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00道)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00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解决问题几的几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编排也是逐步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8的口诀之后,只在练习中以情境的方式,说明条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现实问题。9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情境图中,由学生自己组织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在设计上,逐步增加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解决问题:一根绳子长18米,第一次剪去5米,第二次剪...

绳子比原来短9+5=14米 5+9=14米

答:这跟绳子比原来短14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00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

1、学校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聪聪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聪聪的4倍。奶奶今年75岁,奶奶比妈妈大多少岁?

3、学校买了12个足球,买的排球比足球少3个,买的乒乓球是排球的5倍,买乒乓球多少个?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弟弟今年9岁,哥哥15岁,爸爸的年龄比弟弟的4倍多3岁,爸爸多少岁?

6、 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只,卖了28只,还剩多少只钢笔?

7、每个房间住4人,26人,至少需要住多少个房间?

8、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本,第二天看了30本,第一天看了多少本?

9、小芳借了一本70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页,她能按期看完吗?

10、3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乘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1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松树多少棵?

12、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玻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有多少同学擦玻璃?

1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

14、 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4倍。五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多少棵?

1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

1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

17、每件衣服5颗纽扣,5件衣服共多少颗纽扣呢?

18、江江踢了52下毽子,明明踢得比江江少17下,明明和江江一共踢了多少下?

19、方方今年9岁,东东妈妈的年龄正好是方方的4倍,东东的妈妈今年几岁了?

20、动物园的门票一张是5元。

(1)买5张票一共要多少钱呢?

(2)小明有35元,买6张票够吗?

28、一本故事书30页,吉祥每天看5页,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6天看完,每天看几页?

30、一个乒乓球2元,4个羽毛球12元,哪种球比较便宜?便宜多少元?

31、乌龟和蜗牛在一段24米长的跑道上进行爬行比赛,乌龟每分钟爬6米,蜗牛每分钟爬3米。

(1)小乌龟需要多少时间?

(2)蜗牛需要多少时间?

(3)冠军是谁?

32、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33、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36、二(1)班有40人。体育课时平均站成5行,每行站几人?

如果平均占8行,每行站几人?

37、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38、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39、二(2)班有51人,跳绳的有25人,拍皮球的有8人。其余的踢球,踢球的有多少人?

40、果园里有73棵树,苹果树有26棵,杏树有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41、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3倍。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42、一瓶药,如果每天吃3次,每次2片,可以吃6天,这瓶药有多少片?

43、校园里有柳树12棵,有杨树4行,每行有6棵,请问校园里共有多少棵树?

44、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

45、小明最爱吃的一种钙片,一瓶装有48片,按规定每天两次,每次三片,这瓶该片能吃几天?

46、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47、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48、一包饼干25块,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块?还剩下几块?

49、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个人, 1条大船限乘6个人,这些船能做多少个人?

50、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二)

(列出算式,并写出单位名称和“答”)

1、有18个扣子,每件衣服钉5个扣子,能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

2、30个同学跳舞,排成4行,每行有几个同学,还剩几个?

3、有37米布,每5米做成一个被单,能做几条被单,还剩几米?

4、有18颗树,种了3行,平均每行种几棵树?

5、有38只鸟,7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鸟,还剩几只?

6、老师带来58元钱去买花,每束花6元,能买几束?还剩几元钱?

7、一盒巧克力有45块,分给8个小孩,每人几块?还剩几块?

8、35个男生丢沙包,每5个人一组,能分几组?

9、一共有26个球,每人抱3个球,至少几人能抱完?

10、有31条小船,每条小船能坐4人,一共需要几条船?

11、有34元钱,每支钢笔5元,能买几支钢笔?还剩几元?

12、有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13、小明和同学共15人准备打的回家,每辆车能坐4人,需要几辆车?

14、 3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提示:一个星期7天)

15、50颗糖,平均放在8个盒子里,剩下的放纸袋里,纸袋里有多少颗糖?

16、50本图书,每个班分6本,可以分几个班?还剩几本?

17、学校食堂买来81棵大白菜,每筐装9棵,可以装几筐?

18、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能装几盒?还余几个?

19、一张纸可以剪7个五角星,剪58颗需要几张纸?

