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题目大全难题(九上数学最难题目)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难题(九上数学最难题目)

初三数学难题

二、填空题

1、(2008山西太原)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B=2.5,则AC的长为 。

2、(2008湖北孝感)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空出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赵爽弦图"(如图)。如果小正方形面积为1,大正方形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小锐角为θ,那么= 。

3、(2008江苏盐城)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着一边上的高剪开,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试写出其中一种四边形的名称 .

4、(2008四川内江)如图,在的矩形方格图中,不包含阴影部分的矩形个数是 个.

无答案

5、(2008佛山)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且BP = BC,则∠ACP度数是 .

6、(2008佳木斯市)下列各图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

7、(2008泰安) 若等腰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为4,并且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则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 .

8、(2008年陕西省)如图,梯形中,,,且,分别以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则之间的关系是 .

9、(2008年陕西省)如图,菱形的边长为2,,则点的坐标为 .

10、(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B=60°,AB=4cm,则AC的长为________cm.

11、(2008四川凉山州)菱形中,垂直平分,垂足为,.那么,菱形的面积是 ,对角线的长是 .

12、(08海南)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AB=6cm,则AE= cm.

13、(2008 青海)已知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cm,则菱形的边长是 cm;等腰梯形中,,cm,cm,,则梯形的腰长是 cm.

14、(2008 山东 临沂)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

于点E、F,连接CE,则CE的长________.

15、(2008齐齐哈尔)如图,菱形的边长为1,;作于点,以为一边,做第二个菱形,使;作于点,以为一边做第三个菱形,使;依此类推,这样做的第个菱形的边的长是 .

16、(2008江苏镇江)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厘米,一只蚂蚁由点开始按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8厘米后停下,则这只蚂蚁停在 点.

17、 (2008黑龙江哈尔滨)己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6,点E在直线AD上,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则 的值是 。

18、(2008四川凉山州)菱形中,垂直平分,垂足为,.那么,菱形的面积是 ,对角线的长是 .

19、(2008江苏盐城)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20、(2008山西太原)在梯形ABCD中,,AB=DC=3,沿对角线BD翻折梯形ABCD,若点A恰好落在下底BC的中点E处,则梯形的周长为 。

四、答案

一、选择题

1、5

2、0.6

3、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或菱形)

4、(2008四川内江)如图,在的矩形方格图中,不包含阴影部分的矩形个数是 个.

5、22.5

6、③

7、(结果保留根号的形式).

8、

9、

10、8cm

11、8

12、6

13、;4

14、

15、

16、

17、 2或

18、8

19、6

20、15;

21、5

22、90°

23、6

24、答案不唯一. 可供参考的有:①它内角的度数为60°、60°、120°、120°;②它的腰长等于上底长;③它的上底等于下底长的一半.

25、 1

26、①②③④

27、

28、

29、10㎝2

30、9

31、20

32、48

33、矩形

34、

35、60

三、解答题

1、解:(1)BG=DE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

∴GC=CE,BC=CD,∠BCG=∠DCE=90°)

∴△BCG≌△DCE

∴BG=DE

(2)存在. △BCG和△DCE

△BCG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与△DCE重合

2、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取AB=2

∵N为BC的中点,

∴NC=

在中,

又∵NE=ND,

∴CE=NE-NC=,

故矩形DCEF为黄金矩形。

3、解:(1) 内.

(2) 证法一:连接CD,

∵ DE‖AC,DF‖BC,

∴ 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又∵ 点D是△ABC的内心,

∴ CD平分∠ACB,即∠FCD=∠ECD,

又∠FDC=∠ECD,∴ ∠FCD=∠FDC

∴ FC=FD,

∴ □DECF为菱形.

证法二:

过D分别作DG⊥AB于G,DH⊥BC于H,DI⊥AC于I.

∵AD、BD分别平分∠CAB、∠ABC,

∴DI=DG,

DG=DH.

∴DH=DI.

∵DE‖AC,DF‖BC,

∴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S□DECF=CE·DH =CF·DI,

∴CE=CF.

∴□DECF为菱形.

4、(1)当E为CD中点时,EB平分∠AEC。

由∠D=900 ,DE=1,AD=,推得DEA=600,同理,∠CEB=600 ,从而∠AEB=∠CEB=600 ,即EB平分∠AEC。

(2)①∵CE‖BF,∴== ∴BF=2CE。

∵AB=2CE,∴点B平分线段AF

②能

证明:∵CP=,CE=1,∠C=900 ,∴EP=。

在Rt △ADE中,AE= =2,∴AE=BF,

又∵PB=,∴PB=PE

∵∠AEP=∠BP=900 ,∴△PAS≌△PFB。

∴△PAE可以△PFB按照顺时针方向绕P点旋转而得到。

旋转度数为1200

5、(1)四边形BECF是菱形。·

证明:EF垂直平分BC,

∴BF=FC,BE=EC,∴∠1=∠2

∵∠ACB=90°

∴∠1+∠4=90°

∠3+∠2=90°

∴∠3=∠4

∴EC=AE

∴BE=AE

∵CF=AE

∴BE=EC=CF=BF

∴四边形BECF是菱形

(2)当∠A=45。时,菱形BESF是正方形

证明:∵∠A=45。, ∠ACB=90。

∴∠1=45。

∴∠EBF=2∠A=90。

∴菱形BECF是正方形

6、(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对边平行).

,.

(A.A.S).

(2)当时,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由(1)得,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

边形是菱形).

7、(1)证明:∵AE‖BD, ∴∠E=∠BDC

∵DB平分∠ADC ∴∠ADC=2∠BDC

又∵∠C=2∠E

∴∠ADC=∠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解:由第(1)问,得∠C=2∠E=2∠BDC=60°,且BC=AD=5

∵ 在△BCD中,∠C=60°, ∠BDC=30°

∴∠DBC=90°

∴DC=2BC=10

8、解:解:当cm时,的面积是;

当cm时,的面积是;

当cm时,的面积是.

(每种情况,图给1分,计算结果正确1分,共6分)

9、证明: 过点C作CF⊥AB,垂足为F.

∵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D=∠A=∠CFA=90°.

∴四边形AFCD是矩形.

AD=CF, BF=AB-AF=1.

在Rt△BCF中,

CF2=BC2-BF2=8,

∴ CF=.

∴ AD=CF=.

∵ E是AD中点,

∴ DE=AE=AD=.

在Rt△ABE和 Rt△DEC中,

EB2=AE2+AB2=6,

EC2= DE2+CD2=3,

EB2+ EC2=9=BC2.

∴ ∠CEB=90°.

∴ EB⊥EC.

