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
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倾向性

现代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知识传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精神和创造性心灵的发展。正是基于此,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就化学科而言,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的学习中要在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化学实验,注重方法和实验过程,以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前论述,化学科对自主学习认识,掌握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对中学化学教师更为重要。

本文介绍自主学习主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条件,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研究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的进行学习的方式。此定义中学生是自觉地主动而有效的学习。

二、 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方法由自己选择并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对学习过程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据此进行自我强化;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也转出了原来处于压抑状态时的那种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判断的智慧。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姜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4、自主学习的监控性。自主学习不是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外力被动学习,而是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学习过程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等行为来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最显著的特点。

5、自主学习的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三、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的条件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手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碘的化合物性质”时,可以有这样一段导语:在生活中大家肯定听说过人工降雨,降雪,那么人工降雪的原理是什么呢?有几种人工降雪的方法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及时评价,以赞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由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乙酸》第一节乙酸性质时,我让学生先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二)、教给方法,多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化学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化学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个体差异,选择一部分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有意思地一步一步进行教学。如教《氯气》一课,根据学习的爱好,选择“从状态—性质—用途”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氯气,其状态是什么?第二步,根据生活中盛接来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倒入金鱼缸中和你见过消毒剂有哪些提问,然后学生回答,再做试验说明他的氧化性。第三步,讨论它的用途有哪些,体现了他的什么性质?做小结?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然而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总结方法。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学《氯气》课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硫》,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子,问题抓得很准,对内容的理解也很透彻。

3、领悟自得。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的目的。

4、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如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然后让那些想了解同样问题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自主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延迟评价。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地评价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而学生之间能够就对方的回答进行评价,说明他们已经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争论暂时不发表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也暂时不作评价,而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的倾向性,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化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化学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化学课上,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化。

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1、学习目标明确化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需要是动力,动力来自兴趣,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的潜能,把消极的、较弱的动机,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让明白了学习的好处,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的方向。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积硅步以致千里”,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既有高度,又有实现的可能。

2、鼓励经常化

当一个同学的一科成绩好,教师、同学、家长对他的评价就会高,这位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和学好这门课的志向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对这门课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努力。学习积极性高,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多,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就会增强,该科的成绩又会更好,如此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在某门课上成绩一般,兴趣不太大,但因偶然的机会,他在测验或某次提问中,取得了极好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了成功的体验,常常会像换个人似的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步思维过程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习结果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通过得法的引导与适当降低难度,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经常多给学生“戴高帽”,通过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学习方法多样化

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及个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许多类型,有的学生喜欢独立学习,而有的学生喜欢以小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听讲来学习,有的学生喜欢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总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帮助和引导其不断摒弃一些不好的习惯,逐步探索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学习的途径和方式,让学习尽情的自由学习。

4、师生关系融洽化

“亲其师而信其道”,人的感情是有迁移功能的,特别是小学生更为明显。学生如果喜欢老师,也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上课就会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真诚的帮助,做到细心讲解,循循善诱。对于“学困生”更应多关心、多提问、多鼓励、多帮助,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5、学习伙伴亲密化

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犹如一本本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书,值得互相学习。当一个孩子步入学校,编班入队后,孩子们互为影响、互为补充,就开始了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生活方式。这个群体对学生个体而言,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如果学生处在一个亲密友好、融洽向上的团体中,就更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意愿;有意地“牵线搭桥”,为学生找到可心的学习伙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中寻找自主学习的支点,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

(一)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了解学生已储备知识。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之前,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其次学生能否理解您准备让他自主学习的内容。因此,要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就要研究学生。

2、选课题制定目标。教师确定的目标,是经过学生可接受的经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选的课题也要设置切合学生实际。

3、指导学生自学。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本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授之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4、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生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

5、得出明确结论。

(二)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五、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课堂调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要强。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教法优化。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教案走,不容有半点变化。学生想说,而教师不是不让说就是置之不理或者敷衍了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造成的。

5、注意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注意应注意的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自主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爱护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质疑习惯,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从不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保留自已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2、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

如《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关于原电池的教学,我是这样创设教学情景的,把2mol/LNaOH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然后分别投入纯铝片和表面沉积有铜的铝片各一片,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后者产生气泡速率比前前者快,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能否设计出比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这是学生熟知的。所以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认为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原电池。但也有学生联系教材中的实验展开了联想,联想中创造性思维火花产生了,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1)镁、铝作电极,浸入NaOH溶液中,镁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铝强,但镁不跟NaOH溶液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镁作正极。还有学生联想到铝遇冷浓HNO3钝化,又设计出另一种方案,(2) 铝、铜作电极,浸入浓HNO3溶液中,铝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铜强,但铝被浓HNO3钝化作正极,铜作负极。

