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重点总结

高考非同小可,对于理科生来说,化学是理科综合里面,比较容易提高成绩的,那么在备考期间,我们的考生需要对哪些化学知识加强复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必背知识重点 总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知识要点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高三年级化学必考知识点

【一】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七、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九、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十、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二】

一.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Degreeofunsaturation),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标志,用希腊字母Ω表示。规定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的原子均已饱和)。不饱和度是计算有机物的分子式和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式的相当有用的工具。

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1.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时

(1),对于一般的只含C、H、O的有机物,可利用公式

Ω=(碳原子数×2+2—氢原子数)/2,式子的意义为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或醇的氢原子数与该有机物中氢原子数之差的一半,即将该1mol有机物完全加氢还原成烷烃或醇所要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

(2)对于含有N、P等三价原子的有机物(不包括硝基化合物或磷酰基化合物),可将其补成(NH)或(PH),然后便可应用公式;

(3)对于有卤原子取代的有机物,可先将卤原子化为氢原子再应用公式;

(4)对于碳的同素异形体(如C60),可将氢原子数视为0,然后应用公式。

2.已知有机物的结构时

(1)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即一个双键和一个环都缺一个氢,一个三键缺两个氢。苯环可看作一个双键加上一个环,其不饱和度为4;求出不饱和度后,利用公式的变形氢原子数=碳原子数×2+2—不饱和度×2可算出氢原子数;

(2)结构中含有N、P等三价原子(不包括硝基或磷酰基),计算出不饱和度后,应在得到的氢原子数后再加上N、P原子的数目;结构中含卤原子,得到的氢原子数应减去卤原子的数目。

二.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推导

推导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步骤为:

1.确定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并求出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根据所得到的不饱和度作出大致判断。

2..分析已知的条件,确定有机物的基本类型。一般来说,一个不饱和度能对应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醛基)或一个环;而当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大于4时,首先考虑苯环;然后再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如“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的量等”,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3.确定碳链的结构和取代基的位置。尤其要注意分子中的对称因素,如题目中给出的“有几种一卤代物”“有几种不同环境的C、N原子”等,从而确定异构体的结构。

4.对得到的异构体进行检验,确认其分子式与原有机物相同且满足题目中的条件。

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substitu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化合物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说明:一个取代反应的必然满足A(+B)=C+D的形式,即反应物不一定有多种,但生成物至少有两种;高中阶段所学的卤化、硝化、磺化、酯化、各种水解、氨基酸成肽键、醇的分子内脱水等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addi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化合物中的重键被打开,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的反应。

说明:加成反应中有机物不饱和度一般会减少(双键异构化成环的反应除外),常见的加成反应有:加氢、加卤素(注意二烯烃的1,2加成与1,4加成)、加HX、加水等。

3.消去反应(eliminationreaction)

定义: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的反应。

说明: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必然多于两种,其中的一种往往是小分子(H2O、HX)等。高中阶段里所学的两种消除反应(醇、卤代烃)都属于β-消除反应,发生反应的有机物必然存在β-H原子,即官能团邻位C上的H原子。注意不对称化合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往往会有多种反应的取向,生成的化合物是混合物。

4.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反应中,得氢或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失氢或得氧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说明: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一般只针对参与反应的有机物,而不讨论所用的无机试剂,因而在有机反应类型中二者是分开的。常见的氧化反应有:加氧气催化氧化(催化剂为Cu、Ag等)、烯烃、苯的同系物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和环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等。高中阶段所学的还原反应有醛、*的催化加氢反应、硝基还原成氨基的反应。

5.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定义:将一种或几种具有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反应。

说明:高中阶段所学的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前者指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后者指多官能团单体之间发生多次缩合,同时放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反应,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高中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

【 #高三# 导语】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考 网为你整理了《高三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习!

高三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1.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

高中化学学哪些内容

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有: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元素与化合物、反应速率和平衡、酸碱和盐、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化学动力学、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有机化学基础。

1、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核、离子等。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元素与化合物:研究元素的性质、周期表及其规律,了解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键合形式,探索各种化合物的成分、性质和命名规则。

3、反应速率和平衡: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探索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并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4、酸碱和盐:研究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反应,学习如何进行酸碱滴定实验和相关计算。此外,还会了解盐的结构、命名和制备方法。

5、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焓变、焓变计算和常见的能量变化类型,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的知识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和化合物、周期表、化学键。

1.原子结构:

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2.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特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周期表:

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它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性质变化。

