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知识大全

1.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知识 1.二年级的数学知识

二年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乘除法 1、加法与乘法的互换: 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道乘法算式,因为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5+5+5+5=5X4=4X5(这里有一些特殊情况如:3+3+3=3X3这样的加法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一道乘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因为一道乘法算式有两种含义。 如:4X6=4+4+4+4+4+4(表示6个4相加) =6+6+6+6 (表示4个6相加) (这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5X5=5+5+5+5+5 这样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2、乘除法各部分名称 5 X 6 = 30 乘数 乘号 乘数 等号 积 30 ÷ 5 = 6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等号 商 被除数=商*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3、乘除法含义 3*2=6 2个3相加的和是6。 3的2倍是6。

3个2相加的和是6。 2的3倍是6。

6÷2=3 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把6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6里面有3个2。 6是2的3倍。

4、乘法口诀: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四十二 4*3=12 表示3个4相加 3*4=12 表示4个3相加 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3. 12÷3=4 也就是12里面有4个3. 表示把12每4个一份,分成了3分 也就是12里面有3个4 乘除法算式的含义要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形表述,不能死记硬背。

5、乘除法应用题:能正确解答乘除法应用题:把几个相同部分和在一起求总数的时候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相等的小份就用除法计算。

6、乘除法算式互换:能进行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相互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乘法算式中的积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而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则做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30÷5=6 5*6=30 6*5=30 4*6=24 24÷4=6 24÷6=4 7、倍数问题:先找到关键的句子“ 是 的 倍”。是前边的是大数,是后边的是小数。

也就是大数是小数的 倍。如果求大数就用乘法,求小数就用除法,求倍数也用除法。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红球有8个,白球有2个,红球的个数是白球的几倍?8÷2=4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红球有8个,白球的个数是红球的2倍。白球有多少个?8*2=16(个) (3)“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红球有8个,是白球个数的2倍。白球有多少个?8÷2=4(个) 8、有余数除法: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时候就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

34÷5=6……4 读作34除以5等于6余4.其中4叫余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但是余数不一定比商小。

如:99÷10=9……9 10÷6=1……4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二、观察物体 站在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正面、上面、侧面) 侧面分左侧和右侧,在生活中左右两侧看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能正确画出不同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

三、方向与位置 1、生活中的方向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东南西北。(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这四个方向) 当你面向东时,你的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你面向西时,你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当你面向北时,你的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当你面向南时,你的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2、图纸中的方向:一般图纸都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在图纸上会有一个向上的箭头标明北。在回答问题前先在图纸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标上北南西东四个字,然后再回答题中的问题。

如果图纸中出现了其他方向的箭头,请先找到北,并把北面转向上,然后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找到其他方向,然后再回答问题。 四、时、分、秒 1、钟面上的知识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在1天当中,时针转2圈,分针转24圈。 2、我们学习过的计量单位有: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日=24时 半小时=30分 1刻钟=15分 1星期=7天 长度单位:1m=100cm 人民币单位: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时 分 秒 M cm 元 角 分 3、单位名称的转换: 单名数 单名数:把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进率 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进率 3m=( )cm 想:1m=100cm 3m就是3个100cm, 100*3=300 所以3m=300cm 50角=( )元 想:10角=1元 50÷10=5,50角里有5个10角,所以50角=5元 单名数 复名数:单名数÷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130分=( )时( )分 想:60分=1时 130÷60=2……10 所以130分=1时10分 205cm=( )m( )cm 想:100cm=1m 205÷100=2……5 所以205cm=2m5cm 65分=( )角( )分 想:10分=1角 65÷10=6……5 所以65分=6角5分 复名数 单名数: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3时55分=( )分 想:1时=60分 3*60+55=235 所以3时55分=235分 2m9cm=( )cm 想:1m=100cm 2*100+9=209 所以2m9cm=209cm 3元4角=( )角 想:1元=10角 3*10+4=34 所以3。

2.小学二年级数学有哪些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目录

1.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画线段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4.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解决问题——惩罚和假发应用题的区别

整理和复习

5.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练习课)

6.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综合练习(运用2~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乘法竖式

用数学(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表

整理和复习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

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认识时间(练习课)

8.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

组合

9.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认识视角的复习

3.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定义

二年级上册基本概念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二年级小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测量物体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物体长就是几。测量比较长或高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或矮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5、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6、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7、一座楼房高12米,一张桌子长40厘米,小明的手掌宽8厘米,一只杯子高10厘米。

