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初中课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语文)
送东阳马生序初中课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语文)

寻《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习题和解释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à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32]衾(qīn)[33]拥[34]覆,久而[35]乃[36]和(hé)。寓逆旅[3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38]绮(qǐ)绣,戴朱缨(yīng)[39]宝饰之帽,腰[40]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41],烨(yè)然[42]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43]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5]。盖[46]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47],县官[48]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58],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5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51],生以乡人子谒余[52]。撰长书以为贽[53],辞甚畅达。与之论辨[54],言和而色夷[55]。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56]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编辑本段]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的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役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每年有父母给予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请教却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凡是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他们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我进京朝见皇帝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擅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探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编辑本段]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义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弗,不。“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既加冠(guà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既:已经。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 [4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6]盖:大概。 [4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4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0]流辈:同辈的人。 [51]余朝京师:这里指作者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余:我。 [52]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3]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4]论辨:辩论。“辨”通“辩”。 [55]夷:平和。 [56]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57]僵劲:僵硬 [58]遗:赠送,给予。

送东阳马生序 习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

刘克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 宋濂 ,字 景濂 ,号 潜溪 ,浙江金华人。明初 散文 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 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 勉励,推崇,赞许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2)无从致书以观( 取得,买到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 (4) 弗之怠( 懈怠,放松 )

(5) 走送之( 跑 ) (6)不敢稍逾约( 超过 )

(7) 既加冠( 指成人 )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才学渊博的老师 )

(9) 尝趋百里外( 快步走 )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充满 )

(11) 未尝稍将辞色(语言和脸色) (12) 援疑质理 ( 提出;询问 )

(13)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 (14) 俟其欣悦( 等到 )

(15) 负箧曳屣 ( 书箱;鞋 ) (16) 持汤沃灌( 热水 )

(17) 以衾拥覆 ( 被子 ) (18) 寓逆旅主人( 旅社 )

(19) 腰白玉之环 ( 挂在腰间 ) (20) 烨然若神人 ( 光彩照耀 )

(21) 緼袍敝衣 ( 旧絮;破 ) (22)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

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通“披”,穿着

4.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2006-6-22 10:58 回复

211.160.73.* 2楼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

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8.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嗜学 ”与“ 家贫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0.“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11.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2.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4.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1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16.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17.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006-6-22 10:58 回复

211.160.73.* 3楼

1.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他为“当今文章第一”。他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首;“明初四学士”之一。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指朝廷;国家供给的粮食)(2) 岁有裘葛之遗(夏衣; 给予)

(3) 无冻馁之患矣 ( 饥饿 ;忧患 )(4)非天质之卑 (天资,人的智力;低下)

3.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5.“太学生”没有成就的原因在于“心不若余之专”而不是“天质之卑”。

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7.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8.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1“日有廪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9.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10.“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11.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

12.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

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3.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课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à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32]衾(qīn)[33]拥[34]覆,久而[35]乃[36]和(hé)。寓逆旅[3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38]绮(qǐ)绣,戴朱缨(yīng)[39]宝饰之帽,腰[40]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41],烨(yè)然[42]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43]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5]。盖[46]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47],县官[48]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58],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5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51],生以乡人子谒余[52]。撰长书以为贽[53],辞甚畅达。与之论辨[54],言和而色夷[55]。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56]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的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役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每年有父母给予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请教却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凡是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亲手抄录,向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他们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我进京朝见皇帝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擅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探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义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弗,不。“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既加冠(guà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既:已经。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

[4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6]盖:大概。

[4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4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0]流辈:同辈的人。

[51]余朝京师:这里指作者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余:我。

[52]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3]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4]论辨:辩论。“辨”通“辩”。

[55]夷:平和。

[56]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57]僵劲:僵硬 [58]遗:赠送,给予。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浦江(现浙江义乌)人,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我国古代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日有...岁有...(日,每日,名词作状语)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指食物煮熟后留下的汁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向着相反的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这、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最后 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袋,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以: 1.相当于“而”,表修饰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2.把 (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用 (以衾拥覆) 4.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臭: 1.香气 2.臭气 4.患: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动词) 2.无冻馁之患矣(忧患,名词) 5.故: 1.故余虽愚(所以,连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词) 6.道: 1.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动词) 7.至: 1.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8.质: 1.援疑质理(询问,动词) 2.非天质之卑(本质,资质,名词) 9.色: 1.未尝稍降辞色(脸色)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表情) 3.颜色(课外) 10.而: 1.足肤皲裂而不知(却,但是) 2.久而乃和(表示修饰)

[编辑本段]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3与之论辨(辨:通“辩”,辩论)

[编辑本段]文言句式

1. 倒装句:弗之怠 (弗怠之,宾语前置)(注:古汉语中否定句须宾语前置) 2.固定句式: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干·····的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衾(qīn)[32]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34],烨然[35]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6]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8],县官[39]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0]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5]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有数字的为重点字

翻译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45]中:内心。

[4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47]盖:大概。

[4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5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1]流辈:同辈的人。

[5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53]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4]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5]论辨:辩论。“辨”通“辩”。

[56]夷:平和。

[57]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部分考题(基本会考)以下为个人所写请勿盗取!!盗取必究!!

