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读书一年又一年靠的是毅力,考一门过一门那是给力,报一个中一个那是实力,祝福发一个又一个那是友谊,祝 八年级 物理期末考试顺利。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光年 B.千米 C.米 D.厘米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烛焰 C.电灯 D.太阳

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运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6.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108km/s

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

D.站在河边的人透过水面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7.如图2所示的一束光沿着平行主光轴的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关于它的折射光的方向正确的是

8.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央视 春节 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 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9.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镜中有她的像。当她向着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1.5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A.比原来小;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加1.5m B.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变为3m

C.大小不变;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1.5m D.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增加3m

10.如图3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1.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误差

B.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的误差越来越小,但都不能避免误差

C.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实验 方法 ,就可以避免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避免误差

1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的密度小 B.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气体受热膨胀后,其密度变小 D.国际单位kg/m3比常用单位g/cm3要大

13.图4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 kg B.冬天教室内的气温约为35℃

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15cm D.做一遍眼 保健操 需要15min

15.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上”字屏代替蜡烛,他把“上”字屏放在原来放蜡烛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移动光屏直至看到清晰像。此时他在不透光的白板光屏上看到的是图6中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冻冰的衣服不会变干

B.有风的秋天, 游泳 的人上岸时会感到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雾气”

17.下列有关图7所示的情景,表述正确的是

A.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

B.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降低气体温度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

D.验钞机能够发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18.如图8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物质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78.5

铝 660 2327

碘 113.5 184.4

铜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19.小林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90℃的碘不会升华

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

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2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500mm=________m (2)20 m/s=________km/h

(3)7.9×103 kg/m3=________g/cm3 (4)6.3t=________kg

21.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9所示是八架“歼10”战斗机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引领下,拉出绚丽彩带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歼10”战斗机相对于“空警2000”预警机来说,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

23.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________km。

25.900cm3的水结成冰,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_cm3。(ρ冰=0.9g/cm3)

26.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以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刚出家门时做准备活动,他以2m/s速度行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7分。29题2分,38题2分,41题4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

2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由图10可知,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28.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C。

29.在图12中,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

30.如图13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

31.如图1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便于确定 跳棋 子甲通过反射面A所成像的位置,A应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跳棋子甲经A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2.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5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

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16中________图所示烛焰的像。

33.如图17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焰被音箱所发声音吹得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34.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________;(选填“蜡”或“海波”)

(2)在t=6min时,乙物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5.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图18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_______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_______℃。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 其它 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

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

如图19所示为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36.小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A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20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军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0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果量筒中盛有20ml的水,小军将物体A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21所示,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37.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图22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_______,并使声音________于小刚所在区域。

3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并且定量地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小莉用某种液体做实验。实验中,她用量筒和天平测出该种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式为:m=________。

39.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

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 40 0.5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40.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23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________。

41.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2)选用的器材;(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题4分)

42.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24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小。

(2)图24中“碳海绵”的质量是________g。

(3)氢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这一特性。

43.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人工增(降)雨

“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

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7分,44题3分,45题4分)

44.如图25所示,将盛有水的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试管里的水能沸腾吗? 为什么?

45.为保证行车安全,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同时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还应保持足够的车距。当车辆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或是车距过小时,发生事故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问题到做出反应动作)最短为1s。某型号轿车的最短刹车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静止)跟车辆行驶速度的关系为s制动=kv2,公式中系数k= s2/m,轿车行驶速度v的单位为m/s,刹车距离s制动的单位为m。某人驾驶该型号轿车在高速路上以144km/h的速度行驶时,发现道路前方100m处有危险情况发生,他能否在安全距离内把车停住?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A D D A A D C B C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题 号 16 17 18 19

答 案 B、C A、B B、D 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0.(1)1.5;(2)72;(3)7.9;(4)6.3×103(6300)

21.静止

22.低于

23.虚

24.1.44×108(1.4×108)

25.100

26.1680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7分)

27.2.55(±0.01)

28.-16(零下16)

29.(本题2分)见右图

30.振动;音调

31.透明玻璃板;虚

32.(1)上; (2)10; (3)左;A

33.能量

34.(1)蜡; (2)液

35.(1)秒表(停表或钟表、计时工具); (2)5;99; (3)不变; (4)时

36.(1)左; (2)32.4; (3)3.24

37.反射;聚焦(会聚或集中)