10、(1)证明:∵四边形为正方形,∴BC=CD,∠BCG=∠DCE=90° ..................2分

∵CG=CE,∴△BCG≌△DCE. ..................4分

(2)答:四边形E′BGD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DC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

∴CE=AE′,∵CG=CE,∴CG=AE′,∵AB=CD,AB‖CD,

∴BE′=DG,BE′‖DG,..................6分

∴四边形E′BGD是平行四边形 ..................8分

11、解法一:矩形中,,,

,,.

解法二:矩形中,.

,,.

12、(1),即,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分,,

又,,,,

四边形是菱形.

(2)证法一:是中点,.

又,,,

,)

,.

即,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二:连,则,且平分,

设交于.

是的中点,.

,是直角三角形. (7分)

13、解:(1)36;(2)秒;

(3)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时,设点离开点秒,

作于,.

,,.

当时,点离开点秒.

②当时,设点离开点秒,

,.

...

当时,点离开点秒.

由①②知,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点离开点秒或秒.

14、证明:(1),,.

由沿折叠后与重合,知,.

四边形是矩形,且邻边相等.

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且,四边形是梯形.

四边形是正方形,,.

又点为的中点,.连接.

在与中,,,,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注:第(2)小题也可过点作,垂足为点,证

15、解(1)证明: ∵CE平分,∴,

又∵MN‖BC,∴,∴,∴.

同理,.∴ .

(2)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点O是AC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即.∴四边形AECF是矩形.

16、(1)解法一:如图25-1

过A作AE⊥CD,垂足为E .

依题意,DE=.

在Rt△ADE中,AD=.

解法二:如图25-2

过点A作AE‖BC交CD于点E,则CE=AB=4 .

∠AED=∠C=60°.

又∵∠D=∠C=60°,

∴△AED是等边三角形 .

∴AD=DE=9-4=5 .

(2)解:如图25-1

∵CP=x,h为PD边上的高,依题意,△PDQ的面积S可表示为:

S=PD·h

=(9-x)·x·sin60°

=(9x-x2)

=-(x-)2+.

由题意,知0≤x≤5 .

当x=时(满足0≤x≤5),S最大值=.

(3)证法一:如图25-3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PD必须等于DQ .

于是9-x=x,x=.

此时,点P、Q的位置如图25-3所示,连QP .

△PDQ恰为等边三角形 .

过点Q作QM‖DC,交BC于M,点M即为所求.

连结MP,以下证明四边形PDQM是菱形 .

易证△MCP≌△QDP,∴∠D=∠3 . MP=PD

∴MP‖QD , ∴四边形PDQM是平行四边形 .

又MP=PD , ∴四边形PDQM是菱形 .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BM=BC-MC=5-=.

证法二:如图25-4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PD必须等于DQ .

于是9-x=x,x=.

此时,点P、Q的位置如图25-4所示,△PDQ恰为等边三角形 .

过点D作DO⊥PQ于点O,延长DO交BC于点M,连结PM、QM,则DM垂直平分PQ,∴ MP=MQ .

易知∠1=∠C .

∴PQ‖BC .

又∵DO⊥PQ, ∴MC⊥MD

∴MP= CD=PD

即MP=PD=DQ=QM

∴四边形PDQM是菱形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BM=BC-MC=5-=

17、(1)证明:,

是的中点,

又,

.)

即是的中点.

(2)解:四边形是矩形,

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的中点,

即.

四边形是矩形.

18、 (1)添加条件:BE=DF或∠BAE=∠DAF 或∠BAF=∠DAE等

(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B =∠D

在△ABE和ADF中

AB=AD

∠B =∠D

BE=DF

∴△ABE≌ADF

∴AE=AF

19、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AD=CB,AB=CD.

∵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AE=CF

在和中,

(2)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菱形.

证明:,

是,且是斜边(或)

是的中点,

由题意可知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20、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D=CD ,∠A=∠DCF=900

又∵DF⊥DE,

∴∠1+∠3=∠2+∠3

∴∠1=∠2

在Rt△DAE和Rt△DCE中,

∠1=∠2

AD=CD

∠A=∠DCF

∴Rt△DAERt△DCE

∴DE=DF.

21、解:(1)证明:∵∠A=90° ∠ABE=30° ∠AEB=60°

∵EB=ED ∴∠EBD=∠EDB=30°

∵PQ‖BD ∴∠EQP=∠EBD ∠EPQ=∠EDB

∴∠EPQ=∠EQP=30° ∴EQ=EP

过点E作EM⊥OP垂足为M ∴PQ=2PM

∵∠EPM=30°∴PM=PE ∴PE=PQ

∵BE=DE=PD+PE ∴BE=PD+ PQ

(2)解:由题意知AE=BE ∴DE=BE=2AE

∵AD=BC=6 ∴AE=2 DE=BE=4

当点P在线段ED上时(如图1)

过点Q做QH⊥AD于点H QH=PQ=x

由(1)得PD=BE-PQ=4-x

∴y=PD·QH=

当点P在线段ED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过点Q作QH⊥DA交DA延长线于点H' ∴QH'=x

过点E作EM'⊥PQ于点M' 同理可得EP=EQ=PQ ∴BE=PQ-PD

∴PD=x-4 y=PD·QH'=

(3)解:连接PC交BD于点N(如图3)∵点P是线段ED中点

∴EP=PD=2 ∴PQ= ∵DC=AB=AE·tan60°=

∴PC==4 ∴cos∠DPC== ∴∠DPC=60°

∴∠QPC=180°-∠EPQ-∠DPC=90°

∵PQ‖BD ∴∠PND=∠QPC=90° ∴PN=PD=1

QC== ∵∠PGN=90°-∠FPC ∠PCF=90°-∠FPC

∴∠PCN=∠PCF...............1分 ∵∠PNG=∠QPC=90° ∴△PNG~△QPC

∴ ∴PG==

22、 解:当cm时,的面积是;当cm时,的面积是;

当cm时,的面积是.(每种情况,图给1分,计算结果正确1分,共6分)

23、(1)证明:当时,,

又,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可以是菱形.

理由:如图,连接,

由(2)知,得,

与互相平分.

当时,四边形为菱形.

在中,,

,又,,

绕点顺时针旋转时,四边形为菱形.

24、(1)证法一:

①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为对角线,

∴ BC=DC, ∠BCP=∠DCP=45°.

∵ PC=PC,

∴ △PBC≌△PDC (SAS).

∴ PB= PD, ∠PBC=∠PDC.

又∵ PB= PE ,

∴ PE=PD.

