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基本操作

1—1种子发芽实验(一)

一、实验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

二、器材:

(每生)放大镜1个、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

(每组)水1杯、滴管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第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实验前要先观察种子形状,记录下相关的特征和数据,并把它们画下来;

2、按照实验计划用标签给种子分组编号;

3、要告诉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一次,及时做记录。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个、一些潮湿的土壤、(冰箱)。

1— 2种子发芽实验(二)

一、实验内容:

整理分析实验记录的信息

二、器材:

(每组)实验后发芽的和不发芽的种子、放大镜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略。

1—4蚯蚓的选择

一、 实验内容:

探究蚯蚓生长环境实验

二、 器材:

(每组)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0条左右、干土和湿土若干。

三、 规范操作要点:

1、学生先谈谈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

2、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1—6做一个生态瓶

一、 实验内容:

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

二、 器材:

(每组)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捞工具。

三、 规范操作要点:

1、讨论建造生态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环境。

2、准备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四、 操作建议:

1、讨论时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和其他关系等。

2、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7改变生态瓶

一、 实验内容:

改变生态瓶的生态环境实验

二、 器材:

(每组)已建造好的生态瓶1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1个。

三、 规范操作要点: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2—1光和影

一、 实验内容:

研究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二、 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尺子1根。

三、 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2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 操作建议:

1、活动1要控制手电筒到木块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这个活动难度较大,教师要演示实验和记录的方法。其中,手电筒垂直照射在物体的上面时,要提高物体,才能看到影子。

2、活动2中屏最好垂直竖起来,屏和手电筒的位置保持不变,只改变木块到手电筒的距离。

3、实验时要求学生先在屏上用铅笔画下实际的影子,再把结果画在课本上。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 实验内容:

观测阳光下的影子及变化

二、 器材:

(每组)10厘米长的筷子1根、平滑的木板1块、白纸1张、橡皮泥1块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1、 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并把它放在校园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2、 记录时,先看看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再量出影子的长度,然后在白纸上描下影子。

四、操作建议:

课堂上每10分钟观察1次,课后每1小时观察1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 实验内容:

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3张、无孔卡纸1张、票夹4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28-2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 每张卡纸之间距离最好为15厘米左右,并保持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高度上;

2、 教材要求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有一定难度,第一次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空心弯管2个、直管3根等。

2—4光的反射

一、 实验内容:

光的反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小镜子1面、书1本。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30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同时将手电筒和小镜子提供给学生,特别是在活动2时,提示学生使用小镜子。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自制潜望镜1个。

2—5光与热

一、 实验内容:

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小镜子5面、温度计1支、白纸1张。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先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较使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时反射光的强弱并记录。

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记录。

四、操作建议: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

2、镜子的反射光斑调整集中到温度计的玻璃泡部位。

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5、靠近温度计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因为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1——

一、 实验内容: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学具中有)对折做成的纸袋各1个、每个纸袋配温度计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把不同颜色和材料的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

2、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比较一次。

四、操作建议: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外,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和观察的时间、方法等尽量要保持一致。

实验2——

一、 实验内容: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黑色纸袋3个、每个纸袋配温度计1个。

三、 规范操作要点: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按照与地面水平、垂直、与阳光垂直这三种方式摆放在阳光下。

2、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比较一次。

四、 操作建议:

除了摆放时的角度不同外,摆放的地点、时间和观察的时间、方法等尽量要保持一致。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讲解原理,但要求学生都要做)

一、 实验内容:

设计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二、器材:

(每组)带盖大纸盒1个、泡沫塑料若干、饮料瓶1个、塑料薄膜1张、黑色纸1张、镜子或锡箔纸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40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和制作。

四、操作建议:

1、引导学生弄清教材中的设计方案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组的设计和制作;

2、升温措施有:塑料瓶直接吸热、盒子内外涂成黑色、盒内瓶子背面贴锡纸、盒盖用塑料薄膜、盒子装上支架、盒子后面用镜子或锡箔纸反光照射等;

3、保温措施有:盒子加盖、瓶子加盖、瓶子周围放泡沫塑料等。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 实验内容:

展示并检验太阳能热水器

二、器材:

(每组)自行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1个、温度计1个、冷水1小桶。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各组展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

2、在各组热水器的瓶子中装好相同温度的冷水200毫升;

3、各组同时将热水器放到指定的场地中;

4、每隔5分钟测出水温并如实记录。

四、操作建议:

1、教师事先对活动日期、场地的选择、布置、划分、活动的程序、方法等方面要作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2、比竞赛更重要的是每个组的自我评价和各组间的交流、反思和改进。

3—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 实验内容:

探索岩石变化原因的实验

二、器材:

1、(每组)较小的岩石块1块、酒精灯1盏、火柴1包、镊子1个、烧杯1个(装半杯水);

2、带盖的塑料瓶或玻璃瓶1个、碎砖块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实验1——

1、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着岩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捏的方法)

2、将加热的岩石块立即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

3、如此反复进行数次,直至岩石块分裂成更小块的岩石为止,才熄灭酒精灯。

实验2——

1、在瓶子中装上大半瓶水,放入一些碎砖块,盖好瓶盖。

2、两手分别握紧瓶盖和瓶底部分,用力摇晃瓶子,让砖块互相摩擦、碰撞。

3、取出砖块观察,并与原砖块进行比较。

四、操作建议:

1、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用外焰加热,用灯盖熄灭,盖两次为好。

2、摇晃瓶子的时间要稍长一些,最好是砖块明显变小为宜。

3—4土壤中有什么

一、 实验内容:

寻找土壤成分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些新鲜湿润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小铲子1个、塑料盒1个、报纸1张、放大镜1个、塑料杯、镊子1个、筷子或小棍1根、水半瓶、牙签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2到53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三个步骤的实验并观察。

四、操作建议:

做沉积实验时,土壤倒入水中时应该先观察一下,再搅拌静置、观察。

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一、 实验内容:

雨水对土地侵蚀模拟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脸盆1个、喷水器1个、水1瓶。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

四、操作建议:

1、造斜坡时要将土拍紧,防止喷水时整体滑坡。

2、喷水时应离开斜坡一定距离,保持较大的喷水面积,也不宜过高,防止沙土溅出太远。

3、提醒学生对土坡和径流都要仔细观察。

五、 对一些实验器材的替代:

喷水器可用瓶盖上扎有一些小孔的饮料瓶替代。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一、 实验内容:

探索土地侵蚀原因的模拟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有植物生长的土壤若干、报纸2张、塑料薄膜2张、小铲子1个、脸盆或水桶2个、喷水器2个(孔有大小之分)、水2瓶。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8到5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

四、操作建议:

1、喷水器喷水的高度要相同,喷水的量也要相同。

2、作为对比实验,实验时不能再动土坡的模型,而且只能改变实验计划中所选的那一个条件。

3、实验后观察、比较的重点是土坡被侵蚀的程度(被侵蚀的土壤的多少、所接的水的多少和清澈程度、土坡的变化情况等)。

五、对一些实验器材的替代:

2个喷水器可分别用瓶盖上扎有一些小孔或大孔的饮料瓶替代。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一、 实验内容:

河流对土地侵蚀原因的模拟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脸盆1个、大饮料瓶1个、杯底侧边扎孔的塑料杯1个、高10厘米的木块1块、水1瓶。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8到5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测量、记录。

四、操作建议:

倒水是要保持带孔塑料杯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即保持河道中的水量和水的流速基本一致,无较大的变化。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一、 实验内容:

设计和建造模拟家园

二、器材:

(每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喷水器1个、水1瓶、小泡沫块10块左右、小草4棵左右。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63到6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交流、实验、观察。

四、操作建议:

实验前的设计和交流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可将目标明确指向设计的意图、目的。

4—1我们的小缆车

实验1——

一、 实验内容:

安装一辆小缆车

二、器材:

(每组)实验用小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可用回形针弯制)1个、两大盒铁垫圈(五金店买)。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70页的图示的方法和样子进行安装。

四、操作建议:

1、拴绳线的位置一般在车头的正中,否则小车容易跑偏。

2、绳线的长度应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3、桌子的边缘可用铅笔袋或夹子拦住,避免小车冲出桌面掉下桌子。

实验2——

一、 实验内容: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

二、器材:

(每组)实验用小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可用回形针弯制)1个、铁垫圈若干、秒表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71页的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四、操作建议:

1、小车动起来之前要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才能发现不是任何小的力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也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

2、小车动起来之后要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才能更容易用秒表测量或目测出小车运动的快慢。

4—2用橡皮筋作动力

一、 实验内容:

橡筋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实验

二、器材:

(每组)带车轴套的实验用小车1辆、橡皮筋4根、测量距离的皮尺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并根据推测设计实验。

2、安装小车后,观察和感觉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和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因缠绕圈数的多少而不同。