二年级学生的身高为1米30厘米,也就是132厘米,一张床的长大约是2米,一枝铅笔长18厘米,练习本的宽为14厘米,大树的高为6米。 8、笔算加减法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个位为0时就算十减几,个位是其它数时就用十几减。

9、生活中的角有: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红领巾、黑板等。 10、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两条边和一个角,即边角边。

二年级学过的角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 1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2、练习本上的直角和操场上的直角是一样大的,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3、一个角的两条边如果增长,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14、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相同的就叫对称图形。 15、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有蜻蜓、树叶、蝴蝶、球拍、红领巾、人的手、脚、人的身体等。

16、对称的图形有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长方形有两条、正三角形有三条、圆有无数条、五角星有五条、六边形有六条、八边形有八条。二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读除法时应注意:从左往右读,不要把“除以”读成“除”。 3、除法各部分的名称: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4、42÷7=6表示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还表示42里面有6个7。 5、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关联的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例如:三五十五 3*5=15 5*3=15 15÷3=5 15÷5=3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8的2倍是多少?列式:8*2=16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如:8里面有几个2?列式:8÷2=4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如: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列式:8÷2=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如:求8是2的几倍?列式:8÷2=4 8、①加数+加数=和 ② 因数*因数=积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③被减数-减数=差 ④ 除数÷除数=商 被减数-差=减数 商*除数=被除数 差+减数=被减数 被除数÷商=除数 9、被除数和除数相等且不为0,商是1。 10、① 总数÷份数=每份数 ② 总价÷单价=数量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价÷数量=单价 每份数*份数=总数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锐角比直角和钝角小;钝角比直角和锐角大。

2、要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3、当物体或者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4、当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6、红领巾有1个钝角和2个锐角。 7、直角三角板上有3个角,分别是1个直角和2个锐角。

第五单元: 1、在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前后顺序计算);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3、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4、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5、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四)位数。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它们相差(1)。

6、读数和写数要从(高)位起。一个四位数不管中间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末尾的零都(不读)。

写数时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占位。 7、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 1)(相同)位数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克与千克 1、质量单位有:克、千克。 2、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与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3、表示物体长短,可以用米和厘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 4、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作单位。

称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二年级数学学习内容有哪些

从课前、上课、作业、阅读等几个方面对二年级学生提出应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内容。

1、课前:

学生须将数学课本、课堂练习册、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在老师指导下,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并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

2、上课: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分清重点、非重点;以一定速度默读,边读边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敢于质疑问难;能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小组内学会发挥集体智慧,理顺总结探究过程,小组之间互提建议,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3、作业:

先复习再作业,看清楚题目要求,弄懂题意;作业整洁,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无抄袭现象;做作业要专心,不边做边玩;能按要求进行检验,掌握验算的一般方法,中高年级做到自觉验算,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地进行验算。

4、阅读:

阅读有详有略,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读物。养成自觉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的习惯;阅读后同学之间能互相交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喜欢钻研数学问题。

在实施中,每位数学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类,按照三个层次对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要针对其不良的习惯,如,计算不仔细,读题不认真,上课不听讲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多接触、多辅导、多鼓励他们,从改变不良的习惯入手,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突破口,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现从下面几方面对二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年级:

①会看懂课文中的注解、法则、结语,并能用准确的数学术语正确表达计算方法、解题思路。

②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体验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③初步养成在阅读课本后试做课后习题的习惯。

④在课堂上初步学会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学着针对自学提纲展开对例题的讨论。

⑤初步学会默读课文。

⑥初步培养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意志。

5.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题目怎么解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表内除法

(1) 平均分:每份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分 (3) 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 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乘( )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5)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

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 ÷ 一单价=数量 总购 ÷数量 =单价

2.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求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先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3.有余数的除法

(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求最大的余数是几就用除数减1,最小的余数是1。 (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①解决乘船(车)、住房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加1” 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去掉余数。

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用圈一圈的方法),用除法算出结果后余数是几对应是第几个,余数为0则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

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结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

一位一位的比较。

5.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平移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本身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3)旋转现象:物体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6.克和千克

(1) “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g)作单位,一个2分硬币约重1克。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为 单位,2袋盐重1千克。

(2)克和千克的换算:1千克 = 1000克

7.数学广角

简单推理:多个事物的简单推理,一般先根据题意确定最直接的答案,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 学习计划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法口诀表: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二年级下册的重点知识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一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知识大全