② (i)当点E在线段BC上(E与B、C不重合)时,

∵ PB=PE,

∴ ∠PBE=∠PEB, 要“难题”肯定得学习高手才有!而那些学习高手现正努力钻研之中!所以--我劝LZ亲自到书店,掏钱买本难度大的练习。

一到初三数学难题,请高手探讨,30分

(1)解:因为角C=90度

AC=BC=3倍根号2

所以三角形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角B=角BAC=45度

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

所以AB=6

因为DK垂直AB于K

所以角DKB=角DKA=90度

由勾股定理得:

BD^2=BK^2+DK^2

因为角B+角BDK+角DKB=180度

所I以角B=角BDK=45度

所以DK=BK

因为CD=根号2

BC=BD+DC

所以BD=2倍根号2

所以DK=BK=2

因为AB=AK+BK

所以AK=6-2=4

解:因为三角形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角FEP=90度

PE=EF=m

因为角FPE+角DKA=180度

所以PE平行DK

所以PE/DK=AE/AK

所以AE=2m

因为KF=AK-AE-EF

所以KF=4-3m

因为PE=1/2BQ=m

所以BQ=2m

因为QK=BK-BQ

所以QK=2-2m

因为QF=QK+KF

所以QF=6-5m

(2)因为DQF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点Q与点K重合

所以BK=BQ

所以2m=2

m=1 给你提示:

三角形的相似性、勾股定理的运用(或可解三角形)!

(AB-BK)/(BC-CD)=BC/AB

PE/DK=AE/AK

AB=6

AD=2√5

DK=BK=2

EF=PE=m

QF=AB-(AE+EF)-BQ

若△DQF是Rt△,则Q、K重合

PE是△ADK的中位线,m=1

九上数学最难题目

苏教版九上数学哪个单元是最难的部分是函数部分这个单元。在中考中,函数往往作为压轴题,也是选拔题,落分题。往往与三角形知识相联系,形成动点题。难度系数很大,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章节的整合能力。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等古代文明,而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得到了更为严谨的处理。

初三数学压轴题大全及答案

31、(辽宁沈阳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点 ,点 .

(1)以 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 及 的外接圆 (用尺规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若 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 ,求 , , , 四点的坐标;

(3)求经过 , ,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使 的面积等于 的面积?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如图,正确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由直线 ,求得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在 中, ,

是等边三角形

点 的坐标为 ,连结

是等边三角形

直线 是 的切线

点 的坐标为

(3)设经过 , ,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把 代入上式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存在点 ,使 的面积等于 的面积

点 的坐标分别为 , .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压轴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圆、几何作图等大量知识,第3小题是比较常规的结论存在性问题,运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可解决。

32、(山东滨州卷)已知:抛物线 与 轴相交于 两点,且 .

(Ⅰ)若 ,且 为正整数,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Ⅱ)若 ,求 的取值范围;

(Ⅲ)试判断是否存在 ,使经过点 和点 的圆与 轴相切于点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Ⅳ)若直线 过点 ,与(Ⅰ)中的抛物线 相交于 两点,且使 ,求直线 的解析式.

[解] (Ⅰ)解法一:由题意得, .

解得, .

为正整数, . .

解法二:由题意知,当 时, .

(以下同解法一)

解法三: ,

又 .

(以下同解法一.)

解法四:令 ,即 ,

(以下同解法三.)

(Ⅱ)解法一: .

,即 .

解得 .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法二:由题意知,当 时,

解得: .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法三:由(Ⅰ)的解法三、四知, .

的取值范围是 .

(Ⅲ)存在.

解法一:因为过 两点的圆与 轴相切于点 ,所以 两点在 轴的同侧,

由切割线定理知, ,

即 . ,

解法二:连接 .圆心所在直线 ,

设直线 与 轴交于点 ,圆心为 ,

则 .

在 中,

即 .

解得 .

(Ⅳ)设 ,则 .

过 分别向 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 .

则 .

所以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知, .

因此, ,即 .

过 分别向 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 ,

则 .所以 . .

. .

,或 .

当 时,点 . 直线 过 ,

解得

当 时,点 . 直线 过 ,

解得

故所求直线 的解析式为: ,或 .

[点评]本题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涉及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重点章节的重点知识,是一道选拔功能卓越的好题。

33、(山东济宁卷)如图,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1),直线x=1交x轴于点B。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作直线PC⊥PO,交直线x=1于点C。过P点作直线MN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M,交直线x=1于点N。

(1)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求证:△OPM≌△PCN;

(2)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设AP长为m,四边形POBC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m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C也随之在直线x=1上移动,△PBC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求出所有能使△PBC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解] (1)∵OM∥BN,MN∥OB,∠AOB=900,

∴四边形OBNM为矩形。

∴MN=OB=1,∠PMO=∠CNP=900

∵ ,AO=BO=1,

∴AM=PM。

∴OM=OA-AM=1-AM,PN=MN-PM=1-PM

∴OM=PN

∵∠OPC=900

∴∠OPM+CPN=900

又∵∠OPM+∠POM=900

∴∠CPN=∠POM

∴△OPM≌△PCN

(2)∵AM=PM=APsin450=

∴NC=PM=

∴BN=OM=PN=1-

∴BC=BN-NC=1- - =

(3)△PBC可能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P与A重合时,PC=BC=1,此时P(0,1)

②当点C在第四象限,且PB=CB时,

有BN=PN=1-

∴BC=PB= PN= -m

∴NC=BN+BC=1- + -m

由⑵知:NC=PM=

∴1- + -m=

∴m=1

∴PM= = ,BN=1- =1-

∴P( ,1- )

∴使△PBC为等腰三角形的的点P的坐标为(0,1)或( ,1- )

[点评]此题的设计比较精巧,将几何知识放在坐标系中进行考查,第1题运用相似形等几何知识不难得证,第2小题需利用第1小问的结论来建立函数解析式,第3小题需分类讨论,不要漏解,运用方程思想可以得到答案。 34、(山西卷)如图,已知抛物线 与坐标轴的交点依次是 , , .

(1)求抛物线 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 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 的顶点为 ,抛物线 与 轴分别交于 两点(点 在点 的左侧),顶点为 ,四边形 的面积为 .若点 ,点 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右、向左运动;与此同时,点 ,点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坚直方向分别向下、向上运动,直到点 与点 重合为止.求出四边形 的面积 与运动时间 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3)当 为何值时,四边形 的面积 有最大值,并求出此最大值;

(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能否形成矩形?若能,求出此时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 (1)点 ,点 ,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 , , .

设抛物线 的解析式是

解得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2)由(1)可计算得点 .

过点 作 ,垂足为 .

当运动到时刻 时, , .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 ,所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

所以,四边形 的面积 .

因为运动至点 与点 重合为止,据题意可知 .

所以,所求关系式是 , 的取值范围是 .

(3) ,( ).

所以 时, 有最大值 .

提示:也可用顶点坐标公式来求.

(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能形成矩形.

由(2)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 ,所以当 时四边形 是矩形.

所以 .所以 .

所以 .解之得 (舍).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可以形成矩形,此时 .

[点评]本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结合动态问题、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是一道较传统的压轴题,能力要求较高。

35、(四川课改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以 为边在 轴下方作正方形 ,点 是线段 与正方形 的外接圆除点 以外的另一个交点,连结 与 相交于点 .

