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目录

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

一、真实情境引入

在学习“吨”这个概念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搬运货物、过桥等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吨”这一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注重实践操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吨”的概念,我们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如搬运一定重量的物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吨”这一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三、培养估算能力

在学习“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样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估算活动,让学生在没有称重设备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对物品的质量进行大致的判断,从而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

四、知识迁移拓展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吨”这一概念,我们应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吨”这一质量单位与其他已学过的质量单位进行换算,或者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吨”这一概念。

五、倡导合作学习

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应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吨”的概念,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吨”这一概念。

七、突出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

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

(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情.范读能使学生了解文本的大体内容,继续阅读能使学生熟知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讨论可使学生对文章不同的观点、理解得到沟通和交换,开辩论会能增加课堂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进一步研读学生已经对文章有所感悟,然后悟读,学生的心已经被文章的主题完全感染了。

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教案。

支持楼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

  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3头水牛约重 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汇报。

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 )kg=6 t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数学故事。

  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说一说,然后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利用多媒体)

  (1)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2)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看这头象有多重。

2.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3.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先让同学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以补充。

【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

例如:3头水牛、10桶油、20袋面粉、40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

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

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数学练习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练习生活化的目的。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目录

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

一、真实情境引入

在学习“吨”这个概念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搬运货物、过桥等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吨”这一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注重实践操作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吨”的概念,我们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如搬运一定重量的物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吨”这一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三、培养估算能力

在学习“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样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估算活动,让学生在没有称重设备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对物品的质量进行大致的判断,从而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

四、知识迁移拓展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吨”这一概念,我们应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吨”这一质量单位与其他已学过的质量单位进行换算,或者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吨”这一概念。

五、倡导合作学习

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应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吨”的概念,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吨”这一概念。

七、突出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

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

(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情.范读能使学生了解文本的大体内容,继续阅读能使学生熟知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讨论可使学生对文章不同的观点、理解得到沟通和交换,开辩论会能增加课堂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进一步研读学生已经对文章有所感悟,然后悟读,学生的心已经被文章的主题完全感染了。

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教案。

支持楼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

  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3头水牛约重 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汇报。

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 )kg=6 t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数学故事。

  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说一说,然后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利用多媒体)

  (1)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2)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看这头象有多重。

2.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3.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先让同学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以补充。

【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

例如:3头水牛、10桶油、20袋面粉、40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

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

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数学练习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练习生活化的目的。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理念,吨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