向,地震方面考自家的抗震水平。

相信我这个死也不考!哈哈哈…是。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笔记整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等级:一般星系——银河系(银河系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统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条件,②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眼,地表温度适中(平均气温为15度),④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收大气形成大气层(主要是氮、氧),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发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的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和赤道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点和18点——太阳的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15度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在赤道上不偏移,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移。

随着纬度的增加,它的力量也随之增加。

5、地球公转的地理含义:

(1)昼夜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季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夜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长昼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③春分和秋分,由于太阳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赤道一年四季昼夜相等。

南半球和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开始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最小值。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下降。

(3)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是秋天,12、1、2是冬天。

6、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地理必修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