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平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形的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

1.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平移的格数和方向;

(3)平移,描出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 倍数和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都是整十数,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最小的是6。)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一定是15的倍数,最小的是15。)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一定是30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它也一定是3的倍数。

四找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1、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2、运用除法算式,思考这个数除以几能整除,那么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找一个数的因数,通常用列举的方法,可一对一对的写出来,也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

五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六数的奇偶性

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第四单元 多边形面积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知识点:

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

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动手做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

补充知识点: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二)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像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即比较量÷标准量= ,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五找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是它们的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六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

七找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八分数的大小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单元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1,少于半格记为0,大于半格记为1。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 知识点: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点阵中的规律 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 可能性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平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形的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

1.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平移的格数和方向;

(3)平移,描出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 倍数和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都是整十数,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最小的是6。)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一定是15的倍数,最小的是15。)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一定是30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它也一定是3的倍数。

四找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1、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2、运用除法算式,思考这个数除以几能整除,那么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找一个数的因数,通常用列举的方法,可一对一对的写出来,也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

五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六数的奇偶性

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第四单元 多边形面积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知识点:

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

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动手做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

补充知识点: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二)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像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即比较量÷标准量= ,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五找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是它们的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六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

七找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八分数的大小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单元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1,少于半格记为0,大于半格记为1。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 知识点: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点阵中的规律 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 可能性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计算题

a-b-c = a-(b+c)

10-0.432 -2.568

9.3-5.26-2.74

13.4-(3.4+5.2)

14.9-(5.2+4.9)

18.32-5.47-4.32

17.29-5.28-6.29

(aXb)Xc=aX(bXc)

25×6.8×0.04

0.25×32×0.125

6.4×1.25×12.5

c×(a+b)=ca+cb

0.45×201

0.58×10.1

50.2×99

4.7×9.9

3.28X5.7+6.72X5.7

2.1×99+2.1

1.7×9.9+0.17

23×0.1+2.3×9.9

0.18+4.26-0.18+4.26

0.58X1.3÷0.58X1.3

7.3÷4+2.7X0.25

3.75X0.5-2.75÷2

5.26X0.125+2.74÷8

a÷b÷c=a÷(b×c)

6.3÷1.8

4.2÷3.5

9.5÷(1.9 × 8)

12.8÷(0.4×1.6)

930÷0.6÷5

63.4÷2.5÷0.4

(7.7+1.54)÷0.7

(11.7+9.9)÷0.9

竖式计算:

100-0.99

10.99+9.87

4.089÷0.047

0.24×390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X8

3.6X102

3.72X3.5+6.28X3.5

36.8-3.9-6.1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X10.8-0.8X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4.56+3.83×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7.2×0.2+2.4×1.4

8.9×1.01

7.74×(2.8-1.3)+1.5×2.26

3.9×2.7+3.9×7.3

18-1.8÷0.125÷0.8

12.7×9.9+1.27

21×(9.3-3.7)-5.6

15.02-6.8-1.02

5.4×11-5.4

2.3×16+2.3×23+2.3

9.43-(6.28-1.57)

3.65×4.7-36.5×0.37

46×57+23×86

13.7×0.25-3.7÷4

2.22×9.9+6.66×6.7

101×0.87-0.91×87

10.7×16.1-15.1×10.7

0.79×199

4.8+8.63+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7.5+4.9-6.5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0.32×403

3.2+0.36+4.8+1.64

1.23+3.4-0.23+6.6

0.25×36

12.7-(3.7+0.84)

36.54-1.76-4.54

0.25×0.73×4

7.6×0.8+0.2×7.6

0.85×199

0.25×8.5×4

1.28×8.6+0.72×8.6

12.5×0.96×0.8

10.4-9.6×0.35

0.8×(4.3×1.25)

3.12+3.12×99

28.6×101-28.6

0.86×15.7-0.86×14.7

2.4×102

2.31×1.2×0.5

14-7.32-2.68

2.64+8.67+7.36+11.33

70÷28

(2.5-0.25)×0.4

9.16×1.5-0.5×9.16

3.6-3.6×0.5

63.4÷2.5÷0.4

4.9÷1.4

3.9÷(1.3×5)

