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共46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后记: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各样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实验涉及到小苏打和白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2、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在感知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

学法指导:

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重点:

观察和阐述小苏打和醋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小苏打和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教学准备: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火柴、白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刘青是什么人、你喜欢他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刘青)

其实,老师也会魔术,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老师这里有两瓶矿泉水(其中一瓶装苏打水),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可以让学生尝一尝)。你们看见过红色的矿泉水吗?老师将用神奇的魔法把它变成红色的矿泉水,同学们相信吗?

(演示:将苏打水倒入浸透过酚酞溶液的杯子里,苏打水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

其实刚才老师的魔术是运用了两种物质混合?它们之间发生了变化?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这魔术神奇吧,同学们想不想学学?想学那得看看同学们待会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如果大家能积极思维、想像,积极回答问题,能主动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课后老师一定把这魔术教给大家?好吗?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变化。

展示物品:小苏打和白醋。看看这两种物质,你知道它是什么吗?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醋和小苏打?(来观察标签也是一种很好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出示自学提纲

1、请各小组仔细观察这两种物质并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在这里老师首先要提醒同学们,在我们不知道物质对我们身体是否有害时,我们不能直接去摸、闻、尝。只能隔着瓶子感觉它的气味,坚决不能尝,明白了吗?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白醋的气味很酸,有点冲鼻?摸起来凉凉的。小苏打像面粉一样,比面粉粗一些?都是白色的小颗粒。)

2、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我们都有哪些混合的方法?(3种方法。第一种是先把小苏*进烧杯里?后倒白醋;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一般情况下我们混合的比例为一份小苏打?三份白醋)

3、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产生气泡)

4、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时会出现情况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该如何做?(用实验方法来证明)

(三)小组交流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

(四)学生分组实验

师:请大家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注意实验中大胆一点,白醋与小苏打反应时,可用木棒搅拌,千万不要拿着集气瓶摇来晃去。不搅拌时用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卡片上。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现象较多。(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五)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1、各小组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2、混合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

(六)验证它们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1、实验中大家都看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以后会产生气泡,气泡里的气体会是空气吗?(学生猜想)

2、用什么办法证明它到底是不是空气呢?

3、教师演示:火柴的燃烧实验

(1)观察一只空瓶和实验后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它们有没有不一样的?

(2)(教师示范)观察点燃的火柴在空气中的现象,再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在实验后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的现象,点燃的火柴有什么变化?

(3)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4)刚才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气体有什么性质?(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光凭这二个性质我们能推断这是什么气体吗?

(七)讨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八)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 混合) (气体) (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知道昼夜的成因;

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搜集“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资料。

教学过程

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1、师: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白天和黑夜)

2、出示校园(或周边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

师: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交流:

(1)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

(3)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变化的?

(4)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5)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昼夜交替时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规律,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确定本课研究内容:探索昼夜交替的成因。

二、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游戏活动:

(1)师: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2)、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2、教师演示实验:

(1)用地球仪和投影仪做昼夜交替的实验。学生观察。

(2)师: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

(3)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生1:我们要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方作标记,假设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作为观测到对象。

生2:我们要仔细观察做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怎么变化的?

3、你们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4、学生实验,交流操作注意点。

生1: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生2: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5、学生分组讨论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质疑假设—实验验证,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充分让学生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研究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1、师: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完成小练习:

小组实验,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当_____________是白天时,__________________是黑夜,_______________是清晨,__________是黄昏。

2、拓展思考: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师作适当介绍:

生1:德国人会在白天(下午1点)看到实况直播。(德国与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

生2:美国人看实况直播和睡觉只能选其一了。(美国与我国的时差为-13到-16小时)

生3:澳大利亚会在晚上10点看到实况直播(澳大利亚与我国的时差为+2小时)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00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转动地球仪,学生可以体验到地球上不同位置地区的昼夜在时间上的差异,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信息交流

1、师:就“昼夜交替”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和书上第8页的内容进行交流。)

生1:古代中国人认为:……

生2:古希腊学者认为:……

生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

生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2、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这些观点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观点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1:人类的饮食起居与昼夜交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2:我们的学习不要停留在经验上,要敢于提出质疑,辨析,不轻信权威。敢于通过实验来探索大自然的规律。

生3: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五、作业

布置学生写研究昼夜交替的科学小论文。

设计意图:了解古人对昼夜交替原因的探索,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科版(新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①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发电有多种方法。

②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教育和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教学重点:认识电池和发电站怎样得到电能

教学难点:发电机的构造及发电机是怎样产生电流的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引导法,观察法、实验法、阅读资料法 教学准备:课件(含有各种电池图片)、手摇发电机、导线、带灯座的小灯泡、

指南针、溜溜球的绳子、小电动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以抢答的形式复习旧知。 2、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知道了能量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哪种?(电能) 对,电的用途广泛,使用方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那么,我们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7 电能从哪里来)

3、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说说,我们平时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同时课件出示用电器图片,问:这些用电器使用的电从哪里来?

4、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从电池中获得,也可以从发电站获得。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过渡到新知探究,自然且符合儿童探究规律)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池

1、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池吧!

2、电池是一种可以带着走的“电能” ,电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课件出示图片)这些电池你认识吗?

3、小组讨论:这些电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是把什么能量转化成电能的?你能介绍其中的一种电池吗?