3、到室外平坦的场地上进行实验,验证推测。

四、操作建议:

1、安装时,车轴套应位于后车轴的中间部位,使产生的力量均匀作用于车轮。

2、如果没有车轴套,可在轴上缠上几圈胶布或胶带来解决。

3、室外实验场地要平坦但不很光滑,并用尺子在地上画好表示距离的格子。

4、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讨论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并让学生实施自己的设想。

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一、 实验内容:

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实验用小车1辆、支架1个、喷嘴1个、气球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按照教材75页的图示的方法和样子安装一辆喷气小车。

2、试一试:给气球吹足气,放开气嘴,小车能否运动起来。

3、到室外平坦的场地上进行实验,测量行驶的距离。

四、操作建议:

1、气球吹足气安装到小车上时,要避免与碰到车轮,否则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2、想办法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以保持小车在运动时基本处于一条直线上。

4—4测量力的大小

一、 实验内容:

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1盒、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学生拿起测力计,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不准的话请教师调整。

2、测量物体重力时,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测量,作好记录进行比较。

3、测量拉文具盒匀速前进要用多大的力,为下一课做技能准备。

四、操作建议:

1、测量前只要求检查而不调整,强调的是检查计量工具的意识;请教师调整,目的是避免学生自行乱调指针。

2、在测量时要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指针已经达到最大数值还没有提起重物,应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3、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这一点与读温度计的要求是一样的。

4、 要求学生尽量估计准确一些,促使学生建立实际的“牛”的大小的概念。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几种不同样式的弹簧测力计。

4—5运动与摩擦力

实验1——

一、 实验内容: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砂纸1张、两块木板。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

3、在光滑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装有相同数量钩码的纸盒,读数、记录、比较。

四、操作建议:

1、对比实验时,光滑程度的差别要大些才好。可以同时把接触的两个面都弄粗糙,摩擦力就会大大增加。

2、这一个实验做两次也可以了。

实验2——

一、 实验内容: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

3、在同一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装有不同数量钩码的纸盒,读数、记录、比较。

四、操作建议:

1、对比实验时,物体重量的差别要大些才好。

2、这一个实验较容易,可以多做几次再比较。

4—6滑动与滚动

一、 实验内容:

测量滚动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实验用小车1辆、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胶带。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的关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

3、在同一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轮子滚动前进和滑动前进的两辆小车,读数、记录、比较。

四、操作建议:

1、在小车上加一些重物,测量滚动摩擦力就会容易些,两种摩擦力的差别也会大一些。

2、小车运动的接触面应粗糙些为好,若轮子与桌面打滑,就测不出多大区别了。

4—7运动与设计

一、 实验内容:

观察自行车上与摩擦有关的设计

二、器材:

(每组)自行车或儿童车的实物1辆。

三、规范操作要点:

1、观察实物和教材85页的图示,确定应观察的与运动密切有关的部件。

2、区分这些部件中需要摩擦力和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

3、从这些部件的设计特征中找出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四、操作建议:

1、操作实物活动前要强调注意安全,不能快速转动轮子。

2、研究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应给予肯定。

3、教学目的不是要找尽自行车上好的设计,可以适时中止讨论。

4—8设计制作小赛车

一、 实验内容:

设计并制作小赛车

二、器材:

(每组)制作小车的材料和工具。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利用教材87页提供的设计任务和要讨论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设计。

2、分组进行设计,写出方案,交流和反思、改进。

3、引导学生分析教材88页提供的四个小车和一个制作流程图,指导学生制作。

4、各组介绍交流制作好的小赛车,进行小赛车比赛。

四、操作建议:

1、设计时重要的是要增大动力,减少阻力,启发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已学的知识。

2、实际制作一般放在课后进行,教师的督促和及时指导极为重要。

3、小赛车制作和测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

【 #教案# 导语】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球的故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教学准备

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5号”、“神舟6号”等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可以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活动1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

谈话:首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课件展示)

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

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2观察进港的帆船

谈话: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全课总结:

这时候人们已经推测出地球是个球体,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设行不行呢?接下来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想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们对地球形状作出了什么猜想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们是怎样来验证这一猜想的。

二、活动三:验证地球是个球体

一、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课件展示他的画像)。有同学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布置任务:阅读书上42页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阅读、交流。

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设?

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去猜测,更要想办法去证明。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二、在太空中看地球

讲解: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

课件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吗?最早给地球拍照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揭示相关资料)

提问: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你们知道中国飞天第一人吗?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杨利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讲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对宇航员来说是残酷的,因为那里既没有氧气、没有水也没有重力,是对人生存极限的一种挑战,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一翻,那么现在必须把身体锻炼好。

提问:通过各种实践,人们已经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飞机、人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三、作业

布置任务: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旅程,我们应该把这些都牢牢记住,因此我提议每个人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地球故事的科学小报。

风光无限的地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认识各种形态的地貌,并能分析家乡的地貌类型。

2.会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地貌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并会描述各种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2.通过描述家乡的地貌特点、制作家乡地貌模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科学知识

1.认识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湿地等几种典型的地貌,了解它们不同的特点。

2.知道家乡的地貌特点。

教学难点:熟悉各种地貌的特征

教学准备

有各种典型地貌的课件、小木板、绘图纸、橡胶泥、洗净的沙、彩纸、彩笔、胶水、铅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风光无限的地貌》,什么叫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

教学新授:

一、认识常见的地貌

提问: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形态的地貌?(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来认识常见的一些地貌(课件先后出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湿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图)

提问:仔细比较,这些地貌各自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学生讨论、作答,课件先后展示各种地貌的文字说明部分。

二、美丽的家乡

讲解:正由于形态各异的地貌才构成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我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进一步熟悉地貌的特点。

课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图片。

布置任务:老师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咱们的家乡确实很独特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将家乡的这种“独特之美”描述出来,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点。

学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咱们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地貌,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对家乡地貌的描述很准确也很生动,课后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咱们家乡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师制作的模型)

讲解:同学们不用羡慕,因为今天这节课你们可以亲自设计并制作一个地貌模型。为了将模型做得更漂亮,组内同学先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具体怎样分工合作?请制定一个计划。

小组讨论

讲解: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树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师准备的和你们现有的材料来制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马上送回,卫生监督员随时保持周围的卫生。另外各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复杂,因为大家制作的时间只有20分钟,模型中一定要标记方位。

学生分组制作活动。(中途可让学生到别的小组去“取经”)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

学生谈参观感受。

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教学准备

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鸡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上有一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条件下,你们能想办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师:尽管我们看不到胶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作出猜测、判断。其实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2、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视频。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

3、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有关地球内部的猜想吗?说说猜想的依据。

(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4、师: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过发射地震波来进行检验,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阅读书上49页相关内容。说说地球的结构并说说这些部分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课件展示),你觉得像什么?我这有一个切开的熟鸡蛋,对照一下这张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确实类似,请你们在记录本上画一幅切开的鸡蛋图,并标出地壳、地幔、地核。(学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再看剖开的鸡蛋,画图。)

6、谈话:对于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请同学们阅读49页《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

7、说说看,我们的猜想和科学家的发现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那先说说你的制作步骤,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区分地球的三个部分呢?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教师小结。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探索开发地球内部吗?展开你的想象,将设计画在记录本上。

地球仪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海洋与陆地所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2.能借助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准确辨认位置,画出麦哲伦的航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寻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表面的模型。

2.能在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

3.认识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经线、纬线、方向、赤道等;知道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及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研究海陆分布的比例

根据经纬度确定某物的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卡纸、天平、剪刀、铅笔、直尺、橡皮泥、火柴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讲解: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建立模型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新授:

活动一蓝色的星球

1、模拟

讲解:请慢慢地旋转地球仪,注意观看它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的颜色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

提问: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不同的地貌,蓝色占的面积,它是用来表示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结: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

鼓励学生根据这个特点给地球再取一个名字。

2、填图

讲解:由于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因此地球被划分成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又是哪四大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予以补充总结。

布置任务:你知道他们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吗?请对照地球仪,把四大洋和七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书上52页的图中,并尝试记住。(提醒学生字写小点)

学生填图。

课件出示没有文字说明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帮助学生记住他们的具体位置。

3、估测

引导学生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主要地貌为海洋,但是它所占地球的表面到底比陆地多多少呢?我们能想办法作出科学的估测吗?

学生思考、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筛选(如学生不能想出合理的方法,则引导学生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

学生估测、记录

汇报估测结果。

小结:科学家经过精密地测量、计算,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哪个小组的数据最接近呢?课后向他们取取经验。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二、新授

一、活动2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1、地轴

观察:让学生转动本组的地球仪

演示篮球在地上乱转。

谈谈它们的转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小结:地球仪是绕着中间这根轴转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这根轴叫做地轴,当然,地球里面并不是真的有根轴,而是科学家根据地球自转的特点虚拟出来的。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2、经线、纬线

讲解:我们再来观察地球仪,是不是有很多线圈,这就是叫做经纬网,干什么用的呢?就像在电*看电影,知道排号和座号就能找到座位。经纬网可以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课件展示纬线的概念及什么叫赤道(让学生找一找)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找一找:北纬30度在哪?