用电流计验证,果然符合。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突破常规,跳出原有知识的框框,能使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3、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自主探究品质。素质教育说到底,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化学课堂教学的新开地。

谈一谈中学化学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背景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过去,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教师讲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化学实验才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都出现了实验室容纳不了大班额学生数;大班额教学实验,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就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好多学校实验老师只能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勉强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有些学校干脆不做实验,只讲理论;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影响农村中学实验教学不能正常的瓶颈,专业化学教师相对缺乏,实验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也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大部分老师课时重,用在实验和研究上的时间就太少了;农村一些学校管理相对落后,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的管理大多交给后勤总务上的老师,他们只起到了一个保管财产的作用,给实验带来了很大不便;农村中学学生来自各村的村办小学,基础层次不齐,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很差,又性格内向,表现欲不强;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化学课实验教学的开展,于是,尽快寻找途径,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寻找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困难的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

(一)农村大班额教学药品仪器相对不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农村中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够无法演示或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及对策。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农村中学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及生态环境等有深远的意义:

(1)能有效缓解目前农村实验室资源配备不足、无法保证正常实验开出率的问题。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实验室生均面积不达标,设备简陋,仪器药品数量不足,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经费投入不够等,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能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出率,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笔者通过实验替代品的研究,实验室管理的探索等,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突出矛盾。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进行。

(2)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农村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致使农村中学的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代名词。农村中学学生实验能力低下的原因:一是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缺乏专业实验教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验,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操作缺乏兴趣;二是农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表现欲不强,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风头(主要是女生)。笔者通过对实验替代品的研究,用部分生活用品替代实验用品,就增强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另外,部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原来由教师告知实验步骤的被动实验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性地自己完成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在学生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定期不定期的开放实验室,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问题,立即来到实验室通过实验及时解决,不但能培养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完成化学手工制作,学生在享受设计制作乐趣的同时,对部分实验仪器也有更近一步了解,对于培养农村中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有利于节能排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班额的学生化学实验会消耗大量实验用品,同时会排放大量废液,废气,废渣。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笔者通过对“节约型”化学实验的探索研究,寻找仪器药品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具有廉价、环保、可变废为宝。大大节约了学校开支,药品用量小,向环境排放的有害物质少,对于节约化学药品,节能减排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思想、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理论(经验)成果

(一)经验成果:

(1)农村大班额教学中药品仪器相对不足的问题找到了一套较好的解决方法。

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大班额教学,而实验室的实验资源配备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中学经费紧张,虽然国家对农村中学加大了投入力度,配备了必须的一些实验器材和药品,可以满足老师演示实验之用,可学生实验需要的药品数目较大,所以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要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出,就不得不想办法,学找一些实验替代品来帮组学生完成实验。

课题小组的成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化学实验是定性实验,部分药品都可由生活品替代,这样不仅降低了试验成本,而且也很容易买到,不会耽误学生实验时间。如实验室常用的配置盐水的氯化钠,就可以用实验替代,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的石灰石,就完全不用买,笔者所在的学校周边,最不缺的就是石灰石,老师只需带领学生捡一些富含碳酸钙的石头,打碎即可,实验室常用的金属锌粒,我常号召学生收集废旧电池,取其外皮,剪碎就可以代替锌粒,制取氧气的H2O2溶液,实验室不够就只能从就近的药店里买。实验室常用的Na2CO3我也常用食用纯碱代替。

(2)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观念落后,实验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实施,国家对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农村与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弱势,师资力量仍显薄弱,基础办学设施仍较落后,部分学校竟没有专业的物理、化学、生物老师,就更不用说有专门的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员了。这样,农村中学大多数化学老师仍沿用以前的粉笔加黑板代替实验。常此以往,学校和教师就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成绩效果不明显,是白白耽误时间。造成农村中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上和城市学生相差甚远,无疑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首先化学老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研究课改后的考试动向,把握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但由于化学教师的变动和各校课程安排的变动,希望县上能每年都进行一次化学专业化培训,使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得到更新,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化学新课改的要求。

