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翻译(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翻译(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22课短文两篇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22课短文两篇译文

陋室铭

山不在于它的高度,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它的深度,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在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假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个呢?

(学生回答:选择后者,因为……)

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说到刘禹锡,那我们当然就要来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资料。

1、学生自主介绍作者及作品。

点拨: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2、解题: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顶针提问,研读课文

第一组提问:

1、学生齐读课文,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第二组提问:

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

第三组提问:

10、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的抱负)

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小结: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三)拓展延伸

赏析刘禹锡的另一首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示: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请你联系刘禹锡的背景来谈谈读过此诗后的感受。

点拨: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燕子阅尽世事沧桑。它奇思独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飞翔,把王谢巨族聚居之处,及唐朝已变成平常百姓杂居之处,进行了双时空的叠印,从而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

(四)作业布置

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把它们抄写在本子上,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些诗文写得最精彩。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景:优美的自然环境 “上”、“入”——以静为动

德馨 友:学问渊博的来客 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不陋”

趣:恬然自适的生活 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原因

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自己不贪恋荣华富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对追名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了解写法。

2、反复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准备

课前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有疑问的字句,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然界的花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分外美丽,下面就请大欣赏几种花。

(展示几种花的图片,配以音乐)(先以不同方式逐幅展示,然后总到一幅画面)

2、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花海中的一束,你能说出这些花的名称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3、对花的好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趣、志向,今天我们就选取莲花来深入探讨一下(展示下段文字)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莲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 种植 ,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 雕刻 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教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咏莲作品中的典范。(出示课题:爱莲说)以莲花作背景

二、导学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听录音,划出朗读节奏(逐段展示课文,速度与录音配套,以莲花为背景)

3、学生自读(屏幕显示已划分节奏的课文)把握语气和节奏。

4、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5、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展示疑难词句)

独:唯独、只 自:从 盛:很、非常

予:我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芬

谓:认为 鲜:xian,很少

6、置疑,学生互相解答

7、学生齐读

三、问题探究

(展示探究的问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 爱好 ?

2、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3、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

四、朗读背诵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段(出示朗读提示)

2、学生体会第二段的朗读 方法

3、学生自己背一背

4、全班试背(屏幕逐句展示课文,并配放音乐)

、点学生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熟。

五、拓展延伸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播放古筝曲《出水莲》)

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等

六、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做一个君子。其实,关于莲花的知识还有很多,如莲花的历史、品种;莲叶的防水技能,与莲有关的诗词、歌曲、 谜语 ,著名的赏荷胜地,莲与佛教的关系等,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莲 文化 ,课后我们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再找个时间进行交流。

谁知道8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27课《短文两篇》的翻译?

《答谢曾书书》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里,便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差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没有明月?哪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只有我们这样的闲人才有这样的闲情) 那是答谢中书书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1、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白话文意思:小路旁的花儿日渐稀少,郊野却是绿意盎然,高高的楼台在苍翠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细雨乱扑人面。黄莺躲藏在翠绿的树叶里,红色的帘子将飞燕阻隔在外,炉香静静燃烧,香烟像游动的青丝般缓缓上升。醉酒后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白话文意思: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白话文意思: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4、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白话文意思: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5、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白话文意思: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6、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白话文意思: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

7、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白话文意思: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优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白话文意思: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白话文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10、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高适《闲居》

白话文意思:柳叶繁茂的翠色,让人回想起往事;春风吹过脸颊,让人讨厌呆在家中。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白话文意思: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白话文意思: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

白话文意思: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14、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

白话文意思: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春愁春恨。

1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白话文意思: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吹进罗帐激起我的愁思呢?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3课

习的第一步,就是求知。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 语文知识 点 八年级 上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知识点八年级1

第四单元

第13课《背影》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散文 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注释

陋室铭的:(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这里用为动词,著名、闻名.

(3)灵:灵异,有灵气.

(4)斯:这.是:判断动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德馨:这里指品德高尚.馨,香气.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7)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本指科举时代没有功名的人,这里与“鸿儒”对举,泛指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通俗讲为没有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调,原指调弄,这里指弹奏.弹奏闲雅的古琴.素:不加装饰的.

(10)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一说《金刚经》

(11)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乱耳:扰乱耳朵.

(13)案牍(dú):公文,文告.