20、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至少要装多少盒?

21、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22、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23、绿化带中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绿化带中松树几棵?

24、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25、妈妈买来26米花布,每3米做一件连衣裙,最多做几件连衣裙?

26、45个水饺,一个碗能盛8个水饺,需要几个碗?

27、薯片每包5元,牛奶每盒3元、饼干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8、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

(1)两天共卖出几箱?

(2)第二天卖的箱数是第一天的几倍?

29、 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3人一组,分了8组,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如果分成4组,每组有几人?

30、有52个苹果,9个人平均分,

(1)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

(2)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31、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

(1)一共做了几多花?

(2)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32、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33、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还剩2个,一共有几个苹果?

34、红红买了6本书,每本8元,她给了售货员阿姨50元,应找回几元?

35、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5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至少需要几只袋子?

36、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37、一种贴画,每张5元。琳琳原来有10张,花40元又买了一些,她现在有几张贴画?

38、买3个大气球花了12元钱,买一个小气球花了2元,一个大气球比一个小气球贵多少元?

39、妈妈买了20支铅笔,5支装一盒。小红拿走2盒,还剩几盒?

选做题:

1、一包饼干,不到3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正好分完。这包饼干最多有多少块?

2、找规律填数。

(1)1、2、5、10、17、( )、( )、( )。

(2)1、2、3、5、8、( )、( )、( )。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

以下内容为 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两步计算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尝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尝试用递等的格式进行解答。并在具体情境意义的支撑下,初步理解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表内乘除的知识,对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用分布列式,极个别学生已在平时接触综合列式。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列综合列式。

根据上述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经历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寻找有效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并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领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重点及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找到关键的中间问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小朋友,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

1、(课件)逐幅出示主题图,配着音乐、师描述场景,整体呈现主题后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生找到数学问题: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师板书)

(二)解决问题

1、师引导学生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

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关的信息?

生找到数学信息: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每辆坐3人

2、但是小朋友的总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3、为什么解决碰碰车的问题而去找划船的小朋友了呢?

4、列式计算

5、学生内化分析过程,用自己的话说说怎么解决问题的。

请2个学生反馈说一说。

6、师小结解题方法,并初步提炼从问题——信息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信息——问题综合分析法的思想。

请1个学生说一说。

(三)列综合算式

1、能把这两个算式合成一道算式吗?(生独立尝试)

2、反馈综合算式,教学递等式,理解计算顺序。

师边板书边说: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4×6?

象这样乘除在一起的算式,一般从左往右算。

3、发现得到: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的异同

发现格式不同,意义相同:都是先算一共有多少人?所以属于同一种方法。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1、出示蛋糕图

(1)师:几个小朋友春游玩累了,几个好伙伴打算休息吃些蛋糕,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能不能用今天刚学的本领来解决。

(2)生独立解答,同桌互说想法。

(3)投影反馈学生的作业

生1:3×8=24(块) 生2:3×8÷6

24÷6=4(块) =24÷6

=4(块)

(4)请学生自己解释算式的含义,肯定两个学生的解答,鼓励其他学生向生2学习,马上运用今天所学的新知。

2、分可乐

(1)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

(2) 请4位学生来板演

①3×3=9(人) ②18÷(3×3) ③18÷3=6(瓶) ④18÷3÷3

18÷9=2(瓶) =18÷9 6÷3=2(瓶) =6÷3

=2(瓶) =2(瓶)

(3)生生互动,你问我答,理解解题思路

如:××,请问: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4)找相同意思的算式,真正明白分步和综合的具体含义。

3、鸡妈妈找算式

(1)课件播放母鸡和小鸡的叫声,请学生猜一猜谁来了,鸡妈妈捉了24条虫子,每个孩子分鸡条?帮母鸡妈妈找到正确地算式。①24÷(2×4) ②24÷4

(2)学生伸手指表示,说说为什么选?