课件展示经线的概念及南北极。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线,人们给经线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找一找:东经125度在哪?

找一找:北京(东经116度、北纬40度)伦敦(0度、北纬51度)

讲解: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并说说这样分的原因)

找一找亚洲、大洋州分别处在哪半球。

总结:尽管地球有那么大,但是只要我们确定了某一个地方的经纬度就很容易找到它,比如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二、活动3麦哲伦的航线

讲解:接下来我们也要来体验一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课件展示具体路线和游戏规则

建议活动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船长”(麦哲伦)、“大副”、“文书”、“水手”等不同角色,合作完成活动中的不同任务。

课件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正确路线。

组织学生对路线图分析:船队一直是朝什么方向航行,又是从什么方向回到西班牙的。

地图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2.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

科学知识

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识及功用。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

教学重点:学会看地图

教学难点:能从地图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问: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想自己到处逛逛,但又不熟悉路线,你会怎么办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谈话:说一说你们使用过什么地图,地图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你知道最早的地图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吗?

学生阅读55页有关科技史。

二、教学新授:

讲解:刚才同学们也讲了地图有着多种用途,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帮手”。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使用它。接下来请仔细观看比较这两张地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可以将你的发现与本小组的成员交流,看谁获取的信息最多。

学生汇报

小结: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比例尺(板书)

教师讲述:地图和地球仪一样,所表示的实地面积都很大,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图形缩小。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际距离之比就叫做比例尺,表示地图图形的缩小程度。

练习:

找一找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对照书上的两幅图,小组内自由出题,计算某两地的实际距离。

除了比例尺外,我们还得学会通过地图识别方向。

二、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板书)

[练习](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未标明方向名称的地平面的八个方向图。)请学生上台标出八个方向。

对于一幅地图,我们怎么来判断方向呢?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板书)

[教师讲述]

(1)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面对着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的。

(2)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指向标一般指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还可以根据经纬网定方向。指名学生说经线、纬线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练习]参上(学生“你问我答”巩固对地图上方向的掌握。)

在地图上有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图例和注记。

三、图例和注记

讲解:不同的图例用来表示各种地理对象,教师举例说明。

布置任务:将中国政区的图例找出来并记录在书上58页表内。

鼓励学生课外了解更多的图例。

总结:如果我们能在地图上准确地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那么我们也就学会了使用地图。

四、保护我们的家园

提问:58页的这张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讲解:其实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状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方法,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觉得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说到做到,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漂移的大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对地图上相对的海岸线能拼接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想出办法去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仔细地观察、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知识:

了解大陆飘移学说,理解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教学重点:了解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及黑白复印、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质疑: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海陆分布。今天我想追问一个问题: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一直就是这样的吗?

讲解:1910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顿时他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提问: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你知道魏格拉产生了什么猜想吗?

学生回答。

二、教学新授:

活动1、拼图与猜想

提问: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能拼在一起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

讲解: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将南美洲和非洲从地图上剪下来,然后拼凑到一起试试看。

为了不浪费,我给大家准备了复印的地图。

学生剪、拼图

交流发现。

讲解:是不是所有的大陆都能象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一样接在一起呢?(学生观察片刻)

教师演示:将事先剪好的各大洲拼凑到一起。

质疑: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活动2、魏格纳的猜想

讲解:其实魏格纳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当它发现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可以很好地拼凑在一起时,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很多年前,这两块大陆是接合在一起的。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不承认这一说法,甚至嘲笑他:这么坚固的大陆怎么会漂移呢?

在一片反对声中,魏格纳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不顾危险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说法寻找有力的证据。例如,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相同骨骼构造的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是不可能游过大洋的。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三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可惜魏格纳还没来得及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由于气候恶劣和食物缺乏而牺牲。

质疑:从魏格纳发现并验证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后拓展:搜集资料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

想象100万年后,中国大陆还会在现在的位置吗?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景呢?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教案# 导语】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球的故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教学准备

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5号”、“神舟6号”等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可以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活动1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

谈话:首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课件展示)

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

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2观察进港的帆船

谈话: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全课总结:

这时候人们已经推测出地球是个球体,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设行不行呢?接下来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想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们对地球形状作出了什么猜想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们是怎样来验证这一猜想的。

二、活动三:验证地球是个球体

一、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课件展示他的画像)。有同学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布置任务:阅读书上42页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阅读、交流。

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设?

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去猜测,更要想办法去证明。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二、在太空中看地球

讲解: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

课件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吗?最早给地球拍照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揭示相关资料)

提问: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你们知道中国飞天第一人吗?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杨利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讲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对宇航员来说是残酷的,因为那里既没有氧气、没有水也没有重力,是对人生存极限的一种挑战,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一翻,那么现在必须把身体锻炼好。

提问:通过各种实践,人们已经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飞机、人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三、作业

布置任务: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旅程,我们应该把这些都牢牢记住,因此我提议每个人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地球故事的科学小报。

风光无限的地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认识各种形态的地貌,并能分析家乡的地貌类型。

2.会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地貌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并会描述各种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2.通过描述家乡的地貌特点、制作家乡地貌模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科学知识

1.认识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湿地等几种典型的地貌,了解它们不同的特点。

2.知道家乡的地貌特点。

教学难点:熟悉各种地貌的特征

教学准备

有各种典型地貌的课件、小木板、绘图纸、橡胶泥、洗净的沙、彩纸、彩笔、胶水、铅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风光无限的地貌》,什么叫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

教学新授:

一、认识常见的地貌

提问: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形态的地貌?(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来认识常见的一些地貌(课件先后出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湿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图)

提问:仔细比较,这些地貌各自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学生讨论、作答,课件先后展示各种地貌的文字说明部分。

二、美丽的家乡

讲解:正由于形态各异的地貌才构成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我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进一步熟悉地貌的特点。

课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图片。

布置任务:老师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咱们的家乡确实很独特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将家乡的这种“独特之美”描述出来,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点。

学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咱们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地貌,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对家乡地貌的描述很准确也很生动,课后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咱们家乡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师制作的模型)

讲解:同学们不用羡慕,因为今天这节课你们可以亲自设计并制作一个地貌模型。为了将模型做得更漂亮,组内同学先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具体怎样分工合作?请制定一个计划。

小组讨论

讲解: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树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师准备的和你们现有的材料来制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马上送回,卫生监督员随时保持周围的卫生。另外各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复杂,因为大家制作的时间只有20分钟,模型中一定要标记方位。

学生分组制作活动。(中途可让学生到别的小组去“取经”)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

学生谈参观感受。

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教学准备

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鸡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上有一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条件下,你们能想办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师:尽管我们看不到胶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作出猜测、判断。其实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2、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视频。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

3、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有关地球内部的猜想吗?说说猜想的依据。

(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4、师: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过发射地震波来进行检验,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阅读书上49页相关内容。说说地球的结构并说说这些部分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课件展示),你觉得像什么?我这有一个切开的熟鸡蛋,对照一下这张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确实类似,请你们在记录本上画一幅切开的鸡蛋图,并标出地壳、地幔、地核。(学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再看剖开的鸡蛋,画图。)

6、谈话:对于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请同学们阅读49页《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

7、说说看,我们的猜想和科学家的发现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那先说说你的制作步骤,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区分地球的三个部分呢?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教师小结。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探索开发地球内部吗?展开你的想象,将设计画在记录本上。

地球仪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海洋与陆地所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2.能借助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准确辨认位置,画出麦哲伦的航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寻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表面的模型。

2.能在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

3.认识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经线、纬线、方向、赤道等;知道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及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研究海陆分布的比例

根据经纬度确定某物的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卡纸、天平、剪刀、铅笔、直尺、橡皮泥、火柴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讲解: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建立模型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新授:

活动一蓝色的星球

1、模拟

讲解:请慢慢地旋转地球仪,注意观看它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的颜色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

提问: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不同的地貌,蓝色占的面积,它是用来表示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结: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

鼓励学生根据这个特点给地球再取一个名字。

2、填图

讲解:由于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因此地球被划分成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又是哪四大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予以补充总结。

布置任务:你知道他们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吗?请对照地球仪,把四大洋和七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书上52页的图中,并尝试记住。(提醒学生字写小点)

学生填图。

课件出示没有文字说明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帮助学生记住他们的具体位置。

3、估测

引导学生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主要地貌为海洋,但是它所占地球的表面到底比陆地多多少呢?我们能想办法作出科学的估测吗?