解释括号词

无从致书以观(致)( )

送走之(走) ( )

计日以还(计)( )

余幼时即嗜学(嗜)( )

解释句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___________________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________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

希望采纳!!!我打了很久!!!O(∩_∩)O谢谢 送东阳马生序百科名片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该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目录[隐藏]

整体感知

文体:赠序

原文

译文

注释

作者简介:

宋濂经典

宋濂后裔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文言句式

问题研究

写作背景

读后启示

课文删节部分原文、注释和参考译文

讲析 整体感知

文体:赠序

原文

译文

注释

作者简介:

宋濂经典

宋濂后裔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文言句式问题研究写作背景读后启示课文删节部分原文、注释和参考译文讲析

[编辑本段]整体感知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从刊》本).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编辑本段]文体: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编辑本段]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衾(qīn)[32]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34],烨然[35]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6]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8],县官[39]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0]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5]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编辑本段]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从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拥挤得塞满了屋子,他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温柔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女仆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耀眼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而且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每年有父母给予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请教却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凡是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他们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失呢?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大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我到京师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探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编辑本段]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45]中:内心。

[4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47]盖:大概。

[4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5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1]流辈:同辈的人。

[5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53]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4]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5]论辨:辩论。“辨”通“辩”。

[56]夷:平和。

[57]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浦江(现浙江义乌)人,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

宋濂是明朝文化规制的主要设计者,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他年轻时曾入郡学师从闻人梦吉,学习《春秋》三传,又师事浙东理学家、古文家吴莱,并游学于柳贯、黄溍、郑复初之门。其师门学术乃是朱熹、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一脉之传,他本人则有志继承东莱吕祖谦的婺学。在宋濂身上,存在着理学家和文学家的两重文化性格,他的文学思想接郝经、刘将孙余绪,倡天道、事功、文章三位一体,其文学本体论延续着理学“文道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表现在编修《元史》时,就是将儒林与文苑合而为一。他在《文原》中既强调文是道的显现,又把文分为载道之文与纪事之文,认为“纪事之文,当本之司马迁、班固,而载道之文,舍六籍吾将焉从?”以六经为标准衡评古代作家,有时就显出偏狭的态度来。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夫自孟氏既殁,世不复有文,贾长沙、董江都、太史迁得其皮肤,韩吏部、欧阳少师得其骨骼,舂陵、河南、横渠、考亭五夫子得其心髓。观五夫子之所著,妙斡造化而弗迷,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斯文也,非宋之文也,唐虞三代之文也;非唐虞三代之文也,六经之文也”。这显然是站在理学家的立场上,并自觉配合朱元璋“独尊宋儒”的文化政策。

宋濂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至正二十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作品多以逃避世乱、歌颂隐逸为基调,后期他写了许多庙堂典册文字和元勋巨卿的碑铭传状,为同辈文人及四方学者所推重。他的庙堂文学虽表现出儒家的进取精神,但不少文章是出于应酬、颂圣的需要,宏丽典则的形式掩盖了内在活力的枯窘。

宋濂是其后兴起的“台阁体”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文论中为“台阁体”开了理论先河,其《汪右丞诗集序》把文章分为台阁与山林两大体派,其中尊台阁而贬山林的意向是十分鲜明的。宋濂雍容静穆的庙堂文章也为“台阁体”提供了创作范本,如《阅江楼记》本着体会圣意的旨趣,设想天子登楼的种种遐想,赞叹朱元璋的“致治之思”。后来三杨的台阁之文就导源于这样的应制文章。

真正显示宋濂的文学才华和创造精神的文章不是他的庙堂之文,而是其自由选材、有感而作的传记文。其代表作是记述浦阳历史名人的《浦阳人物记》和为婺州先贤立传的《杂传九首》及其他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传记。这些传记能抓住特征性细节,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缺点是有时稍嫌冗芜。如《白牛生传》是宋濂的自传,作者为自己写形传神,揭示了自己的精神面貌:

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生趣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多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存诸心、著诸书六经,与人言亦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

[编辑本段]宋濂经典

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尤长散文,纪传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写景如《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简洁清秀,迈似欧阳修。著作计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龙门子》、《潜溪集》、《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翰苑集》、《芝园集》等。后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九年级下册第11课语文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雄伟秀丽的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济源市西北45公里处,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因“山形如王者车盖”,故称王屋山。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日“天坛”。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为愚公村,东面是小有河,愚公村的人每天要绕过山梁到小有河去取水,愚公便带领他的子子孙孙决心把它移走。现在这条大山梁中间,确实断开一条很大的山口,远远看去,真似人工开挖的一样。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万尺高,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靠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湾上一位叫作智叟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铲平,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干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基本注释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高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jì)州——古地名,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以……为苦。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们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汉阴,汉水南岸。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

20.如…何:把什么什么怎么样

21.损:——削减。

22.曾(cēng)——连……都……

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4.丘——土堆。

25.置——安放。

26.且——连词,况且。

27.焉——疑问代词,哪里。

28.荷(hè)——挑 担

29.夫——成年男子。

30.叩石垦壤:凿石挖土叩:敲,凿。

31.箕畚(jīběn):一种用竹蔑或柳条编成的运土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这里名词作状语用。

32.孀妻(shuāng) ——寡妇。

33.遗男——遗孤,孤儿。

34.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或换牙。)龀,换牙。

35.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6.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7.河曲(qū)------古地名,因河水弯曲而得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8.叟(sǒu)——老头。

39.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甚矣,太,非常。

40.惠——通“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41.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42.长息——长叹。

43.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草木。

4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强行开辟,开。

45.穷匮(kuì)——穷尽。

46.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7.苦——愁。

48.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没有。

49.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50.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代愚公。已,停止。

51.帝——神话中的天帝。

52.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3.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4.负——背。

55.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以东地区(朔东,山西北部一带)。

56.厝(cuò)——通“措”,放置。

57.朔(shuò)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8.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9.陇断——陇通“垄”,高地。断,隔绝。即垄断,山冈高地。

60.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61.焉——语气助词,无义。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寻《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习题和解释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à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32]衾(qīn)[33]拥[34]覆,久而[35]乃[36]和(hé)。寓逆旅[3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38]绮(qǐ)绣,戴朱缨(yīng)[39]宝饰之帽,腰[40]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41],烨(yè)然[42]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43]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5]。盖[46]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47],县官[48]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58],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5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51],生以乡人子谒余[52]。撰长书以为贽[53],辞甚畅达。与之论辨[54],言和而色夷[55]。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56]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编辑本段]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的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役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每年有父母给予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请教却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凡是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他们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我进京朝见皇帝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擅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探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编辑本段]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义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弗,不。“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既加冠(guà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既:已经。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 [4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6]盖:大概。 [4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4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0]流辈:同辈的人。 [51]余朝京师:这里指作者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余:我。 [52]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3]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4]论辨:辩论。“辨”通“辩”。 [55]夷:平和。 [56]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57]僵劲:僵硬 [58]遗:赠送,给予。

送东阳马生序 习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

刘克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 宋濂 ,字 景濂 ,号 潜溪 ,浙江金华人。明初 散文 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 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 勉励,推崇,赞许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2)无从致书以观( 取得,买到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 (4) 弗之怠( 懈怠,放松 )

(5) 走送之( 跑 ) (6)不敢稍逾约( 超过 )

(7) 既加冠( 指成人 )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才学渊博的老师 )

(9) 尝趋百里外( 快步走 )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充满 )

(11) 未尝稍将辞色(语言和脸色) (12) 援疑质理 ( 提出;询问 )

(13)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 (14) 俟其欣悦( 等到 )

(15) 负箧曳屣 ( 书箱;鞋 ) (16) 持汤沃灌( 热水 )

(17) 以衾拥覆 ( 被子 ) (18) 寓逆旅主人( 旅社 )

(19) 腰白玉之环 ( 挂在腰间 ) (20) 烨然若神人 ( 光彩照耀 )

(21) 緼袍敝衣 ( 旧絮;破 ) (22)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

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通“披”,穿着

4.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2006-6-22 10:58 回复

211.160.73.* 2楼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

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8.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嗜学 ”与“ 家贫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0.“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11.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2.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4.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1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16.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17.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006-6-22 10:58 回复

211.160.73.* 3楼

1.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他为“当今文章第一”。他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首;“明初四学士”之一。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指朝廷;国家供给的粮食)(2) 岁有裘葛之遗(夏衣; 给予)

