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直方图(直方图的应用场景)
10.2直方图(直方图的应用场景)

10.2直方图,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应该怎样体现数据的条理性和多样性?_百 ...

直方图在整理数据是我们应该怎样体现他的调节性和多样性可以在excel里直接做 是的,二直方图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应该体现数据的条理性和多样性。

初中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   5.4 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 课题学习 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性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实验与探究   П的估计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5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索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7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9   图书信息   书 名: 初中数学

作 者:吴江媛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ISBN: 9787303104673   开本: 16开   定价: 23.00 元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初中数学》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具有丰富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的研究人员,李亦菲博士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参与了课程标准编制、实验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开发、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学科教师培训、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长时期关注“三维目标统整”这一核心理念的理论基础以及操作落实问题。2007年9月以来,李亦菲进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与我合作攻克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两年期间,李亦菲阅读了情感教育的一些重要著作,积极参加我主持的情感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讨论,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系统地分析了“三维目标”的内涵,论证了“三维目标统整”的哲学基础和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型。这一模型以“教学事件”为核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地统整起来,并强调了元认知在统整“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绪论 为整合三维目标而教学   第一章 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内容规划   第一节 数学能力概览   第二节 初中数学核心任务概览   第三节 初中数学三维目标概览   第二章 “数与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数与式”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数与式”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数与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数与式”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数与式”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三章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四章 “函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函数”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函数”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函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函数”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函数”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五章 “直线形”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直线形”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直线形”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直线形”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直线形”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直线形”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六章 “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圆”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述   第二节 “圆”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圆”的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七章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视图与投影”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视图与投影”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八章 “统计”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统计”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统计”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统计”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统计”的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与策略   第五节 对“统计”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九章 “概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概率”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概率”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概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概率”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概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   5.4 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 课题学习 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性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实验与探究   П的估计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5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索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7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9

直方图的应用场景

直条图和直方图都是用来表示数据分布和比较不同数据之间差异的图表,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表示方式:直条图使用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而直方图使用矩形的宽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

数据范围:直条图通常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即数据的取值为有限个的离散值,而直方图则通常用于表示连续型数据,即数据的取值为连续的区间。

显示信息:直条图通常用于比较多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而直方图则通常用于显示一个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

图形特点:直条图具有清晰的可比性和易于理解的特点,而直方图则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中心趋势。

使用场景:直条图通常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对比关系,例如不同地区销售额的比较、不同产品销量的比较等;而直方图则通常用于展示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例如人口年龄分布、考试成绩分布等。

综上所述,直条图和直方图虽然都是用来表示数据分布的图表,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包括表示方式、数据范围、显示信息、图形特点和使用场景等方面。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可以更好地展示数据信息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直条图和直方图都是用来展示数据分布和统计信息的可视化工具,但它们有一些不同的用途和特点。

直条图(Bar Chart):

1. 直条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或不同时期的数据。

2. 横轴通常表示类别(如产品名称、时间、地区等),纵轴表示数值。

3. 每个类别对应一个独立的垂直条形,长度表示该类别下的数值大小。

4. 条形之间通常留有一定的间隔,以区分不同类别。

5.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等方式来区分不同的类别。

直方图(Histogram):

1. 直方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特别适合处理连续性数据(如身高、体重、年龄等)。

2. 横轴表示数据的范围或分组区间,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

3. 数据被分成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一个矩形条形,矩形的高度表示该区间内的数据出现的频数或频率。

4. 矩形之间通常没有间隔,以形成连续的数据分布形态。

5. 直方图可以通过调整区间宽度和数量来适当调整数据分布的显示效果。

使用直条图和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比较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获取有用的统计信息。在使用时,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更好地呈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直方图图片

如何解读直方图 (转)

1. 平滑型—曝光正确

图1

正确曝光照片的亮度色调分布应该是比较平均的,表现在直方图上其曲线形状看上起平滑饱满,由左端0位置开始,渐进变化,平滑过渡到右端255这个位置,在各亮度等级上均有像数表现,并且在左端(最暗处)和右端(最亮处)没有溢出现象,保留着各亮度的细节层次。

如图1所示,图1的直方图中没有断档和溢出,说明这是一幅曝光准确的照片,亮部和暗部都保留了丰富的层次和细节。

图2

而图2虽然过渡并不平滑,但亮度和暗部均没有溢出,中间也没有断档,所以也是一幅曝光准确的照片。

2. 右坡型—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照片的直方图曲线波形偏重于左侧,多数的像素集中在左侧,波形图的右侧有较明显的下降,并且其右侧到255(最亮处)位置处有一段空白,很少甚至没有像素。这种照片看上去过于暗淡,暗的部位较多,亮调不足,可通过增加曝光补偿、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调整。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拖动“暗调”项滑杆来修正曝光不足。

