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九上化学方程式汇总图片)
九上化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九上化学方程式汇总图片)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

#初三# 导语: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以下是 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整理与总结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没有了这一步就缺少了重新学习和复习的过程。那么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化学知识点怎么总结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九上化学方程式汇总图片

九年级化学常见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点燃

1、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4P + 5O2O 5

点燃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 2 + O2O

点燃

3、硫磺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SO 2

点燃

4、镁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3O 4

点燃

6、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C + O2

点燃

7、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8、一氧化碳燃烧:2CO + O22

9、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O 2 + H2O == H2CO 3

SO 2 + H2O == H2SO 3 (亚硫酸) SO 3 + H2O == H2SO 4

高温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CO 2

11、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二、分解反应

1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2MnO 4 + MnO2 + O2↑

MnO

13、氯酸钾制氧气:2KClO 32↑

MnO

14、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2O + O2↑

通电

15、电解水:2H 22↑+ O2↑

16、碳酸分解:H 2CO 3 2O + 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2↑ 三、置换反应

18、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2Ag + Cu(NO3) 2

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22

20、锌、铁、镁、铝分别和硫酸反应:Zn + H2SO 4 == ZnSO4 + H2↑

Fe + H2SO 4 == FeSO4 + H2↑ Mg + H2SO 4 == MgSO4 + H2↑ 2Al + 3H2SO 4 == Al2(SO4) 3 + 3H2↑

21、锌、铁、镁、铝分别和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 HCl == 2AlCl3 + 3H2↑

高温

22、木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 32↑

高温

木炭还原氧化铜:2↑ 四、复分解反应

(一)酸 + 碱 → 盐 + 水

23、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 4 == Na2SO 4 + 2H2O

24、氢氧化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u(OH)2 + H2SO 4 == CuSO4 + 2H2O

25、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6、氢氧化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OH)2 + H2SO 4 == MgSO4 + 2H2O

27、氢氧化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Fe(OH)3 + 3HCl == FeCl3 + 3H2O Fe(OH)3 + 3 H2SO 4 == Fe2(SO4) 3 + 3H2O

28、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Ca(OH)2 + H2SO 4 == CaSO4 + 2H2O

(二)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2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

30、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Cl 2 + H2SO 4 == BaSO4↓+ 2HCl

31、碳酸钠与稀盐酸:Na 2CO 3 + 2HCl == 2NaCl+ H2O + CO2↑

3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 = CaCl2+H2O+CO2↑

33、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 3 + HCl == NaCl+ H2O + CO2↑

34、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aCO 3+2HCl = BaCl2+H2O+CO2↑ (三)碱溶液 + 盐溶液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35、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 4+2NaOH = Na2SO 4+Cu(OH)2↓

36、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 3+3NaOH==Fe(OH)3↓+3NaCl

37、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Na 2CO 3+ Ca(OH)2== CaCO3↓+2NaOH (四)盐溶液 + 盐溶液 → 两种新盐 ....

38、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NO 3 + NaCl == AgCl↓+ NaNO3

39、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aCl 2+ Na2CO 3 = BaCO3↓+ 2NaCl

40、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 2+ Na2SO 4 = BaSO4↓+ 2NaCl

(五)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1、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铁锈:6HCl + Fe2O 3 == 2FeCl3 + 3H2O Fe 2O 3 + 3 H2SO 4 == Fe2(SO4) 3 + 3H2O

42、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CuO + H2SO 4== CuSO4+ H2O CuO + 2HCl == CuCl2 + 2H2O

五、其他反应类型

4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 2 + Ca(OH)2 == CaCO3↓+ H2O (验证二氧化碳)

4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CO 2 + Ba(OH)2 == BaCO3↓+ H2O

45、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CO 2+ 2NaOH = Na2CO 3 + H2O (吸收二氧化碳)

46、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 2 + 2NaOH ==Na2SO 3+ H2O (用于吸收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

47、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SO 3 + 2NaOH ==Na2SO 4+ H2O

48、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钡反应:SO 3+ Ba(OH)2 == BaSO4↓+ H2O

△ 4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

5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 Fe2O 32

点燃

51、酒精燃烧:C 2H 5OH + 3O22 + 3H2O

点燃

52、甲烷燃烧:CH 4 + 2O22 + 2H2O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 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 中是否含有NaCl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 稀HCl, 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 ,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 (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 ,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 ,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

7、原子与分子的不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8、原子与离子的不同: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电子总数;离子带有电荷,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十一、有关相同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同的OH –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酸溶液具有相同的H + 十一、一定和不一定 十二: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甲醛 3、 有毒的气体:CO ,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三: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 KMnO 4===== KClO 3====== H 2O 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 4===

4、 实验室制CO 2: CaCO 3+HCl==

化学第一单元笔记整理

题一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一 、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氢键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

