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电子版(初三化学背诵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电子版(初三化学背诵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最全总结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一定要注意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三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初中化学之“三”

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内容 【干货分享】

整理好化学的知识点才能学好化学,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三上册 化学 必背知识点内容,仅供参考。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

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金属活动性顺序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初三化学背诵知识点

初中化学对于许多刚接触化学的同学会很难,会觉得知识点很乱,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化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末的脚步渐渐来临,化学的知识点太多,不知如何记,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别担心,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空气

1. 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 0.94%、CO2 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查—装—定—点—收—离—熄。

c.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4. 常见气体的用途:

(1)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 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5.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

①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 水

(1)水的组成

测定方法和原理(电解水)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H2(负极)与O2(正极)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原理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区分硬、软水方法:肥皂水。

水的两种软化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2. 物质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反应物和生成物前后质量不变)。

(2)原因(三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反应前后不变)。

(3)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CO+CuO△ Cu+CO2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应用

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或空气)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a.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蓝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优点: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化石燃料

c.促进农业发展

(3)新能源:氢能源(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

1.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a.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c.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

1、巧用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门课,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化学如果不结合我们生活案例的话,学起来会非常枯燥无趣,这也是部分孩子无法学好化学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阶段,要激发孩子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个是可以通过实验,但是广州中考助手最为推荐的办法则是让生活的实际现象和化学学习结合起来,这一点,家长是可以先行做出榜样的。例如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说泡茶的化学学问,泡茶是茶碱等物质溶解扩散到水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泡茶属于物理反应。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泡茶,让孩子区分理解了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2、先人一步,抢夺时间优势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相对简单,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优势,在现阶段孩子是可以提前将课本的知识自学一遍。自学的目标有二:1、将自学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2、提前将化学用语记住,包括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名称、俗称以及简单的化学式。

如果进行了自学,再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不仅能将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更可以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3、重视课本基本概念

近年的中考化学,更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首先,当孩子刚开始接触化学科目的时候,就要引起孩子对课本中基本概念的重视。例如,在前期所学的原子理论、分子理论等都是初步和基础的概念,但是它们是以后学好方程式和正确计算的基础。

对于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尝试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对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口述分析。

然后,因为中考化学是紧贴我们现实生活的,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记我们所熟悉的重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例如氧气、水,这是最基本的,在学习中我们要对它们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用途进行全面的记忆和理解。

4、善于将知识进行汇总

化学是一门更强调循环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一个月、两个月等,更或者是按照章节进行总结。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总结是需要以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进行总结的,只有根据属于孩子的总结产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对知识理解的程度。

初三化学学习建议

第一 学习化学需要正确认识“记忆”和“理解”的关系。

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杂而多,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但需要强调的是,光是记忆是很难学好化学,我们需要在理解反应原理或概念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形象记忆、对比记忆、构建知识网络框架等方法进行记忆。

第二 善于听课做笔记,吃透课本。

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把课本吃透。每年中考题中新题型、知识迁移性习题不会超过30%,而对于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讲,他们就会有能力应用规律去寻找内在的联系而找出其解题方法,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 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初三这一年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实验呦,这对于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重视这门新学科,只要你肯走,往哪都是上坡~

猜你喜欢:

1. 化学知识点梳理

2.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3. 9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4. 最全的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5.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 1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三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最全总结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一定要注意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三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初中化学之“三”

初三上册化学必背知识点内容 【干货分享】

整理好化学的知识点才能学好化学,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三上册 化学 必背知识点内容,仅供参考。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

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金属活动性顺序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初三化学背诵知识点

初中化学对于许多刚接触化学的同学会很难,会觉得知识点很乱,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化学九年级知识点归纳

末的脚步渐渐来临,化学的知识点太多,不知如何记,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别担心,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空气

1. 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 0.94%、CO2 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查—装—定—点—收—离—熄。

c.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4. 常见气体的用途:

(1)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 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5.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

①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 水

(1)水的组成

测定方法和原理(电解水)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H2(负极)与O2(正极)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原理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区分硬、软水方法:肥皂水。

水的两种软化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2. 物质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反应物和生成物前后质量不变)。

(2)原因(三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反应前后不变)。

(3)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CO+CuO△ Cu+CO2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应用

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或空气)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a.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蓝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优点:

a.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化石燃料

c.促进农业发展

(3)新能源:氢能源(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

1.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a.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c.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

1、巧用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门课,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化学如果不结合我们生活案例的话,学起来会非常枯燥无趣,这也是部分孩子无法学好化学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阶段,要激发孩子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个是可以通过实验,但是广州中考助手最为推荐的办法则是让生活的实际现象和化学学习结合起来,这一点,家长是可以先行做出榜样的。例如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说泡茶的化学学问,泡茶是茶碱等物质溶解扩散到水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泡茶属于物理反应。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泡茶,让孩子区分理解了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2、先人一步,抢夺时间优势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相对简单,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优势,在现阶段孩子是可以提前将课本的知识自学一遍。自学的目标有二:1、将自学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2、提前将化学用语记住,包括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名称、俗称以及简单的化学式。

如果进行了自学,再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不仅能将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更可以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3、重视课本基本概念

近年的中考化学,更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首先,当孩子刚开始接触化学科目的时候,就要引起孩子对课本中基本概念的重视。例如,在前期所学的原子理论、分子理论等都是初步和基础的概念,但是它们是以后学好方程式和正确计算的基础。

对于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尝试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对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口述分析。

然后,因为中考化学是紧贴我们现实生活的,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记我们所熟悉的重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例如氧气、水,这是最基本的,在学习中我们要对它们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用途进行全面的记忆和理解。

4、善于将知识进行汇总

化学是一门更强调循环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一个月、两个月等,更或者是按照章节进行总结。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总结是需要以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进行总结的,只有根据属于孩子的总结产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对知识理解的程度。

初三化学学习建议

第一 学习化学需要正确认识“记忆”和“理解”的关系。

初三化学的知识点杂而多,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但需要强调的是,光是记忆是很难学好化学,我们需要在理解反应原理或概念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形象记忆、对比记忆、构建知识网络框架等方法进行记忆。

第二 善于听课做笔记,吃透课本。

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把课本吃透。每年中考题中新题型、知识迁移性习题不会超过30%,而对于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讲,他们就会有能力应用规律去寻找内在的联系而找出其解题方法,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 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初三这一年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实验呦,这对于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重视这门新学科,只要你肯走,往哪都是上坡~

猜你喜欢:

1. 化学知识点梳理

2.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3. 9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4. 最全的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5. 初三化学常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以及公式 1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电子版(初三化学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