(3)如果选②,问题该怎么改?(“每个”改成“每窝”)

(4)师小结:每窝相对应的是窝数,每个相对应的是个数,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信息和问题要一一对应。

四、激发兴趣,闯关营救

师讲故事:美羊羊被红太狼抓走关在一个秘密的山洞里,狡猾的灰太狼设了三道机关,只有破了这3道机关才能救出美羊羊。

第一关:来到山洞前,只见很多盆鲜花拦住了去路,必须摆好这些花才能进去,每行摆4盆,可以摆几行?(学生反应缺少信息,不能做。)

再出示信息:有3堆红花,每堆8盆

第二关:出示信息①喜羊羊每餐要吃1千克的青草

②懒羊羊每餐吃得是喜羊羊的3倍

③暖羊羊吃得是懒羊羊的2倍

你能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第三关:见到了美羊羊,可怜的她被一条有机关的绳子五花大绑,这根12米长的绳子被对折了一次后,再对折了一次是多长?

a.12÷2=6(米) b.12÷2÷2=3(米) c.12÷(2×2)=3(米)

五、课堂小结,分享收获

高兴的同时,我们静静的回忆一下,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解题方法:小朋友,今天我们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两步计算的)在我们面对这样题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去想:第一种:看看题目中的两条相关信息能知道什么,再用求得的新信息和第三条信息解决问题,这就是从信息到问题。第二种: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对应的信息,是不是都已经直接告诉我们了,如果没有,就把它先算出来,这就是从问题到信息。

六、看书练习,个别指导

学生看书后,做课堂练习,师批改。 以动态的方式整体呈现主题图,让学生看懂两幅图的含义,清楚之间的联系。优美的轻音乐,让枯燥的、理性的“解决问题”有了一丝地生动,自然激发学生解决图中问题的欲望。

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尝试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突破中间问题,明白图中红色箭头的意思。

——同桌交流

初步建构分析法模式,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信息——问题来思考,渗透综合分析法感受不同的思考方法。

递等式格式第一次出现,需要详细讲解书写格式,在具体情景依托之下,顺理成章地明白了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打通了分步和综合的意义。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基本练习,巩固新授,放手独立思考完成,投影反馈两个不同的列式方法,通过比较发现,都是先算“一共有几块蛋糕?”再次建构两步计算的解题模型。

——独立完成后,黑板板演

本题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体现解题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反馈,通过生问生答互动的形式,大大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油然提升。

课至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让二年级的小朋友略有些倦意了,有趣味性的游戏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使小朋友保持学习的热情,选题中突出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特征区别,并渗透信息和问题一一对应的思想。

有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美羊羊”故事是小朋友的最爱营救任务急不可待,在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激发着学生的聪明才智。练习巩固,深化变得水到渠成。虽是虚拟的情景,但学生的情感却是真挚的,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每条坐4人 先算:

有6条船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再算:

每辆坐3人 需要几辆碰碰车?

4×6=24(人) 4×6÷3

24÷3=8(辆) =24÷3

=8(辆)

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带着自己的理解把一纸的设计付诸于实际教学,当中有欣喜有质疑,有收获有遗憾,我都一一珍藏,正是这些使我的教学走向更加成熟。退去上课的余热,静静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选材不必“舍近求远”

听过很多公开课,为了教学新颖,创设了很多不同于教材的情景。我认为教材是课堂的载体,不应轻易地脱离教材,花很多精力去另起炉灶。如果教材提供的材料不适合该地区的实际教学,那该另当别论了。于是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前后尝试了两种呈现方式。其一:先出示第一幅小朋友在玩划船图,引导学生找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再描述这些划船的小朋友去玩碰碰车,解决“需要几辆碰碰车?”把两幅图分解成2部分,把学生的理解难度降低了,教学实施的非常流畅。但流畅的背后我在思考:这样是否违背了教

材整体呈现的意图呢?虽然在图中有一个红色箭头,表示“玩碰碰车就是划船的小朋友”,但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这样分步呈现,是否削弱了学生获得,处理信息的能力呢?于是我又尝试另一种方案,其二:动态逐幅出示,老师用简洁语言描绘情景,直接发现问题,从问题开始入手,层层寻找需要的信息,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个人感觉第二种方案更加贴近教材的意图,使得课堂显得更加大气,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分析数量关系不必“羞羞答答”