(14)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15)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杨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7)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22课短文两篇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22课短文两篇译文

陋室铭

山不在于它的高度,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它的深度,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在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假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个呢?

(学生回答:选择后者,因为……)

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说到刘禹锡,那我们当然就要来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资料。

1、学生自主介绍作者及作品。

点拨: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的背景。

2、解题: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顶针提问,研读课文

第一组提问:

1、学生齐读课文,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第二组提问:

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

第三组提问:

10、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的抱负)

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小结: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三)拓展延伸

赏析刘禹锡的另一首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示: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请你联系刘禹锡的背景来谈谈读过此诗后的感受。

点拨: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燕子阅尽世事沧桑。它奇思独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飞翔,把王谢巨族聚居之处,及唐朝已变成平常百姓杂居之处,进行了双时空的叠印,从而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

(四)作业布置

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文,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把它们抄写在本子上,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些诗文写得最精彩。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景:优美的自然环境 “上”、“入”——以静为动

德馨 友:学问渊博的来客 主人:具有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不陋”

趣:恬然自适的生活 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原因

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自己不贪恋荣华富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对追名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了解写法。

2、反复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准备

课前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有疑问的字句,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然界的花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分外美丽,下面就请大欣赏几种花。

(展示几种花的图片,配以音乐)(先以不同方式逐幅展示,然后总到一幅画面)

2、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花海中的一束,你能说出这些花的名称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3、对花的好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趣、志向,今天我们就选取莲花来深入探讨一下(展示下段文字)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莲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 种植 ,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 雕刻 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教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咏莲作品中的典范。(出示课题:爱莲说)以莲花作背景

二、导学

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听录音,划出朗读节奏(逐段展示课文,速度与录音配套,以莲花为背景)

3、学生自读(屏幕显示已划分节奏的课文)把握语气和节奏。

4、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5、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展示疑难词句)

独:唯独、只 自:从 盛:很、非常

予:我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芬

谓:认为 鲜:xian,很少

6、置疑,学生互相解答

7、学生齐读

三、问题探究

(展示探究的问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 爱好 ?

2、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3、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

四、朗读背诵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段(出示朗读提示)

2、学生体会第二段的朗读 方法

3、学生自己背一背

4、全班试背(屏幕逐句展示课文,并配放音乐)

、点学生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熟。

五、拓展延伸

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播放古筝曲《出水莲》)

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等

六、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做一个君子。其实,关于莲花的知识还有很多,如莲花的历史、品种;莲叶的防水技能,与莲有关的诗词、歌曲、 谜语 ,著名的赏荷胜地,莲与佛教的关系等,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莲 文化 ,课后我们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再找个时间进行交流。

谁知道8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27课《短文两篇》的翻译?

《答谢曾书书》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里,便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差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没有明月?哪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只有我们这样的闲人才有这样的闲情) 那是答谢中书书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1、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白话文意思:小路旁的花儿日渐稀少,郊野却是绿意盎然,高高的楼台在苍翠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细雨乱扑人面。黄莺躲藏在翠绿的树叶里,红色的帘子将飞燕阻隔在外,炉香静静燃烧,香烟像游动的青丝般缓缓上升。醉酒后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白话文意思: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白话文意思: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4、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白话文意思: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5、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白话文意思: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6、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白话文意思: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

7、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白话文意思: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优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白话文意思: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白话文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10、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高适《闲居》

白话文意思:柳叶繁茂的翠色,让人回想起往事;春风吹过脸颊,让人讨厌呆在家中。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白话文意思: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白话文意思: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

白话文意思: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14、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

白话文意思: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春愁春恨。

1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白话文意思: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吹进罗帐激起我的愁思呢?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3课

习的第一步,就是求知。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 语文知识 点 八年级 上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知识点八年级1

第四单元

第13课《背影》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散文 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注释

陋室铭的:(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这里用为动词,著名、闻名.

(3)灵:灵异,有灵气.

(4)斯:这.是:判断动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德馨:这里指品德高尚.馨,香气.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7)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本指科举时代没有功名的人,这里与“鸿儒”对举,泛指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通俗讲为没有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调,原指调弄,这里指弹奏.弹奏闲雅的古琴.素:不加装饰的.

(10)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一说《金刚经》

(11)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乱耳:扰乱耳朵.

(13)案牍(dú):公文,文告.

(14)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15)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杨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7)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翻译(古诗词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