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

教学设计 作为七年级数学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媒介,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难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研究了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形,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

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1a

b8

∠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同位角形如字母“F”。

∠3与∠2、∠4与∠6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内错角形如字母“Z”。

∠3与∠6、∠4与∠2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同旁内角形如字母“U”。

思考:这三类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不相邻即不存在共公顶点;(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截线)上。

三、例题

例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为什么?(2)如果∠1=∠4,那么∠1与∠2相等吗?∠1与∠3互补吗?为什么?

D 3

C 解:(1)∠1与∠2是内错角,因为∠1与∠2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两旁;∠1与∠3是同旁内角,因为∠1与∠3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同旁;∠1与∠4是同位角,因为∠1与∠4在直线DE,BC的同方向,在截线AB的同方向。(2)如果∠1=∠4,又因为∠2=∠4,所以∠1=∠2;因为∠3+∠4=1800,又∠1=∠4,所以∠1+∠3=1800,即∠1与∠3互补。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课本P7练习1、2题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实效

一、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时间”的安排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只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才能使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不趋于形式,进而收获成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学习的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教师可以把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时间用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式探索和相互学习中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或者在课堂内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达,让学生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以及对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同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合作延伸,并对部分有学习困难的小组实施及时的帮助.

二、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应过于简单,简单的问题虽然看起来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时间久了会培养学生的思维惰性,设计的问题应能够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探究、促进合作,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比如在上《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课程时,根据学生反馈,像“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多少条中位线?中位线和中线有什么区别?如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问题的前面部分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但他们对课本上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思路及方法是陌生而疑惑的.这个时候不需要急着去向学生解释,应该让班上同学提出他们的问题,针对问题的要害来进行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再进行讨论,进而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三、教师角色扮演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及促进者,甚至是学习合作者,其主要的行为表现就是交流、倾听、分享、办作,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时扮演顾问、权威和同伴三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角色的变化实现.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根据不同班级和小组的特定情况,教师应当使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使各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互动过程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恰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总的评价标准是小组的成就,其表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对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做出评价;②对小组的工作以及合作情况做出评价.小组评价标准需要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始的时候就已明确,小组评价标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任务不同则标准可以不同,要求越具体就越能使学生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1

在“整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如下评价标准:达标: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良好:组内成员均积极合作、互帮互助,实现了真正的合作.优秀:组内每个成员学会了知识的同时还发展了能力.

案例2

老师和同学在二次函数3种表示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制定标准:a.三人一组,由老师随机抽査.b.由老师决定被抽到小组的哪位成员选择相应表示方式.c.每人用一种表示来轮流完成某一函数的3种表示方式.d.组内成员均表示正确且合理的小组为优秀.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第一个案例的小组评价分了几个等级,但并没有表述出很强的操作性,真正参与和真正合作的定义不明,缺少具体的行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会导致偏差的出现.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并不是场面热闹就能促进学习效率.这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得到转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该方式的推广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作者:杨玉存 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中学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代表着 七年级数学 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想,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 其它 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 ,求 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 ,求: 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备选题]

一判断题: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

二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的对顶角是 , 的邻补角是

若 : =2:3, ,则 =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5.1.2 垂线

[教学目标]

1.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 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提问:

1、 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 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 ,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

1、 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

(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教材第7页

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

A,B,C,……,其中 (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 P到直线l的距离。

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A

例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解:略

例3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

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位置。

练习:

1.

2.教材第9页3、4

教材第10页9、10、11、12

小结:

1. 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

2. 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

3. 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作业:教材第9页5、6.

5.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4.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2.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

(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

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 方法 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

五、三线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

六、课堂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 与∠ 是同旁内角,且∠ =50°,则∠ 的度数是( )

A.50° B.130° C.50°或130° 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 是同位角,∠1和 是内错角,∠1和 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 ∠3.

七、小结

让学生独立 总结 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

八、课后作业

1.教材P19第7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补充内容]

1.试说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但现实空间是立体的,

试想一想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用长方体来说明)

5.2.2 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2) 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方法的应用;

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2.如图(1)

(1) 如果∠1=∠4,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2) 如果∠1=∠2,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3) 如果∠1+∠3=1800,根据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

3.如图(2)

(1) 如果∠1=∠D,那么______∥________;

(2) 如果∠1=∠B,那么______∥________;

(3) 如果∠A+∠B=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4) 如果∠A+∠D=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新课:

例1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分析:垂直总与直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学过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答: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

理由如下: ∵b⊥a,c⊥a

∴∠1=∠2=900(垂直定义)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

这是小明同学自己制作的英语抄写纸的一部分,其中的横格线互相平行吗?你有多少种判别方法?