学生思考、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筛选(如学生不能想出合理的方法,则引导学生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

学生估测、记录

汇报估测结果。

小结:科学家经过精密地测量、计算,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哪个小组的数据最接近呢?课后向他们取取经验。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二、新授

一、活动2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1、地轴

观察:让学生转动本组的地球仪

演示篮球在地上乱转。

谈谈它们的转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小结:地球仪是绕着中间这根轴转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这根轴叫做地轴,当然,地球里面并不是真的有根轴,而是科学家根据地球自转的特点虚拟出来的。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2、经线、纬线

讲解:我们再来观察地球仪,是不是有很多线圈,这就是叫做经纬网,干什么用的呢?就像在电*看电影,知道排号和座号就能找到座位。经纬网可以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课件展示纬线的概念及什么叫赤道(让学生找一找)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找一找:北纬30度在哪?

课件展示经线的概念及南北极。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线,人们给经线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找一找:东经125度在哪?

找一找:北京(东经116度、北纬40度)伦敦(0度、北纬51度)

讲解: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并说说这样分的原因)

找一找亚洲、大洋州分别处在哪半球。

总结:尽管地球有那么大,但是只要我们确定了某一个地方的经纬度就很容易找到它,比如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二、活动3麦哲伦的航线

讲解:接下来我们也要来体验一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课件展示具体路线和游戏规则

建议活动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船长”(麦哲伦)、“大副”、“文书”、“水手”等不同角色,合作完成活动中的不同任务。

课件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正确路线。

组织学生对路线图分析:船队一直是朝什么方向航行,又是从什么方向回到西班牙的。

地图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2.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

科学知识

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识及功用。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

教学重点:学会看地图

教学难点:能从地图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问: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想自己到处逛逛,但又不熟悉路线,你会怎么办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谈话:说一说你们使用过什么地图,地图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你知道最早的地图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吗?

学生阅读55页有关科技史。

二、教学新授:

讲解:刚才同学们也讲了地图有着多种用途,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帮手”。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使用它。接下来请仔细观看比较这两张地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可以将你的发现与本小组的成员交流,看谁获取的信息最多。

学生汇报

小结: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比例尺(板书)

教师讲述:地图和地球仪一样,所表示的实地面积都很大,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图形缩小。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际距离之比就叫做比例尺,表示地图图形的缩小程度。

练习:

找一找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对照书上的两幅图,小组内自由出题,计算某两地的实际距离。

除了比例尺外,我们还得学会通过地图识别方向。

二、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板书)

[练习](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未标明方向名称的地平面的八个方向图。)请学生上台标出八个方向。

对于一幅地图,我们怎么来判断方向呢?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板书)

[教师讲述]

(1)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面对着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的。

(2)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指向标一般指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还可以根据经纬网定方向。指名学生说经线、纬线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练习]参上(学生“你问我答”巩固对地图上方向的掌握。)

在地图上有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图例和注记。

三、图例和注记

讲解:不同的图例用来表示各种地理对象,教师举例说明。

布置任务:将中国政区的图例找出来并记录在书上58页表内。

鼓励学生课外了解更多的图例。

总结:如果我们能在地图上准确地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那么我们也就学会了使用地图。

四、保护我们的家园

提问:58页的这张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讲解:其实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状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方法,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觉得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说到做到,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漂移的大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对地图上相对的海岸线能拼接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想出办法去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仔细地观察、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知识:

了解大陆飘移学说,理解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教学重点:了解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及黑白复印、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质疑: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海陆分布。今天我想追问一个问题: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一直就是这样的吗?

讲解:1910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顿时他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提问: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你知道魏格拉产生了什么猜想吗?

学生回答。

二、教学新授:

活动1、拼图与猜想

提问: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能拼在一起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

讲解: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将南美洲和非洲从地图上剪下来,然后拼凑到一起试试看。

为了不浪费,我给大家准备了复印的地图。

学生剪、拼图

交流发现。

讲解:是不是所有的大陆都能象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一样接在一起呢?(学生观察片刻)

教师演示:将事先剪好的各大洲拼凑到一起。

质疑: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活动2、魏格纳的猜想

讲解:其实魏格纳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当它发现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可以很好地拼凑在一起时,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很多年前,这两块大陆是接合在一起的。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不承认这一说法,甚至嘲笑他:这么坚固的大陆怎么会漂移呢?

在一片反对声中,魏格纳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不顾危险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说法寻找有力的证据。例如,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相同骨骼构造的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是不可能游过大洋的。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三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可惜魏格纳还没来得及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由于气候恶劣和食物缺乏而牺牲。

质疑:从魏格纳发现并验证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后拓展:搜集资料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

想象100万年后,中国大陆还会在现在的位置吗?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景呢?

五年级上册科学摆的快慢教案

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线、小球、秒表

实验过程:

1、用铁架台、长约1米的线小球做一个摆;

2、用铅笔把摆固定好,秒表计时,看15秒内摆摆动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3、将摆线缩短一半,再用秒表计时,看15秒内摆动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4、摆线再缩短一半,秒表计时,看15秒内摆动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酸奶的秘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初步了解病菌的知识和传播途径 教过程与方法

1.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

2.能够描述自己做酸奶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

3.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享受动手制作所带来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2.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3.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和探究成果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从小学生大家所熟悉的酸奶开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自己的猜想,理解细菌(乳酸菌)所起的作用,由现象而探本质。在学生认识了乳酸菌之后,通过课前学生的搜集、教师介绍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主要形态,以帮助学生对微生物有更多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容量。

教学重点

1.认识细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了解细菌的形态和主要特点,知道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难点

1.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2.能够根据探究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有效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素材,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相关准备:

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杯)、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探究的主题

1.谈话:你喝过酸奶吗?你知道哪些关于酸奶的小问题呢?

2.你知道美味酸奶从何而来吗?

二、动手制作酸奶

1.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供给学生每组一份空的酸奶瓶,让学生阅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他们会有所发现。)

2.教师介绍酸奶的制作。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2)教师示范酸奶的制作过程。

① 煮好的鲜牛奶若干。(具体是:在电饭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并将煮好的鲜牛奶倒放在碗里。)

② 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消过毒的保温杯(事前用开水烫一烫),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酸奶的多少与浓度有关),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③ 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3)制作时注意的地方。

① 注意制作的方法。

② 注意卫生和安全。

(4)、学生自己制作酸奶(课堂时间有限,布置学生在家里完成。)

3. 明确制作的步骤和具体的要求:

第一步,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和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和搅拌),盛鲜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或保温杯(用于发酵)。

第二步,把鲜牛奶在锅里煮开,再凉至35~40摄氏度左右。

第三步,在鲜牛奶(约500毫升)中加入2勺子(约125克)酸奶,然后搅拌均匀。制作过程中,避免手与酸奶或鲜牛奶接触,更不能品尝。(注意,鲜牛奶与酸奶的比例不同,会有不同的口感、不同浓度。)

第四步,把搅拌好的鲜牛奶和酸奶混合物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第五步,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干净的勺子盛一些出来,观察它的颜色、气味、形态(浓度)、味道等进行观察。在家长检验、确保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品尝一下。把剩下的酸奶放进冰箱,在下一节课中将盛酸奶的保温瓶带回学校,以作交流和研究。

4. 总结制作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

① 测一测: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 ____ :____ 。 ② 教师强调:大约保温8~10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

③ 特别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要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二、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1.谈活: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2.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这是应用细菌作用的结果。)

4、学生交流、讨论

5、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引出引出酸奶中的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资料——细菌和酸奶。

6、观看细菌图片理解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三、知识拓展 最小的生命——病毒

(一)认识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引入:下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不知道,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学生可课后观看相关视频)

3.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模型 艾滋病病毒模型

非典型肺炎病毒模型 禽流感病毒模型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学生交流)

(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

1.提问:你知道哪些会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先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堂上汇报、交流。

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出示相关病毒图片

2.教师归纳: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病菌,许多传染病由病菌引起。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四、我是小小的酪蛋白

酸奶是如何变固体的?