(7.7+1.54)÷0.7

2.5×2.4

2.7÷45

15÷(0.15×0.4)

0.35×1.25×2×0.8

32.4×0.9+0.1×32.4

15÷0.25(a+b)+ c = a +(b+c)

1. 2.73 + 0.89 + 1.27 2. 4.37 + 0.28 + 1.63 + 5.72

a-b-c = a -(b+c)

1. 10 - 0.432 - 2.568 2. 9.3 - 5.26 - 2.74

2. 13.4-(3.4+5.2) 4. 14.9-(5.2+4.9)

3. 18.32 - 5.47 - 4.32 6. 17.29 - 5.28 - 6.29

(a × b)×c = a ×(b × c)

采纳,采纳 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三十六分之一+............+九千九百分之一(简便运算 如有不懂可以问我)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

1、小明原又20元钱,用掉x元后,还剩下( )元。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 )。

5.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

6、如果a÷b=8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 (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 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 等于3。

8、 = =( )÷9=44÷( )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53秒=( )时 25公顷=( )平方千米

10、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11、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

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假分数都比1小。……………………………………………………( )

3、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4、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

5、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是真分数,x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3、五(3)班有28位男生,25位女生,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B. C. D.

4、把4干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 千克 B. 总重量的 C. 千克 D. 总重量的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

A. 4和24 B. 8和12 C. 8和24

四、细心计算(40%)

1、写得数4%

6.3+7= 21.5+9.5= 2.5×0.4= 42.8-4.28=

1-0.01= 3.5÷0.5= 8.2÷0.01= 8.2×0.01=

2、解方程:12%

X-7.4=8 2X=3.6 X÷1.8=3.6 X+6.4=14.4

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9%)

10和9 14和42 26和39

4、递等式计算:9%

(2.44-1.8)÷0.4 2.9×1.4+2×0.16 30.8÷[14-(9.85+1.07)]

5. 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6分)

① 7个X相加的和是10.5。

五、应用题:(27% 第1-3题每题5分,其余每题4分)

1、我国参加28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7人。男、女运动员一共多少人?

2、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共有105张有效票,北京获得56张。北京的得票占有效票的几分之几?

3、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4、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5、把一张长20厘米,宽16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剩余,最多可裁多少个?

6. 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期末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

一、在括号里填上你满意的答案。(20分)

1、八百三十五万九千零四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2、1.75小时=( )小时( ) 78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3、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 )( ) ,每段长( )千米。

4、分数单位是110 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最小的奇数。

5、甲乙两数的比是8:5,乙数是25,甲数是( )

6、在25 :X中,当X=( )时比值是1,当X=( )时,比无意义,当X=( )时,可与23 :2组成比例。

7、甲是乙的2倍,丙是甲的2倍,那么甲:乙:丙=( )

8、某工人生产200个零件,其中4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

9、一件工作若完成它的512 用10小时,若完成它的23 用( )小时。

10、已知M、M两数的比是2:3,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6,那M=( )。

二、火眼金睛识对错。(6分)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比3小的整数中有1和2。( )

3、91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4、因为45 <67 所以15 <17 。( )

5、最简整数比的比值一定是最简分数。( )

6、一幢7层楼每层的高度是相同的,小宁从底层走到三楼要用40秒,那么走到顶层需要140秒。

三、快乐A、B、C(6分)

1、一个数(零除外)除以19 ,这个数就( )。A、扩大9倍 B、缩小9倍 C、增加9倍

2、一种脱粒机34 小时脱粒910 吨,1小时脱粒的吨数( )910 吨.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3、等边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把第一筐苹果重量的15 给第二筐,这时两筐苹果重量相等,原来第一筐与第二筐重量的比是( ). A、4:5 B、5:4 C 5:3

5、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锯( )个。

A、4 B、8 C、16 D、32 E、64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2倍,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A、12 B、23 C、2倍 D、3倍