图3

如图3所示,直方图左边暗部看不见末端,且峰值有溢出现象,表明该幅照片的暗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而右边亮部的峰值很低,且所占比例很小,说明这幅照片曝光不足,画面偏暗,需要增加曝光。

3. 左坡型—曝光过度

过曝照片的直方图与曝光不足照片的直方图刚好相反,像素集中于右侧,而左侧的像素很少,从0(最暗处)到曲线波形的起始处有一段空白,很少甚至没有像素,照片的色调很亮,或有大面积的反光源。拍摄时可通过减少曝光补偿、缩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来调整曝光设置。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拖动“高光”项滑杆来修正过曝现象。

图4

以图4为例,右边亮部的曲线溢出,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左边曲线很低,说明画面亮部曝光过度,亮部细节有明显损失。

4. 中凸型—反差过低

直方图上的像素集中在曲线的中间部位,波形在中间凸起,两边下降,靠近0和255位置没有像素,缺少暗调和亮调,对比度不足,照片看上去模糊、灰蒙蒙。这种直方图很常见,主要时拍摄时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比如有雾、沙尘、太阳光太强等,可使用偏震镜等设备加于调节。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色阶”,将两端黑白场滑杆分别移动到直方图两侧起始点稍稍向里一点的位置,可使照片的影调得到一定的调整

图5

图5的直方图的峰值集中在中间,左边暗部和右边亮部都缺失,说明图片反差过低,在阴雨天或者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拍摄很容易出现反差过低的情况,这张照片就是在阴天拍摄的。

5. 中凹型—反差过大

这种照片的直方图曲线波形是两边高、中间凹陷,像素主要集中在左右两侧,中间很少,照片有明显的暗调和亮调部分,但中间中等亮度部分比较缺少,明暗反差大。这种直方图除了特意进行剪影或高反差创作外,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测光部位及测光方式,可以将测光点定位在明暗交接部位等方法进行调节。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分别拖动“暗调”和“高光”项的滑杆来修正。

图6

从图6的直方图可以看出,两侧峰值都有溢出,说明画面反差过大,亮度和暗部细节都有所损失,拍摄时最好用中灰减光镜减小反差,或者根据需要以亮部或者暗部为基准曝光,以此图为例,刻意突出松树的质感,而忽略云层的细节。尽管直方图上看上去反差过大,但仍达到了笔者想要的结果。

以上5种形状的直方图是比较典型的直方图,但这并不说明所有照片的直方图都如此,不同照片具有不同形状的直方图,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甚至有些不规则直方图的照片反而正是拍摄者所追求的效果,有些特殊情况,如有些深色背景的照片其直方图也像曝光不足照片一样,曲线偏重于左侧,但曝光是准确的。

所以,用直方图指导曝光时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和想要达到的拍摄效果,完全曝光准确的照片未必是效果最好的照片。

另外,为了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拍摄时也不能过去偏离自己的曝光要求。拍摄时最好掌握以下两大曝光原则:

首先,当拍摄场景的动态范围超过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时,至少要保证直方图亮部或暗部其中一项不溢出,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用中灰减光镜降低反差,或者也可以根据你的拍摄需要以亮部或暗部为曝光基准,另外也可以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包围曝光拍摄几张照片,再在后期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叠加,以扩展照片的动态范围。

其次,“白加黑减”这一曝光法则不仅适用于传统相机,数码相机也同样适用。在画面中亮度或暗部占据很大面积时,要适当增加或减少曝光,至于增加或减少多少曝光量,则根据拍摄场景中所占的比例而定。

总结

用直方图指导曝光是很实用的方法,当然这要建立在你的拍摄主题之上。要准确应用好直方图来判断曝光准确性,还需要多拍、多实践。 直方图用来量化曝光量的。

通过直方图能够真实、直观地看出照片是曝光不足、曝光正常、曝光过度了。

祝你好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10.2直方图,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应该怎样体现数据的条理性和多样性?_百 ...