介绍酪蛋白,理解酸奶是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交联形成网络,乳清被包围 成为凝固状

五、课堂练习

六、教师总结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基本操作

1—1种子发芽实验(一)

一、实验内容:

种子发芽实验

二、器材:

(每生)放大镜1个、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

(每组)水1杯、滴管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第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实验前要先观察种子形状,记录下相关的特征和数据,并把它们画下来;

2、按照实验计划用标签给种子分组编号;

3、要告诉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一次,及时做记录。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个、一些潮湿的土壤、(冰箱)。

1— 2种子发芽实验(二)

一、实验内容:

整理分析实验记录的信息

二、器材:

(每组)实验后发芽的和不发芽的种子、放大镜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略。

1—4蚯蚓的选择

一、 实验内容:

探究蚯蚓生长环境实验

二、 器材:

(每组)长方形扁纸盒2个、蚯蚓10条左右、干土和湿土若干。

三、 规范操作要点:

1、学生先谈谈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

2、分组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1—6做一个生态瓶

一、 实验内容:

生态瓶的设计和制作

二、 器材:

(每组)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捞工具。

三、 规范操作要点:

1、讨论建造生态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环境。

2、准备材料,做一个生态瓶。

四、 操作建议:

1、讨论时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食物和其他关系等。

2、建造好的生态瓶要进行管理和长期的观察、记录。

1—7改变生态瓶

一、 实验内容:

改变生态瓶的生态环境实验

二、 器材:

(每组)已建造好的生态瓶1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漏网1个。

三、 规范操作要点: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2—1光和影

一、 实验内容:

研究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二、 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尺子1根。

三、 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2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 操作建议:

1、活动1要控制手电筒到木块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这个活动难度较大,教师要演示实验和记录的方法。其中,手电筒垂直照射在物体的上面时,要提高物体,才能看到影子。

2、活动2中屏最好垂直竖起来,屏和手电筒的位置保持不变,只改变木块到手电筒的距离。

3、实验时要求学生先在屏上用铅笔画下实际的影子,再把结果画在课本上。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 实验内容:

观测阳光下的影子及变化

二、 器材:

(每组)10厘米长的筷子1根、平滑的木板1块、白纸1张、橡皮泥1块铅笔1枝、尺子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1、 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并把它放在校园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2、 记录时,先看看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再量出影子的长度,然后在白纸上描下影子。

四、操作建议:

课堂上每10分钟观察1次,课后每1小时观察1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 实验内容:

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3张、无孔卡纸1张、票夹4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28-2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1、 每张卡纸之间距离最好为15厘米左右,并保持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高度上;

2、 教材要求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有一定难度,第一次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空心弯管2个、直管3根等。

2—4光的反射

一、 实验内容:

光的反射实验

二、器材:

(每组)手电筒1个、小镜子1面、书1本。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30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实验。

四、操作建议:

同时将手电筒和小镜子提供给学生,特别是在活动2时,提示学生使用小镜子。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自制潜望镜1个。

2—5光与热

一、 实验内容:

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小镜子5面、温度计1支、白纸1张。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先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较使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时反射光的强弱并记录。

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记录。

四、操作建议: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

2、镜子的反射光斑调整集中到温度计的玻璃泡部位。

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5、靠近温度计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因为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1——

一、 实验内容: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学具中有)对折做成的纸袋各1个、每个纸袋配温度计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把不同颜色和材料的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

2、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比较一次。

四、操作建议: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外,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和观察的时间、方法等尽量要保持一致。

实验2——

一、 实验内容: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黑色纸袋3个、每个纸袋配温度计1个。

三、 规范操作要点: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按照与地面水平、垂直、与阳光垂直这三种方式摆放在阳光下。

2、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比较一次。

四、 操作建议:

除了摆放时的角度不同外,摆放的地点、时间和观察的时间、方法等尽量要保持一致。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讲解原理,但要求学生都要做)

一、 实验内容:

设计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二、器材:

(每组)带盖大纸盒1个、泡沫塑料若干、饮料瓶1个、塑料薄膜1张、黑色纸1张、镜子或锡箔纸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40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和制作。

四、操作建议:

1、引导学生弄清教材中的设计方案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组的设计和制作;

2、升温措施有:塑料瓶直接吸热、盒子内外涂成黑色、盒内瓶子背面贴锡纸、盒盖用塑料薄膜、盒子装上支架、盒子后面用镜子或锡箔纸反光照射等;

3、保温措施有:盒子加盖、瓶子加盖、瓶子周围放泡沫塑料等。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 实验内容:

展示并检验太阳能热水器

二、器材:

(每组)自行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1个、温度计1个、冷水1小桶。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各组展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

2、在各组热水器的瓶子中装好相同温度的冷水200毫升;

3、各组同时将热水器放到指定的场地中;

4、每隔5分钟测出水温并如实记录。

四、操作建议:

1、教师事先对活动日期、场地的选择、布置、划分、活动的程序、方法等方面要作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2、比竞赛更重要的是每个组的自我评价和各组间的交流、反思和改进。

3—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 实验内容:

探索岩石变化原因的实验

二、器材:

1、(每组)较小的岩石块1块、酒精灯1盏、火柴1包、镊子1个、烧杯1个(装半杯水);

2、带盖的塑料瓶或玻璃瓶1个、碎砖块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实验1——

1、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着岩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捏的方法)

2、将加热的岩石块立即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

3、如此反复进行数次,直至岩石块分裂成更小块的岩石为止,才熄灭酒精灯。

实验2——

1、在瓶子中装上大半瓶水,放入一些碎砖块,盖好瓶盖。

2、两手分别握紧瓶盖和瓶底部分,用力摇晃瓶子,让砖块互相摩擦、碰撞。

3、取出砖块观察,并与原砖块进行比较。

四、操作建议:

1、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用外焰加热,用灯盖熄灭,盖两次为好。

2、摇晃瓶子的时间要稍长一些,最好是砖块明显变小为宜。

3—4土壤中有什么

一、 实验内容:

寻找土壤成分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些新鲜湿润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小铲子1个、塑料盒1个、报纸1张、放大镜1个、塑料杯、镊子1个、筷子或小棍1根、水半瓶、牙签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2到53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三个步骤的实验并观察。

四、操作建议:

做沉积实验时,土壤倒入水中时应该先观察一下,再搅拌静置、观察。

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一、 实验内容:

雨水对土地侵蚀模拟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脸盆1个、喷水器1个、水1瓶。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5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

四、操作建议:

1、造斜坡时要将土拍紧,防止喷水时整体滑坡。

2、喷水时应离开斜坡一定距离,保持较大的喷水面积,也不宜过高,防止沙土溅出太远。

3、提醒学生对土坡和径流都要仔细观察。

五、 对一些实验器材的替代:

喷水器可用瓶盖上扎有一些小孔的饮料瓶替代。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一、 实验内容:

探索土地侵蚀原因的模拟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有植物生长的土壤若干、报纸2张、塑料薄膜2张、小铲子1个、脸盆或水桶2个、喷水器2个(孔有大小之分)、水2瓶。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8到5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

四、操作建议:

1、喷水器喷水的高度要相同,喷水的量也要相同。

2、作为对比实验,实验时不能再动土坡的模型,而且只能改变实验计划中所选的那一个条件。

3、实验后观察、比较的重点是土坡被侵蚀的程度(被侵蚀的土壤的多少、所接的水的多少和清澈程度、土坡的变化情况等)。

五、对一些实验器材的替代:

2个喷水器可分别用瓶盖上扎有一些小孔或大孔的饮料瓶替代。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一、 实验内容:

河流对土地侵蚀原因的模拟实验

二、器材:

(每组)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脸盆1个、大饮料瓶1个、杯底侧边扎孔的塑料杯1个、高10厘米的木块1块、水1瓶。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58到59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并观察、测量、记录。

四、操作建议:

倒水是要保持带孔塑料杯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即保持河道中的水量和水的流速基本一致,无较大的变化。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一、 实验内容:

设计和建造模拟家园

二、器材:

(每组)长方形塑料水槽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喷水器1个、水1瓶、小泡沫块10块左右、小草4棵左右。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63到64页的图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设计、交流、实验、观察。

四、操作建议:

实验前的设计和交流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可将目标明确指向设计的意图、目的。

4—1我们的小缆车

实验1——

一、 实验内容:

安装一辆小缆车

二、器材:

(每组)实验用小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可用回形针弯制)1个、两大盒铁垫圈(五金店买)。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70页的图示的方法和样子进行安装。

四、操作建议:

1、拴绳线的位置一般在车头的正中,否则小车容易跑偏。

2、绳线的长度应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3、桌子的边缘可用铅笔袋或夹子拦住,避免小车冲出桌面掉下桌子。

实验2——

一、 实验内容: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实验

二、器材:

(每组)实验用小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可用回形针弯制)1个、铁垫圈若干、秒表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按照教材71页的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四、操作建议:

1、小车动起来之前要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才能发现不是任何小的力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也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

2、小车动起来之后要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才能更容易用秒表测量或目测出小车运动的快慢。

4—2用橡皮筋作动力

一、 实验内容:

橡筋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实验

二、器材:

(每组)带车轴套的实验用小车1辆、橡皮筋4根、测量距离的皮尺1根。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并根据推测设计实验。

2、安装小车后,观察和感觉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和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因缠绕圈数的多少而不同。

3、到室外平坦的场地上进行实验,验证推测。

四、操作建议:

1、安装时,车轴套应位于后车轴的中间部位,使产生的力量均匀作用于车轮。

2、如果没有车轴套,可在轴上缠上几圈胶布或胶带来解决。

3、室外实验场地要平坦但不很光滑,并用尺子在地上画好表示距离的格子。

4、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讨论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并让学生实施自己的设想。