四、小神算(23分)

1、口算(5分)

93+55+7+45= 476-299= 0.1×0.1×0.1= 8+5.2= 77×11-77= 0.12÷0.15=

15.24-1.6-8.4= 56 -(813 +56 )= 2740 ÷9= 8×5×0.01=

2、求未知数X(4分)

7X-434 =2.25 X - 14 X=6

3、脱式计算 能简则简(8分)

815 ×13+815 ×2 89 ÷[56 +(47 - 47 )-16 ] (48×47 +48×37 )×1.25

(1118 ×922 +13 )÷712

4列式计算(6分)

一个数的3倍与25 的差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8 与16的积,加上5除59 ,和是多少?

五、实践与探索(15分)

1、 右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板,用它围作侧面,并分别配上不同的底面,做成长方体或圆柱体,接头处不计,计算所需要的数据(自己测量,保留整数)

(1) 如果给它配上一个底面,做成以BC为高的圆柱体,求这个无盖圆柱体的表面积。

(2) 如果给它配上一个正方形的底,作为以AB为高的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 几何操作题(单位:厘米)

在一个长方体中削去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剩余部分的体积。

六、实践应用(30分)

1、 新兴机械厂扩展厂房,原计划投资400万元,实际投资36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2、 一个筑路队铺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铺1.6千米,30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用比例解)

3、 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它的底面半径6厘米,现将一石块放入容器内,这时水面上升4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 王华看一本课外读物,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看了剩下的30%,还有140页没有看完,这本课外读物共多少页?

5、小明到6千米远的西湖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

(1)小明在西湖玩了多少时间?

(2)如果从出发起一直走不休息,几点几分可达到西湖?

(3)求出返回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试卷

成绩:

一 、填空:20%

1. 2. 5小时=( )小时( )分 50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 24的约数有( ),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9. 4/9与5/11比较,( )的分数单位大,( )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

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 )

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

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 )

① 3个 ② 2个 ③ 1个

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① 奇数 ② 偶数 ③ 合数

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

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① 1/9 ② 1/10 ③ 1/11

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 )

① 2/a> 2/b ②2/a < 2/b ③ 无法比较大小

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 )

① 2个 ② 4个 ③ 6个

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①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②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③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小需要这种长方形纸( )。

① 4张 ② 6张 ③ 8张

10、一根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2,再截下1/2米,这时还剩( )

① 5米 ② 5/2米 ③ 0米

三、计算题:28%

1.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4%

a=8 b=5 c=4

2. 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3. 求最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

24 和36

18、24和40(只求最小公倍数)

4. 文字题 6%

5/9与7/18的和,再减去1/2,结果是多少?

一个数减去7/15与7/30的差,结果是2/3,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四、作图题 4%

请你用画阴影的方法表示1/2(至少5种)

五、应用题:30%

1. 一块地,其中1/5种玉米,1/6种青菜,其余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 某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 学生参加环保行动。五年级清运垃圾3/5 吨,比六年级少清运1/8吨。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多少吨?

4. 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把它的四个角分别切掉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5. 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192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58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1.45+15×6= 135

