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2010年中考语文样卷

2009-2010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mì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苍桑。

(1)静mì( ) (2)万籁( ) (3) 改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最近在《济宁日报》上读到两则严重 老人自尊的报道,爷爷感到十分气愤。

②为了 节日的气氛,国庆节期间,各社区披红挂绿,张灯结彩。

③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带着感情去 大自然。

A.伤害 营造 亲近 B.侵害 制造 亲近

C.侵害 营造 亲热 D.伤害 制造 亲热

3.按要求填空。(5分)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有关部门准备挑选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当地公园的山石或廊柱上,请你推荐两处完整的诗句。

1)

2)

4. 读名著填空。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任选两题回答)(2分)

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①( )

②( )

③( )

5.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在你的心中,“语文”是什么?请用一组排比句谈谈你的认识。(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0题。

(一)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6.句子“日暮掩柴扉”中的“掩”字看似平常,实则含义丰富。你从“掩”字上读出了什么?(3分)

(二)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9、(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2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10、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①原因:

②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20题。

(一)

满招损,谦受益

季羡林

这本来是中国一句老话,来源极古,《尚书•大禹谟》中已经有了,以后历代引用不辍,一直到今天,还经常挂在人们嘴上。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益见其真实可靠。

这话适用于干一切工作的人,做学问何独不然?可是,怎样来解释呢?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满(自满)只有一种:真。假自满者,未之有也。吹牛皮,说大话,那不是自满,而是骗人。谦(谦虚)却有两种,一真一假。假谦虚的例子,真可以说是俯拾即是。故作谦虚状者,比比皆是。中国人的“菲酌”、“拙作”之类的词,张嘴即出。什么“指正”、“斧正”、“哂正”之类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谦辞,谁都知道是假的,然而谁也必须这样写。这种谦辞已经深入骨髓,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日本人赠人礼品,自称“粗品”者,也属于这一类。这种虚伪的谦虚不会使任何人受益。西方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为什么拿“菲酌”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为什么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绝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1000年,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在做学问上谦虚,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听说康有为说过,他年届三十,天下学问即已学光。仅此一端,就可以证明,康有为不懂什么叫学问。现在有人尊他为“国学大师”,我认为是可笑的。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个革新家。

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自视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则绝无仅有。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不少年轻的学者,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册专著,就傲气凌人。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我总觉得,好多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选自《季羡林谈生命:我的人生感悟》)

11.这篇文章就“满招损,谦受益”谈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作者论述的重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第三段中写道:“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这个西方人心中的“谜”是什么?(2分)

13.季羡林老先生的文风朴实自然,写来如行云流水,本文也是如此。作为一篇论述性文章,作者灵活使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请说说文中举康有为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4分)

14.季羡林先生在其面世的《病榻杂记》中曾坚决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赢得了国人的一片赞叹与钦佩。这件事情可以用本文中的哪句话来印证?(2分)

15. 文中季老认为中国人的“菲酌”、“拙作”之类的词是故作谦虚状,你认为这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

蝉鸣

冯洪新

我家的楼前有十几棵粗壮的大椿树。一年四季有三季常绿,肥厚的叶片,呈条形状,油光光的,繁茂的枝杈,横七竖八,四处伸展。冬天,绿叶散尽,挂满枝头的是一串串风干了的树种子,微风一吹,像风铃一样哗哗作响。尤其是到了夏天,飞来飞去的蝉和一阵接一阵的蝉鸣着实给我的生活平添了几分色彩和悠闲。有时我站在阳台上,听着蝉鸣,看着在高楼大厦林立、水泥石子满地、各种污染混杂的城市里还能留住这片小小的椿树林,心里十分高兴和惬意。

