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初二下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初二下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国境内第一块租界出现的标志。

4、第二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入到内地。

5、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六个标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③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⑤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标志着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7、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为《马关条约》的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和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的形成。因为该政策在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强不同程度地赞同,使得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9.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0.“戊戌变法”开始和失败的标志:①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②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1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

12.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20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1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袖、统一的纲领和统一的组织领导。

1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同时又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找官方网站

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5-1工商业的兴起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厂 手工工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其它国家。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厂的比较 手工作坊 手工工厂 所有者 手工作坊主 手工工厂主 劳动者 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 手工工厂工人 生产方式 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生产关系 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作坊主。 手工工厂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工厂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厂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手工工厂的作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生产力变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厂——工厂 生产关系变化 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厂主又是商人)——早期资产阶级 失地农民——雇佣工人——早期工人阶级 手工工厂时代,是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和准备阶段。手工工厂时期,农业仍然是主要产业。 5-2冲破思想的牢笼 时间14世纪-16世纪 发生地 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一些国家 发生背景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代表人物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莉萨》、《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精神的含义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性质和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 5-2-2“‘教皇奶牛’的解放” 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马丁路德的主张 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真诚忏悔,就可以得救。(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2-3“近代科学的诞生” 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家研究自然 天文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 物理学 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的作用 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5-2-4“理性之光” 5-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何为“启”“蒙” 就是“打破”“蒙昧主义”(迷信和无知) 兴起时间 17、18世纪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因素: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 顶峰18世纪后半期,法国 性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 卢 梭 人民主权思想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 启蒙运动的影响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国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新航路开辟后的正面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的负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欧洲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初二下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要点

本册知识概览和学习要求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 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抗美援朝: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6、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影响: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④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 、 、 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类别:[复习]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0021) | 评论 (21) 上一篇:不懂爱情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要点2 已有6人分享了这篇文章:5865367Ta的转贴 言夕紫Ta的转贴 南湖云中鹤3Ta的转贴 险 初二历史下册总复习一、填空题:

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选举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

3、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其中涌现了丘少云 、黄继光等英雄。

4、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5、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错误。

8、王进喜被称为“铁人”,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焦裕禄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们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

9、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0、从1966年到197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整个民族造成严重的灾难。

11、十一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我国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3、1980年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区

14、我国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营企业。

1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16、1954年,周恩来倡导的和平共处五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17、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8、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9、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 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 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第一位访华的总统是尼克松。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

2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这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1970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22、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

2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4、 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1)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5、1979 年,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许海锋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二、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3)、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答: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纪。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答: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4、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1)、经过全国人民的多年共同努力,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确认,是中国综合实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2)、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赢得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尊重。

(3)、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来看,一方面美苏矛盾尖锐,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籍以牵制、对抗苏联。另一方面亚非国家强大团结起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邓小平的贡献:

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文革后,掀起思想解放运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迅速从“以阶级争斗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在关键时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6、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

答:习题的说法是正确的。民主和法制不可分。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就是要由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具体商议一些公共事务时,社会中各人的看法不同,往往很难统一,而且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人们就建立了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就统称为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就叫法制。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绝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

7、比较:

会议

时间

重大决定

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十三大

1987年

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五大

1992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中国有句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这句话有没有冲突?可以从城乡各种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答:过去,中国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主要由儿孙奉养,由此有“养老防老” 这样的老话。现在城镇虽然基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并不表明儿孙赡养敬孝老人、社会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失去意义了,就可以丢弃了。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从经济保证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安慰与天伦之乐还需要儿孙们提供。广大农村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子女奉养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因此可以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孙们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替子孙孝敬、奉养老人的义务与责任。

初二历史下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历史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很杂,所以很多小伙伴都掌握得不全,考试的时候很难取得好成绩,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新 文化 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1、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①1840年6月,英军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标志着鸦片战争的开始。②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