2.250÷5×8=400

3.6×5÷2×4=60

4.30×3+8=98

5.400÷4+20×5= 200

6.10+12÷3+20=34

7.(80÷20+80)÷4=21

8.70+(100-10×5)=120

9.360÷40= 9

10.40×20= 800

11.80-25= 55

12.70+45=115

13.90×2= 180

14.16×6= 96

15.300×6= 1800

16.540÷9=60

17.30×20= 600

18.400÷4= 100

19.350-80= 270

20.160+70=230

21.18-64÷8= 10

22.42÷6+20=27

23.40-5×7= 5

24.80+60÷3=100

25.41+18÷2= 50

26.75-11×5= 20

27.42+7-29= 20

28.5600÷80=70

29.25×16= 400

30.120×25= 3000

31.36×11= 396

32.1025÷25=41

33.336+70= 406

34.25×9×4= 900

35.200-33×3= 101

36.3020-1010=2010

37.12×50= 600

38.25×8= 200

39.23×11= 253

40.125÷25=5

41.4200-2200=2000

42.220+80= 300

43.20×8×5= 800

44.600-3×200=0

45.20+20÷2= 30

46.35-25÷5= 30

47.36+8-40= 4

48.2800÷40=70

49.98÷14 = 7

50.96÷24 = 4

51.56÷14 =4

52.65÷13 = 5

53.75÷15 = 5

54.120÷24 =5

55.200÷25 = 8

56.800÷16 = 50

57.840÷21 =40

58.560÷14 = 40

59.390÷13 = 30

60.600÷15 =40

61.72÷24 = 3

62.85÷17 = 5

63.90÷15 =6

64.96÷16 = 6

65.78÷26 = 4

66.51÷17 =3

67.80÷40 = 2

68.100÷20 = 5

69.100÷4 =25

70.240÷40 = 6

71.920÷4 = 230

72.300÷60=5

73.64÷2 = 32

74.64÷4 = 16

75.50÷5 =10

76.60÷8 = 7.5

77.96÷4 = 24

78.90÷6 =15

79.400+80 = 480

80.400-80 = 320

81.40×80 =3200

82.400÷80 = 5

83.48÷16 = 3

84.96÷24 =4

85.160×5= 800

86.4×250= 1000

87.0×518= 0

88.10×76= 760

89.36×10=360

90.15×6= 90

91.24×3= 72

92.5×18= 90

93.26×4= 74

94.7×15=105

95.32×30= 960

96.40×15= 600

97.60×12= 720

98.23×30= 690

99.30×50=1500

100.5×700=3500

8.5+1.5=10

6.35+3.65=10

9.65+0.35=10

4.5+5.5=10

25.3-13.3=12

8.5-3.5=5

9.36-4.36=5

6.8-3.5=3.3

2.5×40=100

1.25×8=10

12.5×0.8=10

0.25×400=100

10÷2.5=4

20÷0.25=0.8

0.5÷0.1=5

6.7÷0.1=67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平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形的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

1.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平移的格数和方向;

(3)平移,描出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 倍数和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都是整十数,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最小的是6。)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一定是15的倍数,最小的是15。)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一定是30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它也一定是3的倍数。

四找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1、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2、运用除法算式,思考这个数除以几能整除,那么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找一个数的因数,通常用列举的方法,可一对一对的写出来,也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

五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六数的奇偶性

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第四单元 多边形面积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知识点:

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

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动手做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

补充知识点: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二)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像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即比较量÷标准量= ,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五找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是它们的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六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

七找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八分数的大小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单元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1,少于半格记为0,大于半格记为1。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 知识点: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点阵中的规律 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 可能性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平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形的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

1.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平移的格数和方向;

(3)平移,描出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 倍数和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都是整十数,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最小的是6。)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一定是15的倍数,最小的是15。)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一定是30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它也一定是3的倍数。

四找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1、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2、运用除法算式,思考这个数除以几能整除,那么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找一个数的因数,通常用列举的方法,可一对一对的写出来,也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

五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六数的奇偶性

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第四单元 多边形面积

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知识点:

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

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三动手做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

补充知识点: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二)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像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即比较量÷标准量= ,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五找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是它们的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六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

七找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八分数的大小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单元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1,少于半格记为0,大于半格记为1。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 知识点: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点阵中的规律 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 可能性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计算题

a-b-c = a-(b+c)

10-0.432 -2.568

9.3-5.26-2.74

13.4-(3.4+5.2)

14.9-(5.2+4.9)

18.32-5.47-4.32

17.29-5.28-6.29

(aXb)Xc=aX(bXc)

25×6.8×0.04

0.25×32×0.125

6.4×1.25×12.5

c×(a+b)=ca+cb

0.45×201

0.58×10.1

50.2×99

4.7×9.9

3.28X5.7+6.72X5.7

2.1×99+2.1

1.7×9.9+0.17

23×0.1+2.3×9.9

0.18+4.26-0.18+4.26

0.58X1.3÷0.58X1.3

7.3÷4+2.7X0.25

3.75X0.5-2.75÷2

5.26X0.125+2.74÷8

a÷b÷c=a÷(b×c)