例2 如图所示,∠1=∠2,∠BAC=200,∠ACF=800.

(1) 求∠2的度数;

(2) FC与AD平行吗?为什么?

巩固练习

1. 教科书19页练习

2. 如图所示,如果∠1=470,∠2=1330,∠D=470,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

3. 如图所示,已知∠D=∠A,∠B=∠FCB,试问ED与CF平行吗?

4. 如图,∠1=∠2,∠2=∠3,∠3+∠4=1800,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

作业:教科书19页习题5.2第7、8题

5.2.2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教学目标]

3. 借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得出直线平行的条件.

4. 会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判定直线平行.

5.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点: 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教学设计]提问

复习题:

1.如图,已知四条直线AB、AC、DE、FG

(1)∠1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2) ∠3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3) ∠5与∠6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4) ∠4与∠7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5) ∠8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垂直三种

(2) 在同一平面内, 不垂直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3) 在同一平面内,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垂直

(4)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垂直

3.如果 a∥ b ,b ∥c ,那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意义,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公理,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研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新课:

直线平行的条件

演示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

如果∠4+∠2=180°, a∥ b吗?

三种方法可以简单地说成:

例题 已知:如图,直线AB ,CD,EF被MN所截, ∠1=∠2, ∠3+∠1=180°,试说明CD ∥EF.

解:因为∠1=∠2,

所以 AB ∥CD.

又因为 ∠3+∠1=180°,

所以 AB ∥ EF.

从而 CD ∥EF (为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因为∠1和∠2是同旁内角,所以∠1+∠2=180°

B. 因为∠1和∠2是内错角,所以∠1=∠2

C. 因为∠1和∠2是同位角,所以∠1=∠2

D. 因为∠1和∠2是补角,所以∠1+∠2=180°

2.如图:(1) 已知∠1=65°, ∠2=65°,那么DE与 BC平行吗?为什么?

(2)如果∠1=65°, ∠3=115°,那么AB与DF平行吗?

为什么?

(3) )如果∠4=60°, ∠2=65°,那么DE与BC平行吗?

为什么?

3.

4.如图所示:

(1)如果已知∠1=∠3,则可判定AB∥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已知∠4+∠5=180°,则可判定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已知∠1+∠2=180°,则可判定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已知∠5+∠2=180°那么根据对顶角相等有∠2=__,

因此可知∠4+∠5= ____,所以可确定 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已知∠1=∠6,则可判定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1)如果∠1=________,那么DE∥ AC;

(2) 如果∠1=________,那么EF∥ BC;

(3)如果∠FED+ ∠________=180°,那么AC∥ED;

(4) 如果∠2+ ∠________=180°,那么AB∥DF.

6.

7.

课后作业:习题5.2 第1,2,4题.

补充练习:

已知:如图,AB ∥CD,EF分别交 AB、CD

于 E、F,EG平分∠ AEF ,

FH平分∠ EFD EG与 FH平行吗?为什么?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

一、使课题的引入更具有趣味性

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风趣幽默的话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使得课堂充满生机。比如,教授整式加减的时候,教师可先给学生讲个笑话:“王阿姨家养了3只羊和9头猪,小军却数出12头猪,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听完后,学生都会笑着回答:“那是因为他把羊给数上了。”学生为什么会笑呢?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猪与羊是不同种类,不能这样将数量相加。此时,教师可以导入授课的重点,即合并同类项就是不同类的事物不能合并。这样的 教学方法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于同类项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摒弃师道为大的旧俗,和学生建立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走到学生的身旁,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选择、提问,积极参与他们的自由交流;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让学生不再抗拒教师。如果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就能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内进行与完成。要想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动性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状况,还要考虑怎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相关的技能。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学生成为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三、设置问题的层次性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考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果设置的问题过大,会使得学生思考边际过大,甚至会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信心。但如果设置的问题过小,又会缺乏思考的价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想好该如何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大部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里清楚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授根与系数关系的时候,我首先给出4个方程式:①x2-5x-6=0;②x2+3x+2=0;③x2-x-6=0;④x2-3x+7=0。然后,我要求学生分别求出a、b、c的值,并解方程求出每个方程式的两根之和与积。学生很快就发现方程式④不能求出答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因为△<0,所以方程无解。然后,我让学生观察前3个方程式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和原来方程式a、b、c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二次系数a=1时,两根之和恰好是一次系数b的相反数,而两根之积也为常数项。此时,我再给出方程式2x2-6x-7=0,学生就懂得按照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二次系数变成1再进行解答,这样就能将特殊转化成一般。