另外绝大部分化学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和好几个班的教学工作,还兼任有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员等多种角色,大多数农村中学九年级3-6个教学班,而化学实验室只有一个,且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员,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一次学生实验,老师前前后后要忙好几天,准备学生实验需要的各种器材,药品,准备好了接着上实验课,连着好几节课,课间又要忙着为学生添加药品,补充消耗品,检查有没有损坏的仪器等,四、五个班的实验课上完,老师又要忙着整理实验室,通常一个实验下来,把老师都累坏了。如何处理这几重角色的关系,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呢?我认为应大胆创新,在学生中培养实验室助手,培养小小实验管理员。我每年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就着手在每个班寻找2-3名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到后半学期,各班的这些学生已经基本能够胜任实验员的工作。每次学生实验前后,他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这样不仅给老师帮了大忙,对他们本人学习化学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而他们也能带动所在的班级形成一个浓厚的学习化学的氛围。这样既方便了老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3)通过改进实验、变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变老师提前告知实验步骤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等方法,使农村中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迎刃而解。

农村中学的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是动手能力较差,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此原因有:

1、教师过于重视实验,严格要求学生,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害怕损坏仪器受到老师的批评。

2、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3、教材中的部分实验都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形成重复与枯燥的问题,实验课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都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因此,好多学生对实验没了兴趣。

4、部分探究实验,好多同学不知道实验环节,很想动手,却无从下手。

5、部分同学感到化学实验太神秘了,我们还是先学好理论知识。

6、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风头。

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农村学生内心深处还是想自己动手,但由于害怕弄坏仪器、不知怎样操作、性格内向等多种原因,是动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就好对症下药了。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刺激学生的动手能力:(1)化学实验生活化。如九年级化学教材上第一学期的一个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老师就提前安排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在教室完成本实验,这样学生在课外忙着准备蜡烛,玻璃杯,火柴,熟石灰,小刀,小木条等。结果实验结束后,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心情。原来化学实验就这么简单啊。紧接着的另一个实验就是“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我也安排学生自己准备所需的如饮料吸管、小木条、熟石灰,用脸盆代替水槽,我只跟学生提供两个集气瓶。这样既能发现化学专用仪器的严密性,科学性,也能发现原来好多化学实验仪器也可以用生活品替代,从而解开化学实验的神秘面纱。(2)化学实验开放化。大部分化学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时,重视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这一步干什么,下一步干什么等等,如此下去学生做实验根本不用思考,直观照方抓药,按部就班,这样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认为,实验应稍微“开放化”,老师只引导大体思路,步骤,方案都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刚开始,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但坚持下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都能在实验中养成一个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好习惯。也能满足部分学生善于钻研的好奇心。(3)多用表扬,赞赏的眼光看学生,其实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一样有好奇心,探究欲,作为农村的实验老师,要不时的表扬敢于动手的学生,彻底打消学生胆怯的心理,一步步扭转学生内向的性格,直至选几个同学能勇敢地站在讲台上从容的完成一个演示实验,老师在号召学生送上一个热烈的掌声,实验优秀学生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4)合理利用实验替代品,农村的实验老师一定要善于开发农村的课程资源,搞活实验,学生用替代品完成实验时,就不会担心损坏仪器要挨批评,就会大胆的进行实验。

我的设想也有很多不足,一是我的水平有限,对策只在经验层面上,而理论上还不成熟;本文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只想到了其中的几个侧面,其它的还没有考虑成熟,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进一步深入考虑。 从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来看,比较强调和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知识都是预知的,只需要强制性记忆。另外师生重视的是实验结果或结论(多数情况下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就是验证并记住这些结论),而对实验过程的探索不够重视,至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体现较少。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材、实验册及教辅的导向。现行的教材、实验册及教学辅导资料上设计的实验题目中客观题目众多,对于这些题目,或答标号,或填写数据、操作、仪器名称、现象等,这样限制得过死且往往都给出标准答案,使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鼓励学生动手,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开放性、探索性实验题目较少。久而久之教与学都停滞在应试作答的模式上。

3.实验教研气氛不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探究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尤其是不关心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去分析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学法指导,因而使得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相对薄弱。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国家级期刊吗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半月刊,期刊创办于1972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主要栏目设有:特约专稿、论述、博士论坛、创新教育、教学研究、学习研究、教改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收录。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获得荣誉情况: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学化学期刊投稿

1个月。经快期刊查询显示,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属于半月刊,审稿周期在1个月内,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本杂志为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融科学性、知识性、前导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办刊方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倾向性

现代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知识传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精神和创造性心灵的发展。正是基于此,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就化学科而言,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的学习中要在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化学实验,注重方法和实验过程,以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前论述,化学科对自主学习认识,掌握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对中学化学教师更为重要。