6.3÷1.8

4.2÷3.5

9.5÷(1.9 × 8)

12.8÷(0.4×1.6)

930÷0.6÷5

63.4÷2.5÷0.4

(7.7+1.54)÷0.7

(11.7+9.9)÷0.9

竖式计算:

100-0.99

10.99+9.87

4.089÷0.047

0.24×390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X8

3.6X102

3.72X3.5+6.28X3.5

36.8-3.9-6.1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X10.8-0.8X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4.56+3.83×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7.2×0.2+2.4×1.4

8.9×1.01

7.74×(2.8-1.3)+1.5×2.26

3.9×2.7+3.9×7.3

18-1.8÷0.125÷0.8

12.7×9.9+1.27

21×(9.3-3.7)-5.6

15.02-6.8-1.02

5.4×11-5.4

2.3×16+2.3×23+2.3

9.43-(6.28-1.57)

3.65×4.7-36.5×0.37

46×57+23×86

13.7×0.25-3.7÷4

2.22×9.9+6.66×6.7

101×0.87-0.91×87

10.7×16.1-15.1×10.7

0.79×199

4.8+8.63+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7.5+4.9-6.5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0.32×403

3.2+0.36+4.8+1.64

1.23+3.4-0.23+6.6

0.25×36

12.7-(3.7+0.84)

36.54-1.76-4.54

0.25×0.73×4

7.6×0.8+0.2×7.6

0.85×199

0.25×8.5×4

1.28×8.6+0.72×8.6

12.5×0.96×0.8

10.4-9.6×0.35

0.8×(4.3×1.25)

3.12+3.12×99

28.6×101-28.6

0.86×15.7-0.86×14.7

2.4×102

2.31×1.2×0.5

14-7.32-2.68

2.64+8.67+7.36+11.33

70÷28

(2.5-0.25)×0.4

9.16×1.5-0.5×9.16

3.6-3.6×0.5

63.4÷2.5÷0.4

4.9÷1.4

3.9÷(1.3×5)

(7.7+1.54)÷0.7

2.5×2.4

2.7÷45

15÷(0.15×0.4)

0.35×1.25×2×0.8

32.4×0.9+0.1×32.4

15÷0.25(a+b)+ c = a +(b+c)

1. 2.73 + 0.89 + 1.27 2. 4.37 + 0.28 + 1.63 + 5.72

a-b-c = a -(b+c)

1. 10 - 0.432 - 2.568 2. 9.3 - 5.26 - 2.74

2. 13.4-(3.4+5.2) 4. 14.9-(5.2+4.9)

3. 18.32 - 5.47 - 4.32 6. 17.29 - 5.28 - 6.29

(a × b)×c = a ×(b × c)

采纳,采纳 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三十六分之一+............+九千九百分之一(简便运算 如有不懂可以问我)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

1、小明原又20元钱,用掉x元后,还剩下( )元。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 )。

5.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

6、如果a÷b=8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 (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 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 等于3。

8、 = =( )÷9=44÷( )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53秒=( )时 25公顷=( )平方千米

10、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11、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

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假分数都比1小。……………………………………………………( )

3、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4、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

5、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是真分数,x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3、五(3)班有28位男生,25位女生,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B. C. D.

4、把4干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 千克 B. 总重量的 C. 千克 D. 总重量的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

A. 4和24 B. 8和12 C. 8和24

四、细心计算(40%)

1、写得数4%

6.3+7= 21.5+9.5= 2.5×0.4= 42.8-4.28=

1-0.01= 3.5÷0.5= 8.2÷0.01= 8.2×0.01=

2、解方程:12%

X-7.4=8 2X=3.6 X÷1.8=3.6 X+6.4=14.4

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9%)

10和9 14和42 26和39

4、递等式计算:9%

(2.44-1.8)÷0.4 2.9×1.4+2×0.16 30.8÷[14-(9.85+1.07)]

5. 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6分)

① 7个X相加的和是10.5。

五、应用题:(27% 第1-3题每题5分,其余每题4分)

1、我国参加28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7人。男、女运动员一共多少人?

