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诵(七年级上册鲁迅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诵(七年级上册鲁迅课文)

国学笔记:什么是吟诵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

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

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之不同于西方,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表现在于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族社会,更重视集体利益,更重视推己及人,重视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从治国、济世、做官到隐居、读书、写诗、琴、棋、书、画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写poetry,是为了抒情,为了发泄,而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为了观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态大异。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有礼以立规矩,有乐以和人心。只有在乐中,才能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化成个人的自觉和快乐。乐者,乐也。中国的乐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乐是人心的思索和发泄,中国的乐是人心的快乐与和谐。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开创私学,“弦歌”《诗经》,吟诵就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在中国的文人阶层中,作为礼乐精神的继承者,实际上承担起了“乐”的作用。而雅乐、词曲、民歌、曲艺等,并不是以教化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吟诵从规则到形式,从外观到内涵,从吟诵内容到吟诵神态,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吟诵汉诗文,比如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布依族、白族、纳西族等等,这些民族的汉诗文吟诵,有的是直接使用汉语的,有的是使用汉语转读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汉诗文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吟诵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同时,在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圈里,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吟诵汉诗文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在传承。在日本,现今各种吟诗社的会员达50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每20个日本人就有一个是吟诗社会员!实际上,会吟诗的人又超过这个数字,而他们吟诵的主要是汉诗文。吟诵在日本也早就进入了卡拉OK,一直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他们每年都有多个代表团访华。而欧美国家,很早就知道中国诗歌是吟诵的,并把这视为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一。因而,我们可以说,吟诵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外传世散文诗歌朗诵精华120篇

《我所知道的康桥——伴随人一生的60篇优美散文第1辑》收入了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许地山、徐志摩、张爱玲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7篇名作。

用心聆听这些作品,你不仅可以在鲁迅的《秋夜》里听张爱玲淅淅沥沥的《秋雨》,可以和鲁迅一起去他的故乡参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随着他的弟弟周作人一起品尝他们故乡的野菜,还可以和徐志摩一起荡舟康河、欣赏康桥那如梦如幻的美景……

秋夜 【作者:鲁迅】 【朗诵:张家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鲁迅】 【朗诵:曹灿】

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 【朗诵:陈醇】

银杏 【作者:郭沫若】 【朗诵:李易】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朗诵:康辉】

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 【作者:徐志摩】 【朗诵:张家声】

秋雨 【作者:张爱玲】 【朗诵:姚锡娟】

七年级上册鲁迅课文

1、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简介: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2、七年级下册《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简介:

《社戏》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3、七年级下册《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简介:

《风筝》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都有《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

在2000年新编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增加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流产与断种》等篇目,《阿Q正传》由节选改为全文,并附加了《〈阿Q正传〉成因》一文。

《三味书屋》原文朗读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三味书屋》原文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一、教学要求: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都要突出一个“趣”字,着眼一个“思”字,达到一个“乐”字,使学生由趣生疑,思有所得,乐而勤学。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国学笔记:什么是吟诵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

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和诵读都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朗诵和吟诵相比,带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汉语、汉文的特点不完全契合。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

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之不同于西方,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结构不同,表现在于价值观不同、人生观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宗族社会,更重视集体利益,更重视推己及人,重视人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从治国、济世、做官到隐居、读书、写诗、琴、棋、书、画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写poetry,是为了抒情,为了发泄,而中国人写诗,是为了修身,为了观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态大异。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是礼乐文化。有礼以立规矩,有乐以和人心。只有在乐中,才能把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化成个人的自觉和快乐。乐者,乐也。中国的乐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乐是人心的思索和发泄,中国的乐是人心的快乐与和谐。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开创私学,“弦歌”《诗经》,吟诵就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在中国的文人阶层中,作为礼乐精神的继承者,实际上承担起了“乐”的作用。而雅乐、词曲、民歌、曲艺等,并不是以教化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吟诵从规则到形式,从外观到内涵,从吟诵内容到吟诵神态,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吟诵汉诗文,比如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布依族、白族、纳西族等等,这些民族的汉诗文吟诵,有的是直接使用汉语的,有的是使用汉语转读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汉诗文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进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吟诵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同时,在东亚东南亚汉文化圈里,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吟诵汉诗文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在传承。在日本,现今各种吟诗社的会员达50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每20个日本人就有一个是吟诗社会员!实际上,会吟诗的人又超过这个数字,而他们吟诵的主要是汉诗文。吟诵在日本也早就进入了卡拉OK,一直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他们每年都有多个代表团访华。而欧美国家,很早就知道中国诗歌是吟诵的,并把这视为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一。因而,我们可以说,吟诵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外传世散文诗歌朗诵精华120篇

《我所知道的康桥——伴随人一生的60篇优美散文第1辑》收入了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许地山、徐志摩、张爱玲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7篇名作。

用心聆听这些作品,你不仅可以在鲁迅的《秋夜》里听张爱玲淅淅沥沥的《秋雨》,可以和鲁迅一起去他的故乡参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随着他的弟弟周作人一起品尝他们故乡的野菜,还可以和徐志摩一起荡舟康河、欣赏康桥那如梦如幻的美景……

秋夜 【作者:鲁迅】 【朗诵:张家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鲁迅】 【朗诵:曹灿】

故乡的野菜 【作者:周作人】 【朗诵:陈醇】

银杏 【作者:郭沫若】 【朗诵:李易】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朗诵:康辉】

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 【作者:徐志摩】 【朗诵:张家声】

秋雨 【作者:张爱玲】 【朗诵:姚锡娟】

七年级上册鲁迅课文

1、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简介: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2、七年级下册《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简介:

《社戏》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3、七年级下册《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简介:

《风筝》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都有《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

在2000年新编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增加了《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流产与断种》等篇目,《阿Q正传》由节选改为全文,并附加了《〈阿Q正传〉成因》一文。

《三味书屋》原文朗读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三味书屋》原文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一、教学要求: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都要突出一个“趣”字,着眼一个“思”字,达到一个“乐”字,使学生由趣生疑,思有所得,乐而勤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诵(七年级上册鲁迅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