“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本课中,找对中间问题是关键。开始我一直困惑:执教的“度”该如何把握?是应该继承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严密的分析数量关系,还是跟着课改的潮流淡化数量关系,模糊的让学生体验且点到为止呢?经过和专家的指导,结合实际教学,眼前的教学之路渐渐地清晰明了了。认为数量关系一定要分析,但不能传统的灌输,死记硬背解决问题的公式,也不是“羞羞答答”欲说还休,虽然课堂热闹非凡,但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解题思路混乱,理不出头绪。我觉得应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具体的情景中自然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中我没有刻意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是问道:要解决“需要几辆碰碰车?”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然想到需要“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和“每辆坐3人”这两条信息,并发现小朋友的人数不知道,必须先求出来,继而再去找划船的信息,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的分析都是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过程,分析法的思想顺利渗透和体验。分析数量关系变得不在刻板,统一,也不在“羞羞答答”,而是不露痕迹地巧妙存在。在此我只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从信息到问题,感受综合法。在一定量的感悟后再进行提炼解决方法,建构两步计算的结构特征,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水到渠成。

三、教学尺度应该合理把握

在例题中出现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其中递等式的书写格式第一次出现。曾经我也犹豫过,既然教材里出现了,是否该落实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呢?翻阅整套教材,发现四下有一单元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重点教学递等式和运算顺序,于是我思量斟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用递等式来书写,但并不作为教学重点,要求人人掌握,运算顺序也是建立在具体情景中理解的,真正体现学生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愿望是美好的,实际教学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都如视珍宝,使我今后的教学之路走的更宽,更坚定!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

【 #二年级# 导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评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评课稿

刘老师设计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节课的。设计构思非常巧妙,从鳄鱼张开的嘴巴抽象出角的概念,并用手势表示,再利用三角板的尖尖的角来突出组成图形的要素——顶点和边,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例证来巩固角的概念,巩固练习中的几个设计也特别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比较哪个滑梯陡,利用转盘来教学弧线,利用灯光扫射的转动过程来提出哪盏灯扫过的范围比较大,再把灯光扫射的两个角画下来进行比较角的大小等等。

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

听了孙老师和白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两节课都层次清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数、剪、拼、摆等系列操作活动,着重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解决问题几的几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编排也是逐步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8的口诀之后,只在练习中以情境的方式,说明条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现实问题。9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情境图中,由学生自己组织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在设计上,逐步增加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解决问题:一根绳子长18米,第一次剪去5米,第二次剪...

绳子比原来短9+5=14米 5+9=14米

答:这跟绳子比原来短14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00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

1、学校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聪聪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聪聪的4倍。奶奶今年75岁,奶奶比妈妈大多少岁?

3、学校买了12个足球,买的排球比足球少3个,买的乒乓球是排球的5倍,买乒乓球多少个?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弟弟今年9岁,哥哥15岁,爸爸的年龄比弟弟的4倍多3岁,爸爸多少岁?

6、 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只,卖了28只,还剩多少只钢笔?

7、每个房间住4人,26人,至少需要住多少个房间?

8、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本,第二天看了30本,第一天看了多少本?

9、小芳借了一本70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页,她能按期看完吗?

10、3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乘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1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松树多少棵?

12、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玻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有多少同学擦玻璃?

1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

14、 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4倍。五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多少棵?

1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

1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

17、每件衣服5颗纽扣,5件衣服共多少颗纽扣呢?

18、江江踢了52下毽子,明明踢得比江江少17下,明明和江江一共踢了多少下?

19、方方今年9岁,东东妈妈的年龄正好是方方的4倍,东东的妈妈今年几岁了?

20、动物园的门票一张是5元。

(1)买5张票一共要多少钱呢?

(2)小明有35元,买6张票够吗?

28、一本故事书30页,吉祥每天看5页,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6天看完,每天看几页?

30、一个乒乓球2元,4个羽毛球12元,哪种球比较便宜?便宜多少元?

31、乌龟和蜗牛在一段24米长的跑道上进行爬行比赛,乌龟每分钟爬6米,蜗牛每分钟爬3米。

(1)小乌龟需要多少时间?

(2)蜗牛需要多少时间?

(3)冠军是谁?

32、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33、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36、二(1)班有40人。体育课时平均站成5行,每行站几人?

如果平均占8行,每行站几人?