(3) 无冻馁之患矣 ( 饥饿 ;忧患 )(4)非天质之卑 (天资,人的智力;低下)

3.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5.“太学生”没有成就的原因在于“心不若余之专”而不是“天质之卑”。

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7.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8.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1“日有廪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

9.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

○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 鲜明而有说服力。

10.“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11.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

12.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

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3.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课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à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32]衾(qīn)[33]拥[34]覆,久而[35]乃[36]和(hé)。寓逆旅[3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38]绮(qǐ)绣,戴朱缨(yīng)[39]宝饰之帽,腰[40]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41],烨(yè)然[42]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43]处其间,略无慕艳意[4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5]。盖[46]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47],县官[48]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58],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9]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50]甚称其贤。余朝京师[51],生以乡人子谒余[52]。撰长书以为贽[53],辞甚畅达。与之论辨[54],言和而色夷[55]。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56]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的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役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每年有父母给予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请教却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凡是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亲手抄录,向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他们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我进京朝见皇帝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擅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探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义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弗,不。“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既加冠(guà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既:已经。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

[4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6]盖:大概。

[4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4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0]流辈:同辈的人。

[51]余朝京师:这里指作者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余:我。

[52]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3]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4]论辨:辩论。“辨”通“辩”。

[55]夷:平和。

[56]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57]僵劲:僵硬 [58]遗:赠送,给予。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浦江(现浙江义乌)人,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我国古代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日有...岁有...(日,每日,名词作状语)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指食物煮熟后留下的汁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向着相反的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这、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最后 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袋,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以: 1.相当于“而”,表修饰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2.把 (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用 (以衾拥覆) 4.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臭: 1.香气 2.臭气 4.患: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动词) 2.无冻馁之患矣(忧患,名词) 5.故: 1.故余虽愚(所以,连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词) 6.道: 1.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动词) 7.至: 1.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8.质: 1.援疑质理(询问,动词) 2.非天质之卑(本质,资质,名词) 9.色: 1.未尝稍降辞色(脸色)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表情) 3.颜色(课外) 10.而: 1.足肤皲裂而不知(却,但是) 2.久而乃和(表示修饰)

[编辑本段]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3与之论辨(辨:通“辩”,辩论)

[编辑本段]文言句式

1. 倒装句:弗之怠 (弗怠之,宾语前置)(注:古汉语中否定句须宾语前置) 2.固定句式: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干·····的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衾(qīn)[32]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34],烨然[35]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6]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8],县官[39]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0]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5]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有数字的为重点字

翻译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45]中:内心。

[4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47]盖:大概。

[4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5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1]流辈:同辈的人。

[5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53]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4]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5]论辨:辩论。“辨”通“辩”。

[56]夷:平和。

[57]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部分考题(基本会考)以下为个人所写请勿盗取!!盗取必究!!

解释括号词

无从致书以观(致)( )

送走之(走) ( )

计日以还(计)( )

余幼时即嗜学(嗜)( )

解释句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___________________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________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

希望采纳!!!我打了很久!!!O(∩_∩)O谢谢 送东阳马生序百科名片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该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目录[隐藏]

整体感知

文体:赠序

原文

译文

注释

作者简介:

宋濂经典

宋濂后裔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文言句式

问题研究

写作背景

读后启示

课文删节部分原文、注释和参考译文

讲析 整体感知

文体:赠序

原文

译文

注释

作者简介:

宋濂经典

宋濂后裔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文言句式问题研究写作背景读后启示课文删节部分原文、注释和参考译文讲析

[编辑本段]整体感知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从刊》本).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编辑本段]文体: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编辑本段]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衾(qīn)[32]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34],烨然[35]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6]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8],县官[39]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0]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5]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编辑本段]译文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从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拥挤得塞满了屋子,他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温柔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女仆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耀眼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而且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个学生在太学里读书,朝廷天天有米粮供给,每年有父母给予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坐在大房子里面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辛劳;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请教却得不到解答,要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凡是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他们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失呢?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大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才能。我到京师时,他以同乡晚辈人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文辞很通畅明白。我和他辩论,他的谈吐温和态度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探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编辑本段]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45]中:内心。

[4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47]盖:大概。

[4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5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1]流辈:同辈的人。

[5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53]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4]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5]论辨:辩论。“辨”通“辩”。

[56]夷:平和。

[57]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浦江(现浙江义乌)人,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

