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优秀教案(比的意义教案人教版)
比的意义优秀教案(比的意义教案人教版)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情境引入:

2、揭示课题:

活动二:

1、教学比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3、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

4、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5、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1)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3)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

(4)质疑:对本节课的内容你又不清楚的地方吗?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2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3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4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5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6

比的意义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各个部分的名称;会根据要求写出两个数量的比,会求比值;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比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沈国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一)比的意义

1、出示例题: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 = 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小结:

a、长是宽的几倍,有时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有时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几比几。

b、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3)练习: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可以用两个数相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说成这两个数的比是几比几。

2、出示例题(扩展比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商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表示两种数量的数相除,可以得到新的量,这个新的量也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

3、归纳总结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4、练习、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

(二)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演示课件“比的意义”)下载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例如: 3比2 记作:3∶2

2比3 记作:2∶3

100比2 记作:100 ∶ 2

“∶”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下载

提问: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板书,小组讨论。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提问:(1)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比与除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比则表示两个数之间相除的关系,所以只能用“相当于”这个词)

(2)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

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

板书:3 ∶ 2可以写成 ,仍读作“3比2”

2 ∶ 3可以写成 ,仍读作“2比3”

提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2、选择

(1) 大卡车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的载重量比是 。( )

(2)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 )

(3)小强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3、思考题:

(1)甲乙两队比赛结果是3 ∶ 2,是指这节课所学的比吗?

(2)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你可以知道男女生的具体人数吗?

4、一台机器上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25转;小齿轮有40个齿,每分钟120转。根据所给条件,你可以写出哪些比?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二、 1、2、9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集体备课记录

问题一:《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 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 以及 内项 和 外项 。 2、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 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 以及 内项 和 外项 。 2、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问题二: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案的学情分析怎么写 内容《比例的意义》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1、本班现有学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额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学时的内容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

3、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能根据一个比例写几个不同的比例。

问题三:听课应该记录什么 文/李俊 今天起开始参加市里的校长资格培训班的学习,全天候,每周二三四这三天。又是一次比较好的学习机会――向专家学,向课程学,向学友学,向自己学。 下午是市教科院的赵志祥老师讲授听课评课的艺术,很实用。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要求或倡导老师们多听课,老师们听课也很积极,听课本都超额记录,但是有的老师的听课记录方法还不够好。 听课记录,该记什么呢? 很多听课者都是忙于记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甚至于教学实录。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要记录教学设计,授课老师完全可以吧教学设计稿给你一份。如果记实录,完全可以拿摄像机或者录音笔代替我们笨拙的手笔。 究竟该记录什么?赵志祥老师说“精彩之处不需记”,是的,如果你认为精彩,你的心里自然会记得是如何设计的。他认为“应该记录的是现场反思。”这个思路很有道理,假如有你认为是讲得好的地方,那就写下来自己的反思:我能否也用这种设计?用在哪里好呢?该怎样用呢?如果你发现有不足的,你就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授课老师怎么能这样呢?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设计?如果是听名师的课,发现高妙之处你就记录一下自己的反思:这是不是很好的设计?我为何没想到,我跟他差距在哪里呢?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怎样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呢? 我的听课记录是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与我的思考分析。一般6:4的字数比例。因为每听完一节课都要与上课老师交流探讨,所以必须记录课堂实证以便于有理有据,赞赏和表扬只有合情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才更有激励作用嘛。还必须提出改进意见,感受有理建议有用才更有帮助促进效果嘛。我很赞成赵老师评课要多唱赞歌的思路,但是对自己很熟很铁的同事或许就没必要那么客套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光靠鼓励信心还不够,明确得失于努力方向或许更有利于教师成长。只要意见是建设性的,只要毛病发现得准确有理,只要指出不足是时诚恳实在,对方应该会乐于接受的。 其实听课记录应该记录什么要根据听课目的来确定。如果是学习性听课,那就多记录精彩设计、师生精彩表现和你相应的思考感受。如果是研讨性听课,那就该多记值得探究的问题和你当时的想法。如果是指导性听课,那就得多记有待改进的地方和你的分析理解与意见建议。如果是评比性听课,那就得多记优劣得失和你的比较分析。如果是调研性听课,就要多记师生表现与自己的观察评析。 本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一场全员参与的比赛――教学片断评析比赛。评析对象必须是本校教师的公开课,可以使本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我们每个学科都有“两课两研一主题”教研活动,很多老师都积极参与到听课评析活动中,跨年级跨学科听课之风日盛。我想,如果能听出每节课的好,还能分析出好在哪里;如果能感受到每节课不足在哪里还能分析原因给出建议,那么听课这一常规活动就能促进上课与听课双方老师的功力素养了。 赵老师介绍的几种评课艺术很实用,不一样的表达就有不一样的效果,对谁该怎么说都很有讲究。