本文介绍自主学习主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条件,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研究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的进行学习的方式。此定义中学生是自觉地主动而有效的学习。

二、 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方法由自己选择并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对学习过程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据此进行自我强化;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基础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也转出了原来处于压抑状态时的那种不能自己决定、自己判断的智慧。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不仅开发出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

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姜求学生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教学活动。

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学习的异步性;使不少学生脱颖而出,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赶上来。

4、自主学习的监控性。自主学习不是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外力被动学习,而是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对学习过程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等行为来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最显著的特点。

5、自主学习的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三、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的条件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手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碘的化合物性质”时,可以有这样一段导语:在生活中大家肯定听说过人工降雨,降雪,那么人工降雪的原理是什么呢?有几种人工降雪的方法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及时评价,以赞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由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乙酸》第一节乙酸性质时,我让学生先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二)、教给方法,多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化学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化学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个体差异,选择一部分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有意思地一步一步进行教学。如教《氯气》一课,根据学习的爱好,选择“从状态—性质—用途”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氯气,其状态是什么?第二步,根据生活中盛接来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倒入金鱼缸中和你见过消毒剂有哪些提问,然后学生回答,再做试验说明他的氧化性。第三步,讨论它的用途有哪些,体现了他的什么性质?做小结?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然而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总结方法。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学《氯气》课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硫》,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子,问题抓得很准,对内容的理解也很透彻。

3、领悟自得。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的目的。

4、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如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然后让那些想了解同样问题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自主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延迟评价。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地评价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而学生之间能够就对方的回答进行评价,说明他们已经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争论暂时不发表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也暂时不作评价,而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的倾向性,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化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化学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化学课上,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化。

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1、学习目标明确化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需要是动力,动力来自兴趣,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的潜能,把消极的、较弱的动机,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让明白了学习的好处,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的方向。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积硅步以致千里”,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既有高度,又有实现的可能。

2、鼓励经常化

当一个同学的一科成绩好,教师、同学、家长对他的评价就会高,这位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和学好这门课的志向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对这门课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努力。学习积极性高,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多,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就会增强,该科的成绩又会更好,如此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在某门课上成绩一般,兴趣不太大,但因偶然的机会,他在测验或某次提问中,取得了极好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了成功的体验,常常会像换个人似的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步思维过程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习结果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通过得法的引导与适当降低难度,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经常多给学生“戴高帽”,通过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学习方法多样化

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及个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许多类型,有的学生喜欢独立学习,而有的学生喜欢以小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听讲来学习,有的学生喜欢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总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帮助和引导其不断摒弃一些不好的习惯,逐步探索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学习的途径和方式,让学习尽情的自由学习。

4、师生关系融洽化

“亲其师而信其道”,人的感情是有迁移功能的,特别是小学生更为明显。学生如果喜欢老师,也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上课就会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真诚的帮助,做到细心讲解,循循善诱。对于“学困生”更应多关心、多提问、多鼓励、多帮助,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5、学习伙伴亲密化

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犹如一本本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书,值得互相学习。当一个孩子步入学校,编班入队后,孩子们互为影响、互为补充,就开始了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生活方式。这个群体对学生个体而言,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如果学生处在一个亲密友好、融洽向上的团体中,就更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意愿;有意地“牵线搭桥”,为学生找到可心的学习伙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中寻找自主学习的支点,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

(一)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了解学生已储备知识。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之前,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其次学生能否理解您准备让他自主学习的内容。因此,要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就要研究学生。

2、选课题制定目标。教师确定的目标,是经过学生可接受的经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选的课题也要设置切合学生实际。

3、指导学生自学。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本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授之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4、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生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

5、得出明确结论。

(二)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五、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课堂调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要强。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教法优化。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教案走,不容有半点变化。学生想说,而教师不是不让说就是置之不理或者敷衍了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造成的。

5、注意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注意应注意的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自主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爱护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质疑习惯,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从不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保留自已独树一帜的观点,培养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2、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

如《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关于原电池的教学,我是这样创设教学情景的,把2mol/LNaOH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然后分别投入纯铝片和表面沉积有铜的铝片各一片,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后者产生气泡速率比前前者快,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能否设计出比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这是学生熟知的。所以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认为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原电池。但也有学生联系教材中的实验展开了联想,联想中创造性思维火花产生了,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1)镁、铝作电极,浸入NaOH溶液中,镁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铝强,但镁不跟NaOH溶液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镁作正极。还有学生联想到铝遇冷浓HNO3钝化,又设计出另一种方案,(2) 铝、铜作电极,浸入浓HNO3溶液中,铝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铜强,但铝被浓HNO3钝化作正极,铜作负极。