直方图在整理数据是我们应该怎样体现他的调节性和多样性可以在excel里直接做 是的,二直方图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应该体现数据的条理性和多样性。

初中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   5.4 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 课题学习 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性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实验与探究   П的估计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5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索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7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9   图书信息   书 名: 初中数学

作 者:吴江媛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ISBN: 9787303104673   开本: 16开   定价: 23.00 元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初中数学》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具有丰富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的研究人员,李亦菲博士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参与了课程标准编制、实验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开发、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学科教师培训、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长时期关注“三维目标统整”这一核心理念的理论基础以及操作落实问题。2007年9月以来,李亦菲进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与我合作攻克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两年期间,李亦菲阅读了情感教育的一些重要著作,积极参加我主持的情感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讨论,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系统地分析了“三维目标”的内涵,论证了“三维目标统整”的哲学基础和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型。这一模型以“教学事件”为核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地统整起来,并强调了元认知在统整“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绪论 为整合三维目标而教学   第一章 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内容规划   第一节 数学能力概览   第二节 初中数学核心任务概览   第三节 初中数学三维目标概览   第二章 “数与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数与式”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数与式”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数与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数与式”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数与式”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三章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方程与不等式”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四章 “函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函数”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函数”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函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函数”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函数”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五章 “直线形”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直线形”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直线形”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直线形”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直线形”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直线形”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六章 “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圆”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述   第二节 “圆”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圆”的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七章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视图与投影”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视图与投影”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视图与投影”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八章 “统计”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统计”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统计”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统计”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统计”的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与策略   第五节 对“统计”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第九章 “概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整合   第一节 “概率”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概览   第二节 “概率”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分析   第三节 “概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概览   第四节 在“概率”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节 对“概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评价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   5.4 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 课题学习 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 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 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4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第十六章 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16.3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6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阅读与思考 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7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8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 平行四边形   阅读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法则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巧拼正方形   19.3 梯形   观察与猜想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9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0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1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阅读与思考   黄金分割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2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阅读与思考   旋转对称性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3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   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阅读与思考   圆周率∏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道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中奖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实验与探究   П的估计   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5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实验与探索   推测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6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观察与猜想 奇妙的分形图形   27.3 位似   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位似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7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 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 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9

直方图的应用场景

直条图和直方图都是用来表示数据分布和比较不同数据之间差异的图表,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表示方式:直条图使用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而直方图使用矩形的宽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

数据范围:直条图通常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即数据的取值为有限个的离散值,而直方图则通常用于表示连续型数据,即数据的取值为连续的区间。

显示信息:直条图通常用于比较多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而直方图则通常用于显示一个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

图形特点:直条图具有清晰的可比性和易于理解的特点,而直方图则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中心趋势。

使用场景:直条图通常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对比关系,例如不同地区销售额的比较、不同产品销量的比较等;而直方图则通常用于展示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例如人口年龄分布、考试成绩分布等。

综上所述,直条图和直方图虽然都是用来表示数据分布的图表,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包括表示方式、数据范围、显示信息、图形特点和使用场景等方面。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可以更好地展示数据信息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直条图和直方图都是用来展示数据分布和统计信息的可视化工具,但它们有一些不同的用途和特点。

直条图(Bar Chart):

1. 直条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或不同时期的数据。

2. 横轴通常表示类别(如产品名称、时间、地区等),纵轴表示数值。

3. 每个类别对应一个独立的垂直条形,长度表示该类别下的数值大小。

4. 条形之间通常留有一定的间隔,以区分不同类别。

5.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等方式来区分不同的类别。

直方图(Histogram):

1. 直方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特别适合处理连续性数据(如身高、体重、年龄等)。

2. 横轴表示数据的范围或分组区间,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

3. 数据被分成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一个矩形条形,矩形的高度表示该区间内的数据出现的频数或频率。

4. 矩形之间通常没有间隔,以形成连续的数据分布形态。

5. 直方图可以通过调整区间宽度和数量来适当调整数据分布的显示效果。

使用直条图和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比较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获取有用的统计信息。在使用时,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更好地呈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直方图图片

如何解读直方图 (转)

1. 平滑型—曝光正确

图1

正确曝光照片的亮度色调分布应该是比较平均的,表现在直方图上其曲线形状看上起平滑饱满,由左端0位置开始,渐进变化,平滑过渡到右端255这个位置,在各亮度等级上均有像数表现,并且在左端(最暗处)和右端(最亮处)没有溢出现象,保留着各亮度的细节层次。

