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人教版(戊戌变法备课教案)
戊戌变法教案人教版(戊戌变法备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第3课 收复新疆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第7课 戊戌变法

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第8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1课 北伐战争

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2.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1.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3.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3.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戊戌变法的全资料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简单的说: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太后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象武则天哪样有野心,慈禧太后为什么后来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帝帝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太后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於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犟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变法开始

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太后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的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简单的说: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

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

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太后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象武则天哪样有野心,慈禧太后为什么后来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

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帝帝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太后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洋务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

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公车上书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於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

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犟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变法开始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

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太后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

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变法的影响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戊戌变法备课教案

一、政治方面

1、裁减冗官和重叠机构;

2、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

3、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

4、更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

5、解除报禁(允许民间创立报馆);

6、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

二、军事方面

1、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2、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

3、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4、筹设武备大学堂;

5、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6、允许私人开设军事工厂,制造军火。

三、经济建设

1、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且在各省设分局;

2、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清西各; 变法简述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变法开始

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清朝,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失败原因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

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那她为什么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清朝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戊戌变法另一个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一、政治方面

1、裁减冗官和重叠机构;

2、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

3、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

4、更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

5、解除报禁(允许民间创立报馆);

6、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

二、军事方面

1、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2、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

3、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4、筹设武备大学堂;

5、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6、允许私人开设军事工厂,制造军火。

三、经济建设

1、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且在各省设分局;

2、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清西各; 变法简述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变法开始

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清朝,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失败原因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

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那她为什么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清朝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戊戌变法另一个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戊戌变法优秀获奖教案

导语:学生的参与性较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化,但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现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得到启发。

戊戌变法教学心得分享

1、巧用主题曲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个既熟悉有可以调动兴趣的情景,我首先想到了历史味很浓的《走向共和》主题曲。在制作教学软件的时候,笔者根据《走向共和》主题曲和本课的内容制作了一个“导语powerpoint”:以《走向共和》主题曲为背景音乐,配上从《走向共和》中“抓取”的图片。课堂上,学生在“导语powerpoint”的歌声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甚至有同学开始小声议论。在音乐声结束的时候,我开始引用歌词中的一句“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再一次被“铁蹄践踏”!学生开始溶入本课悲壮的历史气氛中。

2、将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

讲到民族危机的深重,设计情境模拟题目——“献计献策”: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请你来献计献策!通过这一情景模拟,再加上前面几节课所学习的近代中国的屈辱的知识,学生争相介绍拯救中国的良策。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相应的分析总结,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中国,进行变法改革是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为了自强而采取的促进国家富强的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便主动。

3、合作探究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对比、变法的内容及过程等方面)来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第3课 收复新疆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第7课 戊戌变法

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第8课 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1课 北伐战争

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

2.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1.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到10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洛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陈毅曾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绐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3.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严复.魏源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3.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已》等;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戊戌变法的全资料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简单的说: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太后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象武则天哪样有野心,慈禧太后为什么后来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帝帝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太后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於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犟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变法开始

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太后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的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简单的说: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

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

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太后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象武则天哪样有野心,慈禧太后为什么后来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

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帝帝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太后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洋务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

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公车上书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於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

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犟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变法开始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

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太后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

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变法的影响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戊戌变法备课教案

一、政治方面

1、裁减冗官和重叠机构;

2、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

3、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

4、更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

5、解除报禁(允许民间创立报馆);

6、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

二、军事方面

1、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2、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

3、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4、筹设武备大学堂;

5、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6、允许私人开设军事工厂,制造军火。

三、经济建设

1、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且在各省设分局;

2、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清西各; 变法简述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变法开始

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清朝,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失败原因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

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那她为什么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清朝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戊戌变法另一个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一、政治方面

1、裁减冗官和重叠机构;

2、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

3、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

4、更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

5、解除报禁(允许民间创立报馆);

6、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

二、军事方面

1、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2、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

3、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4、筹设武备大学堂;

5、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6、允许私人开设军事工厂,制造军火。

三、经济建设

1、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且在各省设分局;

2、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清西各; 变法简述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变法开始

1897年末,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 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犟意图瓜分刚败於日本的清朝,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太后的手里。面对列犟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 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 调任他为京章行走, 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於9月28日斩於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影响

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变法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失败原因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

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有功无过。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那她为什么不称帝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清朝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所以,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西方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从东西方第一次碰撞就开始了,西方抑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下去。西方对中国的抑制和中国姓封,姓资或者姓社无关的。而日本土地面积小,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自明治维新起就一直受到西方扶持的原因,用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中国的发展。

戊戌变法另一个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份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自强”,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后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开始於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戊戌变法优秀获奖教案

导语:学生的参与性较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化,但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现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得到启发。

戊戌变法教学心得分享

1、巧用主题曲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个既熟悉有可以调动兴趣的情景,我首先想到了历史味很浓的《走向共和》主题曲。在制作教学软件的时候,笔者根据《走向共和》主题曲和本课的内容制作了一个“导语powerpoint”:以《走向共和》主题曲为背景音乐,配上从《走向共和》中“抓取”的图片。课堂上,学生在“导语powerpoint”的歌声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甚至有同学开始小声议论。在音乐声结束的时候,我开始引用歌词中的一句“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再一次被“铁蹄践踏”!学生开始溶入本课悲壮的历史气氛中。

2、将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

讲到民族危机的深重,设计情境模拟题目——“献计献策”: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请你来献计献策!通过这一情景模拟,再加上前面几节课所学习的近代中国的屈辱的知识,学生争相介绍拯救中国的良策。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相应的分析总结,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中国,进行变法改革是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为了自强而采取的促进国家富强的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便主动。

3、合作探究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对比、变法的内容及过程等方面)来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戊戌变法教案人教版(戊戌变法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