37、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38、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39、二(2)班有51人,跳绳的有25人,拍皮球的有8人。其余的踢球,踢球的有多少人?

40、果园里有73棵树,苹果树有26棵,杏树有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41、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3倍。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42、一瓶药,如果每天吃3次,每次2片,可以吃6天,这瓶药有多少片?

43、校园里有柳树12棵,有杨树4行,每行有6棵,请问校园里共有多少棵树?

44、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

45、小明最爱吃的一种钙片,一瓶装有48片,按规定每天两次,每次三片,这瓶该片能吃几天?

46、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47、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48、一包饼干25块,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块?还剩下几块?

49、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个人, 1条大船限乘6个人,这些船能做多少个人?

50、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二)

(列出算式,并写出单位名称和“答”)

1、有18个扣子,每件衣服钉5个扣子,能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

2、30个同学跳舞,排成4行,每行有几个同学,还剩几个?

3、有37米布,每5米做成一个被单,能做几条被单,还剩几米?

4、有18颗树,种了3行,平均每行种几棵树?

5、有38只鸟,7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鸟,还剩几只?

6、老师带来58元钱去买花,每束花6元,能买几束?还剩几元钱?

7、一盒巧克力有45块,分给8个小孩,每人几块?还剩几块?

8、35个男生丢沙包,每5个人一组,能分几组?

9、一共有26个球,每人抱3个球,至少几人能抱完?

10、有31条小船,每条小船能坐4人,一共需要几条船?

11、有34元钱,每支钢笔5元,能买几支钢笔?还剩几元?

12、有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13、小明和同学共15人准备打的回家,每辆车能坐4人,需要几辆车?

14、 3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提示:一个星期7天)

15、50颗糖,平均放在8个盒子里,剩下的放纸袋里,纸袋里有多少颗糖?

16、50本图书,每个班分6本,可以分几个班?还剩几本?

17、学校食堂买来81棵大白菜,每筐装9棵,可以装几筐?

18、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能装几盒?还余几个?

19、一张纸可以剪7个五角星,剪58颗需要几张纸?

20、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至少要装多少盒?

21、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22、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23、绿化带中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绿化带中松树几棵?

24、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25、妈妈买来26米花布,每3米做一件连衣裙,最多做几件连衣裙?

26、45个水饺,一个碗能盛8个水饺,需要几个碗?

27、薯片每包5元,牛奶每盒3元、饼干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8、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

(1)两天共卖出几箱?

(2)第二天卖的箱数是第一天的几倍?

29、 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3人一组,分了8组,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如果分成4组,每组有几人?

30、有52个苹果,9个人平均分,

(1)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

(2)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31、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

(1)一共做了几多花?

(2)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32、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33、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还剩2个,一共有几个苹果?

34、红红买了6本书,每本8元,她给了售货员阿姨50元,应找回几元?

35、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5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至少需要几只袋子?

36、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37、一种贴画,每张5元。琳琳原来有10张,花40元又买了一些,她现在有几张贴画?

38、买3个大气球花了12元钱,买一个小气球花了2元,一个大气球比一个小气球贵多少元?

39、妈妈买了20支铅笔,5支装一盒。小红拿走2盒,还剩几盒?

选做题:

1、一包饼干,不到3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正好分完。这包饼干最多有多少块?

2、找规律填数。

(1)1、2、5、10、17、( )、( )、( )。

(2)1、2、3、5、8、( )、( )、( )。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

以下内容为 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两步计算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尝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尝试用递等的格式进行解答。并在具体情境意义的支撑下,初步理解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表内乘除的知识,对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用分布列式,极个别学生已在平时接触综合列式。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列综合列式。

根据上述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经历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寻找有效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并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领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重点及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找到关键的中间问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小朋友,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

1、(课件)逐幅出示主题图,配着音乐、师描述场景,整体呈现主题后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生找到数学问题: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师板书)

(二)解决问题

1、师引导学生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

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关的信息?

生找到数学信息: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每辆坐3人

2、但是小朋友的总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3、为什么解决碰碰车的问题而去找划船的小朋友了呢?