问题四:小班数的多与少评课记录 小班数的多与少评课记录:

本堂课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图、电脑演示等直观操作手段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体会到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本质上仍是求两个数的和(差)。

张老师在课上的教学设计形式丰富多样,能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征,本课一开始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画《喜羊羊和灰太狼》引入新课,非常自然,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整节课的思路清析,过程流畅。我觉得孩子基本上掌握得不错,也能联系两个数比多少的方法来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虽然孩子说得可能不是很到位,但是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我感觉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线段图的引入。如果在以后的解决问题里也能适当、持续地进行线段图的教学,我想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解决问题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新课程的教材丢掉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在教材设置上:一是解决问题教学分散,归类不清晰;二是教材内容安排难度大,基本练习不多;三是老师对教材中解决问题教学不重视数量关系等带来的后果。所以张老师今天上“解决问题”这一内容,于是把解决问题中的图、文字与动画中的格子、线段图结合,使学生在直观的图形中抽象题目的数量关系,初步感知线段图表示的意义。让他们体会线段图产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经历从 “ 图 ” 到 “ 线段图 ” 的抽象过程,让线段图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 “比( )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可以一目了然,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就十分到位。我想,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就应该能具备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了。

问题五:急! 求辩论赛辩论资料!辩题是大学生上课听课比记笔记重要,我们是正方,观点是上课听课重要~谢谢!!! 谁出的辩题?

当然是听课重要了,不听记什么?

如果是

正方:光听不记;

反方:又听又记。

听明白了吗?没听明白记什么?所以首先得听明白。

所以,听明白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

都听明白了。

记住了吗?记在脑子里重要还是记在纸上重要?

当然是记在脑子里重要了。

如果是

都记住了

那你还记在纸上干什么?为了防止遗忘。

那你敢保证你的本子不会丢吗?

记笔记总想着去遗忘;不记笔记反而强迫自己不能遗忘。所以,听课还是最重要的。

问题六: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教学计划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

问题七:谁知道《明星志愿3》什么时候上市呀 最初定在2005年10月中旬上市,但不排除游戏被延迟到年底发行的可能性.

(都是寰宇搞的鬼,消息绝对可靠)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情境引入:

2、揭示课题:

活动二:

1、教学比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3、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

4、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5、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1)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3)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

(4)质疑:对本节课的内容你又不清楚的地方吗?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1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2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3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4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5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6

比的意义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各个部分的名称;会根据要求写出两个数量的比,会求比值;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比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沈国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一)比的意义

1、出示例题: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 = 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小结:

a、长是宽的几倍,有时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有时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几比几。

b、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3)练习: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可以用两个数相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说成这两个数的比是几比几。

2、出示例题(扩展比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商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表示两种数量的数相除,可以得到新的量,这个新的量也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

3、归纳总结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4、练习、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

(二)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演示课件“比的意义”)下载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例如: 3比2 记作:3∶2

2比3 记作:2∶3

100比2 记作:100 ∶ 2

“∶”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下载

提问: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板书,小组讨论。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提问:(1)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比与除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比则表示两个数之间相除的关系,所以只能用“相当于”这个词)

(2)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

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

板书:3 ∶ 2可以写成 ,仍读作“3比2”

2 ∶ 3可以写成 ,仍读作“2比3”

提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2、选择

(1) 大卡车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的载重量比是 。( )

(2)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 )

(3)小强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3、思考题:

(1)甲乙两队比赛结果是3 ∶ 2,是指这节课所学的比吗?

(2)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你可以知道男女生的具体人数吗?

4、一台机器上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25转;小齿轮有40个齿,每分钟120转。根据所给条件,你可以写出哪些比?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二、 1、2、9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集体备课记录

问题一:《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 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 以及 内项 和 外项 。 2、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第三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4,完成 试一试 练一练 和练习十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 以及 内项 和 外项 。 2、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问题二: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案的学情分析怎么写 内容《比例的意义》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1、本班现有学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额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学时的内容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