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一、 实验内容:

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实验用小车1辆、支架1个、喷嘴1个、气球1个。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按照教材75页的图示的方法和样子安装一辆喷气小车。

2、试一试:给气球吹足气,放开气嘴,小车能否运动起来。

3、到室外平坦的场地上进行实验,测量行驶的距离。

四、操作建议:

1、气球吹足气安装到小车上时,要避免与碰到车轮,否则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2、想办法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以保持小车在运动时基本处于一条直线上。

4—4测量力的大小

一、 实验内容:

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1盒、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若干。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学生拿起测力计,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不准的话请教师调整。

2、测量物体重力时,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测量,作好记录进行比较。

3、测量拉文具盒匀速前进要用多大的力,为下一课做技能准备。

四、操作建议:

1、测量前只要求检查而不调整,强调的是检查计量工具的意识;请教师调整,目的是避免学生自行乱调指针。

2、在测量时要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指针已经达到最大数值还没有提起重物,应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

3、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这一点与读温度计的要求是一样的。

4、 要求学生尽量估计准确一些,促使学生建立实际的“牛”的大小的概念。

五、还需要配什么器材:

几种不同样式的弹簧测力计。

4—5运动与摩擦力

实验1——

一、 实验内容: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砂纸1张、两块木板。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

3、在光滑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装有相同数量钩码的纸盒,读数、记录、比较。

四、操作建议:

1、对比实验时,光滑程度的差别要大些才好。可以同时把接触的两个面都弄粗糙,摩擦力就会大大增加。

2、这一个实验做两次也可以了。

实验2——

一、 实验内容: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

3、在同一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装有不同数量钩码的纸盒,读数、记录、比较。

四、操作建议:

1、对比实验时,物体重量的差别要大些才好。

2、这一个实验较容易,可以多做几次再比较。

4—6滑动与滚动

一、 实验内容:

测量滚动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二、器材:

(每组)弹簧测力计1个、实验用小车1辆、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胶带。

三、规范操作要点:

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的关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

3、在同一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轮子滚动前进和滑动前进的两辆小车,读数、记录、比较。

四、操作建议:

1、在小车上加一些重物,测量滚动摩擦力就会容易些,两种摩擦力的差别也会大一些。

2、小车运动的接触面应粗糙些为好,若轮子与桌面打滑,就测不出多大区别了。

4—7运动与设计

一、 实验内容:

观察自行车上与摩擦有关的设计

二、器材:

(每组)自行车或儿童车的实物1辆。

三、规范操作要点:

1、观察实物和教材85页的图示,确定应观察的与运动密切有关的部件。

2、区分这些部件中需要摩擦力和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

3、从这些部件的设计特征中找出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四、操作建议:

1、操作实物活动前要强调注意安全,不能快速转动轮子。

2、研究时只要学生说得对就应给予肯定。

3、教学目的不是要找尽自行车上好的设计,可以适时中止讨论。

4—8设计制作小赛车

一、 实验内容:

设计并制作小赛车

二、器材:

(每组)制作小车的材料和工具。

三、规范操作要点:

1、利用教材87页提供的设计任务和要讨论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设计。

2、分组进行设计,写出方案,交流和反思、改进。

3、引导学生分析教材88页提供的四个小车和一个制作流程图,指导学生制作。

4、各组介绍交流制作好的小赛车,进行小赛车比赛。

四、操作建议:

1、设计时重要的是要增大动力,减少阻力,启发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已学的知识。

2、实际制作一般放在课后进行,教师的督促和及时指导极为重要。

3、小赛车制作和测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家园——地球》教案6篇

【 #教案# 导语】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球的故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教学准备

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5号”、“神舟6号”等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可以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活动1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

谈话:首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课件展示)

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

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2观察进港的帆船

谈话: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全课总结:

这时候人们已经推测出地球是个球体,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设行不行呢?接下来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想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们对地球形状作出了什么猜想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们是怎样来验证这一猜想的。

二、活动三:验证地球是个球体

一、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课件展示他的画像)。有同学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布置任务:阅读书上42页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阅读、交流。

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设?

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去猜测,更要想办法去证明。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二、在太空中看地球

讲解: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

课件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吗?最早给地球拍照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揭示相关资料)

提问: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你们知道中国飞天第一人吗?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杨利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讲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对宇航员来说是残酷的,因为那里既没有氧气、没有水也没有重力,是对人生存极限的一种挑战,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一翻,那么现在必须把身体锻炼好。

提问:通过各种实践,人们已经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飞机、人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三、作业

布置任务: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旅程,我们应该把这些都牢牢记住,因此我提议每个人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地球故事的科学小报。

风光无限的地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认识各种形态的地貌,并能分析家乡的地貌类型。

2.会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地貌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并会描述各种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2.通过描述家乡的地貌特点、制作家乡地貌模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科学知识

1.认识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湿地等几种典型的地貌,了解它们不同的特点。

2.知道家乡的地貌特点。

教学难点:熟悉各种地貌的特征

教学准备

有各种典型地貌的课件、小木板、绘图纸、橡胶泥、洗净的沙、彩纸、彩笔、胶水、铅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风光无限的地貌》,什么叫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

教学新授:

一、认识常见的地貌

提问: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形态的地貌?(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来认识常见的一些地貌(课件先后出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湿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图)

提问:仔细比较,这些地貌各自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学生讨论、作答,课件先后展示各种地貌的文字说明部分。

二、美丽的家乡

讲解:正由于形态各异的地貌才构成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我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进一步熟悉地貌的特点。

课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图片。

布置任务:老师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咱们的家乡确实很独特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将家乡的这种“独特之美”描述出来,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点。

学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咱们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地貌,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对家乡地貌的描述很准确也很生动,课后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咱们家乡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师制作的模型)

讲解:同学们不用羡慕,因为今天这节课你们可以亲自设计并制作一个地貌模型。为了将模型做得更漂亮,组内同学先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具体怎样分工合作?请制定一个计划。

小组讨论

讲解: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树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师准备的和你们现有的材料来制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马上送回,卫生监督员随时保持周围的卫生。另外各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复杂,因为大家制作的时间只有20分钟,模型中一定要标记方位。

学生分组制作活动。(中途可让学生到别的小组去“取经”)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

学生谈参观感受。

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教学准备

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鸡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上有一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条件下,你们能想办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师:尽管我们看不到胶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作出猜测、判断。其实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2、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视频。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

3、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有关地球内部的猜想吗?说说猜想的依据。

(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4、师: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过发射地震波来进行检验,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阅读书上49页相关内容。说说地球的结构并说说这些部分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课件展示),你觉得像什么?我这有一个切开的熟鸡蛋,对照一下这张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确实类似,请你们在记录本上画一幅切开的鸡蛋图,并标出地壳、地幔、地核。(学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再看剖开的鸡蛋,画图。)

6、谈话:对于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请同学们阅读49页《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

7、说说看,我们的猜想和科学家的发现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那先说说你的制作步骤,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区分地球的三个部分呢?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教师小结。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探索开发地球内部吗?展开你的想象,将设计画在记录本上。

地球仪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海洋与陆地所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2.能借助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准确辨认位置,画出麦哲伦的航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寻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表面的模型。

2.能在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

3.认识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经线、纬线、方向、赤道等;知道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及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研究海陆分布的比例

根据经纬度确定某物的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卡纸、天平、剪刀、铅笔、直尺、橡皮泥、火柴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讲解: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建立模型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新授:

活动一蓝色的星球

1、模拟

讲解:请慢慢地旋转地球仪,注意观看它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的颜色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

提问: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不同的地貌,蓝色占的面积,它是用来表示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结: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

鼓励学生根据这个特点给地球再取一个名字。

2、填图

讲解:由于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因此地球被划分成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又是哪四大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予以补充总结。

布置任务:你知道他们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吗?请对照地球仪,把四大洋和七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书上52页的图中,并尝试记住。(提醒学生字写小点)

学生填图。

课件出示没有文字说明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帮助学生记住他们的具体位置。

3、估测

引导学生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主要地貌为海洋,但是它所占地球的表面到底比陆地多多少呢?我们能想办法作出科学的估测吗?

学生思考、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筛选(如学生不能想出合理的方法,则引导学生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

学生估测、记录

汇报估测结果。

小结:科学家经过精密地测量、计算,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哪个小组的数据最接近呢?课后向他们取取经验。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二、新授

一、活动2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1、地轴

观察:让学生转动本组的地球仪

演示篮球在地上乱转。

谈谈它们的转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小结:地球仪是绕着中间这根轴转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这根轴叫做地轴,当然,地球里面并不是真的有根轴,而是科学家根据地球自转的特点虚拟出来的。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2、经线、纬线

讲解:我们再来观察地球仪,是不是有很多线圈,这就是叫做经纬网,干什么用的呢?就像在电*看电影,知道排号和座号就能找到座位。经纬网可以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课件展示纬线的概念及什么叫赤道(让学生找一找)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找一找:北纬30度在哪?