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国境内第一块租界出现的标志。

4、第二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入到内地。

5、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六个标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③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⑤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标志着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7、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为《马关条约》的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和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的形成。因为该政策在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强不同程度地赞同,使得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9.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0.“戊戌变法”开始和失败的标志:①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②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11.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最终确立。

12.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20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1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袖、统一的纲领和统一的组织领导。

1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同时又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找官方网站

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5-1工商业的兴起 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作坊发展成为手工工厂 手工工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扩展到西欧其它国家。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厂的比较 手工作坊 手工工厂 所有者 手工作坊主 手工工厂主 劳动者 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 手工工厂工人 生产方式 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 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生产关系 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作坊主。 手工工厂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工厂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厂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手工工厂的作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生产力变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厂——工厂 生产关系变化 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厂主又是商人)——早期资产阶级 失地农民——雇佣工人——早期工人阶级 手工工厂时代,是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和准备阶段。手工工厂时期,农业仍然是主要产业。 5-2冲破思想的牢笼 时间14世纪-16世纪 发生地 意大利,后传播到西欧一些国家 发生背景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代表人物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莉萨》、《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人文精神的含义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性质和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 5-2-2“‘教皇奶牛’的解放” 德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马丁路德的主张 在信仰问题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真诚忏悔,就可以得救。(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2-3“近代科学的诞生” 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家研究自然 天文学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 物理学 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的作用 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5-2-4“理性之光” 5-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何为“启”“蒙” 就是“打破”“蒙昧主义”(迷信和无知) 兴起时间 17、18世纪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因素: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 顶峰18世纪后半期,法国 性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 卢 梭 人民主权思想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 启蒙运动的影响 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国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新航路开辟后的正面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的负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欧洲国家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初二下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要点

本册知识概览和学习要求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 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抗美援朝:

(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6、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影响: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④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 、 、 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类别:[复习]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0021) | 评论 (21) 上一篇:不懂爱情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要点2 已有6人分享了这篇文章:5865367Ta的转贴 言夕紫Ta的转贴 南湖云中鹤3Ta的转贴 险 初二历史下册总复习一、填空题:

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选举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

3、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其中涌现了丘少云 、黄继光等英雄。

4、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5、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错误。

8、王进喜被称为“铁人”,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焦裕禄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们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

9、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0、从1966年到197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整个民族造成严重的灾难。

11、十一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我国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1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3、1980年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区

14、我国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营企业。

1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16、1954年,周恩来倡导的和平共处五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17、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8、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9、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 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 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第一位访华的总统是尼克松。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

2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这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1970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22、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

2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4、 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1)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5、1979 年,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许海锋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二、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3)、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答: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纪。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答: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4、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1)、经过全国人民的多年共同努力,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确认,是中国综合实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2)、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赢得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尊重。

(3)、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来看,一方面美苏矛盾尖锐,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籍以牵制、对抗苏联。另一方面亚非国家强大团结起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邓小平的贡献:

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文革后,掀起思想解放运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迅速从“以阶级争斗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在关键时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6、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

答:习题的说法是正确的。民主和法制不可分。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就是要由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具体商议一些公共事务时,社会中各人的看法不同,往往很难统一,而且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人们就建立了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就统称为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就叫法制。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绝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

7、比较:

会议

时间

重大决定

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十三大

1987年

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五大

1992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中国有句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这句话有没有冲突?可以从城乡各种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答:过去,中国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主要由儿孙奉养,由此有“养老防老” 这样的老话。现在城镇虽然基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并不表明儿孙赡养敬孝老人、社会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失去意义了,就可以丢弃了。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从经济保证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安慰与天伦之乐还需要儿孙们提供。广大农村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子女奉养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因此可以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孙们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替子孙孝敬、奉养老人的义务与责任。

初二历史下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历史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很杂,所以很多小伙伴都掌握得不全,考试的时候很难取得好成绩,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新 文化 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初二下历史复习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