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以小学美育为主题的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以小学美育为主题的论文)

如何写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化妆晚会》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制作不同形式衣服及配饰达到化妆晚会的效果。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和一些具有活力的歌曲,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气氛里自主表现不同的化妆效果。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而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

美术教育如何实施(帮好友问的论文)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如何实施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和谐、综合、探究、直观、感受、兴趣、创新、评价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贯穿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为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空间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它对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起到极大作用。我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综合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音乐、文学、自然等学科引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和知识,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必须永远来自于感官”。美术是视觉艺术,我们要想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我在上课前常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这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在制作课件时,我考虑到加上适当的音乐,融合相关的知识,尽量使课堂知识容量大些,知识面广些,知识点多些。比如我在上《未来的汽车》一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的不只是现代汽车的各种造型,还展示汽车的发展历史及背景资料以及各时代汽车的性能技术特点资料。从人们用木头的滚动来搬运重物到轮子的产生,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甲壳虫”的诞生再到最新的陆空两用汽车的制造,一整套完整的资料给学生大开眼界,使学生不仅从外观上了解现代的汽车,还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一些相关的人物,了解一些汽车制造的国家和厂商,了解到汽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的历史……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还可以制造什么样的汽车呢?一节课下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儿童可塑性强,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我们不要忽视儿童个性化的表现,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我常用比赛、做游戏的方法,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大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联想,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我常自编一些有助于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教材。比如我编了《谁想象的本事大》这一课教材,在上课时首先把几个简单的几何形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形状表现的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思考:通过你的想象,这些形状还可以表现什么?接着在这基础上提出你能用这些形状创造什么形象?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现出你的想法、表达出你的意图?我通过这样的方法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我还常让学生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自由的创意联想,比如把静物、植物拟人化,给它们加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在塑造形象的时候,我反对孩子们套用公式,千篇一律,大家画得如同一个模子翻印出来一般;我要求孩子们别出心裁,即使画同一样东西,也要画得跟别人的不一样。通过一连串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形象思维表现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采用积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现在我通常用几种方法:1、尽量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师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2、用几分钟时间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论。4、老师评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

以小学美育为主题的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摘要:语文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可以是自然风光美,也可以是道德情操美,还可以是艺术情境美等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美的因素,不断增强学生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此丰富学生美的体验,培养他们高尚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语言美;意境美

小学语文是一门以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主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材选用的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对小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是实施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而诵读则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是学生感知美的第一步。语言美包括语言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品味语言美就要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

例如:我在执教《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它美在何处。回答时,有的学生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述句子:“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教师写的句子的比较,得到了这样的感受: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二、创设情景,感受意境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所以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课文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的创造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境发情,与作者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达到美育的目的。

如《回乡偶书》一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游子重回故乡,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中。“笑问客从何处来”引出了诗人的无穷感慨。全诗在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在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儿童会怎样问诗人?诗人会怎么回答?你能根据这一个场面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对话,并组织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的动作表演,把《回乡偶书》中的对话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使学生对诗人那种年老回家,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有了更深的感受,更好地领悟到诗的意境。

三、切磋讨论,探究综合美

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释语言文字所传导的信息的过程。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解释就有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讨论,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验,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讨论文章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内容结构和整体风格等互动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探究美的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熏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表现美,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学生能否创造出美的事物,就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学生能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只有审美力,没有创造美的能力,并没有完成美育的目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教材读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读书、创造性

小学美术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变一变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大学生美育心得体会800字

学习美育课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

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如何写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化妆晚会》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制作不同形式衣服及配饰达到化妆晚会的效果。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和一些具有活力的歌曲,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气氛里自主表现不同的化妆效果。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而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

美术教育如何实施(帮好友问的论文)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如何实施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和谐、综合、探究、直观、感受、兴趣、创新、评价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贯穿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为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空间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它对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起到极大作用。我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综合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音乐、文学、自然等学科引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和知识,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必须永远来自于感官”。美术是视觉艺术,我们要想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我在上课前常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这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在制作课件时,我考虑到加上适当的音乐,融合相关的知识,尽量使课堂知识容量大些,知识面广些,知识点多些。比如我在上《未来的汽车》一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的不只是现代汽车的各种造型,还展示汽车的发展历史及背景资料以及各时代汽车的性能技术特点资料。从人们用木头的滚动来搬运重物到轮子的产生,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甲壳虫”的诞生再到最新的陆空两用汽车的制造,一整套完整的资料给学生大开眼界,使学生不仅从外观上了解现代的汽车,还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一些相关的人物,了解一些汽车制造的国家和厂商,了解到汽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的历史……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还可以制造什么样的汽车呢?一节课下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儿童可塑性强,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我们不要忽视儿童个性化的表现,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我常用比赛、做游戏的方法,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大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联想,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我常自编一些有助于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教材。比如我编了《谁想象的本事大》这一课教材,在上课时首先把几个简单的几何形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形状表现的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思考:通过你的想象,这些形状还可以表现什么?接着在这基础上提出你能用这些形状创造什么形象?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现出你的想法、表达出你的意图?我通过这样的方法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我还常让学生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自由的创意联想,比如把静物、植物拟人化,给它们加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在塑造形象的时候,我反对孩子们套用公式,千篇一律,大家画得如同一个模子翻印出来一般;我要求孩子们别出心裁,即使画同一样东西,也要画得跟别人的不一样。通过一连串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形象思维表现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采用积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现在我通常用几种方法:1、尽量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师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2、用几分钟时间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论。4、老师评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

以小学美育为主题的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摘要:语文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可以是自然风光美,也可以是道德情操美,还可以是艺术情境美等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美的因素,不断增强学生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此丰富学生美的体验,培养他们高尚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语言美;意境美

小学语文是一门以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主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材选用的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对小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是实施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而诵读则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是学生感知美的第一步。语言美包括语言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品味语言美就要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

例如:我在执教《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它美在何处。回答时,有的学生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述句子:“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教师写的句子的比较,得到了这样的感受: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

二、创设情景,感受意境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所以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课文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的创造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境发情,与作者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达到美育的目的。

如《回乡偶书》一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游子重回故乡,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中。“笑问客从何处来”引出了诗人的无穷感慨。全诗在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在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儿童会怎样问诗人?诗人会怎么回答?你能根据这一个场面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对话,并组织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的动作表演,把《回乡偶书》中的对话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使学生对诗人那种年老回家,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有了更深的感受,更好地领悟到诗的意境。

三、切磋讨论,探究综合美

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释语言文字所传导的信息的过程。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解释就有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讨论,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验,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讨论文章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内容结构和整体风格等互动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探究美的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熏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表现美,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学生能否创造出美的事物,就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学生能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只有审美力,没有创造美的能力,并没有完成美育的目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教材读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读书、创造性

小学美术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变一变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大学生美育心得体会800字

学习美育课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

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以小学美育为主题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