课件展示经线的概念及南北极。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线,人们给经线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找一找:东经125度在哪?

找一找:北京(东经116度、北纬40度)伦敦(0度、北纬51度)

讲解: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并说说这样分的原因)

找一找亚洲、大洋州分别处在哪半球。

总结:尽管地球有那么大,但是只要我们确定了某一个地方的经纬度就很容易找到它,比如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二、活动3麦哲伦的航线

讲解:接下来我们也要来体验一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课件展示具体路线和游戏规则

建议活动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船长”(麦哲伦)、“大副”、“文书”、“水手”等不同角色,合作完成活动中的不同任务。

课件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正确路线。

组织学生对路线图分析:船队一直是朝什么方向航行,又是从什么方向回到西班牙的。

地图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2.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

科学知识

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识及功用。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

教学重点:学会看地图

教学难点:能从地图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问: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想自己到处逛逛,但又不熟悉路线,你会怎么办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谈话:说一说你们使用过什么地图,地图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你知道最早的地图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吗?

学生阅读55页有关科技史。

二、教学新授:

讲解:刚才同学们也讲了地图有着多种用途,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帮手”。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使用它。接下来请仔细观看比较这两张地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可以将你的发现与本小组的成员交流,看谁获取的信息最多。

学生汇报

小结: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比例尺(板书)

教师讲述:地图和地球仪一样,所表示的实地面积都很大,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图形缩小。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际距离之比就叫做比例尺,表示地图图形的缩小程度。

练习:

找一找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对照书上的两幅图,小组内自由出题,计算某两地的实际距离。

除了比例尺外,我们还得学会通过地图识别方向。

二、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板书)

[练习](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未标明方向名称的地平面的八个方向图。)请学生上台标出八个方向。

对于一幅地图,我们怎么来判断方向呢?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板书)

[教师讲述]

(1)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面对着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的。

(2)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指向标一般指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还可以根据经纬网定方向。指名学生说经线、纬线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练习]参上(学生“你问我答”巩固对地图上方向的掌握。)

在地图上有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图例和注记。

三、图例和注记

讲解:不同的图例用来表示各种地理对象,教师举例说明。

布置任务:将中国政区的图例找出来并记录在书上58页表内。

鼓励学生课外了解更多的图例。

总结:如果我们能在地图上准确地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那么我们也就学会了使用地图。

四、保护我们的家园

提问:58页的这张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讲解:其实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状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方法,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觉得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说到做到,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漂移的大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对地图上相对的海岸线能拼接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想出办法去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仔细地观察、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知识:

了解大陆飘移学说,理解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教学重点:了解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及黑白复印、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质疑: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海陆分布。今天我想追问一个问题: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一直就是这样的吗?

讲解:1910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顿时他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提问: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你知道魏格拉产生了什么猜想吗?

学生回答。

二、教学新授:

活动1、拼图与猜想

提问: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能拼在一起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

讲解: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将南美洲和非洲从地图上剪下来,然后拼凑到一起试试看。

为了不浪费,我给大家准备了复印的地图。

学生剪、拼图

交流发现。

讲解:是不是所有的大陆都能象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一样接在一起呢?(学生观察片刻)

教师演示:将事先剪好的各大洲拼凑到一起。

质疑: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活动2、魏格纳的猜想

讲解:其实魏格纳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当它发现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可以很好地拼凑在一起时,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很多年前,这两块大陆是接合在一起的。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不承认这一说法,甚至嘲笑他:这么坚固的大陆怎么会漂移呢?

在一片反对声中,魏格纳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不顾危险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说法寻找有力的证据。例如,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相同骨骼构造的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是不可能游过大洋的。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三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可惜魏格纳还没来得及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由于气候恶劣和食物缺乏而牺牲。

质疑:从魏格纳发现并验证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后拓展:搜集资料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

想象100万年后,中国大陆还会在现在的位置吗?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景呢?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教案# 导语】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球的故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2.进一步学习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科学探究活动的长期性与艰苦性,逐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教学准备

篮球、橡皮泥、火柴、课件(与地球形状、“神舟5号”、“神舟6号”等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可以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活动1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

谈话:首先让我们走入远古时代,了解最初人们把地球想象成什么样的?(课件展示)

提问:“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也许有几分可笑,但是,我们想想当时的条件,人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

学生交流,评价。

小结: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讲解: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课件展示)。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

活动2观察进港的帆船

谈话: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交流发现。

我们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实验中说明了什么?古希腊人的猜想成立吗?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讲解: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全课总结:

这时候人们已经推测出地球是个球体,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设行不行呢?接下来人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一猜想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们对地球形状作出了什么猜想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们是怎样来验证这一猜想的。

二、活动三:验证地球是个球体

一、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课件展示他的画像)。有同学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布置任务:阅读书上42页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阅读、交流。

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么假设?

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1、在探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科学技术。2、对待心中的疑问,要大胆去猜测,更要想办法去证明。3、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也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二、在太空中看地球

讲解: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

课件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吗?最早给地球拍照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揭示相关资料)

提问: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你们知道中国飞天第一人吗?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杨利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讲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对宇航员来说是残酷的,因为那里既没有氧气、没有水也没有重力,是对人生存极限的一种挑战,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一翻,那么现在必须把身体锻炼好。

提问:通过各种实践,人们已经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飞机、人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的时间吗?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三、作业

布置任务: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旅程,我们应该把这些都牢牢记住,因此我提议每个人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制作一张有关地球故事的科学小报。

风光无限的地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认识各种形态的地貌,并能分析家乡的地貌类型。

2.会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地貌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并会描述各种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2.通过描述家乡的地貌特点、制作家乡地貌模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科学知识

1.认识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湿地等几种典型的地貌,了解它们不同的特点。

2.知道家乡的地貌特点。

教学难点:熟悉各种地貌的特征

教学准备

有各种典型地貌的课件、小木板、绘图纸、橡胶泥、洗净的沙、彩纸、彩笔、胶水、铅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风光无限的地貌》,什么叫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

教学新授:

一、认识常见的地貌

提问: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形态的地貌?(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来认识常见的一些地貌(课件先后出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湿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图)

提问:仔细比较,这些地貌各自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学生讨论、作答,课件先后展示各种地貌的文字说明部分。

二、美丽的家乡

讲解:正由于形态各异的地貌才构成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我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进一步熟悉地貌的特点。

课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图片。

布置任务:老师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咱们的家乡确实很独特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将家乡的这种“独特之美”描述出来,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点。

学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咱们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地貌,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对家乡地貌的描述很准确也很生动,课后我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咱们家乡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师制作的模型)

讲解:同学们不用羡慕,因为今天这节课你们可以亲自设计并制作一个地貌模型。为了将模型做得更漂亮,组内同学先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具体怎样分工合作?请制定一个计划。

小组讨论

讲解: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树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师准备的和你们现有的材料来制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马上送回,卫生监督员随时保持周围的卫生。另外各组制作的模型不能太复杂,因为大家制作的时间只有20分钟,模型中一定要标记方位。

学生分组制作活动。(中途可让学生到别的小组去“取经”)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

学生谈参观感受。

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教学准备

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鸡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上有一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条件下,你们能想办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师:尽管我们看不到胶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作出猜测、判断。其实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2、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视频。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

3、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有关地球内部的猜想吗?说说猜想的依据。

(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4、师: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过发射地震波来进行检验,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阅读书上49页相关内容。说说地球的结构并说说这些部分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课件展示),你觉得像什么?我这有一个切开的熟鸡蛋,对照一下这张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确实类似,请你们在记录本上画一幅切开的鸡蛋图,并标出地壳、地幔、地核。(学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再看剖开的鸡蛋,画图。)

6、谈话:对于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请同学们阅读49页《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

7、说说看,我们的猜想和科学家的发现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那先说说你的制作步骤,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区分地球的三个部分呢?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堂教师小结。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探索开发地球内部吗?展开你的想象,将设计画在记录本上。

地球仪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海洋与陆地所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2.能借助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准确辨认位置,画出麦哲伦的航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寻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表面的模型。

2.能在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

3.认识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经线、纬线、方向、赤道等;知道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及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研究海陆分布的比例

根据经纬度确定某物的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卡纸、天平、剪刀、铅笔、直尺、橡皮泥、火柴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讲解: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一般不能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建立模型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新授:

活动一蓝色的星球

1、模拟

讲解:请慢慢地旋转地球仪,注意观看它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的颜色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

提问: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不同的地貌,蓝色占的面积,它是用来表示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结: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

鼓励学生根据这个特点给地球再取一个名字。

2、填图

讲解:由于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因此地球被划分成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又是哪四大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予以补充总结。

布置任务:你知道他们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吗?请对照地球仪,把四大洋和七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书上52页的图中,并尝试记住。(提醒学生字写小点)

学生填图。

课件出示没有文字说明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帮助学生记住他们的具体位置。

3、估测

引导学生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主要地貌为海洋,但是它所占地球的表面到底比陆地多多少呢?我们能想办法作出科学的估测吗?

