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

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1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设计说明】

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意识、创新意识,又能巩固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掌握了乘法意义基础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它为以后解决比较复杂问题奠定基础。

本教学内容在教科书的第77页,设计了一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小朋友们在打扫教室卫生,其中扫地的有7人,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2倍,通过对话给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图下还配有示意直观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7的2倍,就是2个7,因此擦桌子的是14人。

学生在此之前虽有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初步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在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学生但要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关键是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明白一个数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所以我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突破难点,明白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借助多媒体或板书用线段图进行直观形象地总结讲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通过类比推理和知识迁移,让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扫地的人数×2倍=擦桌椅的人数。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在问题情景中能准确地捕捉数学信息,主动解决问题。

3.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创境激趣

1、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我听说我们班的口诀背得特熟练,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林老师来检验检验。

出示口算题目,看算式说口诀。

2、填一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的知识,小精灵聪聪想让大家填一填。

出示:蓝花2朵,红花是6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

师:为什么是3倍?(3个2是多少也就可以说成是2的3倍是多少)

3、摆一摆。

蓝花4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师:红花的朵数应该怎样摆?(学生操作)林老师刚才巡视了一下,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4的2倍就是2个4是多少?)

师:我们认识了“倍”,理解了倍的含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倍”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 自主探究

(一)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1、师导入:今天林老师来到一小,发现一小的校园、教师都非常的干净,看来我们一小的同学们都是一群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瞧,二(1)班的同学们和大家一样呢!(出示课件例4的情境图)

2、课件出示配音: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

师:他们在干什么呢?(扫地、擦桌椅)(贴图片)

(二)捕捉信息,分析信息

1、找信息。

师:从这2条数学信息中,我们知道了谁的人数?

(扫地的有7人)(贴7个小人图)

师:擦桌椅的人数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我们大家愿意帮忙解决吗?(大家不仅是一群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而且还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小朋友呢!)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呢?除了算之外,还有什么方法?(用摆、画、算的方法)生边述师边板书。(板书: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2、摆学具。

(1)请同学们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擦桌椅的有多少人。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同时点一生上台操作。(把图片下移一些)

摆完之后,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你这样摆的理由。

(2)师问上台操作的同学:你是怎样摆的?(摆了2个7)你为什么要这样摆?(7的2倍就是2个7是多少)

(三)深入探究,把握算理

1、师:不用摆,林老师有个又方便又清楚的方法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板书:画)画什么呢?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线段图。(板书:线段图)

2、教师动手示范画一条线段图。(出示线段①)如果用这一条线段来表示扫地的人数。同学们想一想,擦桌椅的人数应该怎么画?(同桌讨论)

3、点生反馈。师:你认为应该怎样画?(画2个那么长)为什么要这样画呀?(7的2倍就是2个7 是多少)

师画图:(出示线段②)

这一段就是表示多少?指其中的一段(7人,移动7个小人图片)这一段呢?(也是表示有7人,移动小人图)这一长条线段表示什么?(擦桌椅的人数)

4、课件演示线段图,再现扫地和擦桌椅的人数之间的关系。(擦桌椅的人数要画2个扫地的那么长)

(四)列式解答

1、师手动画大括号。问: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擦桌椅的有多少人?)解答这道题,我们运用了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那你们会算一算吗?

(顺势拿走7个小人图)

2、列式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点生汇报,师板书:7 2=14(人)或2 7=14(人)

师:指着算式中的“7”说:7在线段图中表示哪一部分?(扫地的7人)2呢?(表示2个7 )14呢?(擦桌椅的人数)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求7的2倍就是求2个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点2—3人说)

师小结:求7的2倍是多少,也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口答。

(四)练习巩固:做一做

师:在游乐园里,小兔们玩得可开心啦!出示:做一做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你打算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试做后,再进行交流。)

强调: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要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倍,就用乘法计算。点几个学生示范说,之后再同桌相互说一说。(求3的5倍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五)师小结:这2道题,都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生齐读课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在这期间,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在画一画中,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线段图,它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呀,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看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在求几个这个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以后只要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时,直接用乘法来计算。

三、 练习内化

出示场景图。你们瞧,这里有好多的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你们想去哪里?

1、

科普园: 第6题(看线段图解答)

2、 公 园 第7题

(缺少一个条件)

师:你们为什么不做呀?什么没告诉?(蓝气球的个数)你给它补充一个信息吧!老师也来补充一个!出示(蓝气球有6个),现在你会解决红气球的问题吗?

3、 动物园 第8题

(多给出一个条件)选择题

四、 总结拓展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你在这节课上表现得如何?谁表现得很好?