乍暖还寒的早春,椿树就在它高高的枝头上绽满了密密麻麻的牙苞,或含苞待放,或羞羞答答。如果三五天不见,再看,则是满目绿色满眼春了。竞放的叶儿黄黄嫩嫩,张着笑脸,伸着懒腰,像软绵绵的火苗儿,微风一吹,左右摇摆,上下跳动。几场春雨过后,满树的叶儿就开始丰满、茂盛起来。到了阴历的六月份,小雨伴着雷声过后,幼蝉就破土爬上了树,经过一夜的蜕皮、脱变和痛苦之后,第二天,蝉就开始了新生中的鸣叫。我喜欢蝉这个小小的昆虫,更喜欢蝉的鸣叫。清晨,一轮红日刚刚从东方升起,有些早起的蝉儿就开始鸣叫了,像军营的号角一样很准时,因此,在夏日里我每天早晨都是伴随着蝉鸣而起床的。中午,烈日当空,此时是蝉鸣最激烈、最红火的时候,一个连一个,一声接一声,有时还群声合唱,憋足劲地鸣,无顾及地叫,热闹非凡。到了傍晚,蝉鸣则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劲头也不如中午那么足、那么猛了。有时夜间也偶尔有几声蝉鸣,都是那种急急的叫声,或尖叫,或猛叫,此时一定是蝉儿遭到了诸如鸟类或是其他动物攻击的危险,或许是像人一样在做梦吧。蝉鸣很有趣,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蝉在鸣叫时起音的音量是缓慢而低沉的,大概1至2秒钟后,音量逐渐升高,像人们吹哨子一样,慢慢地直至达到高潮,最高音量鸣叫时的持续时间可达10秒以上,收音时则是由大到小,因此,无论是怎样的蝉鸣都不会给人以噪音的感觉。从性别区分,蝉儿也像其他动物或鸟类一样,分为雌雄,不会鸣叫的蝉儿就是雌蝉,也叫哑蝉,会鸣叫的蝉儿就是雄蝉,也叫鸣蝉。雄蝉的腹部有两个盖子,盖子的里面有两片像笛膜一样的薄膜,鸣叫时,两个盖子就会张开,里面的膜就会发出尖锐的声音,停止时,两个盖子就会自动闭合。蝉儿鸣叫时没有任何前兆,也不做任何准备,想叫就叫,想停就停,直叫到生命的尽头就不叫了。蝉儿鸣叫时都是趴在树上,飞翔时、或是被人捉住、或是掉在地上鸣叫时,那只是一种惨叫、惊叫、无耐的叫。因为,蝉儿知道,他的生命是属于树的,也正是有了树才有了蝉,树是蝉的父母,蝉是树的儿女。蝉儿只有趴在树上才感到温暖,才感到安全,才能放声鸣叫出美丽的声音。让我们爱护树木吧!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千万种物种的生命不被灭绝,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小小的蝉儿很是另类,因为它的生命需要在土地下孕育两年时间,而且从地下爬出来后,还需要脱掉一次皮,在羽翼丰满之后才能飞翔鸣叫。然而,就是这样来之不易的生命,在世间停留的全部时光不超过20天,就会自动死亡。由此,使我想起了一种花,名字叫昙花,这种花绽放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开的花却非常美丽,因此人们在比作一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是生命的时候,往往被誉为是昙花一现。蝉是不是也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美丽、充实和有价值,我想是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为人类幸福和他人利益而昙花一现的人,他们的生命是美丽的,是有价值的,更是辉煌的。因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生命不在长短,有价值则是美丽的。

(选自《济宁日报》)

16.请从文中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请联系后文内容说说这里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文章对蝉鸣的描写详尽细致,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蝉鸣的?(4分)

19.第二段文字写蝉来之不易的生命和昙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

20.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子“生命不在长短,有价值则是美丽的”的理解。(4分)

四、作文(共4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则文坛轶闻说,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很想有所施予,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那乞丐的手举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笑了,含着泪说:“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简单。一般说来,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

请以“握手”为题或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参考答案:

一、1.(1)谧 (2)lài (3)“苍”改为“沧” 2.A 3.(1)人迹板桥霜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5)示例:秋水映平林,汉宵空飞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 (1)孙悟空 大闹天宫 (2)李逵 真假李逵 (3)武松 醉打蒋门神

5.示例:语文是一个绚丽的宝库,丰富多彩的优美文章令人口齿生香;语文是一座绚丽的花园,生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幽默诙谐的文字令人心花怒放。