四、训练多样性的思维模式

1.训练思维速度。这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训练的。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新课后,教师要安排教材中的练习作为检查的速算题。教师也可精心编写概念性强、灵活性高、覆盖面广的选择、判断、简答题等,开展专项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快速答题的能力。

2.训练思维质量。教师可充分组织学生对于某些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特点等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从而能有效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 逆向思维 。启迪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起逆向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训练 发散思维 。这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思考,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打破问题为起点,讲结论作为重点的封闭式教学,重新构造出一种以探究为关键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五、结题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努力实践,认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前行,坚持新课程的理念,并以此引导课堂教学,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大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者:李全元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五中学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

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书内容是如下:

一、正数和负数

二、有理数

三、数轴

四、相反数

五、绝对值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

七、有理数的加法

八、有理数的减法

九、有理数的乘除法

初一下册数学课本

数学教材是七年级师生课堂教学的基础,那么课程目录是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北师大 七年级数学 下册目录,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目录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整式的乘法

5 平方差公式

6 完全平方公式

7 整式的除法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角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三章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2 图形的全等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 用尺规作三角形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 轴对称现象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 概率初步

1 感受可能性

2 频率的稳定性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综合与实践

⊙ 七巧板

总复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内容

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2、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带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 方法 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加减消元法: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6、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

(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目录相关 文章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 北师大版

3. 初一数学上册课本 北师大版

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

教学设计 作为七年级数学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媒介,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难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研究了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形,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

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1a

b8

∠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同位角形如字母“F”。

∠3与∠2、∠4与∠6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内错角形如字母“Z”。

∠3与∠6、∠4与∠2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同旁内角形如字母“U”。

思考:这三类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不相邻即不存在共公顶点;(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截线)上。

三、例题

例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为什么?(2)如果∠1=∠4,那么∠1与∠2相等吗?∠1与∠3互补吗?为什么?

D 3

C 解:(1)∠1与∠2是内错角,因为∠1与∠2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两旁;∠1与∠3是同旁内角,因为∠1与∠3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同旁;∠1与∠4是同位角,因为∠1与∠4在直线DE,BC的同方向,在截线AB的同方向。(2)如果∠1=∠4,又因为∠2=∠4,所以∠1=∠2;因为∠3+∠4=1800,又∠1=∠4,所以∠1+∠3=1800,即∠1与∠3互补。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课本P7练习1、2题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实效

一、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时间”的安排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只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才能使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不趋于形式,进而收获成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学习的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教师可以把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时间用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式探索和相互学习中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或者在课堂内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达,让学生在每次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以及对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同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合作延伸,并对部分有学习困难的小组实施及时的帮助.

二、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不应过于简单,简单的问题虽然看起来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时间久了会培养学生的思维惰性,设计的问题应能够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探究、促进合作,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比如在上《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课程时,根据学生反馈,像“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多少条中位线?中位线和中线有什么区别?如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问题的前面部分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但他们对课本上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思路及方法是陌生而疑惑的.这个时候不需要急着去向学生解释,应该让班上同学提出他们的问题,针对问题的要害来进行适当的点拨,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再进行讨论,进而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三、教师角色扮演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及促进者,甚至是学习合作者,其主要的行为表现就是交流、倾听、分享、办作,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时扮演顾问、权威和同伴三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角色的变化实现.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根据不同班级和小组的特定情况,教师应当使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使各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互动过程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恰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总的评价标准是小组的成就,其表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对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做出评价;②对小组的工作以及合作情况做出评价.小组评价标准需要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始的时候就已明确,小组评价标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任务不同则标准可以不同,要求越具体就越能使学生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1

在“整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如下评价标准:达标: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良好:组内成员均积极合作、互帮互助,实现了真正的合作.优秀:组内每个成员学会了知识的同时还发展了能力.