1.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知识 1.二年级的数学知识

二年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乘除法 1、加法与乘法的互换: 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道乘法算式,因为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5+5+5+5=5X4=4X5(这里有一些特殊情况如:3+3+3=3X3这样的加法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一道乘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因为一道乘法算式有两种含义。 如:4X6=4+4+4+4+4+4(表示6个4相加) =6+6+6+6 (表示4个6相加) (这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5X5=5+5+5+5+5 这样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2、乘除法各部分名称 5 X 6 = 30 乘数 乘号 乘数 等号 积 30 ÷ 5 = 6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等号 商 被除数=商*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3、乘除法含义 3*2=6 2个3相加的和是6。 3的2倍是6。

3个2相加的和是6。 2的3倍是6。

6÷2=3 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把6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6里面有3个2。 6是2的3倍。

4、乘法口诀: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四十二 4*3=12 表示3个4相加 3*4=12 表示4个3相加 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3. 12÷3=4 也就是12里面有4个3. 表示把12每4个一份,分成了3分 也就是12里面有3个4 乘除法算式的含义要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形表述,不能死记硬背。

5、乘除法应用题:能正确解答乘除法应用题:把几个相同部分和在一起求总数的时候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相等的小份就用除法计算。

6、乘除法算式互换:能进行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相互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乘法算式中的积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而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则做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30÷5=6 5*6=30 6*5=30 4*6=24 24÷4=6 24÷6=4 7、倍数问题:先找到关键的句子“ 是 的 倍”。是前边的是大数,是后边的是小数。

也就是大数是小数的 倍。如果求大数就用乘法,求小数就用除法,求倍数也用除法。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红球有8个,白球有2个,红球的个数是白球的几倍?8÷2=4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红球有8个,白球的个数是红球的2倍。白球有多少个?8*2=16(个) (3)“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红球有8个,是白球个数的2倍。白球有多少个?8÷2=4(个) 8、有余数除法: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时候就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

34÷5=6……4 读作34除以5等于6余4.其中4叫余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但是余数不一定比商小。

如:99÷10=9……9 10÷6=1……4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二、观察物体 站在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正面、上面、侧面) 侧面分左侧和右侧,在生活中左右两侧看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能正确画出不同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

三、方向与位置 1、生活中的方向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东南西北。(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这四个方向) 当你面向东时,你的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你面向西时,你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当你面向北时,你的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当你面向南时,你的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2、图纸中的方向:一般图纸都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在图纸上会有一个向上的箭头标明北。在回答问题前先在图纸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标上北南西东四个字,然后再回答题中的问题。

如果图纸中出现了其他方向的箭头,请先找到北,并把北面转向上,然后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找到其他方向,然后再回答问题。 四、时、分、秒 1、钟面上的知识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在1天当中,时针转2圈,分针转24圈。 2、我们学习过的计量单位有: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日=24时 半小时=30分 1刻钟=15分 1星期=7天 长度单位:1m=100cm 人民币单位: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时 分 秒 M cm 元 角 分 3、单位名称的转换: 单名数 单名数:把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进率 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进率 3m=( )cm 想:1m=100cm 3m就是3个100cm, 100*3=300 所以3m=300cm 50角=( )元 想:10角=1元 50÷10=5,50角里有5个10角,所以50角=5元 单名数 复名数:单名数÷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130分=( )时( )分 想:60分=1时 130÷60=2……10 所以130分=1时10分 205cm=( )m( )cm 想:100cm=1m 205÷100=2……5 所以205cm=2m5cm 65分=( )角( )分 想:10分=1角 65÷10=6……5 所以65分=6角5分 复名数 单名数: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3时55分=( )分 想:1时=60分 3*60+55=235 所以3时55分=235分 2m9cm=( )cm 想:1m=100cm 2*100+9=209 所以2m9cm=209cm 3元4角=( )角 想:1元=10角 3*10+4=34 所以3。

2.小学二年级数学有哪些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目录

1.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画线段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4.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解决问题——惩罚和假发应用题的区别

整理和复习

5.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练习课)

6.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综合练习(运用2~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乘法竖式

用数学(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表

整理和复习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

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认识时间(练习课)

8.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

组合

9.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认识视角的复习

3.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定义

二年级上册基本概念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二年级小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测量物体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物体长就是几。测量比较长或高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或矮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5、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6、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7、一座楼房高12米,一张桌子长40厘米,小明的手掌宽8厘米,一只杯子高10厘米。