(1)求证: ;

(2)设直线 是 的边 的垂直平分线,且与 相交于点 .若 是 的外心,试求经过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使该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在 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在 和 中,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又 ,

(2)由(1),有 , . 点 .

是 的外心, 点 在 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 也在 的垂直平分线上.

为等腰三角形, .

而 ,

设经过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为 .

抛物线过点 , . .   ①

把点 ,点 的坐标代入①中,得

即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为 . ②

(3)假定在抛物线上存在一点 ,使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在 轴上.

是 的平分线,

轴上的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必在直线 上,

即点 是抛物线与直线 的交点.

设直线 的解析表达式为 ,并设直线 与 轴交于点 ,则由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把点 ,点 代入 中,得

直线 的解析表达式为 .

设点 ,则有 .   ③

把③代入②,得 ,

,即 .

解得 或 .

当 时, ;

当 时, .

在抛物线上存在点 ,它们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都在 轴上.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也比较强,有一定的新意,第3小问有些难度,有一定的能力要求,解这种题时需冷静地分析题意,找到切入点不会很难。

36、(浙江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经过点A(-2,0)和点B(0, ),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 ,l1与l2相交于点P.⊙C是一个动圆,圆心C在直线l1上运动,设圆心C的横坐标是a.过点C作CM⊥x轴,垂足是点M.

(1) 填空:直线l1的函数表达式是 ,交点P的坐标是 ,∠FPB的度数是 ;

(2) 当⊙C和直线l2相切时,请证明点P到直线CM的距离等于⊙C的半径R,并写出R= 时a的值.

(3) 当⊙C和直线l2不相离时,已知⊙C的半径R= ,记四边形NMOB的面积为S(其中点N是直线CM与l2的交点).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

P(1, )

60�0�2

(2) 设⊙C和直线l2相切时的一种情况如图甲所示,D是切点,连接CD,则CD⊥PD.

过点P作CM的垂线PG,垂足为G,则Rt△CDP≌Rt△PGC (∠PCD=∠CPG=30�0�2,CP=PC), 所以PG=CD=R.

当点C在射线PA上,⊙C和直线l2相切时,同理可证.

取R= 时,a=1+R= ,

或a=-(R-1) .

(3) 当⊙C和直线l2不相离时,由(2)知,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如图乙,当0≤a≤ 时,

当 时,(满足a≤ ),S有最大值.此时

(或 ).

② 当 ≤a<0时,显然⊙C和直线l2相切即 时,S最大.此时

综合以上①和②,当 或 时,存在S的最大值,其最大面积为

[点评]此题也较为新颖,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揭示了求最值的一般方法,本题的难度设置也较为合适,使同学们都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37、(广东课改卷)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是等腰梯形,BC∥OA,OA=7,AB=4,∠ COA=60°,点P为x轴上的—个动点,点P不与点0、点A重合.连结CP,过点P作PD交AB于点D.

(1)求点B的坐标;

(2)当点P运动什么位置时,△OCP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P的坐标;

(3)当点P运动什么位置时,使得∠CPD=∠OAB,且 = ,求这时点P的坐标。

[解] (1)作BQ⊥x轴于Q.

∵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AQ=∠COA=60°

在RtΔBQA中,BA=4,

∴BQ=AB�6�1sin∠BAO=4×sin60°=

AQ=AB�6�1cos∠BAO=4×cos60°=2,

∴OQ=OA-AQ=7-2=5

∵点B在第一象限内,

∴点B的的坐标为(5, )

(2)若ΔOCP为等腰三角形,∵∠COP=60°,

此时ΔOCP为等边三角形或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若ΔOCP为等边三角形,OP=OC=PC=4,且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

∴点P的坐标为(4,0)

若ΔOCP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OP=OC=4

∴点P的坐标为(-4,0)

∴点P的坐标为(4,0)或(-4,0)

(3)若∠CPD=∠OAB

∵∠CPA=∠OCP+∠COP

而∠OAB=∠COP=60°,

∴∠OCP=∠DPA

此时ΔOCP∽ΔADP

∴ ,

AD=AB-BD=4- =

AP=OA-OP=7-OP

得OP=1或6

∴点P坐标为(1,0)或(6,0).

[点评]本题是一道动态几何压轴题,对学生的分类思想作了重点的考查,是一道很不错区分度较好的压轴题。

38、(广东肇庆卷)已知两个关于 的二次函数 与 ;当 时, ;且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

(1)求 的值;

(2)求函数 的表达式;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问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是否有交点?请说明理由.

[解] (1)由

得 .

又因为当 时, ,即 ,

解得 ,或 (舍去),故 的值为 .

(2)由 ,得 ,

所以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 ,

于是,有 ,解得 ,

所以 .

(3)由 ,得函数 的图象为抛物线,其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 ;

由 ,得函数 的图象为抛物线,其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 ;

故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没有交点.

[点评]本题是一道函数压轴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方程等知识,因该说难度比较恰当解第3小题时要学会画图,比较直观的看出它们是否有交点,在予以说明。

初三上册数学必考难题

三、解答题(22~26题每题6分,27题7分,共37分)

22、如图,矩形 中,点 是 与 的交点,过点 的直线与 、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 。

⑴求证: ;

⑵当 与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3、如图, 是 的弦, 切 于点 , , 交 于点 ,点 为弧 的中点,连结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

⑴找出图中存在的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⑵图中存在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吗?如果存在,请你找出来并给出证明。

24、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 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 在对角线 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 ,另一边与射线 相交于点 。

探究:设 、 两点间的距离为 。

⑴当点 在 上时,线段 与线段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的结论(如图⑴)。

⑵当点 在边 上时,设四边形 的面积为 ,求 与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如图⑵)。

⑶当点 在线段 上滑动时, 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 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 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如图⑶)。(图⑷、图⑸、图⑹的的形状、大小相同,图⑷供操作、实验用,图⑸和图⑹备用)

25、如图,已知四边形 中,点 、 、 、 分别是 、 、 、 的中点,并且点 、 、 、 有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 和 互相平分。

26、已知:抛物线 与 轴的一个交点为 。

⑴求抛物线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 的坐标。

⑵点 是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点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以 为一底的梯形 的面积为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⑶点 是第二象限内到 轴、 轴的距离的比为5:2的点,如果点 在⑵中的抛物线上,且它与点 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单位长度:1cm),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点 从点 开始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 运动,同时点 从点 开始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 运动。

⑴在运动开始后的每一时刻一定存在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吗?如果存在,那么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吗?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会同时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⑵试判断 时,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以点 为圆心、 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除此之外 与 还有其他位置关系吗?如果有,请求出 的取值范围。

⑶请你选定某一时刻,求出经过三点 、 、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三数学难题

二、填空题

1、(2008山西太原)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B=2.5,则AC的长为 。

2、(2008湖北孝感)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空出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赵爽弦图"(如图)。如果小正方形面积为1,大正方形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小锐角为θ,那么= 。

3、(2008江苏盐城)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着一边上的高剪开,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试写出其中一种四边形的名称 .