案例2

老师和同学在二次函数3种表示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制定标准:a.三人一组,由老师随机抽査.b.由老师决定被抽到小组的哪位成员选择相应表示方式.c.每人用一种表示来轮流完成某一函数的3种表示方式.d.组内成员均表示正确且合理的小组为优秀.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第一个案例的小组评价分了几个等级,但并没有表述出很强的操作性,真正参与和真正合作的定义不明,缺少具体的行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会导致偏差的出现.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并不是场面热闹就能促进学习效率.这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得到转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该方式的推广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作者:杨玉存 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中学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代表着 七年级数学 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想,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 其它 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下列说法对不对

(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 ,求 的度数。

[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 ,求: 的度数

[小结]

邻补角、对顶角.

[作业]课本P9-1,2P10-7,8

[备选题]

一判断题: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

二填空题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的对顶角是 , 的邻补角是

若 : =2:3, ,则 =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5.1.2 垂线

[教学目标]

1.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 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提问:

1、 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 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 ,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

1、 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

(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教材第7页

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

A,B,C,……,其中 (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 P到直线l的距离。

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A

例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解:略

例3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

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位置。

练习:

1.

2.教材第9页3、4

教材第10页9、10、11、12

小结:

1. 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

2. 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

3. 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作业:教材第9页5、6.

5.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4.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2.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

(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

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 方法 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

五、三线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

六、课堂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 与∠ 是同旁内角,且∠ =50°,则∠ 的度数是( )

A.50° B.130° C.50°或130° 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 是同位角,∠1和 是内错角,∠1和 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 ∠3.

七、小结

让学生独立 总结 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

八、课后作业

1.教材P19第7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补充内容]

1.试说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但现实空间是立体的,

试想一想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用长方体来说明)

5.2.2 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2) 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方法的应用;

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2.如图(1)

(1) 如果∠1=∠4,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2) 如果∠1=∠2,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3) 如果∠1+∠3=1800,根据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

3.如图(2)

(1) 如果∠1=∠D,那么______∥________;

(2) 如果∠1=∠B,那么______∥________;

(3) 如果∠A+∠B=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4) 如果∠A+∠D=1800,那么______∥________;

新课:

例1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分析:垂直总与直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学过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答: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

理由如下: ∵b⊥a,c⊥a

∴∠1=∠2=900(垂直定义)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

这是小明同学自己制作的英语抄写纸的一部分,其中的横格线互相平行吗?你有多少种判别方法?

例2 如图所示,∠1=∠2,∠BAC=200,∠ACF=800.

(1) 求∠2的度数;

(2) FC与AD平行吗?为什么?

巩固练习

1. 教科书19页练习

2. 如图所示,如果∠1=470,∠2=1330,∠D=470,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

3. 如图所示,已知∠D=∠A,∠B=∠FCB,试问ED与CF平行吗?

4. 如图,∠1=∠2,∠2=∠3,∠3+∠4=1800,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

作业:教科书19页习题5.2第7、8题

5.2.2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教学目标]

3. 借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得出直线平行的条件.

4. 会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判定直线平行.

5.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点: 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教学设计]提问

复习题:

1.如图,已知四条直线AB、AC、DE、FG

(1)∠1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2) ∠3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3) ∠5与∠6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4) ∠4与∠7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5) ∠8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角.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垂直三种

(2) 在同一平面内, 不垂直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3) 在同一平面内,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垂直

(4)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垂直

3.如果 a∥ b ,b ∥c ,那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意义,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公理,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研究直线平行的条件.

新课:

直线平行的条件

演示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

如果∠4+∠2=180°, a∥ b吗?

三种方法可以简单地说成:

例题 已知:如图,直线AB ,CD,EF被MN所截, ∠1=∠2, ∠3+∠1=180°,试说明CD ∥EF.

解:因为∠1=∠2,

所以 AB ∥CD.

又因为 ∠3+∠1=180°,

所以 AB ∥ EF.