二年级学生的身高为1米30厘米,也就是132厘米,一张床的长大约是2米,一枝铅笔长18厘米,练习本的宽为14厘米,大树的高为6米。 8、笔算加减法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个位为0时就算十减几,个位是其它数时就用十几减。

9、生活中的角有: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红领巾、黑板等。 10、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两条边和一个角,即边角边。

二年级学过的角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 1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2、练习本上的直角和操场上的直角是一样大的,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3、一个角的两条边如果增长,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14、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相同的就叫对称图形。 15、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有蜻蜓、树叶、蝴蝶、球拍、红领巾、人的手、脚、人的身体等。

16、对称的图形有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长方形有两条、正三角形有三条、圆有无数条、五角星有五条、六边形有六条、八边形有八条。二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读除法时应注意:从左往右读,不要把“除以”读成“除”。 3、除法各部分的名称: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4、42÷7=6表示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还表示42里面有6个7。 5、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关联的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例如:三五十五 3*5=15 5*3=15 15÷3=5 15÷5=3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8的2倍是多少?列式:8*2=16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如:8里面有几个2?列式:8÷2=4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如: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列式:8÷2=4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如:求8是2的几倍?列式:8÷2=4 8、①加数+加数=和 ② 因数*因数=积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③被减数-减数=差 ④ 除数÷除数=商 被减数-差=减数 商*除数=被除数 差+减数=被减数 被除数÷商=除数 9、被除数和除数相等且不为0,商是1。 10、① 总数÷份数=每份数 ② 总价÷单价=数量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价÷数量=单价 每份数*份数=总数 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锐角比直角和钝角小;钝角比直角和锐角大。

2、要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3、当物体或者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4、当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的大小)有关。

6、红领巾有1个钝角和2个锐角。 7、直角三角板上有3个角,分别是1个直角和2个锐角。

第五单元: 1、在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前后顺序计算);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3、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4、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5、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四)位数。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它们相差(1)。

6、读数和写数要从(高)位起。一个四位数不管中间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末尾的零都(不读)。

写数时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占位。 7、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 1)(相同)位数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克与千克 1、质量单位有:克、千克。 2、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与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3、表示物体长短,可以用米和厘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 4、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作单位。

称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4.二年级数学学习内容有哪些

从课前、上课、作业、阅读等几个方面对二年级学生提出应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内容。

1、课前:

学生须将数学课本、课堂练习册、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在老师指导下,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并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

2、上课: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分清重点、非重点;以一定速度默读,边读边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敢于质疑问难;能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小组内学会发挥集体智慧,理顺总结探究过程,小组之间互提建议,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3、作业:

先复习再作业,看清楚题目要求,弄懂题意;作业整洁,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无抄袭现象;做作业要专心,不边做边玩;能按要求进行检验,掌握验算的一般方法,中高年级做到自觉验算,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地进行验算。

4、阅读:

阅读有详有略,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读物。养成自觉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的习惯;阅读后同学之间能互相交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喜欢钻研数学问题。

在实施中,每位数学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类,按照三个层次对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要针对其不良的习惯,如,计算不仔细,读题不认真,上课不听讲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多接触、多辅导、多鼓励他们,从改变不良的习惯入手,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突破口,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现从下面几方面对二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年级:

①会看懂课文中的注解、法则、结语,并能用准确的数学术语正确表达计算方法、解题思路。

②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体验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③初步养成在阅读课本后试做课后习题的习惯。

④在课堂上初步学会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学着针对自学提纲展开对例题的讨论。

⑤初步学会默读课文。

⑥初步培养克服学习中困难的意志。

5.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题目怎么解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表内除法

(1) 平均分:每份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分 (3) 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 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乘( )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5)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

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 ÷ 一单价=数量 总购 ÷数量 =单价

2.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求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先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3.有余数的除法

(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求最大的余数是几就用除数减1,最小的余数是1。 (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①解决乘船(车)、住房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加1” 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去掉余数。

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用圈一圈的方法),用除法算出结果后余数是几对应是第几个,余数为0则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

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结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

一位一位的比较。

5.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平移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本身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3)旋转现象:物体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6.克和千克

(1) “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g)作单位,一个2分硬币约重1克。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为 单位,2袋盐重1千克。

(2)克和千克的换算:1千克 = 1000克

7.数学广角

简单推理:多个事物的简单推理,一般先根据题意确定最直接的答案,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 学习计划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法口诀表: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二年级下册的重点知识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 学习 方法 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篇一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