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总结(八年级公式大全)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总结(八年级公式大全)

物理八年级所有计算公式

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

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重力公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 N G=mg

压强 P (帕) Pa P=F/S

功 W (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 A I=U/R

电压 U (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

八年级物理的所有公式?

八年级下全部物理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

八年级公式大全

二项式定理

(a+b)^2=a^2+2ab+b^2 (1, 2, 1)

(a+b)^3=a^3 + 3a^2*b + 3a*b^2 + b^3 (1, 3, 3, 1)

(a-b)^3=a^3 - 3a^2*b + 3a*b^2 - b^3

(a+b)^4= 1, 4, 6, 4, 1 (巴司卡三角系数)

平方差公式

(a-b)*(a+b)=a^2 - b^2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所有计算公式

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

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重力公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 N G=mg

压强 P (帕) Pa P=F/S

功 W (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 A I=U/R

电压 U (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

八年级物理的所有公式?

八年级下全部物理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

八年级公式大全

二项式定理

(a+b)^2=a^2+2ab+b^2 (1, 2, 1)

(a+b)^3=a^3 + 3a^2*b + 3a*b^2 + b^3 (1, 3, 3, 1)

(a-b)^3=a^3 - 3a^2*b + 3a*b^2 - b^3

(a+b)^4= 1, 4, 6, 4, 1 (巴司卡三角系数)

平方差公式

(a-b)*(a+b)=a^2 - b^2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总结(八年级公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