宋濂是明朝文化规制的主要设计者,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他年轻时曾入郡学师从闻人梦吉,学习《春秋》三传,又师事浙东理学家、古文家吴莱,并游学于柳贯、黄溍、郑复初之门。其师门学术乃是朱熹、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一脉之传,他本人则有志继承东莱吕祖谦的婺学。在宋濂身上,存在着理学家和文学家的两重文化性格,他的文学思想接郝经、刘将孙余绪,倡天道、事功、文章三位一体,其文学本体论延续着理学“文道合一”的观念,这种观念表现在编修《元史》时,就是将儒林与文苑合而为一。他在《文原》中既强调文是道的显现,又把文分为载道之文与纪事之文,认为“纪事之文,当本之司马迁、班固,而载道之文,舍六籍吾将焉从?”以六经为标准衡评古代作家,有时就显出偏狭的态度来。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夫自孟氏既殁,世不复有文,贾长沙、董江都、太史迁得其皮肤,韩吏部、欧阳少师得其骨骼,舂陵、河南、横渠、考亭五夫子得其心髓。观五夫子之所著,妙斡造化而弗迷,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斯文也,非宋之文也,唐虞三代之文也;非唐虞三代之文也,六经之文也”。这显然是站在理学家的立场上,并自觉配合朱元璋“独尊宋儒”的文化政策。

宋濂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至正二十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作品多以逃避世乱、歌颂隐逸为基调,后期他写了许多庙堂典册文字和元勋巨卿的碑铭传状,为同辈文人及四方学者所推重。他的庙堂文学虽表现出儒家的进取精神,但不少文章是出于应酬、颂圣的需要,宏丽典则的形式掩盖了内在活力的枯窘。

宋濂是其后兴起的“台阁体”文学的奠基人,他在文论中为“台阁体”开了理论先河,其《汪右丞诗集序》把文章分为台阁与山林两大体派,其中尊台阁而贬山林的意向是十分鲜明的。宋濂雍容静穆的庙堂文章也为“台阁体”提供了创作范本,如《阅江楼记》本着体会圣意的旨趣,设想天子登楼的种种遐想,赞叹朱元璋的“致治之思”。后来三杨的台阁之文就导源于这样的应制文章。

真正显示宋濂的文学才华和创造精神的文章不是他的庙堂之文,而是其自由选材、有感而作的传记文。其代表作是记述浦阳历史名人的《浦阳人物记》和为婺州先贤立传的《杂传九首》及其他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传记。这些传记能抓住特征性细节,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缺点是有时稍嫌冗芜。如《白牛生传》是宋濂的自传,作者为自己写形传神,揭示了自己的精神面貌:

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生趣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多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存诸心、著诸书六经,与人言亦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

[编辑本段]宋濂经典

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尤长散文,纪传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写景如《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简洁清秀,迈似欧阳修。著作计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龙门子》、《潜溪集》、《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翰苑集》、《芝园集》等。后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九年级下册第11课语文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雄伟秀丽的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济源市西北45公里处,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因“山形如王者车盖”,故称王屋山。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日“天坛”。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为愚公村,东面是小有河,愚公村的人每天要绕过山梁到小有河去取水,愚公便带领他的子子孙孙决心把它移走。现在这条大山梁中间,确实断开一条很大的山口,远远看去,真似人工开挖的一样。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万尺高,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靠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湾上一位叫作智叟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铲平,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干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基本注释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高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jì)州——古地名,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以……为苦。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们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汉阴,汉水南岸。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

20.如…何:把什么什么怎么样

21.损:——削减。

22.曾(cēng)——连……都……

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4.丘——土堆。

25.置——安放。

26.且——连词,况且。

27.焉——疑问代词,哪里。

28.荷(hè)——挑 担

29.夫——成年男子。

30.叩石垦壤:凿石挖土叩:敲,凿。

31.箕畚(jīběn):一种用竹蔑或柳条编成的运土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这里名词作状语用。

32.孀妻(shuāng) ——寡妇。

33.遗男——遗孤,孤儿。

34.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或换牙。)龀,换牙。

35.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6.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7.河曲(qū)------古地名,因河水弯曲而得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8.叟(sǒu)——老头。

39.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甚矣,太,非常。

40.惠——通“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41.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42.长息——长叹。

43.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草木。

4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强行开辟,开。

45.穷匮(kuì)——穷尽。

46.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7.苦——愁。

48.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没有。

49.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50.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代愚公。已,停止。

51.帝——神话中的天帝。

52.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3.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4.负——背。

55.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以东地区(朔东,山西北部一带)。

56.厝(cuò)——通“措”,放置。

57.朔(shuò)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8.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9.陇断——陇通“垄”,高地。断,隔绝。即垄断,山冈高地。

60.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61.焉——语气助词,无义。

送东阳马生序初中课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