二、6.一个在黄昏中“掩柴扉”的“掩”的动作,饱含了满怀思情关不住的思友之情,在轻轻的关门动作中,我们似乎感到了诗人手的颤抖以及欲滴的泪珠在滚动。 7. (1)等(2)通“披”,穿(3)杀死(4)集会、商量 8.(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9.(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10.(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三、11.做学问要具有真正谦虚的品质。 12. 中国人为什么拿“菲酌”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日本人为什么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 13.康有为自视甚高,毫不谦虚,从反面说明了一个人做学问要真正的谦虚。同时也自然引出在当今中国学坛上也不乏康有为式的人的论述,启示人们做学问要虚怀若谷。 14. 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15.恰当。季老在这里是为了向人们说明我们的假谦虚,是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的言辞,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实事求是。/不恰当。虽然季老在这里倡导的是做学问时的实事求是,但是“谦辞”的使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礼仪之邦的温文尔雅。 16.我喜欢蝉这个小小的昆虫,更喜欢蝉的鸣叫。 17.为后文写蝉鸣作了一个铺垫,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18.蝉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鸣叫、蝉鸣的起音和收音、蝉鸣的生理特点和蝉鸣的地点。 19.歌颂虽然短暂但却美丽、充实和有价值的生命。 20.示例: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少痛苦、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能体现出自己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所以我们要让生命更加精彩,让它在短暂中发光发亮!

四、21.写作提示:握手的次数也许数也数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几次:第一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等等。把握住握手这一动作中的一点或几点,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可以展开联想,表达感悟,可以从虚入手,倾诉感情等。 gfhgfhfghf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1.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生命的声音

余飞鱼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16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6.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2分)

17.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 → 悚然一惊 →( )→(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18.内容探究。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4分)

19.语言品析。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0.情感体验。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16.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2分。意近即可。) 17.宁静极了(或:宁静) 充满希望(或:期待、希望、盼望) 原因:因听到了蚊子的声音(或:因蚊子的出现)(4分。前两空各1分,后一空原因2分。意近即可。) 18.“相濡以沫”的意思: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或:指在患难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撑,相互扶持。) 具体表现:文中蚊子吸矿工血以活命(物质上的),矿工听着蚊子的声音重拾生命信念(精神上的),以此来相互救助。(4分。意思2分,具体表现2分。意对即可。) 19.答案示例: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在死寂环境中的细小声音对矿工心灵的震撼。②“惊天动地”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2022年

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语文作文题目也已经出炉,本文整理了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阅读。

2022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76分,第Ⅱ卷为66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6分)

2010年中考语文样卷

2009-2010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mì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苍桑。

(1)静mì( ) (2)万籁( ) (3) 改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最近在《济宁日报》上读到两则严重 老人自尊的报道,爷爷感到十分气愤。

②为了 节日的气氛,国庆节期间,各社区披红挂绿,张灯结彩。

③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带着感情去 大自然。

A.伤害 营造 亲近 B.侵害 制造 亲近

C.侵害 营造 亲热 D.伤害 制造 亲热

3.按要求填空。(5分)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有关部门准备挑选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当地公园的山石或廊柱上,请你推荐两处完整的诗句。

1)

2)

4. 读名著填空。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任选两题回答)(2分)

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①( )

②( )

③( )

5.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在你的心中,“语文”是什么?请用一组排比句谈谈你的认识。(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0题。

(一)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6.句子“日暮掩柴扉”中的“掩”字看似平常,实则含义丰富。你从“掩”字上读出了什么?(3分)

(二)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9、(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2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10、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①原因:

②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20题。

(一)

满招损,谦受益

季羡林

这本来是中国一句老话,来源极古,《尚书•大禹谟》中已经有了,以后历代引用不辍,一直到今天,还经常挂在人们嘴上。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益见其真实可靠。

这话适用于干一切工作的人,做学问何独不然?可是,怎样来解释呢?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满(自满)只有一种:真。假自满者,未之有也。吹牛皮,说大话,那不是自满,而是骗人。谦(谦虚)却有两种,一真一假。假谦虚的例子,真可以说是俯拾即是。故作谦虚状者,比比皆是。中国人的“菲酌”、“拙作”之类的词,张嘴即出。什么“指正”、“斧正”、“哂正”之类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谦辞,谁都知道是假的,然而谁也必须这样写。这种谦辞已经深入骨髓,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日本人赠人礼品,自称“粗品”者,也属于这一类。这种虚伪的谦虚不会使任何人受益。西方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为什么拿“菲酌”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为什么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绝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1000年,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在做学问上谦虚,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听说康有为说过,他年届三十,天下学问即已学光。仅此一端,就可以证明,康有为不懂什么叫学问。现在有人尊他为“国学大师”,我认为是可笑的。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个革新家。

