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目录

初三化学溶液形成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如下: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其他物质,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的物质(溶质)通过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到其他物质(溶剂)上。

2.溶液的基本特点:混合物均匀、稳定。

3。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媒。溶质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通常是液体。水和酒精等。

4.溶解度曲线:是表示物质溶解度温度变化的曲线。

5.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如P,在此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同。

6.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换: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溶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成为饱和溶液。

7。溶液中溶质质量得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

8.结晶方法:从溶液中得到结晶的方法。冷却结晶化等。

9.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所加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形成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持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10。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有些物质溶解度温度变化不大或减小,如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

1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2.悬浊液和乳浊液: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不均匀的1、不稳定的混合物。

13.溶液用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生理盐水、糖水等。

通过这样的总结,九年级学生就能理解并掌握化学溶液的基本知识。另外,还可以学习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从溶液得到结晶的方法等。

初三化学溶液形成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

1、定义:由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判断溶质和溶剂。

固、气体与液体混合,液体为溶剂,固、气体为溶质

两种液体混合时,一般以多量的为溶剂

两种液体混合有水的情况下,水不管水的性质都被用作溶剂(浓硫酸98%)

3、溶液特点:均匀、稳定(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4、物质的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媒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温度(对于大多数固体来说,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性就越高)

双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中,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2、切换

饱和→不饱和:加入溶剂或改变温度。

不饱和→饱和:加入溶质,使水蒸发,改变温度。

三、溶解度

1、定义:在恒温下,溶媒(水)100g中,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克数。

单位:g/水100g。

气体溶解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和一定温度下,溶于一体积的水达到饱和状态时。

熔化气体的体积。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

固体:温度(大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气体:压力、温度(大多数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气压上升而增加)

一些固体的溶解度并没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减小,Ca(OH)2

夏天的夜晚,鱼和虾浮在水面上。

当沸腾的水冷却后,你就不能养鱼了。

3、按物质溶解能力大小分类(每100克水为20℃)。

0到0.01克。

0.01到1g。

1 - 10克:溶解。

10克以上:易溶解。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CO2溶于水:你必须把它加压,使它低温,才能制造汽水。

4、根据溶解度计算

原则。

温度恒定。

饱和状态。

公式。

s/100=质/剂。

s/100+s=m质/m液

四、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体,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

结晶:结晶的形成过程。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固体。

冷却结晶((点火→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固体。

五、溶液的组成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媒。

m液= m质+m剂(体积不可正负)。

2、溶质浓度:溶质量与溶液量之比。

浓度:c%=m质/m液100%。

体积比浓度:1:4的硫酸溶液(1——V质;4——V剂

在饱和溶液中,c%=s/s+100 x 100%

3、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1)计算。

(2)称重、取货。

(3)融化。

稀释液只看你称不称。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认真看看吧,有用吧,我现在上初三的化学家教,这是我自己总结的部分加上别人总结的精华。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其他物质而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点:混合物均匀、稳定。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例如,CuSO4是蓝色,FeSO4是浅绿色,Fe2(SO4)3是黄色。

b、溶质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c、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酒的酒精溶液)。

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液体是溶剂

2、溶质和溶媒的判定有水,水是溶媒,液体溶于液体

没有水,量多的是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是否有不溶物,继续加入溶质是否会溶化。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

注:①除Ca(OH)2和气体等外,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蒸发溶媒。

(4)浓?薄溶液和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饱和的石灰水溶液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应比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的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NH4NO3溶解等。

溶解散热:NaOH溶解,浓H2SO4溶解等。

没有像NaCl那样显著的热度。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的物质在100g溶剂下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①条件:一定的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意思。

在20℃时NaCl的溶液度是36克。

在20℃时,100g的水可以溶解36g的NaCl

在20℃时,100克水的NaCl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36克的质量。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①溶质、溶媒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例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比如NaCl。

有一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Ca(OH)2。

(4)溶解度曲线。

(1)t3℃时A的溶解度是80g。

(2) P点的含义在这个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当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A物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饱和

(4) t1℃时,A、B、C,溶解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是b>是A

(5)从A溶液得到A结晶可以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

从A到溶解度是80g。

(7)将A、B、C饱和溶液各W克冷却至t2℃。

析出的溶液有A和B,未析出的溶液有C,其结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溶液知识点1.酸、碱、盐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比较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不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运动的离子。