从而 CD ∥EF (为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因为∠1和∠2是同旁内角,所以∠1+∠2=180°

B. 因为∠1和∠2是内错角,所以∠1=∠2

C. 因为∠1和∠2是同位角,所以∠1=∠2

D. 因为∠1和∠2是补角,所以∠1+∠2=180°

2.如图:(1) 已知∠1=65°, ∠2=65°,那么DE与 BC平行吗?为什么?

(2)如果∠1=65°, ∠3=115°,那么AB与DF平行吗?

为什么?

(3) )如果∠4=60°, ∠2=65°,那么DE与BC平行吗?

为什么?

3.

4.如图所示:

(1)如果已知∠1=∠3,则可判定AB∥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已知∠4+∠5=180°,则可判定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已知∠1+∠2=180°,则可判定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已知∠5+∠2=180°那么根据对顶角相等有∠2=__,

因此可知∠4+∠5= ____,所以可确定 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已知∠1=∠6,则可判定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1)如果∠1=________,那么DE∥ AC;

(2) 如果∠1=________,那么EF∥ BC;

(3)如果∠FED+ ∠________=180°,那么AC∥ED;

(4) 如果∠2+ ∠________=180°,那么AB∥DF.

6.

7.

课后作业:习题5.2 第1,2,4题.

补充练习:

已知:如图,AB ∥CD,EF分别交 AB、CD

于 E、F,EG平分∠ AEF ,

FH平分∠ EFD EG与 FH平行吗?为什么?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

一、使课题的引入更具有趣味性

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风趣幽默的话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使得课堂充满生机。比如,教授整式加减的时候,教师可先给学生讲个笑话:“王阿姨家养了3只羊和9头猪,小军却数出12头猪,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听完后,学生都会笑着回答:“那是因为他把羊给数上了。”学生为什么会笑呢?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猪与羊是不同种类,不能这样将数量相加。此时,教师可以导入授课的重点,即合并同类项就是不同类的事物不能合并。这样的 教学方法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于同类项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摒弃师道为大的旧俗,和学生建立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走到学生的身旁,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选择、提问,积极参与他们的自由交流;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让学生不再抗拒教师。如果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就能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内进行与完成。要想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动性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状况,还要考虑怎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相关的技能。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学生成为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三、设置问题的层次性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考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果设置的问题过大,会使得学生思考边际过大,甚至会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信心。但如果设置的问题过小,又会缺乏思考的价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想好该如何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大部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里清楚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授根与系数关系的时候,我首先给出4个方程式:①x2-5x-6=0;②x2+3x+2=0;③x2-x-6=0;④x2-3x+7=0。然后,我要求学生分别求出a、b、c的值,并解方程求出每个方程式的两根之和与积。学生很快就发现方程式④不能求出答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因为△<0,所以方程无解。然后,我让学生观察前3个方程式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和原来方程式a、b、c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二次系数a=1时,两根之和恰好是一次系数b的相反数,而两根之积也为常数项。此时,我再给出方程式2x2-6x-7=0,学生就懂得按照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二次系数变成1再进行解答,这样就能将特殊转化成一般。

四、训练多样性的思维模式

1.训练思维速度。这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训练的。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新课后,教师要安排教材中的练习作为检查的速算题。教师也可精心编写概念性强、灵活性高、覆盖面广的选择、判断、简答题等,开展专项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快速答题的能力。

2.训练思维质量。教师可充分组织学生对于某些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特点等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从而能有效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 逆向思维 。启迪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起逆向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训练 发散思维 。这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思考,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打破问题为起点,讲结论作为重点的封闭式教学,重新构造出一种以探究为关键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五、结题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努力实践,认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前行,坚持新课程的理念,并以此引导课堂教学,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大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者:李全元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五中学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

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书内容是如下:

一、正数和负数

二、有理数

三、数轴

四、相反数

五、绝对值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

七、有理数的加法

八、有理数的减法

九、有理数的乘除法

初一下册数学课本

数学教材是七年级师生课堂教学的基础,那么课程目录是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北师大 七年级数学 下册目录,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目录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整式的乘法

5 平方差公式

6 完全平方公式

7 整式的除法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角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三章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2 图形的全等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 用尺规作三角形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 轴对称现象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 概率初步

1 感受可能性

2 频率的稳定性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

⊙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综合与实践

⊙ 七巧板

总复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内容

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2、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带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 方法 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加减消元法: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6、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

(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目录相关 文章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 北师大版

3. 初一数学上册课本 北师大版

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