4、(2008四川内江)如图,在的矩形方格图中,不包含阴影部分的矩形个数是 个.

无答案

5、(2008佛山)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且BP = BC,则∠ACP度数是 .

6、(2008佳木斯市)下列各图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

7、(2008泰安) 若等腰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为4,并且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则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 .

8、(2008年陕西省)如图,梯形中,,,且,分别以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则之间的关系是 .

9、(2008年陕西省)如图,菱形的边长为2,,则点的坐标为 .

10、(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B=60°,AB=4cm,则AC的长为________cm.

11、(2008四川凉山州)菱形中,垂直平分,垂足为,.那么,菱形的面积是 ,对角线的长是 .

12、(08海南)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AB=6cm,则AE= cm.

13、(2008 青海)已知菱形的面积是,对角线cm,则菱形的边长是 cm;等腰梯形中,,cm,cm,,则梯形的腰长是 cm.

14、(2008 山东 临沂)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

于点E、F,连接CE,则CE的长________.

15、(2008齐齐哈尔)如图,菱形的边长为1,;作于点,以为一边,做第二个菱形,使;作于点,以为一边做第三个菱形,使;依此类推,这样做的第个菱形的边的长是 .

16、(2008江苏镇江)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厘米,一只蚂蚁由点开始按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8厘米后停下,则这只蚂蚁停在 点.

17、 (2008黑龙江哈尔滨)己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6,点E在直线AD上,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则 的值是 。

18、(2008四川凉山州)菱形中,垂直平分,垂足为,.那么,菱形的面积是 ,对角线的长是 .

19、(2008江苏盐城)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20、(2008山西太原)在梯形ABCD中,,AB=DC=3,沿对角线BD翻折梯形ABCD,若点A恰好落在下底BC的中点E处,则梯形的周长为 。

四、答案

一、选择题

1、5

2、0.6

3、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或菱形)

4、(2008四川内江)如图,在的矩形方格图中,不包含阴影部分的矩形个数是 个.

5、22.5

6、③

7、(结果保留根号的形式).

8、

9、

10、8cm

11、8

12、6

13、;4

14、

15、

16、

17、 2或

18、8

19、6

20、15;

21、5

22、90°

23、6

24、答案不唯一. 可供参考的有:①它内角的度数为60°、60°、120°、120°;②它的腰长等于上底长;③它的上底等于下底长的一半.

25、 1

26、①②③④

27、

28、

29、10㎝2

30、9

31、20

32、48

33、矩形

34、

35、60

三、解答题

1、解:(1)BG=DE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

∴GC=CE,BC=CD,∠BCG=∠DCE=90°)

∴△BCG≌△DCE

∴BG=DE

(2)存在. △BCG和△DCE

△BCG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与△DCE重合

2、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取AB=2

∵N为BC的中点,

∴NC=

在中,

又∵NE=ND,

∴CE=NE-NC=,

故矩形DCEF为黄金矩形。

3、解:(1) 内.

(2) 证法一:连接CD,

∵ DE‖AC,DF‖BC,

∴ 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又∵ 点D是△ABC的内心,

∴ CD平分∠ACB,即∠FCD=∠ECD,

又∠FDC=∠ECD,∴ ∠FCD=∠FDC

∴ FC=FD,

∴ □DECF为菱形.

证法二:

过D分别作DG⊥AB于G,DH⊥BC于H,DI⊥AC于I.

∵AD、BD分别平分∠CAB、∠ABC,

∴DI=DG,

DG=DH.

∴DH=DI.

∵DE‖AC,DF‖BC,

∴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S□DECF=CE·DH =CF·DI,

∴CE=CF.

∴□DECF为菱形.

4、(1)当E为CD中点时,EB平分∠AEC。

由∠D=900 ,DE=1,AD=,推得DEA=600,同理,∠CEB=600 ,从而∠AEB=∠CEB=600 ,即EB平分∠AEC。

(2)①∵CE‖BF,∴== ∴BF=2CE。

∵AB=2CE,∴点B平分线段AF

②能

证明:∵CP=,CE=1,∠C=900 ,∴EP=。

在Rt △ADE中,AE= =2,∴AE=BF,

又∵PB=,∴PB=PE

∵∠AEP=∠BP=900 ,∴△PAS≌△PFB。

∴△PAE可以△PFB按照顺时针方向绕P点旋转而得到。

旋转度数为1200

5、(1)四边形BECF是菱形。·

证明:EF垂直平分BC,

∴BF=FC,BE=EC,∴∠1=∠2

∵∠ACB=90°

∴∠1+∠4=90°

∠3+∠2=90°

∴∠3=∠4

∴EC=AE

∴BE=AE

∵CF=AE

∴BE=EC=CF=BF

∴四边形BECF是菱形

(2)当∠A=45。时,菱形BESF是正方形

证明:∵∠A=45。, ∠ACB=90。

∴∠1=45。

∴∠EBF=2∠A=90。

∴菱形BECF是正方形

6、(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对边平行).

,.

(A.A.S).

(2)当时,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由(1)得,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

边形是菱形).

7、(1)证明:∵AE‖BD, ∴∠E=∠BDC

∵DB平分∠ADC ∴∠ADC=2∠BDC

又∵∠C=2∠E

∴∠ADC=∠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解:由第(1)问,得∠C=2∠E=2∠BDC=60°,且BC=AD=5

∵ 在△BCD中,∠C=60°, ∠BDC=30°

∴∠DBC=90°

∴DC=2BC=10

8、解:解:当cm时,的面积是;

当cm时,的面积是;

当cm时,的面积是.

(每种情况,图给1分,计算结果正确1分,共6分)

9、证明: 过点C作CF⊥AB,垂足为F.

∵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D=∠A=∠CFA=90°.

∴四边形AFCD是矩形.

AD=CF, BF=AB-AF=1.

在Rt△BCF中,

CF2=BC2-BF2=8,

∴ CF=.

∴ AD=CF=.

∵ E是AD中点,

∴ DE=AE=AD=.

在Rt△ABE和 Rt△DEC中,

EB2=AE2+AB2=6,

EC2= DE2+CD2=3,

EB2+ EC2=9=BC2.

∴ ∠CEB=90°.

∴ EB⊥EC.

10、(1)证明:∵四边形为正方形,∴BC=CD,∠BCG=∠DCE=90° ..................2分

∵CG=CE,∴△BCG≌△DCE. ..................4分

(2)答:四边形E′BGD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DC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

∴CE=AE′,∵CG=CE,∴CG=AE′,∵AB=CD,AB‖CD,

∴BE′=DG,BE′‖DG,..................6分

∴四边形E′BGD是平行四边形 ..................8分

11、解法一:矩形中,,,

,,.