用电流计验证,果然符合。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突破常规,跳出原有知识的框框,能使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3、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自主探究品质。素质教育说到底,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开创新世纪化学课堂教学的新开地。

谈一谈中学化学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背景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过去,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教师讲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化学实验才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都出现了实验室容纳不了大班额学生数;大班额教学实验,实验室的仪器、药品就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好多学校实验老师只能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勉强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有些学校干脆不做实验,只讲理论;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影响农村中学实验教学不能正常的瓶颈,专业化学教师相对缺乏,实验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也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大部分老师课时重,用在实验和研究上的时间就太少了;农村一些学校管理相对落后,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的管理大多交给后勤总务上的老师,他们只起到了一个保管财产的作用,给实验带来了很大不便;农村中学学生来自各村的村办小学,基础层次不齐,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很差,又性格内向,表现欲不强;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化学课实验教学的开展,于是,尽快寻找途径,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寻找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困难的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

(一)农村大班额教学药品仪器相对不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农村中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够无法演示或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及对策。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农村中学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及生态环境等有深远的意义:

(1)能有效缓解目前农村实验室资源配备不足、无法保证正常实验开出率的问题。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实验室生均面积不达标,设备简陋,仪器药品数量不足,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经费投入不够等,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能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出率,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笔者通过实验替代品的研究,实验室管理的探索等,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突出矛盾。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进行。

(2)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农村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致使农村中学的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代名词。农村中学学生实验能力低下的原因:一是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缺乏专业实验教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验,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操作缺乏兴趣;二是农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表现欲不强,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风头(主要是女生)。笔者通过对实验替代品的研究,用部分生活用品替代实验用品,就增强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另外,部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实验、原来由教师告知实验步骤的被动实验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性地自己完成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在学生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定期不定期的开放实验室,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问题,立即来到实验室通过实验及时解决,不但能培养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完成化学手工制作,学生在享受设计制作乐趣的同时,对部分实验仪器也有更近一步了解,对于培养农村中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有利于节能排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班额的学生化学实验会消耗大量实验用品,同时会排放大量废液,废气,废渣。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笔者通过对“节约型”化学实验的探索研究,寻找仪器药品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具有廉价、环保、可变废为宝。大大节约了学校开支,药品用量小,向环境排放的有害物质少,对于节约化学药品,节能减排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思想、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理论(经验)成果

(一)经验成果:

(1)农村大班额教学中药品仪器相对不足的问题找到了一套较好的解决方法。

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大班额教学,而实验室的实验资源配备相对较低,加之农村中学经费紧张,虽然国家对农村中学加大了投入力度,配备了必须的一些实验器材和药品,可以满足老师演示实验之用,可学生实验需要的药品数目较大,所以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要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出,就不得不想办法,学找一些实验替代品来帮组学生完成实验。

课题小组的成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化学实验是定性实验,部分药品都可由生活品替代,这样不仅降低了试验成本,而且也很容易买到,不会耽误学生实验时间。如实验室常用的配置盐水的氯化钠,就可以用实验替代,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的石灰石,就完全不用买,笔者所在的学校周边,最不缺的就是石灰石,老师只需带领学生捡一些富含碳酸钙的石头,打碎即可,实验室常用的金属锌粒,我常号召学生收集废旧电池,取其外皮,剪碎就可以代替锌粒,制取氧气的H2O2溶液,实验室不够就只能从就近的药店里买。实验室常用的Na2CO3我也常用食用纯碱代替。

(2)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观念落后,实验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实施,国家对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农村与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弱势,师资力量仍显薄弱,基础办学设施仍较落后,部分学校竟没有专业的物理、化学、生物老师,就更不用说有专门的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员了。这样,农村中学大多数化学老师仍沿用以前的粉笔加黑板代替实验。常此以往,学校和教师就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成绩效果不明显,是白白耽误时间。造成农村中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上和城市学生相差甚远,无疑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首先化学老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研究课改后的考试动向,把握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但由于化学教师的变动和各校课程安排的变动,希望县上能每年都进行一次化学专业化培训,使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得到更新,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化学新课改的要求。

