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七个公式(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推导过程)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推导过程)

万有引力公式汇总是什么?

万有引力公式汇总是:

1、开普勒第三定律

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Mm/R2=mg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M:中心天体质量。

万有引力所有公式

F=GMm/R^2 这个使用范围很广知道中心天体和自身速度,还有旋转半径之后就可以了

F=w^2MR 角速度 自身质量和旋转半径

F=V^2Rm 线速度 自身质量和旋转半径

F=ma向心加速度 自身质量

F=mg(只适用于在中心天体表面)

1.开普勒第三定律: 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ω=(GM/r3)1/2; T=2π(r3/GM)1/2 {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 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 N·m2 /kg2。为英国科学家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   ω=2π/T(周期)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mrω^2=mr(4π^2)/T^2   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r^3/T^2=常数k'   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   mr(4π^2)/T^2=mk'(4π^2)/r^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从太阳的角度看,   (太阳的质量M)(k'')(4π^2)/r^2   是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因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么可以表示为   万有引力=(GmM)/(r^2) 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当在某星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可将万有引力看作重力,既有mg=(GmM)/(r^2) ,此时有GM=g(r^2),为黄金代换公式。且有mrω^2=mr(4π^2)/T^2=mg。(此结论仅用于星球表面)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推导过程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如下:

万有引力公式是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公式。它由牛顿提出,表示为:F=G*(m1*m2)/r^2,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与周期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万有引力公式来得出。假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天体在距离为r的地方相互吸引,则它们之间的引力将导致它们围绕质心进行旋转。周期(T)可以定义为一次完整旋转所需的时间。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F=ma),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关系:

F=G*(m1*m2)/r^2=m*(v^2/r),其中,m为天体的质量,v为天体的线速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右边的表达式对r求导,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d(F)/dt=m*(dv/dt)=m*a。由于a=v^2/r,我们可以重写上述方程为:m*(dv/dt)=m*(v^2/r)。简化后得到:dv/dt=-(v^2/r)。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的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 F=G*M1M2/(R*R)

(G=6.67×10^-11N•m^2/kg^2)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数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G近似地等于6.67×10-11次方N·m2㎏-2次方(牛顿米的平方每千克的平方)。

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它有什么价值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定律内容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解释了(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之一)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在天文学上和宇宙航行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为实际的天文观测提供了一套计算方法,可以只凭少数观测资料,就能算出长周期运行的天体运动轨道,科学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都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等还可以计算太阳、地球等无法直接测量的天体的质量。牛顿还解释了月亮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他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学定律,对地球两极呈扁平形状的原因和地轴复杂的运动,也成功的做了说明。推翻了古代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是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于《数学原理》上发表的。定律指出:

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用公式表示为:F=G*M1M2/(R*R) (G=6.67×10^-11N??m^2/kg^2) 可以读成F等骸G乘以M1M2除以R的平方商

更加严谨的表示是如下的矢量形式:

其中: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数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你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是怎么回事吗

所以万有引力,即,只要存在质量的物体,都会有一个对其他有质量物体的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有什么价值

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发现。

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与天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了统一,对以后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下面举例说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些具体应用

1.“称量”地球的质量

卡文迪什扭秤实验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而且还测定了引力常量。因而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一个定量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精确定律。

在实验室里通过测定几个铅球之间的引力,就可以“称量”地球,这难道不是一个科学奇迹吗!难怪马克·吐温惊奇地赞叹:“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

2. 计算天体的质量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太阳、行星及其它天体的质量。

3. 发现未知的天体——海王星和冥王星

1846年9月23日晚,德国的加勒在勒维列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这件事轰动了世界,人们感到很惊奇,竟然通过“笔尖”发现了行星。这颗行星,就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海王星。采用类似的方法,在1930年3月14日,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冥王星。

4.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天体

对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天体的发射和运行,都需要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做出精确的计算。

万有引力是什么意思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表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是: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万有引力公式汇总是什么?

