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图,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图,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图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1.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2. 力学: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力、重力、惯性、动量、功、能、机械能守恒等。

3. 热学:温度、热量、比热、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4. 光学:光的反射、折射、色散、透镜成像等。

5. 电学: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电功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6. 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共振等。

7. 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相变、热力学第三定律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表表十一: 多彩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微观世界 1、物质的组成: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如夸克)。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的间距极小,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的间距较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2、1nm=10-9m ,一般分子直径只有0.3nm-0.4nm(纳米)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里通过的路程。

质量 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 克(g) 、 毫克 (mg)3、测量工具(实验室):天平、量筒。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

2、 1 t=1000kg 1kg=1000 g 1 g=1000 mg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变形公式:m=ρV V=m/ρ3、单位: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 g/cm3 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而改变(温度、压强、状态不变)2、记住水的密度:1.0×103kg/m3测量物质的密度 1、 原理:ρ= 2、 测量工具:天平、量筒 测量方法: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再用量筒测出体积V,最后用公式ρ= 计算出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 1、鉴别物质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水的反常膨胀: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表十二: 运动和力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情况不同。

运动的快慢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的公式:v= 变形公式:s=vt t=s/v 速度的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换算关系:1 m/s=3.6 km/h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刻度尺,时间测量用钟表。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这就是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尽量减小误差。

2、1km=103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1mm=103um 1um=103nm3、1h=60min=3600s力的作用效果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力的示意图。

2、力的单位:牛顿(N)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惯性是物体本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

一、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回声

声音的分类 声音的特性 噪声

二、热现象 温度与温度计 融化与凝固 汽化与液化 升华与凝华

物态变化伴随能量的变化

三、光现象 光的产生

光传播规律 小孔成像 光学仪器及其使用 近视眼与远视眼 望远镜和显微镜 不可见光 实像与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物质物理属性 质量 密度 比热容 分子动理论

五、力与运动 机械运动

速度定义及其计算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力的测量与合成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六、压强与浮力 压力与压强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特点 液体压强与流速、体积的关系

浮力及其计算方法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测量液体密度的两种特殊方法

七、简单机械与功、能量 杠杆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功与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的定义 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

热量计算的三个重要公式:比热容公式,热值公式,热平衡方程 内燃机工作过程

八、电磁现象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

三个重要电学实验: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焦耳定律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望采纳!!谢谢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力和机械一、力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力”就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指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变化。

运动快慢指由动到静、静到动、快到慢、慢到快;运动方向指由直线到曲线、由曲线到直线等;物体形变指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力的示意图:只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

二、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三、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四、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5、增大摩擦力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滑动代替滚动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 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图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1.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2. 力学: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力、重力、惯性、动量、功、能、机械能守恒等。

3. 热学:温度、热量、比热、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4. 光学:光的反射、折射、色散、透镜成像等。

5. 电学: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电功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6. 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共振等。

7. 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相变、热力学第三定律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表表十一: 多彩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微观世界 1、物质的组成: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如夸克)。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的间距极小,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的间距较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2、1nm=10-9m ,一般分子直径只有0.3nm-0.4nm(纳米)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里通过的路程。

质量 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 克(g) 、 毫克 (mg)3、测量工具(实验室):天平、量筒。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

2、 1 t=1000kg 1kg=1000 g 1 g=1000 mg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变形公式:m=ρV V=m/ρ3、单位: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 g/cm3 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而改变(温度、压强、状态不变)2、记住水的密度:1.0×103kg/m3测量物质的密度 1、 原理:ρ= 2、 测量工具:天平、量筒 测量方法: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再用量筒测出体积V,最后用公式ρ= 计算出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 1、鉴别物质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水的反常膨胀: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表十二: 运动和力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情况不同。

运动的快慢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的公式:v= 变形公式:s=vt t=s/v 速度的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时(km/h)换算关系:1 m/s=3.6 km/h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刻度尺,时间测量用钟表。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这就是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尽量减小误差。

2、1km=103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1mm=103um 1um=103nm3、1h=60min=3600s力的作用效果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力的示意图。

2、力的单位:牛顿(N)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惯性是物体本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

一、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回声

声音的分类 声音的特性 噪声

二、热现象 温度与温度计 融化与凝固 汽化与液化 升华与凝华

物态变化伴随能量的变化

三、光现象 光的产生

光传播规律 小孔成像 光学仪器及其使用 近视眼与远视眼 望远镜和显微镜 不可见光 实像与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物质物理属性 质量 密度 比热容 分子动理论

五、力与运动 机械运动

速度定义及其计算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力的测量与合成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六、压强与浮力 压力与压强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特点 液体压强与流速、体积的关系

浮力及其计算方法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测量液体密度的两种特殊方法

七、简单机械与功、能量 杠杆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功与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的定义 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

热量计算的三个重要公式:比热容公式,热值公式,热平衡方程 内燃机工作过程

八、电磁现象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

三个重要电学实验: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焦耳定律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望采纳!!谢谢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力和机械一、力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力”就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指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变化。

运动快慢指由动到静、静到动、快到慢、慢到快;运动方向指由直线到曲线、由曲线到直线等;物体形变指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力的示意图:只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

二、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三、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四、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5、增大摩擦力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滑动代替滚动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 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图,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