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一数学

初一是打下知识基础的好时机,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3章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4-6章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 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7-10章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消元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实数   10.1 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拓展阅读:怎样打好初一数学基础?    一、细心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并且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老师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二、总结相似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老师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三、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老师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四、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老师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五、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 一年级数学 上册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2021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概率 一、事件: 1、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2、必然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是100%(或1)。 3、不可能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4、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二、等可能性:是指几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1、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它是一个比例数,一般用P来表示,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3、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4、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三、几何概率 1、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面积(用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结果组成图形的面积(用S全表示),所以几何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A)=SA/S全,这是因为事件发生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2、求几何概率: (1)首先分析事件所占的面积与总面积的关系; (2)然后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 (3)最后代入公式求出几何概率。 初一 数学 学习 方法 技巧 1、做好预习: 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 2、认真听课: 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记,指课堂笔记——记方法,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 3、认真解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 笔记本 ,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4、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5、学会 总结 : 冯老师说:“数学一环扣一环,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 6、学会管理: 管理好自己的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还有做过的所有练习卷和测试卷。冯老师称,这可是大考复习时最有用的资料,千万不可疏忽。 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重视阅读方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提高听课质量要培养会听课,听懂课的习惯。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有疑必问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抓紧时间问老师和同学,把没有弄懂,没有学明白的知识,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经常翻阅,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主要知识点 ★ 初一数学知识点小归纳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

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有理数

1、大于0的数是正数。

2、有理数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3、有理数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4、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

5、数的大小比较:

①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②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7、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8、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数a的绝对值

9、绝对值的三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10、有理数的计算:先算符号、再算数值。

11、加减: ①正+正 ②大-小 ③小-大=-(大-小) ④-☆-О=-(☆+О)

12、乘除:同号得正,异号的负

13、乘方:表示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1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5、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16、科学计数法:用ax10n 表示一个数。(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17、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知识梳理】

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二)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知识点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知识点2: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中一定含有未知数,而且必须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

说明: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用等号把代数式连接而成的式子,且其中一定要含有未知数.

知识点3: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任何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经变形后,总能变成形为ax=b(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注意a≠0这个重要条件,它也是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依据. 不同版本学的内容不同,你学的什么版本?至于学的哪些知识点,你看一下目录就明白了。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中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大都在初一的课程里,所以初一的学生学好数学很重要。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数学必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数学代数初步知识必考知识点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

初一数学有理数必考知识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 ;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 a=0,b=0;

(4)据规律 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19.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必考知识点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猜你喜欢:

1.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整理

2. 7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3.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5.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6.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

很多学生在复习初一上学期数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过一年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呢,一起来查漏补缺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一数学

初一是打下知识基础的好时机,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3章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4-6章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 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7-10章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消元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实数   10.1 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拓展阅读:怎样打好初一数学基础?    一、细心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并且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老师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二、总结相似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老师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三、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老师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四、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老师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五、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 一年级数学 上册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2021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概率 一、事件: 1、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2、必然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是100%(或1)。 3、不可能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都完全没有机会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4、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二、等可能性:是指几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1、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它是一个比例数,一般用P来表示,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3、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4、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三、几何概率 1、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面积(用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结果组成图形的面积(用S全表示),所以几何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A)=SA/S全,这是因为事件发生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2、求几何概率: (1)首先分析事件所占的面积与总面积的关系; (2)然后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 (3)最后代入公式求出几何概率。 初一 数学 学习 方法 技巧 1、做好预习: 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 2、认真听课: 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记,指课堂笔记——记方法,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 3、认真解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 笔记本 ,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4、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5、学会 总结 : 冯老师说:“数学一环扣一环,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 6、学会管理: 管理好自己的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还有做过的所有练习卷和测试卷。冯老师称,这可是大考复习时最有用的资料,千万不可疏忽。 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重视阅读方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提高听课质量要培养会听课,听懂课的习惯。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有疑必问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抓紧时间问老师和同学,把没有弄懂,没有学明白的知识,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经常翻阅,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数学主要知识点 ★ 初一数学知识点小归纳

初一数学的知识点

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有理数

1、大于0的数是正数。

2、有理数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3、有理数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4、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

5、数的大小比较:

①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②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7、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8、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数a的绝对值

9、绝对值的三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10、有理数的计算:先算符号、再算数值。

11、加减: ①正+正 ②大-小 ③小-大=-(大-小) ④-☆-О=-(☆+О)

12、乘除:同号得正,异号的负

13、乘方:表示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1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5、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16、科学计数法:用ax10n 表示一个数。(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17、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知识梳理】

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初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二)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知识点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知识点2: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中一定含有未知数,而且必须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

说明: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用等号把代数式连接而成的式子,且其中一定要含有未知数.

知识点3: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任何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经变形后,总能变成形为ax=b(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注意a≠0这个重要条件,它也是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依据. 不同版本学的内容不同,你学的什么版本?至于学的哪些知识点,你看一下目录就明白了。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中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大都在初一的课程里,所以初一的学生学好数学很重要。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数学必考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数学代数初步知识必考知识点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

初一数学有理数必考知识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 ;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的倒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 a=0,b=0;

(4)据规律 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19.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必考知识点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

整式分类为: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猜你喜欢:

1.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整理

2. 7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3.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5.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归纳

6.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

很多学生在复习初一上学期数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经过一年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呢,一起来查漏补缺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