2、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共有105张有效票,北京获得56张。北京的得票占有效票的几分之几?

3、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4、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5、把一张长20厘米,宽16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剩余,最多可裁多少个?

6. 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期末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

一、在括号里填上你满意的答案。(20分)

1、八百三十五万九千零四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2、1.75小时=( )小时( ) 78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3、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 )( ) ,每段长( )千米。

4、分数单位是110 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最小的奇数。

5、甲乙两数的比是8:5,乙数是25,甲数是( )

6、在25 :X中,当X=( )时比值是1,当X=( )时,比无意义,当X=( )时,可与23 :2组成比例。

7、甲是乙的2倍,丙是甲的2倍,那么甲:乙:丙=( )

8、某工人生产200个零件,其中4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

9、一件工作若完成它的512 用10小时,若完成它的23 用( )小时。

10、已知M、M两数的比是2:3,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6,那M=( )。

二、火眼金睛识对错。(6分)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比3小的整数中有1和2。( )

3、91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4、因为45 <67 所以15 <17 。( )

5、最简整数比的比值一定是最简分数。( )

6、一幢7层楼每层的高度是相同的,小宁从底层走到三楼要用40秒,那么走到顶层需要140秒。

三、快乐A、B、C(6分)

1、一个数(零除外)除以19 ,这个数就( )。A、扩大9倍 B、缩小9倍 C、增加9倍

2、一种脱粒机34 小时脱粒910 吨,1小时脱粒的吨数( )910 吨.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3、等边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把第一筐苹果重量的15 给第二筐,这时两筐苹果重量相等,原来第一筐与第二筐重量的比是( ). A、4:5 B、5:4 C 5:3

5、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锯( )个。

A、4 B、8 C、16 D、32 E、64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2倍,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A、12 B、23 C、2倍 D、3倍

四、小神算(23分)

1、口算(5分)

93+55+7+45= 476-299= 0.1×0.1×0.1= 8+5.2= 77×11-77= 0.12÷0.15=

15.24-1.6-8.4= 56 -(813 +56 )= 2740 ÷9= 8×5×0.01=

2、求未知数X(4分)

7X-434 =2.25 X - 14 X=6

3、脱式计算 能简则简(8分)

815 ×13+815 ×2 89 ÷[56 +(47 - 47 )-16 ] (48×47 +48×37 )×1.25

(1118 ×922 +13 )÷712

4列式计算(6分)

一个数的3倍与25 的差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8 与16的积,加上5除59 ,和是多少?

五、实践与探索(15分)

1、 右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板,用它围作侧面,并分别配上不同的底面,做成长方体或圆柱体,接头处不计,计算所需要的数据(自己测量,保留整数)

(1) 如果给它配上一个底面,做成以BC为高的圆柱体,求这个无盖圆柱体的表面积。

(2) 如果给它配上一个正方形的底,作为以AB为高的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 几何操作题(单位:厘米)

在一个长方体中削去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剩余部分的体积。

六、实践应用(30分)

1、 新兴机械厂扩展厂房,原计划投资400万元,实际投资36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2、 一个筑路队铺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铺1.6千米,30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用比例解)

3、 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它的底面半径6厘米,现将一石块放入容器内,这时水面上升4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 王华看一本课外读物,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看了剩下的30%,还有140页没有看完,这本课外读物共多少页?

5、小明到6千米远的西湖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

(1)小明在西湖玩了多少时间?

(2)如果从出发起一直走不休息,几点几分可达到西湖?

