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目录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分类。

1. 纯物质: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元素、化合物。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不具有一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空气、海水。

二、化学元素与化合物。

1. 化学元素:由同一种原子构成,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氢气、氧气。

2. 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

三、物质的物理性质。

1. 颜色、气味、味道等。

2. 熔点、沸点、密度等。

四、物质的化学性质。

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 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质的变化,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五、化学计量学。

1. 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

2. 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为22.4L/mol。

3. 摩尔浓度:1L溶液中所含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mol/L。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荷。

2. 原子壳层:由电子组成,带负电荷。

3. 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是元素的序数。

4. 原子量:一个元素中原子的相对质量。

二、化学键。

2. 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3.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互相流动形成的化学键。

第三章 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

一、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数量。

2. 摩尔:1mol物质中含有的实际物质的质量。

3. 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

二、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所构成的方程式。

2.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与生成物质量之和相等。

3. 摩尔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每种元素的摩尔数在反应前后相等。

4. 气体反应的计算: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计算。

第四章 气体。

一、气体的物理性质。

1. 压强:气体对容器壁施加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2. 温度:气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小。

3. 体积:气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二、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

2.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考虑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范德华方程式。

三、气体的混合与溶解。

1. 气体混合:按照道尔顿分压定律计算。

2. 气体溶解: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增加。

第五章 溶液。

一、溶液的基本概念。

1.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2. 溶剂: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3.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为mol/L。

二、溶液的溶解过程。

1. 溶解热:溶解1mol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 热力学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量物质。

三、化学平衡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常用Kc表示。

2. 离子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在相互作用下,形成新的化学物质的反应。

第六章 酸碱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1. 阿伦尼乌斯酸碱定义:酸是能够供给H+的化合物,碱是能够接受H+的化合物。

2. 布朗酸碱定义: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化合物,碱是能够提供电子对的化合物。

二、酸碱指标。

1. 酸碱指示剂:根据不同pH值变色的化合物,如酚酞、甲基橙等。

2. pH值:表示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三、酸碱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 酸碱滴定:通过滴定计算出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量。

2. 活化能: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所需要克服的最小能量。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反应速率增大。

2. 浓度: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3.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所需的能量,提高反应速率。

第八章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1.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反应状态。

2. 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 浓度变化:向平衡体系中添加或去除反应物或生成物,会导致化学平衡移动。

2. 压力变化:只对气相反应有影响。

3. 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三、平衡常数的应用。

1. 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计算。

2. 判断平衡体系中反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3. 酸碱中和反应、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

第九章 电化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离解成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

2.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离解成离子的化合物,如葡萄糖。

二、电解反应。

1. 阴极:电解质溶液中接受电子的极。

2. 阳极:电解质溶液中失去电子的极。

3. 电解液: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解反应的液体。

三、电池。

1.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 电池电势:电池两极间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

3. 电动势:电池可以提供的最大电势差。

四、电解和电镀。

1. 电解:利用电流促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2. 电镀:利用电解将金属沉积在导电体表面的工艺。

五、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1. 离子浓度:电解质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

2. 离子平衡常数: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浓度比,用来判断是否发生沉淀反应。

第十章 元素的周期性和化合物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

1. 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2. 周期表的组成:水平排列的周期数称为周期,垂直排列的一列称为族。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

1. 金属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性质。

2. 非金属性:不具有金属性的性质。

三、化合物的结构。

1. 离子化合物:由金属和非金属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 共价化合物: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3. 金属化合物: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四、分子形状。

1. 分子形状:由中心原子和周围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决定。

2. 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

第十一章 碳和有机化合物。

一、碳的结构。

1. 碳的四价性:碳原子可以与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形成共价键。

2. 碳的同素异形体:由相同原子构成,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以碳元素为主体,由碳原子与氢、氧、氮、卤素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2. 烃: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3. 单键、双键、三键: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三、有机反应。

1.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成一个分子的反应。

2. 消除反应: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被移除的反应。

3. 取代反应: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四、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1. 烷烃:燃料、溶剂。

2. 烯烃:合成橡胶、塑料。

3. 芳香烃:制药、染料、香料。

4.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合成材料、医药、涂料等。"。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 #高一# 导语】说到化学,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高中化学是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掌握了。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一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2.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二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3.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三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4.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四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5.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五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6.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六

  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 #高一# 导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众多,系统的整理好各个知识点和重难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考 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2.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4.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XX、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XX、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5.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6.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六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目录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分类。