38.(本题2分)1.8 •V; 或(1.8 g/ cm3)•V; 或1.8 gcm-3•V

39.(1)控制变量; D、E; (2)横截面积

40.(1)汽化(蒸发);液化;

(2)给容器A(中的海水)加热,加快海水的汽化速度;或是给玻璃罩B降温,加快水蒸气的液化速度。(评分原则:在下方加热或从上方降温)

(其他建议合理即可得分)

41.(本题4分)

[方案一]

(1)光的折射 ……………………………………1分

(2)玻璃杯、铅笔、水 ………………………………1分

(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插入水中,从玻璃杯上方看,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从玻璃杯侧面看,水中的铅笔部分发成侧移。 ……………2分

[方案二]

(1)凸透镜(柱镜)成像

(2)玻璃杯、铅笔、水

(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放到玻璃杯后方,透过杯中的水看铅笔,看到的是铅笔放大的虚像。

(其他方案合理即可得分)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

42.(1)密度; (2)1.28×10-3 (或1.3×10-3);

(3)0.08; (4)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吸油力最强)

43.升华; 凝华; 熔化; 液化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7分)

44.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1分

水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 ……………………1分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温达到沸点时,由于没有温差,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1分

45.解:v=144km/h=40 m/s

s=s制动+ s反应=kv2+vt ……………………1分

= s2/m×40 m/s×40 m/s+40 m/s×1s ……………………1分

=120 m ……………………1分

答:他不能在安全距离内把车停住。 ……………………1分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 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 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 。

2.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 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 的是水。(“发亮”或“发暗”)新

3. 噪声也叫“隐形杀手”,现代城市在需要安静的环境附近常常有

如图3所示的 标志。

4.如图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5.人们根据 能够辨别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

6.如图6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第6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

7.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 现象;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8. 如图8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折射角 。

9.如图9所示的寒暑表的示数是 。

10.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如果小明以2m/s的速度走近竖直的平面镜,那么他的像相对他的速度是 。

11.如图11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

存在的两处错误:

(1)            、        .

(2)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

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12. 等质量的两个实心物体,若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4∶3。那么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13. 美丽的诗句中也有物理:“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14. 某辆汽车以4 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行驶完一半路程时改用6 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 400 m,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  )

A.10 m/s B.5 m/s C.4.8 m/s D.6 m/s

1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6.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17.如图17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18.如图18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19. 图19中,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20. 如图20所示是钟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则实际时间为( )

A.11∶55 B.12∶05 C.5∶25 D.6∶35

21. 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

A.低一些 B.高一些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2.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6cm D.4cm

23. 加热一定质量的水,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23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4.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纸将

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成像是原来的一半

C.要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D.屏上仍成原来的像,但比原来的暗

25. 如图25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乙的密度大 B.甲的密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出现放热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熔化为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

27. 某自动扶梯用20 s可将站立于扶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 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50 s B.10 s C.12 s D.20 s

三.作图题(共14分。要求:用尺规规范作图,误差不能过大,有作图痕迹,)

28. 在图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的位置,简述求作方法(6分)并画出光路图(2分).

29.如图29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线过点P,折射光线过点Q,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2分)

30.在图30中,根据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

适当类型的透镜。(4分)

四.探究与实验题(每问1分,共24分)

31. 如图31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

便于确定 。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

支 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 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

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2.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      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2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32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外,在光屏上能够观察到的像是 、 立的 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

(2)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蜡烛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范围是 ,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

(3)把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填“能”或“不能”)在屏上看到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

(4)由实验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 透镜,像的大小逐渐 ,当蜡烛位于 时,可以在光屏上接收到像,并成实像;当蜡烛位于 时,不能够在光屏上接收到像,并成虚像.

五.计算题(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及公式)

34. 实验室中有一种瓶子专用于测定液体密度,这种瓶子叫密度瓶.若瓶子的质量是10 g,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质量是20 g.装满油后,油和瓶子的质量是18 g,求这种油的密度.