如图1所示,图1的直方图中没有断档和溢出,说明这是一幅曝光准确的照片,亮部和暗部都保留了丰富的层次和细节。

图2

而图2虽然过渡并不平滑,但亮度和暗部均没有溢出,中间也没有断档,所以也是一幅曝光准确的照片。

2. 右坡型—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照片的直方图曲线波形偏重于左侧,多数的像素集中在左侧,波形图的右侧有较明显的下降,并且其右侧到255(最亮处)位置处有一段空白,很少甚至没有像素。这种照片看上去过于暗淡,暗的部位较多,亮调不足,可通过增加曝光补偿、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调整。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拖动“暗调”项滑杆来修正曝光不足。

图3

如图3所示,直方图左边暗部看不见末端,且峰值有溢出现象,表明该幅照片的暗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而右边亮部的峰值很低,且所占比例很小,说明这幅照片曝光不足,画面偏暗,需要增加曝光。

3. 左坡型—曝光过度

过曝照片的直方图与曝光不足照片的直方图刚好相反,像素集中于右侧,而左侧的像素很少,从0(最暗处)到曲线波形的起始处有一段空白,很少甚至没有像素,照片的色调很亮,或有大面积的反光源。拍摄时可通过减少曝光补偿、缩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来调整曝光设置。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拖动“高光”项滑杆来修正过曝现象。

图4

以图4为例,右边亮部的曲线溢出,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左边曲线很低,说明画面亮部曝光过度,亮部细节有明显损失。

4. 中凸型—反差过低

直方图上的像素集中在曲线的中间部位,波形在中间凸起,两边下降,靠近0和255位置没有像素,缺少暗调和亮调,对比度不足,照片看上去模糊、灰蒙蒙。这种直方图很常见,主要时拍摄时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比如有雾、沙尘、太阳光太强等,可使用偏震镜等设备加于调节。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色阶”,将两端黑白场滑杆分别移动到直方图两侧起始点稍稍向里一点的位置,可使照片的影调得到一定的调整

图5

图5的直方图的峰值集中在中间,左边暗部和右边亮部都缺失,说明图片反差过低,在阴雨天或者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拍摄很容易出现反差过低的情况,这张照片就是在阴天拍摄的。

5. 中凹型—反差过大

这种照片的直方图曲线波形是两边高、中间凹陷,像素主要集中在左右两侧,中间很少,照片有明显的暗调和亮调部分,但中间中等亮度部分比较缺少,明暗反差大。这种直方图除了特意进行剪影或高反差创作外,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测光部位及测光方式,可以将测光点定位在明暗交接部位等方法进行调节。在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点击“图像→调整→暗调/高光”,分别拖动“暗调”和“高光”项的滑杆来修正。

图6

从图6的直方图可以看出,两侧峰值都有溢出,说明画面反差过大,亮度和暗部细节都有所损失,拍摄时最好用中灰减光镜减小反差,或者根据需要以亮部或者暗部为基准曝光,以此图为例,刻意突出松树的质感,而忽略云层的细节。尽管直方图上看上去反差过大,但仍达到了笔者想要的结果。

以上5种形状的直方图是比较典型的直方图,但这并不说明所有照片的直方图都如此,不同照片具有不同形状的直方图,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甚至有些不规则直方图的照片反而正是拍摄者所追求的效果,有些特殊情况,如有些深色背景的照片其直方图也像曝光不足照片一样,曲线偏重于左侧,但曝光是准确的。

所以,用直方图指导曝光时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和想要达到的拍摄效果,完全曝光准确的照片未必是效果最好的照片。

另外,为了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拍摄时也不能过去偏离自己的曝光要求。拍摄时最好掌握以下两大曝光原则:

首先,当拍摄场景的动态范围超过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时,至少要保证直方图亮部或暗部其中一项不溢出,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用中灰减光镜降低反差,或者也可以根据你的拍摄需要以亮部或暗部为曝光基准,另外也可以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包围曝光拍摄几张照片,再在后期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叠加,以扩展照片的动态范围。

其次,“白加黑减”这一曝光法则不仅适用于传统相机,数码相机也同样适用。在画面中亮度或暗部占据很大面积时,要适当增加或减少曝光,至于增加或减少多少曝光量,则根据拍摄场景中所占的比例而定。

总结

用直方图指导曝光是很实用的方法,当然这要建立在你的拍摄主题之上。要准确应用好直方图来判断曝光准确性,还需要多拍、多实践。 直方图用来量化曝光量的。

通过直方图能够真实、直观地看出照片是曝光不足、曝光正常、曝光过度了。

祝你好运

10.2直方图(直方图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