1. 纯物质: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元素、化合物。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不具有一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空气、海水。

二、化学元素与化合物。

1. 化学元素:由同一种原子构成,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氢气、氧气。

2. 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

三、物质的物理性质。

1. 颜色、气味、味道等。

2. 熔点、沸点、密度等。

四、物质的化学性质。

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 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质的变化,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五、化学计量学。

1. 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

2. 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为22.4L/mol。

3. 摩尔浓度:1L溶液中所含1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mol/L。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荷。

2. 原子壳层:由电子组成,带负电荷。

3. 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是元素的序数。

4. 原子量:一个元素中原子的相对质量。

二、化学键。

2. 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3.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互相流动形成的化学键。

第三章 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

一、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数量。

2. 摩尔:1mol物质中含有的实际物质的质量。

3. 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

二、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所构成的方程式。

2.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与生成物质量之和相等。

3. 摩尔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每种元素的摩尔数在反应前后相等。

4. 气体反应的计算: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道尔顿分压定律进行计算。

第四章 气体。

一、气体的物理性质。

1. 压强:气体对容器壁施加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2. 温度:气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小。

3. 体积:气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二、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

2.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考虑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范德华方程式。

三、气体的混合与溶解。

1. 气体混合:按照道尔顿分压定律计算。

2. 气体溶解: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增加。

第五章 溶液。

一、溶液的基本概念。

1.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2. 溶剂: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3.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为mol/L。

二、溶液的溶解过程。

1. 溶解热:溶解1mol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 热力学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量物质。

三、化学平衡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常用Kc表示。

2. 离子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在相互作用下,形成新的化学物质的反应。

第六章 酸碱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1. 阿伦尼乌斯酸碱定义:酸是能够供给H+的化合物,碱是能够接受H+的化合物。

2. 布朗酸碱定义: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化合物,碱是能够提供电子对的化合物。

二、酸碱指标。

1. 酸碱指示剂:根据不同pH值变色的化合物,如酚酞、甲基橙等。

2. pH值:表示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三、酸碱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 酸碱滴定:通过滴定计算出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量。

2. 活化能: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所需要克服的最小能量。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反应速率增大。

2. 浓度: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3.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所需的能量,提高反应速率。

第八章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1.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反应状态。

2. 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 浓度变化:向平衡体系中添加或去除反应物或生成物,会导致化学平衡移动。

2. 压力变化:只对气相反应有影响。

3. 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三、平衡常数的应用。

1. 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计算。

2. 判断平衡体系中反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3. 酸碱中和反应、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

第九章 电化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离解成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

2.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离解成离子的化合物,如葡萄糖。

二、电解反应。

1. 阴极:电解质溶液中接受电子的极。

2. 阳极:电解质溶液中失去电子的极。

3. 电解液: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解反应的液体。

三、电池。

1.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 电池电势:电池两极间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

3. 电动势:电池可以提供的最大电势差。

四、电解和电镀。

1. 电解:利用电流促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2. 电镀:利用电解将金属沉积在导电体表面的工艺。

五、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1. 离子浓度:电解质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

2. 离子平衡常数: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浓度比,用来判断是否发生沉淀反应。

第十章 元素的周期性和化合物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

1. 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2. 周期表的组成:水平排列的周期数称为周期,垂直排列的一列称为族。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

1. 金属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性质。

2. 非金属性:不具有金属性的性质。

三、化合物的结构。

1. 离子化合物:由金属和非金属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 共价化合物: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3. 金属化合物: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四、分子形状。

1. 分子形状:由中心原子和周围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决定。

2. 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

第十一章 碳和有机化合物。

一、碳的结构。

1. 碳的四价性:碳原子可以与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形成共价键。

2. 碳的同素异形体:由相同原子构成,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以碳元素为主体,由碳原子与氢、氧、氮、卤素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2. 烃: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

3. 单键、双键、三键: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三、有机反应。

1.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成一个分子的反应。

2. 消除反应: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被移除的反应。

3. 取代反应: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四、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1. 烷烃:燃料、溶剂。

2. 烯烃:合成橡胶、塑料。

3. 芳香烃:制药、染料、香料。

4.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合成材料、医药、涂料等。"。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 #高一# 导语】说到化学,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高中化学是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掌握了。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一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2.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二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3.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三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4.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四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5.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五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6.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笔记 篇六

  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 #高一# 导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众多,系统的整理好各个知识点和重难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考 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2.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4.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XX、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XX、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5.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6.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六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