解法二:矩形中,.

,,.

12、(1),即,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分,,

又,,,,

四边形是菱形.

(2)证法一:是中点,.

又,,,

,)

,.

即,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二:连,则,且平分,

设交于.

是的中点,.

,是直角三角形. (7分)

13、解:(1)36;(2)秒;

(3)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①当时,设点离开点秒,

作于,.

,,.

当时,点离开点秒.

②当时,设点离开点秒,

,.

...

当时,点离开点秒.

由①②知,当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点离开点秒或秒.

14、证明:(1),,.

由沿折叠后与重合,知,.

四边形是矩形,且邻边相等.

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且,四边形是梯形.

四边形是正方形,,.

又点为的中点,.连接.

在与中,,,,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注:第(2)小题也可过点作,垂足为点,证

15、解(1)证明: ∵CE平分,∴,

又∵MN‖BC,∴,∴,∴.

同理,.∴ .

(2)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点O是AC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即.∴四边形AECF是矩形.

16、(1)解法一:如图25-1

过A作AE⊥CD,垂足为E .

依题意,DE=.

在Rt△ADE中,AD=.

解法二:如图25-2

过点A作AE‖BC交CD于点E,则CE=AB=4 .

∠AED=∠C=60°.

又∵∠D=∠C=60°,

∴△AED是等边三角形 .

∴AD=DE=9-4=5 .

(2)解:如图25-1

∵CP=x,h为PD边上的高,依题意,△PDQ的面积S可表示为:

S=PD·h

=(9-x)·x·sin60°

=(9x-x2)

=-(x-)2+.

由题意,知0≤x≤5 .

当x=时(满足0≤x≤5),S最大值=.

(3)证法一:如图25-3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PD必须等于DQ .

于是9-x=x,x=.

此时,点P、Q的位置如图25-3所示,连QP .

△PDQ恰为等边三角形 .

过点Q作QM‖DC,交BC于M,点M即为所求.

连结MP,以下证明四边形PDQM是菱形 .

易证△MCP≌△QDP,∴∠D=∠3 . MP=PD

∴MP‖QD , ∴四边形PDQM是平行四边形 .

又MP=PD , ∴四边形PDQM是菱形 .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BM=BC-MC=5-=.

证法二:如图25-4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PD必须等于DQ .

于是9-x=x,x=.

此时,点P、Q的位置如图25-4所示,△PDQ恰为等边三角形 .

过点D作DO⊥PQ于点O,延长DO交BC于点M,连结PM、QM,则DM垂直平分PQ,∴ MP=MQ .

易知∠1=∠C .

∴PQ‖BC .

又∵DO⊥PQ, ∴MC⊥MD

∴MP= CD=PD

即MP=PD=DQ=QM

∴四边形PDQM是菱形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且BM=BC-MC=5-=

17、(1)证明:,

是的中点,

又,

.)

即是的中点.

(2)解:四边形是矩形,

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的中点,

即.

四边形是矩形.

18、 (1)添加条件:BE=DF或∠BAE=∠DAF 或∠BAF=∠DAE等

(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B =∠D

在△ABE和ADF中

AB=AD

∠B =∠D

BE=DF

∴△ABE≌ADF

∴AE=AF

19、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AD=CB,AB=CD.

∵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AE=CF

在和中,

(2)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菱形.

证明:,

是,且是斜边(或)

是的中点,

由题意可知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20、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D=CD ,∠A=∠DCF=900

又∵DF⊥DE,

∴∠1+∠3=∠2+∠3

∴∠1=∠2

在Rt△DAE和Rt△DCE中,

∠1=∠2

AD=CD

∠A=∠DCF

∴Rt△DAERt△DCE

∴DE=DF.

21、解:(1)证明:∵∠A=90° ∠ABE=30° ∠AEB=60°

∵EB=ED ∴∠EBD=∠EDB=30°

∵PQ‖BD ∴∠EQP=∠EBD ∠EPQ=∠EDB

∴∠EPQ=∠EQP=30° ∴EQ=EP

过点E作EM⊥OP垂足为M ∴PQ=2PM

∵∠EPM=30°∴PM=PE ∴PE=PQ

∵BE=DE=PD+PE ∴BE=PD+ PQ

(2)解:由题意知AE=BE ∴DE=BE=2AE

∵AD=BC=6 ∴AE=2 DE=BE=4

当点P在线段ED上时(如图1)

过点Q做QH⊥AD于点H QH=PQ=x

由(1)得PD=BE-PQ=4-x

∴y=PD·QH=

当点P在线段ED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过点Q作QH⊥DA交DA延长线于点H' ∴QH'=x

过点E作EM'⊥PQ于点M' 同理可得EP=EQ=PQ ∴BE=PQ-PD

∴PD=x-4 y=PD·QH'=

(3)解:连接PC交BD于点N(如图3)∵点P是线段ED中点

∴EP=PD=2 ∴PQ= ∵DC=AB=AE·tan60°=

∴PC==4 ∴cos∠DPC== ∴∠DPC=60°

∴∠QPC=180°-∠EPQ-∠DPC=90°

∵PQ‖BD ∴∠PND=∠QPC=90° ∴PN=PD=1

QC== ∵∠PGN=90°-∠FPC ∠PCF=90°-∠FPC

∴∠PCN=∠PCF...............1分 ∵∠PNG=∠QPC=90° ∴△PNG~△QPC

∴ ∴PG==

22、 解:当cm时,的面积是;当cm时,的面积是;

当cm时,的面积是.(每种情况,图给1分,计算结果正确1分,共6分)

23、(1)证明:当时,,

又,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可以是菱形.

理由:如图,连接,

由(2)知,得,

与互相平分.

当时,四边形为菱形.

在中,,

,又,,

绕点顺时针旋转时,四边形为菱形.

24、(1)证法一:

①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为对角线,

∴ BC=DC, ∠BCP=∠DCP=45°.

∵ PC=PC,

∴ △PBC≌△PDC (SAS).

∴ PB= PD, ∠PBC=∠PDC.

又∵ PB= PE ,

∴ PE=PD.