(3)求出返回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试卷

成绩:

一 、填空:20%

1. 2. 5小时=( )小时( )分 50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 24的约数有( ),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9. 4/9与5/11比较,( )的分数单位大,( )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

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 )

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

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 )

① 3个 ② 2个 ③ 1个

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① 奇数 ② 偶数 ③ 合数

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

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① 1/9 ② 1/10 ③ 1/11

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 )

① 2/a> 2/b ②2/a < 2/b ③ 无法比较大小

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 )

① 2个 ② 4个 ③ 6个

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①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②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③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小需要这种长方形纸( )。

① 4张 ② 6张 ③ 8张

10、一根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2,再截下1/2米,这时还剩( )

① 5米 ② 5/2米 ③ 0米

三、计算题:28%

1.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4%

a=8 b=5 c=4

2. 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3. 求最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

24 和36

18、24和40(只求最小公倍数)

4. 文字题 6%

5/9与7/18的和,再减去1/2,结果是多少?

一个数减去7/15与7/30的差,结果是2/3,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四、作图题 4%

请你用画阴影的方法表示1/2(至少5种)

五、应用题:30%

1. 一块地,其中1/5种玉米,1/6种青菜,其余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 某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 学生参加环保行动。五年级清运垃圾3/5 吨,比六年级少清运1/8吨。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多少吨?

4. 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把它的四个角分别切掉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5. 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192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58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1.45+15×6= 135

2.250÷5×8=400

3.6×5÷2×4=60

4.30×3+8=98

5.400÷4+20×5= 200

6.10+12÷3+20=34

7.(80÷20+80)÷4=21

8.70+(100-10×5)=120

9.360÷40= 9

10.40×20= 800

11.80-25= 55

12.70+45=115

13.90×2= 180

14.16×6= 96

15.300×6= 1800

16.540÷9=60

17.30×20= 600

18.400÷4= 100

19.350-80= 270

20.160+70=230

21.18-64÷8= 10

22.42÷6+20=27

23.40-5×7= 5

24.80+60÷3=100

25.41+18÷2= 50

26.75-11×5= 20

27.42+7-29= 20

28.5600÷80=70

29.25×16= 400

30.120×25= 3000

31.36×11= 396

32.1025÷25=41

33.336+70= 406

34.25×9×4= 900

35.200-33×3= 101

36.3020-1010=2010

37.12×50= 600

38.25×8= 200

39.23×11= 253

40.125÷25=5

41.4200-2200=2000

42.220+80= 300

43.20×8×5= 800

44.600-3×200=0

45.20+20÷2= 30

46.35-25÷5= 30

47.36+8-40= 4

48.2800÷40=70

49.98÷14 = 7

50.96÷24 = 4

51.56÷14 =4

52.65÷13 = 5

53.75÷15 = 5

54.120÷24 =5

55.200÷25 = 8

56.800÷16 = 50

57.840÷21 =40

58.560÷14 = 40

59.390÷13 = 30

60.600÷15 =40

61.72÷24 = 3

62.85÷17 = 5

63.90÷15 =6

64.96÷16 = 6

65.78÷26 = 4

66.51÷17 =3

67.80÷40 = 2

68.100÷20 = 5

69.100÷4 =25

70.240÷40 = 6

71.920÷4 = 230

72.300÷60=5

73.64÷2 = 32

74.64÷4 = 16

75.50÷5 =10

76.60÷8 = 7.5

77.96÷4 = 24

78.90÷6 =15

79.400+80 = 480

80.400-80 = 320

81.40×80 =3200

82.400÷80 = 5

83.48÷16 = 3

84.96÷24 =4

85.160×5= 800

86.4×250= 1000

87.0×518= 0

88.10×76= 760

89.36×10=360

90.15×6= 90

91.24×3= 72

92.5×18= 90

93.26×4= 74

94.7×15=105

95.32×30= 960

96.40×15= 600

97.60×12= 720

98.23×30= 690

99.30×50=1500

100.5×700=3500

8.5+1.5=10

6.35+3.65=10

9.65+0.35=10

4.5+5.5=10

25.3-13.3=12

8.5-3.5=5

9.36-4.36=5

6.8-3.5=3.3

2.5×40=100

1.25×8=10

12.5×0.8=10

0.25×400=100

10÷2.5=4

20÷0.25=0.8

0.5÷0.1=5

6.7÷0.1=67

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