溶质有好几种,溶媒只有一种。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溶剂也有固体、气体、液体的状态。

在干净的空气中,溶质和溶媒都是气体。

3.物质溶于水时,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的变化可以用手触摸,也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1)有些物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2)某些物质溶解时降低溶液温度,如:硝酸铵;

(3)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如食盐、蔗糖。

4.在相同温度下,同类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该物质而不能溶解其他易溶解的物质。

5.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分为两种情况。

(1)固体溶质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

机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橡皮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稀释(④装瓶贴标签)。

仪器:量筒、橡皮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注意:在需要选择和回答的情况下,一定要辨别出上述两种选项中的一种,并做出准确的回答。

(3)分析溶液浓度大或小的原因。

固体溶质配合溶液的浓度可能会降低:

固体不纯;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使用了游码);转移固体时有残留;取水的时候抬头读。

(4)稀释或浓缩溶液的计算:质量随溶质不变。

计算公式:

浓溶液浓度X浓溶液质量=稀溶液浓度X稀溶液质量。

稀释水(或蒸发水)质量=m(稀溶液)-m(浓溶液)。

6。当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结晶的温度改变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只有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在一定温度下使结晶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化(在该温度下得到饱和溶液)。

所以出现结晶现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会变化。

注意:结晶后的母液一定是结晶物质的饱和溶液。

电子层知识点整理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层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不超过8个(一个电子最多不超过2个)。

2.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层),这种结构被称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氖和氩等,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结构相对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得失电子或共同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倾向。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

离子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例如Na+,等。

2.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1)阳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容易失去外层的电子,使原子核外的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少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原子所带正电荷变成了阳离子。

(阳离子中:核电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阴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多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原子为负电荷带着阴离子,变成阴离子。

(阴离子:原子电荷的数量=质子<核外电子的数量)。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正电极和负电极上出现气泡,不一会儿,正电极和负电极上聚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

再将负极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气体就会燃烧成淡蓝色的火焰。将带火星的木头放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中,就会起火。

实验的结果。

在水通电的状态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和氧。

2h2o通电2h2 + O2。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化学反应可以将分子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被分开。

关于水的正确解释是:(1)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4)水为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为3。

分解水产生的氢和氧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目录

初三化学溶液形成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如下: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其他物质,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的物质(溶质)通过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到其他物质(溶剂)上。

2.溶液的基本特点:混合物均匀、稳定。

3。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媒。溶质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通常是液体。水和酒精等。

4.溶解度曲线:是表示物质溶解度温度变化的曲线。

5.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如P,在此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同。

6.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换: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溶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成为饱和溶液。

7。溶液中溶质质量得分: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

8.结晶方法:从溶液中得到结晶的方法。冷却结晶化等。

9.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所加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形成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持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10。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有些物质溶解度温度变化不大或减小,如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

1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2.悬浊液和乳浊液: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不均匀的1、不稳定的混合物。

13.溶液用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生理盐水、糖水等。

通过这样的总结,九年级学生就能理解并掌握化学溶液的基本知识。另外,还可以学习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从溶液得到结晶的方法等。

初三化学溶液形成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

1、定义:由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判断溶质和溶剂。

固、气体与液体混合,液体为溶剂,固、气体为溶质

两种液体混合时,一般以多量的为溶剂

两种液体混合有水的情况下,水不管水的性质都被用作溶剂(浓硫酸98%)

3、溶液特点:均匀、稳定(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4、物质的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媒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温度(对于大多数固体来说,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性就越高)

双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中,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2、切换

饱和→不饱和:加入溶剂或改变温度。

不饱和→饱和:加入溶质,使水蒸发,改变温度。

三、溶解度

1、定义:在恒温下,溶媒(水)100g中,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克数。

单位:g/水100g。

气体溶解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和一定温度下,溶于一体积的水达到饱和状态时。

熔化气体的体积。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

固体:温度(大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气体:压力、温度(大多数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气压上升而增加)

一些固体的溶解度并没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减小,Ca(OH)2

夏天的夜晚,鱼和虾浮在水面上。

当沸腾的水冷却后,你就不能养鱼了。

3、按物质溶解能力大小分类(每100克水为20℃)。

0到0.01克。

0.01到1g。

1 - 10克:溶解。

10克以上:易溶解。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CO2溶于水:你必须把它加压,使它低温,才能制造汽水。