4.化学键: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重点总结

高考非同小可,对于理科生来说,化学是理科综合里面,比较容易提高成绩的,那么在备考期间,我们的考生需要对哪些化学知识加强复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必背知识重点 总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知识要点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高三年级化学必考知识点

【一】

一、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五、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七、pH值的计算

(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九、电化学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十、盐类的水解

(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二】

一.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Degreeofunsaturation),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标志,用希腊字母Ω表示。规定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所有的原子均已饱和)。不饱和度是计算有机物的分子式和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式的相当有用的工具。

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1.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时

(1),对于一般的只含C、H、O的有机物,可利用公式

Ω=(碳原子数×2+2—氢原子数)/2,式子的意义为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或醇的氢原子数与该有机物中氢原子数之差的一半,即将该1mol有机物完全加氢还原成烷烃或醇所要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

(2)对于含有N、P等三价原子的有机物(不包括硝基化合物或磷酰基化合物),可将其补成(NH)或(PH),然后便可应用公式;

(3)对于有卤原子取代的有机物,可先将卤原子化为氢原子再应用公式;

(4)对于碳的同素异形体(如C60),可将氢原子数视为0,然后应用公式。

2.已知有机物的结构时

(1)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即一个双键和一个环都缺一个氢,一个三键缺两个氢。苯环可看作一个双键加上一个环,其不饱和度为4;求出不饱和度后,利用公式的变形氢原子数=碳原子数×2+2—不饱和度×2可算出氢原子数;

(2)结构中含有N、P等三价原子(不包括硝基或磷酰基),计算出不饱和度后,应在得到的氢原子数后再加上N、P原子的数目;结构中含卤原子,得到的氢原子数应减去卤原子的数目。

二.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推导

推导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步骤为:

1.确定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并求出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根据所得到的不饱和度作出大致判断。

2..分析已知的条件,确定有机物的基本类型。一般来说,一个不饱和度能对应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醛基)或一个环;而当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大于4时,首先考虑苯环;然后再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如“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的量等”,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3.确定碳链的结构和取代基的位置。尤其要注意分子中的对称因素,如题目中给出的“有几种一卤代物”“有几种不同环境的C、N原子”等,从而确定异构体的结构。

4.对得到的异构体进行检验,确认其分子式与原有机物相同且满足题目中的条件。

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substitu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化合物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说明:一个取代反应的必然满足A(+B)=C+D的形式,即反应物不一定有多种,但生成物至少有两种;高中阶段所学的卤化、硝化、磺化、酯化、各种水解、氨基酸成肽键、醇的分子内脱水等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addi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化合物中的重键被打开,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的反应。

说明:加成反应中有机物不饱和度一般会减少(双键异构化成环的反应除外),常见的加成反应有:加氢、加卤素(注意二烯烃的1,2加成与1,4加成)、加HX、加水等。

3.消去反应(eliminationreaction)

定义: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高其不饱和度的反应。

说明: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必然多于两种,其中的一种往往是小分子(H2O、HX)等。高中阶段里所学的两种消除反应(醇、卤代烃)都属于β-消除反应,发生反应的有机物必然存在β-H原子,即官能团邻位C上的H原子。注意不对称化合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往往会有多种反应的取向,生成的化合物是混合物。

4.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reaction)

定义:有机反应中,得氢或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失氢或得氧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说明: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一般只针对参与反应的有机物,而不讨论所用的无机试剂,因而在有机反应类型中二者是分开的。常见的氧化反应有:加氧气催化氧化(催化剂为Cu、Ag等)、烯烃、苯的同系物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和环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等。高中阶段所学的还原反应有醛、*的催化加氢反应、硝基还原成氨基的反应。

5.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定义:将一种或几种具有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反应。

说明:高中阶段所学的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前者指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后者指多官能团单体之间发生多次缩合,同时放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反应,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高中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

【 #高三# 导语】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考 网为你整理了《高三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习!

高三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1.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

高中化学学哪些内容

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有: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元素与化合物、反应速率和平衡、酸碱和盐、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化学动力学、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有机化学基础。

1、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核、离子等。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元素与化合物:研究元素的性质、周期表及其规律,了解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键合形式,探索各种化合物的成分、性质和命名规则。

3、反应速率和平衡: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探索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并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4、酸碱和盐:研究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反应,学习如何进行酸碱滴定实验和相关计算。此外,还会了解盐的结构、命名和制备方法。

5、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焓变、焓变计算和常见的能量变化类型,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的知识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和化合物、周期表、化学键。

1.原子结构:

原子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2.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特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周期表:

周期表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它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性质变化。

4.化学键: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一轮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