4、列式计算

5、学生内化分析过程,用自己的话说说怎么解决问题的。

请2个学生反馈说一说。

6、师小结解题方法,并初步提炼从问题——信息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信息——问题综合分析法的思想。

请1个学生说一说。

(三)列综合算式

1、能把这两个算式合成一道算式吗?(生独立尝试)

2、反馈综合算式,教学递等式,理解计算顺序。

师边板书边说: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4×6?

象这样乘除在一起的算式,一般从左往右算。

3、发现得到: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的异同

发现格式不同,意义相同:都是先算一共有多少人?所以属于同一种方法。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1、出示蛋糕图

(1)师:几个小朋友春游玩累了,几个好伙伴打算休息吃些蛋糕,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能不能用今天刚学的本领来解决。

(2)生独立解答,同桌互说想法。

(3)投影反馈学生的作业

生1:3×8=24(块) 生2:3×8÷6

24÷6=4(块) =24÷6

=4(块)

(4)请学生自己解释算式的含义,肯定两个学生的解答,鼓励其他学生向生2学习,马上运用今天所学的新知。

2、分可乐

(1)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

(2) 请4位学生来板演

①3×3=9(人) ②18÷(3×3) ③18÷3=6(瓶) ④18÷3÷3

18÷9=2(瓶) =18÷9 6÷3=2(瓶) =6÷3

=2(瓶) =2(瓶)

(3)生生互动,你问我答,理解解题思路

如:××,请问: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4)找相同意思的算式,真正明白分步和综合的具体含义。

3、鸡妈妈找算式

(1)课件播放母鸡和小鸡的叫声,请学生猜一猜谁来了,鸡妈妈捉了24条虫子,每个孩子分鸡条?帮母鸡妈妈找到正确地算式。①24÷(2×4) ②24÷4

(2)学生伸手指表示,说说为什么选?

(3)如果选②,问题该怎么改?(“每个”改成“每窝”)

(4)师小结:每窝相对应的是窝数,每个相对应的是个数,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信息和问题要一一对应。

四、激发兴趣,闯关营救

师讲故事:美羊羊被红太狼抓走关在一个秘密的山洞里,狡猾的灰太狼设了三道机关,只有破了这3道机关才能救出美羊羊。

第一关:来到山洞前,只见很多盆鲜花拦住了去路,必须摆好这些花才能进去,每行摆4盆,可以摆几行?(学生反应缺少信息,不能做。)

再出示信息:有3堆红花,每堆8盆

第二关:出示信息①喜羊羊每餐要吃1千克的青草

②懒羊羊每餐吃得是喜羊羊的3倍

③暖羊羊吃得是懒羊羊的2倍

你能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第三关:见到了美羊羊,可怜的她被一条有机关的绳子五花大绑,这根12米长的绳子被对折了一次后,再对折了一次是多长?

a.12÷2=6(米) b.12÷2÷2=3(米) c.12÷(2×2)=3(米)

五、课堂小结,分享收获

高兴的同时,我们静静的回忆一下,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解题方法:小朋友,今天我们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两步计算的)在我们面对这样题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去想:第一种:看看题目中的两条相关信息能知道什么,再用求得的新信息和第三条信息解决问题,这就是从信息到问题。第二种: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对应的信息,是不是都已经直接告诉我们了,如果没有,就把它先算出来,这就是从问题到信息。

六、看书练习,个别指导

学生看书后,做课堂练习,师批改。 以动态的方式整体呈现主题图,让学生看懂两幅图的含义,清楚之间的联系。优美的轻音乐,让枯燥的、理性的“解决问题”有了一丝地生动,自然激发学生解决图中问题的欲望。

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尝试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突破中间问题,明白图中红色箭头的意思。

——同桌交流

初步建构分析法模式,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信息——问题来思考,渗透综合分析法感受不同的思考方法。

递等式格式第一次出现,需要详细讲解书写格式,在具体情景依托之下,顺理成章地明白了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打通了分步和综合的意义。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基本练习,巩固新授,放手独立思考完成,投影反馈两个不同的列式方法,通过比较发现,都是先算“一共有几块蛋糕?”再次建构两步计算的解题模型。

——独立完成后,黑板板演

本题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体现解题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反馈,通过生问生答互动的形式,大大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油然提升。

课至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让二年级的小朋友略有些倦意了,有趣味性的游戏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使小朋友保持学习的热情,选题中突出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特征区别,并渗透信息和问题一一对应的思想。

有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美羊羊”故事是小朋友的最爱营救任务急不可待,在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激发着学生的聪明才智。练习巩固,深化变得水到渠成。虽是虚拟的情景,但学生的情感却是真挚的,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每条坐4人 先算:

有6条船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再算:

每辆坐3人 需要几辆碰碰车?