② (i)当点E在线段BC上(E与B、C不重合)时,

∵ PB=PE,

∴ ∠PBE=∠PEB, 要“难题”肯定得学习高手才有!而那些学习高手现正努力钻研之中!所以--我劝LZ亲自到书店,掏钱买本难度大的练习。

一到初三数学难题,请高手探讨,30分

(1)解:因为角C=90度

AC=BC=3倍根号2

所以三角形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角B=角BAC=45度

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

所以AB=6

因为DK垂直AB于K

所以角DKB=角DKA=90度

由勾股定理得:

BD^2=BK^2+DK^2

因为角B+角BDK+角DKB=180度

所I以角B=角BDK=45度

所以DK=BK

因为CD=根号2

BC=BD+DC

所以BD=2倍根号2

所以DK=BK=2

因为AB=AK+BK

所以AK=6-2=4

解:因为三角形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角FEP=90度

PE=EF=m

因为角FPE+角DKA=180度

所以PE平行DK

所以PE/DK=AE/AK

所以AE=2m

因为KF=AK-AE-EF

所以KF=4-3m

因为PE=1/2BQ=m

所以BQ=2m

因为QK=BK-BQ

所以QK=2-2m

因为QF=QK+KF

所以QF=6-5m

(2)因为DQF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点Q与点K重合

所以BK=BQ

所以2m=2

m=1 给你提示:

三角形的相似性、勾股定理的运用(或可解三角形)!

(AB-BK)/(BC-CD)=BC/AB

PE/DK=AE/AK

AB=6

AD=2√5

DK=BK=2

EF=PE=m

QF=AB-(AE+EF)-BQ

若△DQF是Rt△,则Q、K重合

PE是△ADK的中位线,m=1

九上数学最难题目

苏教版九上数学哪个单元是最难的部分是函数部分这个单元。在中考中,函数往往作为压轴题,也是选拔题,落分题。往往与三角形知识相联系,形成动点题。难度系数很大,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章节的整合能力。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等古代文明,而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得到了更为严谨的处理。

初三数学压轴题大全及答案

31、(辽宁沈阳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点 ,点 .

(1)以 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 及 的外接圆 (用尺规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若 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 ,求 , , , 四点的坐标;

(3)求经过 , ,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使 的面积等于 的面积?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如图,正确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由直线 ,求得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在 中, ,

是等边三角形

点 的坐标为 ,连结

是等边三角形

直线 是 的切线

点 的坐标为

(3)设经过 , ,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把 代入上式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存在点 ,使 的面积等于 的面积

点 的坐标分别为 , .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压轴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圆、几何作图等大量知识,第3小题是比较常规的结论存在性问题,运用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可解决。

32、(山东滨州卷)已知:抛物线 与 轴相交于 两点,且 .

(Ⅰ)若 ,且 为正整数,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Ⅱ)若 ,求 的取值范围;

(Ⅲ)试判断是否存在 ,使经过点 和点 的圆与 轴相切于点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Ⅳ)若直线 过点 ,与(Ⅰ)中的抛物线 相交于 两点,且使 ,求直线 的解析式.

[解] (Ⅰ)解法一:由题意得, .

解得, .

为正整数, . .

解法二:由题意知,当 时, .

(以下同解法一)

解法三: ,

又 .

(以下同解法一.)

解法四:令 ,即 ,

(以下同解法三.)

(Ⅱ)解法一: .

,即 .

解得 .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法二:由题意知,当 时,

解得: .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法三:由(Ⅰ)的解法三、四知, .

的取值范围是 .

(Ⅲ)存在.

解法一:因为过 两点的圆与 轴相切于点 ,所以 两点在 轴的同侧,

由切割线定理知, ,

即 . ,

解法二:连接 .圆心所在直线 ,

设直线 与 轴交于点 ,圆心为 ,

则 .

在 中,

即 .

解得 .

(Ⅳ)设 ,则 .

过 分别向 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 .

则 .

所以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知, .

因此, ,即 .

过 分别向 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 ,

则 .所以 . .

. .

,或 .

当 时,点 . 直线 过 ,

解得

当 时,点 . 直线 过 ,

解得

故所求直线 的解析式为: ,或 .

[点评]本题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涉及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重点章节的重点知识,是一道选拔功能卓越的好题。

33、(山东济宁卷)如图,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1),直线x=1交x轴于点B。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作直线PC⊥PO,交直线x=1于点C。过P点作直线MN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M,交直线x=1于点N。

(1)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求证:△OPM≌△PCN;

(2)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设AP长为m,四边形POBC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m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C也随之在直线x=1上移动,△PBC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求出所有能使△PBC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解] (1)∵OM∥BN,MN∥OB,∠AOB=900,

∴四边形OBNM为矩形。

∴MN=OB=1,∠PMO=∠CNP=900

∵ ,AO=BO=1,

∴AM=PM。

∴OM=OA-AM=1-AM,PN=MN-PM=1-PM

∴OM=PN

∵∠OPC=900

∴∠OPM+CPN=900

又∵∠OPM+∠POM=900

∴∠CPN=∠POM

∴△OPM≌△PCN

(2)∵AM=PM=APsin450=

∴NC=PM=

∴BN=OM=PN=1-

∴BC=BN-NC=1- - =

(3)△PBC可能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P与A重合时,PC=BC=1,此时P(0,1)

②当点C在第四象限,且PB=CB时,

有BN=PN=1-

∴BC=PB= PN= -m

∴NC=BN+BC=1- + -m

由⑵知:NC=PM=

∴1- + -m=

∴m=1

∴PM= = ,BN=1- =1-

∴P( ,1- )

∴使△PBC为等腰三角形的的点P的坐标为(0,1)或( ,1- )

[点评]此题的设计比较精巧,将几何知识放在坐标系中进行考查,第1题运用相似形等几何知识不难得证,第2小题需利用第1小问的结论来建立函数解析式,第3小题需分类讨论,不要漏解,运用方程思想可以得到答案。 34、(山西卷)如图,已知抛物线 与坐标轴的交点依次是 , , .

(1)求抛物线 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 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 的顶点为 ,抛物线 与 轴分别交于 两点(点 在点 的左侧),顶点为 ,四边形 的面积为 .若点 ,点 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右、向左运动;与此同时,点 ,点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坚直方向分别向下、向上运动,直到点 与点 重合为止.求出四边形 的面积 与运动时间 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3)当 为何值时,四边形 的面积 有最大值,并求出此最大值;

(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能否形成矩形?若能,求出此时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 (1)点 ,点 ,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 , , .

设抛物线 的解析式是

解得

所以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2)由(1)可计算得点 .

过点 作 ,垂足为 .

当运动到时刻 时, , .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 ,所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

所以,四边形 的面积 .

因为运动至点 与点 重合为止,据题意可知 .

所以,所求关系式是 , 的取值范围是 .

(3) ,( ).

所以 时, 有最大值 .

提示:也可用顶点坐标公式来求.

(4)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能形成矩形.

由(2)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 ,所以当 时四边形 是矩形.

所以 .所以 .

所以 .解之得 (舍).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可以形成矩形,此时 .

[点评]本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结合动态问题、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是一道较传统的压轴题,能力要求较高。

35、(四川课改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以 为边在 轴下方作正方形 ,点 是线段 与正方形 的外接圆除点 以外的另一个交点,连结 与 相交于点 .