二、13.A 14.C 15.D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22.C 23.C

24.D 25.B 26.C 27.C

三、28.第一步,反向延长入射光线,交于一点S即为发光点;(2分)

第二步,作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2分)

第三步,分别连接S'O、S'O'并延长,OA'O'B'即为反射光线。(2分)

说明:第二、三步用其他方法做对同样给分。

30.甲图凸透镜,乙图凹透镜。

四、31.⑴像的位置 ⑵大小 ⑶不点燃 重合 ⑷虚 ⑸10

32.⑴水平台或水平桌面 右 ⑵62 20 3.1 ⑶不变。

33.⑴缩小 倒 实 照相机

⑵大于2倍焦距 投影仪、幻灯机

⑶放大镜

⑷远离 变大 焦点以外 焦点以内。

34.解:水的质量:

m水=20 g-10 g=10 g,……………………………………(2分)

瓶的容积:

V=m水/ρ水=10 g/1 g/cm3=10 cm3,………………………(2分)

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选择题试卷篇一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0-11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3分。)

1、下列实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B.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C.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D.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

初二上册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

一运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二、声、光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三、质量、密度、重力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G=mg

四、力的合成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五、压强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六、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七、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初中物理公式

一运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二、声、光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三、质量、密度、重力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G=mg

四、力的合成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五、压强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六、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七、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人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我国已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2.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mB.400m

C.2000mD.10000m

3.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4.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5.追踪考察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6.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1)(2)B.只有(3)(4)

C.只有(1)(2)(4)D.(1)(2)(3)(4)

7.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8.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9.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0.在物理课上,老师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是后面的同学反映字太小,请老师把字变大些。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调节投影仪()

A.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B.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C.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D.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1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12.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3.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不知道

14.探测器探测到的两种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确定是噪声,是乐音。

15.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现象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16.在下列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17.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的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18.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3)包装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500mL,那么,瓶中所装酒的质量是kg。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9.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0.一条小鳟鱼跃出水面捕捉蜻蜓的场景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小鳟鱼看见蜻蜓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选填字母标号)

2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3.(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你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乙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的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24.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天平如图甲所示,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五、计算题(6分)

25.口子酒以其“无色透明,芳香浓郁,入口柔绵,清澈甘爽,余香甘甜”的独特风格,被誉为酒中珍品,文人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来赞美口子酒。有一种46°五年口子窖,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为400mL(ρ酒=0.9×103kg/m3,ρ水=1.0×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多少?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多少?

1.A航天员相对于飞船的座舱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航天员以飞船的座舱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C本题考查车速的估计和路程的计算,市内车速一般在40km/h左右,s=vt=40km/h×h=2km,故选C。

3.B用同样的速度划过塑料梳子的齿,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低,反之音调高,音调低的声音低沉。所以选B。

4.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空心玻璃棉吸收,声音减弱,所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

5.A蜡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图象也近似为一条直线。蜡是先熔化后凝固,所以温度先升高再降低。

6.C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无论蒸发还是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如果不能从外界吸热,本身的温度就降低。而沸腾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就不沸腾。故(1)(2)(4)正确。

7.CA、B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只有C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8.B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与蜡烛的位置关于平面镜M对称,即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比较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只有乙处符合条件,故选B。

9.D在判断透镜对光的作用时,不可只看透镜后面的光线是发散的还是会聚的,而应该把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与透镜前的光线对比,观察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还是有发散的作用,也可以把透镜前的光线延长,就很明显地判断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如图所示:

由图就会发现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0.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

11.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C、D几种情况铁块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磨掉铁块的一个角后,铁块的质量会减小,故选B。

12.D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一粒绿豆太小,其质量和体积不便于测量,因此要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和体积;绿豆是球形的,它们放在一起时有很大的缝隙,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又因为绿豆的体积遇水后会膨大,所以应采用排水法快速测量。

13.解析:以月亮为参照物,云是向西运动的;以云为参照物,则月亮是向东运动的,这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14.解析: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乐音,其波形图是周期性变化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都是杂乱无章的,是噪声。由此可知,甲是噪声,乙是乐音。

答案:甲乙

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看到的“白气”应是液态的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所以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日光灯两头会“变黑”是钨丝升华后又凝华后形成的。

答案:电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水杯中的热水蒸发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灯管中的钨丝温度高时升华形成钨蒸气,温度降低时凝华形成的

16.解析: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乙图,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丁图。

答案:乙丁

17.解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远处物体射出的光通过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后会聚在视网膜上,故选A;B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C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

