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16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16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目录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6青山不老教案

16课《青山不老》分段、段意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感受老人的精神品质,体会“青山不老”的内涵。

3. 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环境。

5.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7.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8.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的精神品质,体会“青山不老”的内涵。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中国的壮丽山川,引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同时,通过简要介绍文章主人公,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3. 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思路。通过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老人的精神品质和“青山不老”的内涵。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课上完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课题引入,找准切入口

课前,我先板书出示“老”字,请同学们来说说“老”的意思,然后再引出“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板书,让学生感受了形老,为下文的神不老奠定了基础。

我觉得自己的这个切口找得比较巧。

二、利用文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以大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来统领,整节课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

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15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理解这一句时,我先与学生算了一笔帐,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3700亩林网,足足有48100间我们的教室。

从直观上让理解了老人的不老的奇迹。

然后再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层层深入。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来体会老人“不老”的精神。

在课前理解“老”的基础上,我再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

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16青山不老教案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 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3、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6课《青山不老》分段、段意

(1)第一部分:在一个小山沟里有一家院子,山上全是绿色。

(2~6)第二部分:写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老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

(7)第三部分: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目录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6青山不老教案

16课《青山不老》分段、段意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感受老人的精神品质,体会“青山不老”的内涵。

3. 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环境。

5.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7.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8.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的精神品质,体会“青山不老”的内涵。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中国的壮丽山川,引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同时,通过简要介绍文章主人公,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3. 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思路。通过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老人的精神品质和“青山不老”的内涵。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课上完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课题引入,找准切入口

课前,我先板书出示“老”字,请同学们来说说“老”的意思,然后再引出“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板书,让学生感受了形老,为下文的神不老奠定了基础。

我觉得自己的这个切口找得比较巧。

二、利用文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以大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来统领,整节课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

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15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理解这一句时,我先与学生算了一笔帐,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3700亩林网,足足有48100间我们的教室。

从直观上让理解了老人的不老的奇迹。

然后再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层层深入。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来体会老人“不老”的精神。

在课前理解“老”的基础上,我再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

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16青山不老教案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 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3、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6课《青山不老》分段、段意

(1)第一部分:在一个小山沟里有一家院子,山上全是绿色。

(2~6)第二部分:写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老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

(7)第三部分: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意图,16青山不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