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笔记(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笔记(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笔记

9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可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至少读上两遍,使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可提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以下几方面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地球的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整个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一个数字,一个比喻,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3)地球的资源有限而又遭受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毁坏。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因此,“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可以再生的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再生”,还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

(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即使“实现”,也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2.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等方面去思考。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强调“同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3.本课在表达方面十分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对这类句子在用词方面的思考。指导学生做这个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读一读句子,再读一读原句,比较一下,用不用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4.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但人类可以开发新的活动领域,如海洋。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可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核能。因此,在强调“只有一个地球”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层意思,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在保护好地球的同时,大力开发新领域和新能源。

5.本课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6.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生词较多。大多数词语,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比如“生态灾难”,只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现象,就能基本理解。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理解教材参考。

遨游:漫游;游历。

璀璨:本指珠玉等光彩夺目。这里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慷慨:不吝惜。

枯竭:用尽。

目睹:亲眼看到。

地质: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滥用:过度使用,没有节制。

四、参考资料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7%。

沙化迅速发展。沙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水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2.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

土地面积110位以后

耕地面积126位以后

草地面积76位以后

森林面积107位以后

3.森林资源的危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07位之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1981年与1976年相比,全国林地面积减少了309万公顷。据调查,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西双版纳是我国一片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区,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平均每年毁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69�4%下降到1980年的26%。

4.北京地下水的污染。北京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地下水资源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危险。污染源主要来自人本身和自然界两个方面。从自然界来说,每一场西北风都要给北京带来大量的泥沙尘土,落到地面后被雨水夹带渗透地表,污染了地下水。人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比自然界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北京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几乎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排进河流。被污染的河水渗透河床及沿岸地表,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人为污染还来自超采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地下水中所含各种有害物质高度浓缩。为了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要实行南水北调。但如果不注意解决地下水污染,即使将来每年十几亿立方米南水调进了北京,也可能抵不了地下水的被污染。何况那时北京的用水量将远远超过今天,北京水资源形势将因此更为严峻。

5.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人多地少。1978—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6880万亩,人口增加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减至1�19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目前人均耕地已下降到不足0�6亩,以至人们把可耕地称为“保命田”。但近年来土葬成风,不但埋葬死人,还为早已去世的祖先造坟立碑,甚至为活人圈地垒空坟,导致良田抛荒。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一、提示目标,导入新课

1. 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

2.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投影出示生字)

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

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

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

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师想问问你们对课文内容又有哪些了解?了解多少说多少。

生:我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

生:我知道地球的半径有6300多公里。

生:我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3. 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2)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3)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一人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三个学习目标,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

二、自学、交流、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卡片上。

生:(讨论,写卡片,到黑板上贴卡片)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那么,你们是抓住课文中的哪些重点词语理解这些内容的呢?谁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生:“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滥用化学品给生物造成灾难,使地球资源有限。

生:从“渺小”可以看出地球在宇宙是很小的。

生:我抓住“40亿公里”这个词,40亿公里之内都没有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师:说得真好!好在抓住了关键的数字。

生:我从“五分之一”看出:本来地球就是渺小的,而人类居住的只有五分之一,更说明地球很小。

生:“晶莹透亮”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说明地球是美丽的。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这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地球。

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我相信你们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生:(继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三、整理归类

师:同学们各抒已见,滔滔不绝,说得真棒。这么多的内容我们给它归归类好吗?

生:(归类)(教师随机整理)

师:我们还没给课文分段呢,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分了,是吗?

生:(讨论分段)

师:现在让你说说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你怎么回答?

生:课文写了:地球美丽,但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所以要精心保护。

师:就按照这个同学说的全体练说。

四、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师: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知道哪些?

生:按时间的顺序写。

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生:按地点的变换的顺序写。

师:那么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你们再读书讨论讨论。

生:作者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抓住地球小、有限、不能移居这几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

师:全体起立,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质疑问难,反馈学情

师:前面,我们一起解决了学习目标中的前两个目标,哪些同学对这两个目标还有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没有。

师:你们学得真棒。老师有个小问题问问你们,对于题目的“只有”你们怎么理解?

生:指仅有、唯一,再没有第二个了。

生:我们就这么一个地球,应该保护。

六、谈体会

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吗?

生:我们不应乱扔纸屑、瓜果皮核,应该保护环境。

生: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

师:(小结)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

只有一个地球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只有一个地球读书笔记1

在灯光下我一口气读完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球这位母亲的美丽和伟大,她无私地为人类默默奉献着,同时我又为我们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和深刻的反省。

当读到地球上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时,我便会感到无比的羞愧。地球母亲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着自然资源,人类却随意破坏、浪费这可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是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1只有一个地球介绍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本文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地球美丽而又渺小;

二是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三是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四是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上册19课生字组词拼音如下:

莹:yíng(晶莹、莹白、蓝莹莹)

裹:guǒ(包裹、裹着、裹足不前)

篮:lán(花篮、竹篮、篮球)

蔼:ǎi(蔼然、和蔼、和蔼可亲)

资:zī(资本、资费、资格)

矿:kuàng(铁矿、铁矿、煤矿)

慷:kāng(慷慨)

慨:kǎi(慨然、慨叹、感慨)

第六单元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笔记内容如下:

1、课文链接:晋西北,位于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他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2、课文主题: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一位山野老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辛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后代。

3、理清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青山不老(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老)。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笔记