3、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能根据一个比例写几个不同的比例。

问题三:听课应该记录什么 文/李俊 今天起开始参加市里的校长资格培训班的学习,全天候,每周二三四这三天。又是一次比较好的学习机会――向专家学,向课程学,向学友学,向自己学。 下午是市教科院的赵志祥老师讲授听课评课的艺术,很实用。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要求或倡导老师们多听课,老师们听课也很积极,听课本都超额记录,但是有的老师的听课记录方法还不够好。 听课记录,该记什么呢? 很多听课者都是忙于记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甚至于教学实录。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要记录教学设计,授课老师完全可以吧教学设计稿给你一份。如果记实录,完全可以拿摄像机或者录音笔代替我们笨拙的手笔。 究竟该记录什么?赵志祥老师说“精彩之处不需记”,是的,如果你认为精彩,你的心里自然会记得是如何设计的。他认为“应该记录的是现场反思。”这个思路很有道理,假如有你认为是讲得好的地方,那就写下来自己的反思:我能否也用这种设计?用在哪里好呢?该怎样用呢?如果你发现有不足的,你就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授课老师怎么能这样呢?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设计?如果是听名师的课,发现高妙之处你就记录一下自己的反思:这是不是很好的设计?我为何没想到,我跟他差距在哪里呢?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怎样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呢? 我的听课记录是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与我的思考分析。一般6:4的字数比例。因为每听完一节课都要与上课老师交流探讨,所以必须记录课堂实证以便于有理有据,赞赏和表扬只有合情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才更有激励作用嘛。还必须提出改进意见,感受有理建议有用才更有帮助促进效果嘛。我很赞成赵老师评课要多唱赞歌的思路,但是对自己很熟很铁的同事或许就没必要那么客套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光靠鼓励信心还不够,明确得失于努力方向或许更有利于教师成长。只要意见是建设性的,只要毛病发现得准确有理,只要指出不足是时诚恳实在,对方应该会乐于接受的。 其实听课记录应该记录什么要根据听课目的来确定。如果是学习性听课,那就多记录精彩设计、师生精彩表现和你相应的思考感受。如果是研讨性听课,那就该多记值得探究的问题和你当时的想法。如果是指导性听课,那就得多记有待改进的地方和你的分析理解与意见建议。如果是评比性听课,那就得多记优劣得失和你的比较分析。如果是调研性听课,就要多记师生表现与自己的观察评析。 本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一场全员参与的比赛――教学片断评析比赛。评析对象必须是本校教师的公开课,可以使本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我们每个学科都有“两课两研一主题”教研活动,很多老师都积极参与到听课评析活动中,跨年级跨学科听课之风日盛。我想,如果能听出每节课的好,还能分析出好在哪里;如果能感受到每节课不足在哪里还能分析原因给出建议,那么听课这一常规活动就能促进上课与听课双方老师的功力素养了。 赵老师介绍的几种评课艺术很实用,不一样的表达就有不一样的效果,对谁该怎么说都很有讲究。

问题四:小班数的多与少评课记录 小班数的多与少评课记录:

本堂课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图、电脑演示等直观操作手段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体会到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本质上仍是求两个数的和(差)。

张老师在课上的教学设计形式丰富多样,能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征,本课一开始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画《喜羊羊和灰太狼》引入新课,非常自然,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整节课的思路清析,过程流畅。我觉得孩子基本上掌握得不错,也能联系两个数比多少的方法来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虽然孩子说得可能不是很到位,但是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我感觉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线段图的引入。如果在以后的解决问题里也能适当、持续地进行线段图的教学,我想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解决问题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新课程的教材丢掉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在教材设置上:一是解决问题教学分散,归类不清晰;二是教材内容安排难度大,基本练习不多;三是老师对教材中解决问题教学不重视数量关系等带来的后果。所以张老师今天上“解决问题”这一内容,于是把解决问题中的图、文字与动画中的格子、线段图结合,使学生在直观的图形中抽象题目的数量关系,初步感知线段图表示的意义。让他们体会线段图产生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经历从 “ 图 ” 到 “ 线段图 ” 的抽象过程,让线段图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 “比( )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可以一目了然,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就十分到位。我想,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就应该能具备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了。

问题五:急! 求辩论赛辩论资料!辩题是大学生上课听课比记笔记重要,我们是正方,观点是上课听课重要~谢谢!!! 谁出的辩题?

当然是听课重要了,不听记什么?

如果是

正方:光听不记;

反方:又听又记。

听明白了吗?没听明白记什么?所以首先得听明白。

所以,听明白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

都听明白了。

记住了吗?记在脑子里重要还是记在纸上重要?

当然是记在脑子里重要了。

如果是

都记住了

那你还记在纸上干什么?为了防止遗忘。

那你敢保证你的本子不会丢吗?

记笔记总想着去遗忘;不记笔记反而强迫自己不能遗忘。所以,听课还是最重要的。

问题六: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教学计划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

问题七:谁知道《明星志愿3》什么时候上市呀 最初定在2005年10月中旬上市,但不排除游戏被延迟到年底发行的可能性.

(都是寰宇搞的鬼,消息绝对可靠)

比的意义优秀教案(比的意义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