答案:(1)直线(2)A

18.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

由ρ=可知m=ρV=0.9×103kg/m3×500×10-6m3=0.45kg。

答案:0.45

19.解析:可按下面的思路进行:

答案:如图所示

20.解析:小鳟鱼看见蜻蜓是因为蜻蜓反射的光经水面的折射进入小鳟鱼的眼睛,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如图所示

21.解析:(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不应触碰容器壁和容器底;(2)读得题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由此可知,当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

(2)96低于(3)B

22.解析:(1)比较水和油时,要深度相同且入射角度相同,所以选B和D。(2)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到光斑的准确数据。(3)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空气中光斑的位置,在油中光斑的位置偏转得更大,所以油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答案:(1)B、D(2)测得光斑偏转的准确位置

(3)油

23.解析:(1)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红光在光屏的最上面,紫光在最下面,因此可以知道棱镜对紫光的偏折程度,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所以当红光和紫光平行射入凸透镜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所以经过F1点,红光偏折后经过F2点。

(2)本部分考查凸透镜成像大小的情况,蜡烛和光屏位置保持不变,要想使蜡烛成的像变大,就要使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以使透镜向蜡烛移动;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的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这时的透镜相当于远离了蜡烛,成像将会变小,因此光屏和透镜的距离应该变小,所以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1)a.如图所示

b.红光和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同,紫光的焦距较小,红光的焦距较大

(2)蜡烛(左)凸透镜(左)小

24.解析:(1)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调到称量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称量液体的质量时,应当先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测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3)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指针右偏,说明加入50g的砝码质量太大,这时应当换上质量稍小一点的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4)在测量过程中,如果调节平衡螺母,就相当于改变了天平的平衡,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答案:(1)游码平衡螺母(2)BAC(3)50

(4)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5.解析:400mL=400×10-6m3=4×10-4m3,故m酒=ρ酒V=0.9×103kg/m3×4×10-4m3=0.36kg,

m水=ρ水V=1.0×103kg/m3×4×10-4m3=0.4kg,

故Δm=0.4kg-0.36kg=0.04kg。

答案:0.36kg0.04kg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读书一年又一年靠的是毅力,考一门过一门那是给力,报一个中一个那是实力,祝福发一个又一个那是友谊,祝 八年级 物理期末考试顺利。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光年 B.千米 C.米 D.厘米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烛焰 C.电灯 D.太阳

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运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6.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108km/s

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

D.站在河边的人透过水面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7.如图2所示的一束光沿着平行主光轴的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关于它的折射光的方向正确的是

8.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央视 春节 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 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9.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镜中有她的像。当她向着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1.5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A.比原来小;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加1.5m B.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变为3m

C.大小不变;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1.5m D.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增加3m

10.如图3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1.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误差

B.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的误差越来越小,但都不能避免误差

C.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实验 方法 ,就可以避免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避免误差

1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的密度小 B.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气体受热膨胀后,其密度变小 D.国际单位kg/m3比常用单位g/cm3要大

13.图4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 kg B.冬天教室内的气温约为35℃

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15cm D.做一遍眼 保健操 需要15min

15.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上”字屏代替蜡烛,他把“上”字屏放在原来放蜡烛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移动光屏直至看到清晰像。此时他在不透光的白板光屏上看到的是图6中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冻冰的衣服不会变干

B.有风的秋天, 游泳 的人上岸时会感到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雾气”

17.下列有关图7所示的情景,表述正确的是

A.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

B.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降低气体温度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

D.验钞机能够发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18.如图8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物质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78.5

铝 660 2327

碘 113.5 184.4

铜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19.小林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90℃的碘不会升华

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

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2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500mm=________m (2)20 m/s=________km/h

(3)7.9×103 kg/m3=________g/cm3 (4)6.3t=________kg

21.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9所示是八架“歼10”战斗机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引领下,拉出绚丽彩带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歼10”战斗机相对于“空警2000”预警机来说,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

23.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________km。

25.900cm3的水结成冰,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_cm3。(ρ冰=0.9g/cm3)

26.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以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刚出家门时做准备活动,他以2m/s速度行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7分。29题2分,38题2分,41题4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

2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由图10可知,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28.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C。

29.在图12中,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

30.如图13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

31.如图1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便于确定 跳棋 子甲通过反射面A所成像的位置,A应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跳棋子甲经A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2.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5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