学生思考、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筛选(如学生不能想出合理的方法,则引导学生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

学生估测、记录

汇报估测结果。

小结:科学家经过精密地测量、计算,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哪个小组的数据最接近呢?课后向他们取取经验。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二、新授

一、活动2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1、地轴

观察:让学生转动本组的地球仪

演示篮球在地上乱转。

谈谈它们的转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小结:地球仪是绕着中间这根轴转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这根轴叫做地轴,当然,地球里面并不是真的有根轴,而是科学家根据地球自转的特点虚拟出来的。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

2、经线、纬线

讲解:我们再来观察地球仪,是不是有很多线圈,这就是叫做经纬网,干什么用的呢?就像在电*看电影,知道排号和座号就能找到座位。经纬网可以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课件展示纬线的概念及什么叫赤道(让学生找一找)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找一找:北纬30度在哪?

课件展示经线的概念及南北极。

讲解: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线,人们给经线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找一找:东经125度在哪?

找一找:北京(东经116度、北纬40度)伦敦(0度、北纬51度)

讲解: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并说说这样分的原因)

找一找亚洲、大洋州分别处在哪半球。

总结:尽管地球有那么大,但是只要我们确定了某一个地方的经纬度就很容易找到它,比如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二、活动3麦哲伦的航线

讲解:接下来我们也要来体验一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课件展示具体路线和游戏规则

建议活动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船长”(麦哲伦)、“大副”、“文书”、“水手”等不同角色,合作完成活动中的不同任务。

课件展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正确路线。

组织学生对路线图分析:船队一直是朝什么方向航行,又是从什么方向回到西班牙的。

地图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2.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

科学知识

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识及功用。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

教学重点:学会看地图

教学难点:能从地图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问: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想自己到处逛逛,但又不熟悉路线,你会怎么办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谈话:说一说你们使用过什么地图,地图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你知道最早的地图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吗?

学生阅读55页有关科技史。

二、教学新授:

讲解:刚才同学们也讲了地图有着多种用途,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帮手”。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使用它。接下来请仔细观看比较这两张地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可以将你的发现与本小组的成员交流,看谁获取的信息最多。

学生汇报

小结:要想使用地图,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比例尺(板书)

教师讲述:地图和地球仪一样,所表示的实地面积都很大,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图形缩小。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际距离之比就叫做比例尺,表示地图图形的缩小程度。

练习:

找一找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给出数据,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

对照书上的两幅图,小组内自由出题,计算某两地的实际距离。

除了比例尺外,我们还得学会通过地图识别方向。

二、地图上的方向(板书)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板书)

[练习](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未标明方向名称的地平面的八个方向图。)请学生上台标出八个方向。

对于一幅地图,我们怎么来判断方向呢?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板书)

[教师讲述]

(1)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面对着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的。

(2)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指向标一般指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还可以根据经纬网定方向。指名学生说经线、纬线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练习]参上(学生“你问我答”巩固对地图上方向的掌握。)

在地图上有各种符号和文字,这是图例和注记。

三、图例和注记

讲解:不同的图例用来表示各种地理对象,教师举例说明。

布置任务:将中国政区的图例找出来并记录在书上58页表内。

鼓励学生课外了解更多的图例。

总结:如果我们能在地图上准确地辨方向、量距离、识图例,那么我们也就学会了使用地图。

四、保护我们的家园

提问:58页的这张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讲解:其实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状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方法,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觉得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说到做到,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漂移的大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对地图上相对的海岸线能拼接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想出办法去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仔细地观察、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科学知识:

了解大陆飘移学说,理解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教学重点:了解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及黑白复印、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质疑: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海陆分布。今天我想追问一个问题: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一直就是这样的吗?

讲解:1910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顿时他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提问: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你知道魏格拉产生了什么猜想吗?

学生回答。

二、教学新授:

活动1、拼图与猜想

提问: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能拼在一起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学生回答

讲解: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将南美洲和非洲从地图上剪下来,然后拼凑到一起试试看。

为了不浪费,我给大家准备了复印的地图。

学生剪、拼图

交流发现。

讲解:是不是所有的大陆都能象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一样接在一起呢?(学生观察片刻)

教师演示:将事先剪好的各大洲拼凑到一起。

质疑: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活动2、魏格纳的猜想

讲解:其实魏格纳和同学们的想法一样,当它发现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可以很好地拼凑在一起时,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很多年前,这两块大陆是接合在一起的。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不承认这一说法,甚至嘲笑他:这么坚固的大陆怎么会漂移呢?

在一片反对声中,魏格纳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不顾危险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说法寻找有力的证据。例如,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相同骨骼构造的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是不可能游过大洋的。两年后他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三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的过程)

可惜魏格纳还没来得及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由于气候恶劣和食物缺乏而牺牲。

质疑:从魏格纳发现并验证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后拓展:搜集资料解释大陆漂移的原因。

想象100万年后,中国大陆还会在现在的位置吗?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景呢?

五年级上册科学摆的快慢教案

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线、小球、秒表

实验过程:

1、用铁架台、长约1米的线小球做一个摆;

2、用铅笔把摆固定好,秒表计时,看15秒内摆摆动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3、将摆线缩短一半,再用秒表计时,看15秒内摆动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4、摆线再缩短一半,秒表计时,看15秒内摆动多少次,共做三次,算出平均值。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酸奶的秘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酸奶的秘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初步了解病菌的知识和传播途径 教过程与方法

1.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

2.能够描述自己做酸奶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

3.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享受动手制作所带来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2.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3.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和探究成果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微生物》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从小学生大家所熟悉的酸奶开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自己的猜想,理解细菌(乳酸菌)所起的作用,由现象而探本质。在学生认识了乳酸菌之后,通过课前学生的搜集、教师介绍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主要形态,以帮助学生对微生物有更多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容量。

教学重点

1.认识细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了解细菌的形态和主要特点,知道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难点

1.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2.能够根据探究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有效的信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素材,同时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相关准备:

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杯)、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探究的主题

1.谈话:你喝过酸奶吗?你知道哪些关于酸奶的小问题呢?

2.你知道美味酸奶从何而来吗?

二、动手制作酸奶

1.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供给学生每组一份空的酸奶瓶,让学生阅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他们会有所发现。)

2.教师介绍酸奶的制作。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2)教师示范酸奶的制作过程。

① 煮好的鲜牛奶若干。(具体是:在电饭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并将煮好的鲜牛奶倒放在碗里。)

② 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消过毒的保温杯(事前用开水烫一烫),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酸奶的多少与浓度有关),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③ 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3)制作时注意的地方。

① 注意制作的方法。

② 注意卫生和安全。

(4)、学生自己制作酸奶(课堂时间有限,布置学生在家里完成。)

3. 明确制作的步骤和具体的要求:

第一步,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和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和搅拌),盛鲜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或保温杯(用于发酵)。

第二步,把鲜牛奶在锅里煮开,再凉至35~40摄氏度左右。

第三步,在鲜牛奶(约500毫升)中加入2勺子(约125克)酸奶,然后搅拌均匀。制作过程中,避免手与酸奶或鲜牛奶接触,更不能品尝。(注意,鲜牛奶与酸奶的比例不同,会有不同的口感、不同浓度。)

第四步,把搅拌好的鲜牛奶和酸奶混合物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 第五步,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干净的勺子盛一些出来,观察它的颜色、气味、形态(浓度)、味道等进行观察。在家长检验、确保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品尝一下。把剩下的酸奶放进冰箱,在下一节课中将盛酸奶的保温瓶带回学校,以作交流和研究。

4. 总结制作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

① 测一测: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 ____ :____ 。 ② 教师强调:大约保温8~10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

③ 特别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要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二、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1.谈活: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2.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这是应用细菌作用的结果。)

4、学生交流、讨论

5、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引出引出酸奶中的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资料——细菌和酸奶。

6、观看细菌图片理解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三、知识拓展 最小的生命——病毒

(一)认识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引入:下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不知道,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学生可课后观看相关视频)

3.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模型 艾滋病病毒模型

非典型肺炎病毒模型 禽流感病毒模型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学生交流)

(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

1.提问:你知道哪些会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先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堂上汇报、交流。

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出示相关病毒图片

2.教师归纳: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病菌,许多传染病由病菌引起。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四、我是小小的酪蛋白

酸奶是如何变固体的?

介绍酪蛋白,理解酸奶是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交联形成网络,乳清被包围 成为凝固状

五、课堂练习

六、教师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