4、根据溶解度计算

原则。

温度恒定。

饱和状态。

公式。

s/100=质/剂。

s/100+s=m质/m液

四、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体,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

结晶:结晶的形成过程。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固体。

冷却结晶((点火→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固体。

五、溶液的组成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媒。

m液= m质+m剂(体积不可正负)。

2、溶质浓度:溶质量与溶液量之比。

浓度:c%=m质/m液100%。

体积比浓度:1:4的硫酸溶液(1——V质;4——V剂

在饱和溶液中,c%=s/s+100 x 100%

3、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1)计算。

(2)称重、取货。

(3)融化。

稀释液只看你称不称。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

认真看看吧,有用吧,我现在上初三的化学家教,这是我自己总结的部分加上别人总结的精华。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其他物质而形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点:混合物均匀、稳定。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例如,CuSO4是蓝色,FeSO4是浅绿色,Fe2(SO4)3是黄色。

b、溶质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c、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酒的酒精溶液)。

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液体是溶剂

2、溶质和溶媒的判定有水,水是溶媒,液体溶于液体

没有水,量多的是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是否有不溶物,继续加入溶质是否会溶化。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

注:①除Ca(OH)2和气体等外,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蒸发溶媒。

(4)浓?薄溶液和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饱和的石灰水溶液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应比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的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NH4NO3溶解等。

溶解散热:NaOH溶解,浓H2SO4溶解等。

没有像NaCl那样显著的热度。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的物质在100g溶剂下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①条件:一定的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意思。

在20℃时NaCl的溶液度是36克。

在20℃时,100g的水可以溶解36g的NaCl

在20℃时,100克水的NaCl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36克的质量。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①溶质、溶媒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例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比如NaCl。

有一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Ca(OH)2。

(4)溶解度曲线。

(1)t3℃时A的溶解度是80g。

(2) P点的含义在这个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当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A物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饱和

(4) t1℃时,A、B、C,溶解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是b>是A

(5)从A溶液得到A结晶可以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

从A到溶解度是80g。

(7)将A、B、C饱和溶液各W克冷却至t2℃。

析出的溶液有A和B,未析出的溶液有C,其结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溶液知识点1.酸、碱、盐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比较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不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运动的离子。

溶质有好几种,溶媒只有一种。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溶剂也有固体、气体、液体的状态。

在干净的空气中,溶质和溶媒都是气体。

3.物质溶于水时,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的变化可以用手触摸,也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1)有些物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2)某些物质溶解时降低溶液温度,如:硝酸铵;

(3)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如食盐、蔗糖。

4.在相同温度下,同类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该物质而不能溶解其他易溶解的物质。

5.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分为两种情况。

(1)固体溶质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

机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橡皮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稀释(④装瓶贴标签)。

仪器:量筒、橡皮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注意:在需要选择和回答的情况下,一定要辨别出上述两种选项中的一种,并做出准确的回答。

(3)分析溶液浓度大或小的原因。

固体溶质配合溶液的浓度可能会降低:

固体不纯;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使用了游码);转移固体时有残留;取水的时候抬头读。

(4)稀释或浓缩溶液的计算:质量随溶质不变。

计算公式:

浓溶液浓度X浓溶液质量=稀溶液浓度X稀溶液质量。

稀释水(或蒸发水)质量=m(稀溶液)-m(浓溶液)。

6。当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结晶的温度改变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只有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在一定温度下使结晶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化(在该温度下得到饱和溶液)。

所以出现结晶现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会变化。

注意:结晶后的母液一定是结晶物质的饱和溶液。

电子层知识点整理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层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不超过8个(一个电子最多不超过2个)。

2.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层),这种结构被称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氖和氩等,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结构相对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得失电子或共同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倾向。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

离子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例如Na+,等。

2.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1)阳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容易失去外层的电子,使原子核外的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少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原子所带正电荷变成了阳离子。

(阳离子中:核电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阴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多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原子为负电荷带着阴离子,变成阴离子。

(阴离子:原子电荷的数量=质子<核外电子的数量)。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正电极和负电极上出现气泡,不一会儿,正电极和负电极上聚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

再将负极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气体就会燃烧成淡蓝色的火焰。将带火星的木头放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中,就会起火。

实验的结果。

在水通电的状态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和氧。

2h2o通电2h2 + O2。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化学反应可以将分子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被分开。

关于水的正确解释是:(1)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4)水为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为3。

分解水产生的氢和氧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