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自视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则绝无仅有。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不少年轻的学者,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册专著,就傲气凌人。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我总觉得,好多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选自《季羡林谈生命:我的人生感悟》)

11.这篇文章就“满招损,谦受益”谈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作者论述的重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第三段中写道:“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这个西方人心中的“谜”是什么?(2分)

13.季羡林老先生的文风朴实自然,写来如行云流水,本文也是如此。作为一篇论述性文章,作者灵活使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请说说文中举康有为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4分)

14.季羡林先生在其面世的《病榻杂记》中曾坚决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赢得了国人的一片赞叹与钦佩。这件事情可以用本文中的哪句话来印证?(2分)

15. 文中季老认为中国人的“菲酌”、“拙作”之类的词是故作谦虚状,你认为这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

蝉鸣

冯洪新

我家的楼前有十几棵粗壮的大椿树。一年四季有三季常绿,肥厚的叶片,呈条形状,油光光的,繁茂的枝杈,横七竖八,四处伸展。冬天,绿叶散尽,挂满枝头的是一串串风干了的树种子,微风一吹,像风铃一样哗哗作响。尤其是到了夏天,飞来飞去的蝉和一阵接一阵的蝉鸣着实给我的生活平添了几分色彩和悠闲。有时我站在阳台上,听着蝉鸣,看着在高楼大厦林立、水泥石子满地、各种污染混杂的城市里还能留住这片小小的椿树林,心里十分高兴和惬意。

乍暖还寒的早春,椿树就在它高高的枝头上绽满了密密麻麻的牙苞,或含苞待放,或羞羞答答。如果三五天不见,再看,则是满目绿色满眼春了。竞放的叶儿黄黄嫩嫩,张着笑脸,伸着懒腰,像软绵绵的火苗儿,微风一吹,左右摇摆,上下跳动。几场春雨过后,满树的叶儿就开始丰满、茂盛起来。到了阴历的六月份,小雨伴着雷声过后,幼蝉就破土爬上了树,经过一夜的蜕皮、脱变和痛苦之后,第二天,蝉就开始了新生中的鸣叫。我喜欢蝉这个小小的昆虫,更喜欢蝉的鸣叫。清晨,一轮红日刚刚从东方升起,有些早起的蝉儿就开始鸣叫了,像军营的号角一样很准时,因此,在夏日里我每天早晨都是伴随着蝉鸣而起床的。中午,烈日当空,此时是蝉鸣最激烈、最红火的时候,一个连一个,一声接一声,有时还群声合唱,憋足劲地鸣,无顾及地叫,热闹非凡。到了傍晚,蝉鸣则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劲头也不如中午那么足、那么猛了。有时夜间也偶尔有几声蝉鸣,都是那种急急的叫声,或尖叫,或猛叫,此时一定是蝉儿遭到了诸如鸟类或是其他动物攻击的危险,或许是像人一样在做梦吧。蝉鸣很有趣,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蝉在鸣叫时起音的音量是缓慢而低沉的,大概1至2秒钟后,音量逐渐升高,像人们吹哨子一样,慢慢地直至达到高潮,最高音量鸣叫时的持续时间可达10秒以上,收音时则是由大到小,因此,无论是怎样的蝉鸣都不会给人以噪音的感觉。从性别区分,蝉儿也像其他动物或鸟类一样,分为雌雄,不会鸣叫的蝉儿就是雌蝉,也叫哑蝉,会鸣叫的蝉儿就是雄蝉,也叫鸣蝉。雄蝉的腹部有两个盖子,盖子的里面有两片像笛膜一样的薄膜,鸣叫时,两个盖子就会张开,里面的膜就会发出尖锐的声音,停止时,两个盖子就会自动闭合。蝉儿鸣叫时没有任何前兆,也不做任何准备,想叫就叫,想停就停,直叫到生命的尽头就不叫了。蝉儿鸣叫时都是趴在树上,飞翔时、或是被人捉住、或是掉在地上鸣叫时,那只是一种惨叫、惊叫、无耐的叫。因为,蝉儿知道,他的生命是属于树的,也正是有了树才有了蝉,树是蝉的父母,蝉是树的儿女。蝉儿只有趴在树上才感到温暖,才感到安全,才能放声鸣叫出美丽的声音。让我们爱护树木吧!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千万种物种的生命不被灭绝,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小小的蝉儿很是另类,因为它的生命需要在土地下孕育两年时间,而且从地下爬出来后,还需要脱掉一次皮,在羽翼丰满之后才能飞翔鸣叫。然而,就是这样来之不易的生命,在世间停留的全部时光不超过20天,就会自动死亡。由此,使我想起了一种花,名字叫昙花,这种花绽放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开的花却非常美丽,因此人们在比作一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是生命的时候,往往被誉为是昙花一现。蝉是不是也像昙花一样,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美丽、充实和有价值,我想是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为人类幸福和他人利益而昙花一现的人,他们的生命是美丽的,是有价值的,更是辉煌的。因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生命不在长短,有价值则是美丽的。