4×6=24(人) 4×6÷3

24÷3=8(辆) =24÷3

=8(辆)

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带着自己的理解把一纸的设计付诸于实际教学,当中有欣喜有质疑,有收获有遗憾,我都一一珍藏,正是这些使我的教学走向更加成熟。退去上课的余热,静静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选材不必“舍近求远”

听过很多公开课,为了教学新颖,创设了很多不同于教材的情景。我认为教材是课堂的载体,不应轻易地脱离教材,花很多精力去另起炉灶。如果教材提供的材料不适合该地区的实际教学,那该另当别论了。于是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前后尝试了两种呈现方式。其一:先出示第一幅小朋友在玩划船图,引导学生找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再描述这些划船的小朋友去玩碰碰车,解决“需要几辆碰碰车?”把两幅图分解成2部分,把学生的理解难度降低了,教学实施的非常流畅。但流畅的背后我在思考:这样是否违背了教

材整体呈现的意图呢?虽然在图中有一个红色箭头,表示“玩碰碰车就是划船的小朋友”,但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这样分步呈现,是否削弱了学生获得,处理信息的能力呢?于是我又尝试另一种方案,其二:动态逐幅出示,老师用简洁语言描绘情景,直接发现问题,从问题开始入手,层层寻找需要的信息,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个人感觉第二种方案更加贴近教材的意图,使得课堂显得更加大气,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分析数量关系不必“羞羞答答”

“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本课中,找对中间问题是关键。开始我一直困惑:执教的“度”该如何把握?是应该继承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严密的分析数量关系,还是跟着课改的潮流淡化数量关系,模糊的让学生体验且点到为止呢?经过和专家的指导,结合实际教学,眼前的教学之路渐渐地清晰明了了。认为数量关系一定要分析,但不能传统的灌输,死记硬背解决问题的公式,也不是“羞羞答答”欲说还休,虽然课堂热闹非凡,但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解题思路混乱,理不出头绪。我觉得应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具体的情景中自然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中我没有刻意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是问道:要解决“需要几辆碰碰车?”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然想到需要“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和“每辆坐3人”这两条信息,并发现小朋友的人数不知道,必须先求出来,继而再去找划船的信息,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的分析都是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过程,分析法的思想顺利渗透和体验。分析数量关系变得不在刻板,统一,也不在“羞羞答答”,而是不露痕迹地巧妙存在。在此我只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从信息到问题,感受综合法。在一定量的感悟后再进行提炼解决方法,建构两步计算的结构特征,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水到渠成。

三、教学尺度应该合理把握

在例题中出现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其中递等式的书写格式第一次出现。曾经我也犹豫过,既然教材里出现了,是否该落实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呢?翻阅整套教材,发现四下有一单元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重点教学递等式和运算顺序,于是我思量斟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用递等式来书写,但并不作为教学重点,要求人人掌握,运算顺序也是建立在具体情景中理解的,真正体现学生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愿望是美好的,实际教学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都如视珍宝,使我今后的教学之路走的更宽,更坚定!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

【 #二年级# 导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评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评课稿

刘老师设计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节课的。设计构思非常巧妙,从鳄鱼张开的嘴巴抽象出角的概念,并用手势表示,再利用三角板的尖尖的角来突出组成图形的要素——顶点和边,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例证来巩固角的概念,巩固练习中的几个设计也特别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比较哪个滑梯陡,利用转盘来教学弧线,利用灯光扫射的转动过程来提出哪盏灯扫过的范围比较大,再把灯光扫射的两个角画下来进行比较角的大小等等。

听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训练学生的复述、分析、评价等口头表述能力”,谈几点收获

听了孙老师和白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两节课都层次清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数、剪、拼、摆等系列操作活动,着重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