9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可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至少读上两遍,使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可提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以下几方面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地球的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整个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一个数字,一个比喻,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3)地球的资源有限而又遭受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毁坏。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因此,“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可以再生的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再生”,还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

(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即使“实现”,也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2.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等方面去思考。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强调“同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3.本课在表达方面十分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对这类句子在用词方面的思考。指导学生做这个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读一读句子,再读一读原句,比较一下,用不用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4.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但人类可以开发新的活动领域,如海洋。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可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核能。因此,在强调“只有一个地球”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层意思,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在保护好地球的同时,大力开发新领域和新能源。

5.本课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6.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生词较多。大多数词语,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比如“生态灾难”,只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现象,就能基本理解。下列词语解释,仅供教师理解教材参考。

遨游:漫游;游历。

璀璨:本指珠玉等光彩夺目。这里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慷慨:不吝惜。

枯竭:用尽。

目睹:亲眼看到。

地质: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滥用:过度使用,没有节制。

四、参考资料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7%。

沙化迅速发展。沙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水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2.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

土地面积110位以后

耕地面积126位以后

草地面积76位以后

森林面积107位以后

3.森林资源的危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07位之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1981年与1976年相比,全国林地面积减少了309万公顷。据调查,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西双版纳是我国一片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区,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平均每年毁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69�4%下降到1980年的26%。

4.北京地下水的污染。北京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地下水资源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危险。污染源主要来自人本身和自然界两个方面。从自然界来说,每一场西北风都要给北京带来大量的泥沙尘土,落到地面后被雨水夹带渗透地表,污染了地下水。人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比自然界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北京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几乎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排进河流。被污染的河水渗透河床及沿岸地表,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人为污染还来自超采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地下水中所含各种有害物质高度浓缩。为了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要实行南水北调。但如果不注意解决地下水污染,即使将来每年十几亿立方米南水调进了北京,也可能抵不了地下水的被污染。何况那时北京的用水量将远远超过今天,北京水资源形势将因此更为严峻。

5.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人多地少。1978—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6880万亩,人口增加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减至1�19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目前人均耕地已下降到不足0�6亩,以至人们把可耕地称为“保命田”。但近年来土葬成风,不但埋葬死人,还为早已去世的祖先造坟立碑,甚至为活人圈地垒空坟,导致良田抛荒。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一、提示目标,导入新课

1. 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

2.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投影出示生字)

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

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

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

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师想问问你们对课文内容又有哪些了解?了解多少说多少。

生:我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

生:我知道地球的半径有6300多公里。

生:我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3. 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2)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3)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一人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三个学习目标,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

二、自学、交流、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卡片上。

生:(讨论,写卡片,到黑板上贴卡片)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那么,你们是抓住课文中的哪些重点词语理解这些内容的呢?谁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生:“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滥用化学品给生物造成灾难,使地球资源有限。

生:从“渺小”可以看出地球在宇宙是很小的。

生:我抓住“40亿公里”这个词,40亿公里之内都没有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师:说得真好!好在抓住了关键的数字。

生:我从“五分之一”看出:本来地球就是渺小的,而人类居住的只有五分之一,更说明地球很小。

生:“晶莹透亮”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说明地球是美丽的。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这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地球。

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我相信你们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生:(继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三、整理归类

师:同学们各抒已见,滔滔不绝,说得真棒。这么多的内容我们给它归归类好吗?

生:(归类)(教师随机整理)

师:我们还没给课文分段呢,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分了,是吗?

生:(讨论分段)

师:现在让你说说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你怎么回答?

生:课文写了:地球美丽,但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所以要精心保护。

师:就按照这个同学说的全体练说。

四、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师: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知道哪些?

生:按时间的顺序写。

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生:按地点的变换的顺序写。

师:那么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你们再读书讨论讨论。

生:作者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抓住地球小、有限、不能移居这几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

师:全体起立,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质疑问难,反馈学情

师:前面,我们一起解决了学习目标中的前两个目标,哪些同学对这两个目标还有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没有。

师:你们学得真棒。老师有个小问题问问你们,对于题目的“只有”你们怎么理解?

生:指仅有、唯一,再没有第二个了。

生:我们就这么一个地球,应该保护。

六、谈体会

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吗?

生:我们不应乱扔纸屑、瓜果皮核,应该保护环境。

生: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

师:(小结)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

只有一个地球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只有一个地球读书笔记1

在灯光下我一口气读完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球这位母亲的美丽和伟大,她无私地为人类默默奉献着,同时我又为我们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和深刻的反省。

当读到地球上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时,我便会感到无比的羞愧。地球母亲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着自然资源,人类却随意破坏、浪费这可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是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1只有一个地球介绍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本文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地球美丽而又渺小;

二是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三是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四是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上册19课生字组词拼音如下:

莹:yíng(晶莹、莹白、蓝莹莹)

裹:guǒ(包裹、裹着、裹足不前)

篮:lán(花篮、竹篮、篮球)

蔼:ǎi(蔼然、和蔼、和蔼可亲)

资:zī(资本、资费、资格)

矿:kuàng(铁矿、铁矿、煤矿)

慷:kāng(慷慨)

慨:kǎi(慨然、慨叹、感慨)

第六单元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笔记内容如下:

1、课文链接:晋西北,位于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他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

2、课文主题: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一位山野老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辛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后代。

3、理清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青山不老(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老)。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笔记(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