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16中________图所示烛焰的像。

33.如图17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焰被音箱所发声音吹得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34.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________;(选填“蜡”或“海波”)

(2)在t=6min时,乙物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5.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图18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_______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_______℃。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 其它 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

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

如图19所示为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36.小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A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20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军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0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果量筒中盛有20ml的水,小军将物体A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21所示,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37.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图22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_______,并使声音________于小刚所在区域。

3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并且定量地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小莉用某种液体做实验。实验中,她用量筒和天平测出该种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式为:m=________。

39.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

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 40 0.5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40.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23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________。

41.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2)选用的器材;(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题4分)

42.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24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小。

(2)图24中“碳海绵”的质量是________g。

(3)氢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这一特性。

43.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人工增(降)雨

“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

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7分,44题3分,45题4分)

44.如图25所示,将盛有水的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试管里的水能沸腾吗? 为什么?

45.为保证行车安全,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同时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还应保持足够的车距。当车辆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或是车距过小时,发生事故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问题到做出反应动作)最短为1s。某型号轿车的最短刹车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静止)跟车辆行驶速度的关系为s制动=kv2,公式中系数k= s2/m,轿车行驶速度v的单位为m/s,刹车距离s制动的单位为m。某人驾驶该型号轿车在高速路上以144km/h的速度行驶时,发现道路前方100m处有危险情况发生,他能否在安全距离内把车停住?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A D D A A D C B C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题 号 16 17 18 19

答 案 B、C A、B B、D 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0.(1)1.5;(2)72;(3)7.9;(4)6.3×103(6300)

21.静止

22.低于

23.虚

24.1.44×108(1.4×108)

25.100

26.1680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7分)

27.2.55(±0.01)

28.-16(零下16)

29.(本题2分)见右图

30.振动;音调

31.透明玻璃板;虚

32.(1)上; (2)10; (3)左;A

33.能量

34.(1)蜡; (2)液

35.(1)秒表(停表或钟表、计时工具); (2)5;99; (3)不变; (4)时

36.(1)左; (2)32.4; (3)3.24

37.反射;聚焦(会聚或集中)

38.(本题2分)1.8 •V; 或(1.8 g/ cm3)•V; 或1.8 gcm-3•V

39.(1)控制变量; D、E; (2)横截面积

40.(1)汽化(蒸发);液化;

(2)给容器A(中的海水)加热,加快海水的汽化速度;或是给玻璃罩B降温,加快水蒸气的液化速度。(评分原则:在下方加热或从上方降温)

(其他建议合理即可得分)

41.(本题4分)

[方案一]

(1)光的折射 ……………………………………1分

(2)玻璃杯、铅笔、水 ………………………………1分

(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插入水中,从玻璃杯上方看,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从玻璃杯侧面看,水中的铅笔部分发成侧移。 ……………2分

[方案二]

(1)凸透镜(柱镜)成像

(2)玻璃杯、铅笔、水

(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放到玻璃杯后方,透过杯中的水看铅笔,看到的是铅笔放大的虚像。

(其他方案合理即可得分)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

42.(1)密度; (2)1.28×10-3 (或1.3×10-3);

(3)0.08; (4)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吸油力最强)

43.升华; 凝华; 熔化; 液化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7分)

44.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1分

水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 ……………………1分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温达到沸点时,由于没有温差,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1分

45.解:v=144km/h=40 m/s

s=s制动+ s反应=kv2+vt ……………………1分

= s2/m×40 m/s×40 m/s+40 m/s×1s ……………………1分

=120 m ……………………1分

答:他不能在安全距离内把车停住。 ……………………1分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 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 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填“会”或“不会”)这是因为 。

2.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 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 的是水。(“发亮”或“发暗”)新

3. 噪声也叫“隐形杀手”,现代城市在需要安静的环境附近常常有

如图3所示的 标志。

4.如图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5.人们根据 能够辨别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

6.如图6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第6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

7.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 现象;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8. 如图8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折射角 。

9.如图9所示的寒暑表的示数是 。

10.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如果小明以2m/s的速度走近竖直的平面镜,那么他的像相对他的速度是 。

11.如图11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

存在的两处错误:

(1)            、        .