(选自《济宁日报》)

16.请从文中找出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请联系后文内容说说这里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文章对蝉鸣的描写详尽细致,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蝉鸣的?(4分)

19.第二段文字写蝉来之不易的生命和昙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

20.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子“生命不在长短,有价值则是美丽的”的理解。(4分)

四、作文(共4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则文坛轶闻说,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很想有所施予,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那乞丐的手举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笑了,含着泪说:“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简单。一般说来,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

请以“握手”为题或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参考答案:

一、1.(1)谧 (2)lài (3)“苍”改为“沧” 2.A 3.(1)人迹板桥霜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5)示例:秋水映平林,汉宵空飞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 (1)孙悟空 大闹天宫 (2)李逵 真假李逵 (3)武松 醉打蒋门神

5.示例:语文是一个绚丽的宝库,丰富多彩的优美文章令人口齿生香;语文是一座绚丽的花园,生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幽默诙谐的文字令人心花怒放。

二、6.一个在黄昏中“掩柴扉”的“掩”的动作,饱含了满怀思情关不住的思友之情,在轻轻的关门动作中,我们似乎感到了诗人手的颤抖以及欲滴的泪珠在滚动。 7. (1)等(2)通“披”,穿(3)杀死(4)集会、商量 8.(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9.(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10.(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三、11.做学问要具有真正谦虚的品质。 12. 中国人为什么拿“菲酌”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日本人为什么拿“粗品”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 13.康有为自视甚高,毫不谦虚,从反面说明了一个人做学问要真正的谦虚。同时也自然引出在当今中国学坛上也不乏康有为式的人的论述,启示人们做学问要虚怀若谷。 14. 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15.恰当。季老在这里是为了向人们说明我们的假谦虚,是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的言辞,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实事求是。/不恰当。虽然季老在这里倡导的是做学问时的实事求是,但是“谦辞”的使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礼仪之邦的温文尔雅。 16.我喜欢蝉这个小小的昆虫,更喜欢蝉的鸣叫。 17.为后文写蝉鸣作了一个铺垫,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18.蝉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鸣叫、蝉鸣的起音和收音、蝉鸣的生理特点和蝉鸣的地点。 19.歌颂虽然短暂但却美丽、充实和有价值的生命。 20.示例: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少痛苦、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能体现出自己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所以我们要让生命更加精彩,让它在短暂中发光发亮!

四、21.写作提示:握手的次数也许数也数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几次:第一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等等。把握住握手这一动作中的一点或几点,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可以展开联想,表达感悟,可以从虚入手,倾诉感情等。 gfhgfhfghf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1.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生命的声音

余飞鱼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16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6.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2分)

17.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 → 悚然一惊 →( )→(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18.内容探究。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4分)

19.语言品析。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0.情感体验。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16.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2分。意近即可。) 17.宁静极了(或:宁静) 充满希望(或:期待、希望、盼望) 原因:因听到了蚊子的声音(或:因蚊子的出现)(4分。前两空各1分,后一空原因2分。意近即可。) 18.“相濡以沫”的意思: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或:指在患难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撑,相互扶持。) 具体表现:文中蚊子吸矿工血以活命(物质上的),矿工听着蚊子的声音重拾生命信念(精神上的),以此来相互救助。(4分。意思2分,具体表现2分。意对即可。) 19.答案示例: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在死寂环境中的细小声音对矿工心灵的震撼。②“惊天动地”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2022年

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语文作文题目也已经出炉,本文整理了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阅读。

2022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