2、 拓展练习 看线段图编应用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

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1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设计说明】

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意识、创新意识,又能巩固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掌握了乘法意义基础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它为以后解决比较复杂问题奠定基础。

本教学内容在教科书的第77页,设计了一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小朋友们在打扫教室卫生,其中扫地的有7人,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2倍,通过对话给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图下还配有示意直观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7的2倍,就是2个7,因此擦桌子的是14人。

学生在此之前虽有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初步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在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学生但要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关键是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明白一个数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所以我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突破难点,明白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借助多媒体或板书用线段图进行直观形象地总结讲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通过类比推理和知识迁移,让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扫地的人数×2倍=擦桌椅的人数。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在问题情景中能准确地捕捉数学信息,主动解决问题。

3.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创境激趣

1、说一说。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我听说我们班的口诀背得特熟练,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林老师来检验检验。

出示口算题目,看算式说口诀。

2、填一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的知识,小精灵聪聪想让大家填一填。

出示:蓝花2朵,红花是6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

师:为什么是3倍?(3个2是多少也就可以说成是2的3倍是多少)

3、摆一摆。

蓝花4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师:红花的朵数应该怎样摆?(学生操作)林老师刚才巡视了一下,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4的2倍就是2个4是多少?)

师:我们认识了“倍”,理解了倍的含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倍”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 自主探究

(一)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1、师导入:今天林老师来到一小,发现一小的校园、教师都非常的干净,看来我们一小的同学们都是一群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瞧,二(1)班的同学们和大家一样呢!(出示课件例4的情境图)

2、课件出示配音: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

师:他们在干什么呢?(扫地、擦桌椅)(贴图片)

(二)捕捉信息,分析信息

1、找信息。

师:从这2条数学信息中,我们知道了谁的人数?

(扫地的有7人)(贴7个小人图)

师:擦桌椅的人数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我们大家愿意帮忙解决吗?(大家不仅是一群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而且还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小朋友呢!)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呢?除了算之外,还有什么方法?(用摆、画、算的方法)生边述师边板书。(板书: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2、摆学具。

(1)请同学们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擦桌椅的有多少人。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同时点一生上台操作。(把图片下移一些)

摆完之后,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你这样摆的理由。

(2)师问上台操作的同学:你是怎样摆的?(摆了2个7)你为什么要这样摆?(7的2倍就是2个7是多少)

(三)深入探究,把握算理

1、师:不用摆,林老师有个又方便又清楚的方法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板书:画)画什么呢?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线段图。(板书:线段图)

2、教师动手示范画一条线段图。(出示线段①)如果用这一条线段来表示扫地的人数。同学们想一想,擦桌椅的人数应该怎么画?(同桌讨论)

3、点生反馈。师:你认为应该怎样画?(画2个那么长)为什么要这样画呀?(7的2倍就是2个7 是多少)

师画图:(出示线段②)

这一段就是表示多少?指其中的一段(7人,移动7个小人图片)这一段呢?(也是表示有7人,移动小人图)这一长条线段表示什么?(擦桌椅的人数)

4、课件演示线段图,再现扫地和擦桌椅的人数之间的关系。(擦桌椅的人数要画2个扫地的那么长)

(四)列式解答

1、师手动画大括号。问: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擦桌椅的有多少人?)解答这道题,我们运用了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那你们会算一算吗?

(顺势拿走7个小人图)

2、列式计算。

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点生汇报,师板书:7 2=14(人)或2 7=14(人)

师:指着算式中的“7”说:7在线段图中表示哪一部分?(扫地的7人)2呢?(表示2个7 )14呢?(擦桌椅的人数)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求7的2倍就是求2个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点2—3人说)

师小结:求7的2倍是多少,也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口答。

(四)练习巩固:做一做

师:在游乐园里,小兔们玩得可开心啦!出示:做一做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你打算怎样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试做后,再进行交流。)

强调: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要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倍,就用乘法计算。点几个学生示范说,之后再同桌相互说一说。(求3的5倍也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五)师小结:这2道题,都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生齐读课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在这期间,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在画一画中,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线段图,它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呀,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看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在求几个这个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以后只要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时,直接用乘法来计算。

三、 练习内化

出示场景图。你们瞧,这里有好多的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你们想去哪里?

1、

科普园: 第6题(看线段图解答)

2、 公 园 第7题

(缺少一个条件)

师:你们为什么不做呀?什么没告诉?(蓝气球的个数)你给它补充一个信息吧!老师也来补充一个!出示(蓝气球有6个),现在你会解决红气球的问题吗?

3、 动物园 第8题

(多给出一个条件)选择题

四、 总结拓展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你在这节课上表现得如何?谁表现得很好?

2、 拓展练习 看线段图编应用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