请小组代表介绍汇报,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与学生自主介绍的形式,充分发掘了学生中的知识资源,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了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共46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后记: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各样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实验涉及到小苏打和白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2、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在感知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

学法指导:

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重点:

观察和阐述小苏打和醋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小苏打和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教学准备: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火柴、白纸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刘青是什么人、你喜欢他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刘青)

其实,老师也会魔术,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老师这里有两瓶矿泉水(其中一瓶装苏打水),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可以让学生尝一尝)。你们看见过红色的矿泉水吗?老师将用神奇的魔法把它变成红色的矿泉水,同学们相信吗?

(演示:将苏打水倒入浸透过酚酞溶液的杯子里,苏打水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

其实刚才老师的魔术是运用了两种物质混合?它们之间发生了变化?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这魔术神奇吧,同学们想不想学学?想学那得看看同学们待会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如果大家能积极思维、想像,积极回答问题,能主动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课后老师一定把这魔术教给大家?好吗?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变化。

展示物品:小苏打和白醋。看看这两种物质,你知道它是什么吗?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醋和小苏打?(来观察标签也是一种很好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出示自学提纲

1、请各小组仔细观察这两种物质并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在这里老师首先要提醒同学们,在我们不知道物质对我们身体是否有害时,我们不能直接去摸、闻、尝。只能隔着瓶子感觉它的气味,坚决不能尝,明白了吗?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白醋的气味很酸,有点冲鼻?摸起来凉凉的。小苏打像面粉一样,比面粉粗一些?都是白色的小颗粒。)

2、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我们都有哪些混合的方法?(3种方法。第一种是先把小苏*进烧杯里?后倒白醋;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一般情况下我们混合的比例为一份小苏打?三份白醋)

3、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产生气泡)

4、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时会出现情况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该如何做?(用实验方法来证明)

(三)小组交流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

(四)学生分组实验

师:请大家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注意实验中大胆一点,白醋与小苏打反应时,可用木棒搅拌,千万不要拿着集气瓶摇来晃去。不搅拌时用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卡片上。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现象较多。(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五)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1、各小组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2、混合的方法不一样?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一样吗?

(六)验证它们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1、实验中大家都看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以后会产生气泡,气泡里的气体会是空气吗?(学生猜想)

2、用什么办法证明它到底是不是空气呢?

3、教师演示:火柴的燃烧实验

(1)观察一只空瓶和实验后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它们有没有不一样的?

(2)(教师示范)观察点燃的火柴在空气中的现象,再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在实验后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的现象,点燃的火柴有什么变化?

(3)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4)刚才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气体有什么性质?(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光凭这二个性质我们能推断这是什么气体吗?

(七)讨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八)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 混合) (气体) (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2、知道昼夜的成因;

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手电筒,小地球仪,搜集“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资料。

教学过程

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1、师: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白天和黑夜)

2、出示校园(或周边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

师: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交流:

(1)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

(3)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变化的?

(4)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5)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昼夜交替时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规律,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确定本课研究内容:探索昼夜交替的成因。

二、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游戏活动:

(1)师: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2)、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2、教师演示实验:

(1)用地球仪和投影仪做昼夜交替的实验。学生观察。

(2)师: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

(3)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生1:我们要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方作标记,假设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作为观测到对象。

生2:我们要仔细观察做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怎么变化的?

3、你们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4、学生实验,交流操作注意点。

生1: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

生2: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5、学生分组讨论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质疑假设—实验验证,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充分让学生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研究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1、师: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完成小练习:

小组实验,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当_____________是白天时,__________________是黑夜,_______________是清晨,__________是黄昏。

2、拓展思考: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师作适当介绍:

生1:德国人会在白天(下午1点)看到实况直播。(德国与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

生2:美国人看实况直播和睡觉只能选其一了。(美国与我国的时差为-13到-16小时)

生3:澳大利亚会在晚上10点看到实况直播(澳大利亚与我国的时差为+2小时)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00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转动地球仪,学生可以体验到地球上不同位置地区的昼夜在时间上的差异,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信息交流

1、师:就“昼夜交替”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和书上第8页的内容进行交流。)

生1:古代中国人认为:……

生2:古希腊学者认为:……

生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

生4: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

2、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这些观点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观点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1:人类的饮食起居与昼夜交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2:我们的学习不要停留在经验上,要敢于提出质疑,辨析,不轻信权威。敢于通过实验来探索大自然的规律。

生3: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五、作业

布置学生写研究昼夜交替的科学小论文。

设计意图:了解古人对昼夜交替原因的探索,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科版(新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①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发电有多种方法。

②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教育和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教学重点:认识电池和发电站怎样得到电能

教学难点:发电机的构造及发电机是怎样产生电流的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引导法,观察法、实验法、阅读资料法 教学准备:课件(含有各种电池图片)、手摇发电机、导线、带灯座的小灯泡、

指南针、溜溜球的绳子、小电动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以抢答的形式复习旧知。 2、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知道了能量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哪种?(电能) 对,电的用途广泛,使用方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那么,我们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7 电能从哪里来)

3、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说说,我们平时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同时课件出示用电器图片,问:这些用电器使用的电从哪里来?

4、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从电池中获得,也可以从发电站获得。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过渡到新知探究,自然且符合儿童探究规律)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池

1、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池吧!

2、电池是一种可以带着走的“电能” ,电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课件出示图片)这些电池你认识吗?

3、小组讨论:这些电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是把什么能量转化成电能的?你能介绍其中的一种电池吗?

请小组代表介绍汇报,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与学生自主介绍的形式,充分发掘了学生中的知识资源,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了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