(1)求证: ;

(2)设直线 是 的边 的垂直平分线,且与 相交于点 .若 是 的外心,试求经过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使该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在 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在 和 中,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又 ,

(2)由(1),有 , . 点 .

是 的外心, 点 在 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 也在 的垂直平分线上.

为等腰三角形, .

而 ,

设经过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为 .

抛物线过点 , . .   ①

把点 ,点 的坐标代入①中,得

即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为 . ②

(3)假定在抛物线上存在一点 ,使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在 轴上.

是 的平分线,

轴上的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必在直线 上,

即点 是抛物线与直线 的交点.

设直线 的解析表达式为 ,并设直线 与 轴交于点 ,则由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把点 ,点 代入 中,得

直线 的解析表达式为 .

设点 ,则有 .   ③

把③代入②,得 ,

,即 .

解得 或 .

当 时, ;

当 时, .

在抛物线上存在点 ,它们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都在 轴上.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也比较强,有一定的新意,第3小问有些难度,有一定的能力要求,解这种题时需冷静地分析题意,找到切入点不会很难。

36、(浙江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经过点A(-2,0)和点B(0, ),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 ,l1与l2相交于点P.⊙C是一个动圆,圆心C在直线l1上运动,设圆心C的横坐标是a.过点C作CM⊥x轴,垂足是点M.

(1) 填空:直线l1的函数表达式是 ,交点P的坐标是 ,∠FPB的度数是 ;

(2) 当⊙C和直线l2相切时,请证明点P到直线CM的距离等于⊙C的半径R,并写出R= 时a的值.

(3) 当⊙C和直线l2不相离时,已知⊙C的半径R= ,记四边形NMOB的面积为S(其中点N是直线CM与l2的交点).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

P(1, )

60�0�2

(2) 设⊙C和直线l2相切时的一种情况如图甲所示,D是切点,连接CD,则CD⊥PD.

过点P作CM的垂线PG,垂足为G,则Rt△CDP≌Rt△PGC (∠PCD=∠CPG=30�0�2,CP=PC), 所以PG=CD=R.

当点C在射线PA上,⊙C和直线l2相切时,同理可证.

取R= 时,a=1+R= ,

或a=-(R-1) .

(3) 当⊙C和直线l2不相离时,由(2)知,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 如图乙,当0≤a≤ 时,

当 时,(满足a≤ ),S有最大值.此时

(或 ).

② 当 ≤a<0时,显然⊙C和直线l2相切即 时,S最大.此时

综合以上①和②,当 或 时,存在S的最大值,其最大面积为

[点评]此题也较为新颖,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揭示了求最值的一般方法,本题的难度设置也较为合适,使同学们都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37、(广东课改卷)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是等腰梯形,BC∥OA,OA=7,AB=4,∠ COA=60°,点P为x轴上的—个动点,点P不与点0、点A重合.连结CP,过点P作PD交AB于点D.

(1)求点B的坐标;

(2)当点P运动什么位置时,△OCP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P的坐标;

(3)当点P运动什么位置时,使得∠CPD=∠OAB,且 = ,求这时点P的坐标。

[解] (1)作BQ⊥x轴于Q.

∵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AQ=∠COA=60°

在RtΔBQA中,BA=4,

∴BQ=AB�6�1sin∠BAO=4×sin60°=

AQ=AB�6�1cos∠BAO=4×cos60°=2,

∴OQ=OA-AQ=7-2=5

∵点B在第一象限内,

∴点B的的坐标为(5, )

(2)若ΔOCP为等腰三角形,∵∠COP=60°,

此时ΔOCP为等边三角形或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若ΔOCP为等边三角形,OP=OC=PC=4,且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

∴点P的坐标为(4,0)

若ΔOCP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OP=OC=4

∴点P的坐标为(-4,0)

∴点P的坐标为(4,0)或(-4,0)

(3)若∠CPD=∠OAB

∵∠CPA=∠OCP+∠COP

而∠OAB=∠COP=60°,

∴∠OCP=∠DPA

此时ΔOCP∽ΔADP

∴ ,

AD=AB-BD=4- =

AP=OA-OP=7-OP

得OP=1或6

∴点P坐标为(1,0)或(6,0).

[点评]本题是一道动态几何压轴题,对学生的分类思想作了重点的考查,是一道很不错区分度较好的压轴题。

38、(广东肇庆卷)已知两个关于 的二次函数 与 ;当 时, ;且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

(1)求 的值;

(2)求函数 的表达式;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问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是否有交点?请说明理由.

[解] (1)由

得 .

又因为当 时, ,即 ,

解得 ,或 (舍去),故 的值为 .

(2)由 ,得 ,

所以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 ,

于是,有 ,解得 ,

所以 .

(3)由 ,得函数 的图象为抛物线,其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 ;

由 ,得函数 的图象为抛物线,其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 ;

故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没有交点.

[点评]本题是一道函数压轴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方程等知识,因该说难度比较恰当解第3小题时要学会画图,比较直观的看出它们是否有交点,在予以说明。

初三上册数学必考难题

三、解答题(22~26题每题6分,27题7分,共37分)

22、如图,矩形 中,点 是 与 的交点,过点 的直线与 、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 。

⑴求证: ;

⑵当 与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3、如图, 是 的弦, 切 于点 , , 交 于点 ,点 为弧 的中点,连结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

⑴找出图中存在的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⑵图中存在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吗?如果存在,请你找出来并给出证明。

24、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 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 在对角线 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 ,另一边与射线 相交于点 。

探究:设 、 两点间的距离为 。

⑴当点 在 上时,线段 与线段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的结论(如图⑴)。

⑵当点 在边 上时,设四边形 的面积为 ,求 与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如图⑵)。

⑶当点 在线段 上滑动时, 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 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 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如图⑶)。(图⑷、图⑸、图⑹的的形状、大小相同,图⑷供操作、实验用,图⑸和图⑹备用)

25、如图,已知四边形 中,点 、 、 、 分别是 、 、 、 的中点,并且点 、 、 、 有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 和 互相平分。

26、已知:抛物线 与 轴的一个交点为 。

⑴求抛物线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 的坐标。

⑵点 是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点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以 为一底的梯形 的面积为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⑶点 是第二象限内到 轴、 轴的距离的比为5:2的点,如果点 在⑵中的抛物线上,且它与点 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单位长度:1cm),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点 从点 开始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 运动,同时点 从点 开始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 运动。

⑴在运动开始后的每一时刻一定存在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吗?如果存在,那么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吗?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会同时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⑵试判断 时,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以点 为圆心、 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除此之外 与 还有其他位置关系吗?如果有,请求出 的取值范围。

⑶请你选定某一时刻,求出经过三点 、 、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初三数学题目大全难题(九上数学最难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