(2)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

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12. 等质量的两个实心物体,若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4∶3。那么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括号内)

13. 美丽的诗句中也有物理:“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14. 某辆汽车以4 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行驶完一半路程时改用6 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 400 m,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  )

A.10 m/s B.5 m/s C.4.8 m/s D.6 m/s

1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6.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17.如图17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18.如图18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19. 图19中,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20. 如图20所示是钟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则实际时间为( )

A.11∶55 B.12∶05 C.5∶25 D.6∶35

21. 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

A.低一些 B.高一些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2.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6cm D.4cm

23. 加热一定质量的水,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23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只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4.一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纸将

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成像是原来的一半

C.要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 D.屏上仍成原来的像,但比原来的暗

25. 如图25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乙的密度大 B.甲的密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出现放热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熔化为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

27. 某自动扶梯用20 s可将站立于扶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 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50 s B.10 s C.12 s D.20 s

三.作图题(共14分。要求:用尺规规范作图,误差不能过大,有作图痕迹,)

28. 在图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的位置,简述求作方法(6分)并画出光路图(2分).

29.如图29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线过点P,折射光线过点Q,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2分)

30.在图30中,根据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

适当类型的透镜。(4分)

四.探究与实验题(每问1分,共24分)

31. 如图31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

便于确定 。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

支 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 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

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2.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      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2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32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外,在光屏上能够观察到的像是 、 立的 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

(2)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蜡烛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范围是 ,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

(3)把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填“能”或“不能”)在屏上看到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

(4)由实验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 透镜,像的大小逐渐 ,当蜡烛位于 时,可以在光屏上接收到像,并成实像;当蜡烛位于 时,不能够在光屏上接收到像,并成虚像.

五.计算题(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及公式)

34. 实验室中有一种瓶子专用于测定液体密度,这种瓶子叫密度瓶.若瓶子的质量是10 g,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质量是20 g.装满油后,油和瓶子的质量是18 g,求这种油的密度.

二、13.A 14.C 15.D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22.C 23.C

24.D 25.B 26.C 27.C

三、28.第一步,反向延长入射光线,交于一点S即为发光点;(2分)

第二步,作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2分)

第三步,分别连接S'O、S'O'并延长,OA'O'B'即为反射光线。(2分)

说明:第二、三步用其他方法做对同样给分。

30.甲图凸透镜,乙图凹透镜。

四、31.⑴像的位置 ⑵大小 ⑶不点燃 重合 ⑷虚 ⑸10

32.⑴水平台或水平桌面 右 ⑵62 20 3.1 ⑶不变。

33.⑴缩小 倒 实 照相机

⑵大于2倍焦距 投影仪、幻灯机

⑶放大镜

⑷远离 变大 焦点以外 焦点以内。

34.解:水的质量:

m水=20 g-10 g=10 g,……………………………………(2分)

瓶的容积:

V=m水/ρ水=10 g/1 g/cm3=10 cm3,………………………(2分)

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选择题试卷篇一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0-11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3分。)

1、下列实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B.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C.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D.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

初二上册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

一运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二、声、光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三、质量、密度、重力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G=mg

四、力的合成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五、压强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六、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七、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初中物理公式

一运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二、声、光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三、质量、密度、重力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G=mg

四、力的合成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五、压强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六、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七、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人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我国已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2.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mB.400m

C.2000mD.10000m

3.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

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

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

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

4.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5.追踪考察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6.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1)(2)B.只有(3)(4)

C.只有(1)(2)(4)D.(1)(2)(3)(4)

7.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8.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9.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0.在物理课上,老师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是后面的同学反映字太小,请老师把字变大些。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调节投影仪()

A.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B.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C.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D.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

1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12.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3.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不知道

14.探测器探测到的两种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确定是噪声,是乐音。

15.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现象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16.在下列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17.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的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18.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3)包装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500mL,那么,瓶中所装酒的质量是kg。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9.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0.一条小鳟鱼跃出水面捕捉蜻蜓的场景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小鳟鱼看见蜻蜓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操作的错误是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选填字母标号)

2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3.(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你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乙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的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24.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天平如图甲所示,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五、计算题(6分)

25.口子酒以其“无色透明,芳香浓郁,入口柔绵,清澈甘爽,余香甘甜”的独特风格,被誉为酒中珍品,文人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来赞美口子酒。有一种46°五年口子窖,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为400mL(ρ酒=0.9×103kg/m3,ρ水=1.0×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多少?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多少?