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

#初三# 导语: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以下是 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整理与总结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没有了这一步就缺少了重新学习和复习的过程。那么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化学知识点怎么总结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九上化学方程式汇总图片

九年级化学常见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点燃

1、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4P + 5O2O 5

点燃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H 2 + O2O

点燃

3、硫磺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SO 2

点燃

4、镁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3O 4

点燃

6、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C + O2

点燃

7、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8、一氧化碳燃烧:2CO + O22

9、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O 2 + H2O == H2CO 3

SO 2 + H2O == H2SO 3 (亚硫酸) SO 3 + H2O == H2SO 4

高温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炭层:CO 2

11、生石灰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二、分解反应

1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2MnO 4 + MnO2 + O2↑

MnO

13、氯酸钾制氧气:2KClO 32↑

MnO

14、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2O + O2↑

通电

15、电解水:2H 22↑+ O2↑

16、碳酸分解:H 2CO 3 2O + 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2↑ 三、置换反应

18、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2Ag + Cu(NO3) 2

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22

20、锌、铁、镁、铝分别和硫酸反应:Zn + H2SO 4 == ZnSO4 + H2↑

Fe + H2SO 4 == FeSO4 + H2↑ Mg + H2SO 4 == MgSO4 + H2↑ 2Al + 3H2SO 4 == Al2(SO4) 3 + 3H2↑

21、锌、铁、镁、铝分别和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 HCl == 2AlCl3 + 3H2↑

高温

22、木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 32↑

高温

木炭还原氧化铜:2↑ 四、复分解反应

(一)酸 + 碱 → 盐 + 水

23、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 4 == Na2SO 4 + 2H2O

24、氢氧化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u(OH)2 + H2SO 4 == CuSO4 + 2H2O

25、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6、氢氧化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OH)2 + H2SO 4 == MgSO4 + 2H2O

27、氢氧化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Fe(OH)3 + 3HCl == FeCl3 + 3H2O Fe(OH)3 + 3 H2SO 4 == Fe2(SO4) 3 + 3H2O

28、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Ca(OH)2 + H2SO 4 == CaSO4 + 2H2O

(二)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2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

30、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Cl 2 + H2SO 4 == BaSO4↓+ 2HCl

31、碳酸钠与稀盐酸:Na 2CO 3 + 2HCl == 2NaCl+ H2O + CO2↑

3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 = CaCl2+H2O+CO2↑

33、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 3 + HCl == NaCl+ H2O + CO2↑

34、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aCO 3+2HCl = BaCl2+H2O+CO2↑ (三)碱溶液 + 盐溶液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35、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 4+2NaOH = Na2SO 4+Cu(OH)2↓

36、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 3+3NaOH==Fe(OH)3↓+3NaCl

37、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Na 2CO 3+ Ca(OH)2== CaCO3↓+2NaOH (四)盐溶液 + 盐溶液 → 两种新盐 ....

38、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NO 3 + NaCl == AgCl↓+ NaNO3

39、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aCl 2+ Na2CO 3 = BaCO3↓+ 2NaCl

40、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 2+ Na2SO 4 = BaSO4↓+ 2NaCl

(五)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1、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铁锈:6HCl + Fe2O 3 == 2FeCl3 + 3H2O Fe 2O 3 + 3 H2SO 4 == Fe2(SO4) 3 + 3H2O

42、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CuO + H2SO 4== CuSO4+ H2O CuO + 2HCl == CuCl2 + 2H2O

五、其他反应类型

4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 2 + Ca(OH)2 == CaCO3↓+ H2O (验证二氧化碳)

4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CO 2 + Ba(OH)2 == BaCO3↓+ H2O

45、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CO 2+ 2NaOH = Na2CO 3 + H2O (吸收二氧化碳)

46、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 2 + 2NaOH ==Na2SO 3+ H2O (用于吸收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

47、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SO 3 + 2NaOH ==Na2SO 4+ H2O

48、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钡反应:SO 3+ Ba(OH)2 == BaSO4↓+ H2O

△ 4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

5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 Fe2O 32

点燃

51、酒精燃烧:C 2H 5OH + 3O22 + 3H2O

点燃

52、甲烷燃烧:CH 4 + 2O22 + 2H2O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 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 中是否含有NaCl :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 稀HCl, 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 ,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 (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 ,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 ,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

7、原子与分子的不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8、原子与离子的不同: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电子总数;离子带有电荷,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十一、有关相同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同的OH –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不同的酸溶液具有相同的H + 十一、一定和不一定 十二: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甲醛 3、 有毒的气体:CO ,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三: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 KMnO 4===== KClO 3====== H 2O 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 4===

4、 实验室制CO 2: CaCO 3+HCl==

化学第一单元笔记整理

题一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一 、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氢键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

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九上化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九上化学方程式汇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