另外绝大部分化学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和好几个班的教学工作,还兼任有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员等多种角色,大多数农村中学九年级3-6个教学班,而化学实验室只有一个,且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员,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一次学生实验,老师前前后后要忙好几天,准备学生实验需要的各种器材,药品,准备好了接着上实验课,连着好几节课,课间又要忙着为学生添加药品,补充消耗品,检查有没有损坏的仪器等,四、五个班的实验课上完,老师又要忙着整理实验室,通常一个实验下来,把老师都累坏了。如何处理这几重角色的关系,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呢?我认为应大胆创新,在学生中培养实验室助手,培养小小实验管理员。我每年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就着手在每个班寻找2-3名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到后半学期,各班的这些学生已经基本能够胜任实验员的工作。每次学生实验前后,他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这样不仅给老师帮了大忙,对他们本人学习化学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而他们也能带动所在的班级形成一个浓厚的学习化学的氛围。这样既方便了老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3)通过改进实验、变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变老师提前告知实验步骤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等方法,使农村中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迎刃而解。

农村中学的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是动手能力较差,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此原因有:

1、教师过于重视实验,严格要求学生,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害怕损坏仪器受到老师的批评。

2、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3、教材中的部分实验都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形成重复与枯燥的问题,实验课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都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因此,好多学生对实验没了兴趣。

4、部分探究实验,好多同学不知道实验环节,很想动手,却无从下手。

5、部分同学感到化学实验太神秘了,我们还是先学好理论知识。

6、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风头。

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农村学生内心深处还是想自己动手,但由于害怕弄坏仪器、不知怎样操作、性格内向等多种原因,是动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就好对症下药了。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刺激学生的动手能力:(1)化学实验生活化。如九年级化学教材上第一学期的一个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老师就提前安排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在教室完成本实验,这样学生在课外忙着准备蜡烛,玻璃杯,火柴,熟石灰,小刀,小木条等。结果实验结束后,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心情。原来化学实验就这么简单啊。紧接着的另一个实验就是“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我也安排学生自己准备所需的如饮料吸管、小木条、熟石灰,用脸盆代替水槽,我只跟学生提供两个集气瓶。这样既能发现化学专用仪器的严密性,科学性,也能发现原来好多化学实验仪器也可以用生活品替代,从而解开化学实验的神秘面纱。(2)化学实验开放化。大部分化学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时,重视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这一步干什么,下一步干什么等等,如此下去学生做实验根本不用思考,直观照方抓药,按部就班,这样就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认为,实验应稍微“开放化”,老师只引导大体思路,步骤,方案都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刚开始,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但坚持下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都能在实验中养成一个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好习惯。也能满足部分学生善于钻研的好奇心。(3)多用表扬,赞赏的眼光看学生,其实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一样有好奇心,探究欲,作为农村的实验老师,要不时的表扬敢于动手的学生,彻底打消学生胆怯的心理,一步步扭转学生内向的性格,直至选几个同学能勇敢地站在讲台上从容的完成一个演示实验,老师在号召学生送上一个热烈的掌声,实验优秀学生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4)合理利用实验替代品,农村的实验老师一定要善于开发农村的课程资源,搞活实验,学生用替代品完成实验时,就不会担心损坏仪器要挨批评,就会大胆的进行实验。

我的设想也有很多不足,一是我的水平有限,对策只在经验层面上,而理论上还不成熟;本文涉及的问题很多,我只想到了其中的几个侧面,其它的还没有考虑成熟,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进一步深入考虑。 从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来看,比较强调和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知识都是预知的,只需要强制性记忆。另外师生重视的是实验结果或结论(多数情况下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就是验证并记住这些结论),而对实验过程的探索不够重视,至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体现较少。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材、实验册及教辅的导向。现行的教材、实验册及教学辅导资料上设计的实验题目中客观题目众多,对于这些题目,或答标号,或填写数据、操作、仪器名称、现象等,这样限制得过死且往往都给出标准答案,使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鼓励学生动手,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开放性、探索性实验题目较少。久而久之教与学都停滞在应试作答的模式上。

3.实验教研气氛不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探究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尤其是不关心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去分析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学法指导,因而使得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相对薄弱。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国家级期刊吗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半月刊,期刊创办于1972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主要栏目设有:特约专稿、论述、博士论坛、创新教育、教学研究、学习研究、教改教学方法研究、实验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收录。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获得荣誉情况: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学化学期刊投稿

1个月。经快期刊查询显示,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属于半月刊,审稿周期在1个月内,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本杂志为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融科学性、知识性、前导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办刊方针。

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