1.A航天员相对于飞船的座舱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航天员以飞船的座舱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C本题考查车速的估计和路程的计算,市内车速一般在40km/h左右,s=vt=40km/h×h=2km,故选C。

3.B用同样的速度划过塑料梳子的齿,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低,反之音调高,音调低的声音低沉。所以选B。

4.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空心玻璃棉吸收,声音减弱,所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

5.A蜡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图象也近似为一条直线。蜡是先熔化后凝固,所以温度先升高再降低。

6.C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无论蒸发还是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如果不能从外界吸热,本身的温度就降低。而沸腾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就不沸腾。故(1)(2)(4)正确。

7.CA、B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只有C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8.B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与蜡烛的位置关于平面镜M对称,即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比较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只有乙处符合条件,故选B。

9.D在判断透镜对光的作用时,不可只看透镜后面的光线是发散的还是会聚的,而应该把经过透镜后的光线与透镜前的光线对比,观察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还是有发散的作用,也可以把透镜前的光线延长,就很明显地判断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如图所示:

由图就会发现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0.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

11.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C、D几种情况铁块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磨掉铁块的一个角后,铁块的质量会减小,故选B。

12.D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一粒绿豆太小,其质量和体积不便于测量,因此要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和体积;绿豆是球形的,它们放在一起时有很大的缝隙,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又因为绿豆的体积遇水后会膨大,所以应采用排水法快速测量。

13.解析:以月亮为参照物,云是向西运动的;以云为参照物,则月亮是向东运动的,这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14.解析: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乐音,其波形图是周期性变化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都是杂乱无章的,是噪声。由此可知,甲是噪声,乙是乐音。

答案:甲乙

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看到的“白气”应是液态的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所以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日光灯两头会“变黑”是钨丝升华后又凝华后形成的。

答案:电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水杯中的热水蒸发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灯管中的钨丝温度高时升华形成钨蒸气,温度降低时凝华形成的

16.解析: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乙图,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丁图。

答案:乙丁

17.解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远处物体射出的光通过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后会聚在视网膜上,故选A;B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C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

答案:(1)直线(2)A

18.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

由ρ=可知m=ρV=0.9×103kg/m3×500×10-6m3=0.45kg。

答案:0.45

19.解析:可按下面的思路进行:

答案:如图所示

20.解析:小鳟鱼看见蜻蜓是因为蜻蜓反射的光经水面的折射进入小鳟鱼的眼睛,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如图所示

21.解析:(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不应触碰容器壁和容器底;(2)读得题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由此可知,当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

(2)96低于(3)B

22.解析:(1)比较水和油时,要深度相同且入射角度相同,所以选B和D。(2)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到光斑的准确数据。(3)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空气中光斑的位置,在油中光斑的位置偏转得更大,所以油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答案:(1)B、D(2)测得光斑偏转的准确位置

(3)油

23.解析:(1)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红光在光屏的最上面,紫光在最下面,因此可以知道棱镜对紫光的偏折程度,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所以当红光和紫光平行射入凸透镜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所以经过F1点,红光偏折后经过F2点。

(2)本部分考查凸透镜成像大小的情况,蜡烛和光屏位置保持不变,要想使蜡烛成的像变大,就要使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以使透镜向蜡烛移动;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的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这时的透镜相当于远离了蜡烛,成像将会变小,因此光屏和透镜的距离应该变小,所以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答案:(1)a.如图所示

b.红光和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同,紫光的焦距较小,红光的焦距较大

(2)蜡烛(左)凸透镜(左)小

24.解析:(1)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调到称量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称量液体的质量时,应当先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测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3)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指针右偏,说明加入50g的砝码质量太大,这时应当换上质量稍小一点的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4)在测量过程中,如果调节平衡螺母,就相当于改变了天平的平衡,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答案:(1)游码平衡螺母(2)BAC(3)50

(4)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5.解析:400mL=400×10-6m3=4×10-4m3,故m酒=ρ酒V=0.9×103kg/m3×4×10-4m3=0.36kg,

m水=ρ水V=1.0×103kg/m3×4×10-4m3=0.4kg,

故Δm=0.4kg-0.36kg=0.04kg。

答案:0.36kg0.04kg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试卷(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