万有引力公式汇总是:

1、开普勒第三定律

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Mm/R2=mg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M:中心天体质量。

万有引力所有公式

F=GMm/R^2 这个使用范围很广知道中心天体和自身速度,还有旋转半径之后就可以了

F=w^2MR 角速度 自身质量和旋转半径

F=V^2Rm 线速度 自身质量和旋转半径

F=ma向心加速度 自身质量

F=mg(只适用于在中心天体表面)

1.开普勒第三定律: 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ω=(GM/r3)1/2; T=2π(r3/GM)1/2 {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M/r^2,即 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的负11次方单位 N·m2 /kg2。为英国科学家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   ω=2π/T(周期)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mrω^2=mr(4π^2)/T^2   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r^3/T^2=常数k'   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   mr(4π^2)/T^2=mk'(4π^2)/r^2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从太阳的角度看,   (太阳的质量M)(k'')(4π^2)/r^2   是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因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2,那么可以表示为   万有引力=(GmM)/(r^2) 两个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我们察觉不到它,可以不予考虑。比如,两个质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不足百万分之一牛顿,而一只蚂蚁拖动细草梗的力竟是这个引力的1000倍!但是,天体系统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天体中质量还算很小的地球,对其他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已经具有巨大的影响,它把人类、大气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地球上,它使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而不离去。   当在某星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可将万有引力看作重力,既有mg=(GmM)/(r^2) ,此时有GM=g(r^2),为黄金代换公式。且有mrω^2=mr(4π^2)/T^2=mg。(此结论仅用于星球表面)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推导过程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如下:

万有引力公式是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公式。它由牛顿提出,表示为:F=G*(m1*m2)/r^2,其中,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与周期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万有引力公式来得出。假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天体在距离为r的地方相互吸引,则它们之间的引力将导致它们围绕质心进行旋转。周期(T)可以定义为一次完整旋转所需的时间。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F=ma),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关系:

F=G*(m1*m2)/r^2=m*(v^2/r),其中,m为天体的质量,v为天体的线速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右边的表达式对r求导,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d(F)/dt=m*(dv/dt)=m*a。由于a=v^2/r,我们可以重写上述方程为:m*(dv/dt)=m*(v^2/r)。简化后得到:dv/dt=-(v^2/r)。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的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是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 F=G*M1M2/(R*R)

(G=6.67×10^-11N•m^2/kg^2)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数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G近似地等于6.67×10-11次方N·m2㎏-2次方(牛顿米的平方每千克的平方)。

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它有什么价值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定律内容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解释了(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之一)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在天文学上和宇宙航行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为实际的天文观测提供了一套计算方法,可以只凭少数观测资料,就能算出长周期运行的天体运动轨道,科学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都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等还可以计算太阳、地球等无法直接测量的天体的质量。牛顿还解释了月亮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他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学定律,对地球两极呈扁平形状的原因和地轴复杂的运动,也成功的做了说明。推翻了古代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是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于《数学原理》上发表的。定律指出:

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用公式表示为:F=G*M1M2/(R*R) (G=6.67×10^-11N??m^2/kg^2) 可以读成F等骸G乘以M1M2除以R的平方商

更加严谨的表示是如下的矢量形式:

其中: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数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你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是怎么回事吗

所以万有引力,即,只要存在质量的物体,都会有一个对其他有质量物体的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有什么价值

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发现。

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与天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了统一,对以后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下面举例说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些具体应用

1.“称量”地球的质量

卡文迪什扭秤实验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而且还测定了引力常量。因而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一个定量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精确定律。

在实验室里通过测定几个铅球之间的引力,就可以“称量”地球,这难道不是一个科学奇迹吗!难怪马克·吐温惊奇地赞叹:“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

2. 计算天体的质量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太阳、行星及其它天体的质量。

3. 发现未知的天体——海王星和冥王星

1846年9月23日晚,德国的加勒在勒维列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这件事轰动了世界,人们感到很惊奇,竟然通过“笔尖”发现了行星。这颗行星,就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海王星。采用类似的方法,在1930年3月14日,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冥王星。

4.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天体

对人造地球卫星和人造天体的发射和运行,都需要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做出精确的计算。

万有引力是什么意思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表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是: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万有引力七个公式(万有引力七个公式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