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整理(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整理(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 学习计划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历史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历史知识点归纳是知识的源泉,及时复习历史的知识点是考试的指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十一、秦汉文化状况

1、秦汉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如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与此同时,边疆民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不同风格。原因:秦汉为大一统和多民族国家。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如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西传等。原因:国家强盛、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开辟等。③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如张衡的地动仪、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造纸术的发明等。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教育先进、优秀人才的涌现。④气势恢弘: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原因:国家统一、强盛。

2、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②西汉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③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并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③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之为“医圣”。④华佗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 *** ,比西方早1600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②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3、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①西汉时,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确定儒学的统治地位。②王充的唯物思想独树一帜,反映了两汉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③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一书中。

3.王充的唯物思想:批判神学,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反对天人感应说,是无神论者。

4.佛教的传入:西汉末年时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并建白马寺,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5.道教的形成:由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成;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东汉末年,道教派别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传布的五斗米道。

4、史学与文学

1.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②东汉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2.文学:①两汉文学的特点: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②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

5、雕塑与绘画

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十二、汉匈关系是怎样的?汉武帝为什么能反击匈奴?昭君出塞贡献?

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

自从她自愿嫁给呼韩邪以后,西汉与匈奴之间友好相处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婚姻,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三、张骞出使的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十四、概述“丝绸之路”对中西方交通的贡献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十五、魏蜀吴三国政权建立时间,南北朝的朝代更替顺序?

1、三国鼎立220——280年

官渡之战200——曹操统一北方政治策略、重视人才、屯田

⑴形成过程:刘备占领益州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208——

孙权占据江东岭南卫温访问夷洲

曹丕称帝220——曹魏

⑵形成标志:刘备称帝221——蜀汉

孙权称王222——东吴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根本原因

原因:政治——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⑶评价认识:外交——吴蜀联合抗魏,力量均衡

区域性统一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地位:促进江南和西南地区的开发,

促进民族融合

2、西晋的统治266——316

⑴建立:司马炎废魏称帝266

⑵统一:武帝灭吴,南北统一280

⑶灭亡:刘渊反晋,愍帝被俘316

速亡原因: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八王之乱晋惠帝

民族矛盾:刘渊反晋永嘉之乱晋怀帝

阶级矛盾:流民起义

3、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317——439

⑴东晋的统治:司马睿建晋;刘裕灭晋

⑵十六国的更替:五胡乱华

刘渊建汉——起兵反晋304

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383

4、南朝与北朝的对峙420——589

⑴南朝的更替:宋最强大、齐、梁、陈

⑵南朝特点:定都建康、偏安江南、武将夺权、开发江南、佛教兴盛、士族强大

⑶北朝的更替: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⑷北朝的政治:北魏统一北方439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封建化程序;加速民族融合

北周武帝改革——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朝代更替:东魏→北齐

曹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

东汉三国蜀汉西晋↘隋朝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同学们如果在 初一 这个阶段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话,以后在初中学习会较困难!而 历史 是同学们要费很多时间来记忆的,那么这就需要对知识点总结归纳了,下面由我为你整理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第一文库网

三、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2课 原始农耕 文化 的遗存

一、河姆渡遗址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 时间:距今约7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 种植 水稻; ③ 饲养 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

二、半坡遗址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三、大汶口遗址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3课 远古的 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远古的传说。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二、禅让的传说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三、大禹治水 方法:疏导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4课 夏朝和商朝

一、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 立夏 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 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二、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5课 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的兴亡分封制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三、西周的灭亡 前771年,被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

6课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王权衰落,奴隶社会走向衰落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特点:战争频繁,封建社会确立

一、春秋五霸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国七雄(卧薪尝胆)

二、战国争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主;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著名战争:“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著名 军事 家:孙膑、白起

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

8课 商鞅变法

背景:①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 ③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9课 秦朝的统治

一、秦统一六国

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仍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 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建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有36郡

2、经济上:A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 B、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改为 隶书 )。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修灵渠

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原因:1、秦的暴政(A、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B、赋税;兵役、徭役沉重繁重 ;C、刑法严酷 ;D、秦二世的昏庸。);2、遇雨延期

二、经过: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者:陈胜、吴广 结果:失败

作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的主力。

2、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巩固统一的措施)

1、思想上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推行儒学 教育 ,在长安办太学。

2、政治上

①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②整 理财 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开发边疆

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

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包括海南岛)广大地区的管辖。

③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12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

经过:两次出使西域

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丝绸之路

路线: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

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二、对外交流的表现

①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②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 ③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四

14课 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二、经过

1、官渡之战(时间:公元200年;特点:曹操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特点: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

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一、孙吴开发江南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统治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 自然 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织麻布(会稽)②生产青瓷;③侯官、临海、番禺成为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二、诸葛亮治蜀 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

三、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②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都会。 1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五胡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明显加强。

2、目的:为了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3、主要内容:①借鉴汉族的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②从平城(今大同)迁都到洛阳;③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

4、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 23.24课 科技 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3 初一历史 复习 资料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 中医 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世界三大宗教指:____、佛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 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 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七年级历史电子课本书

统编版7年级历史上册我这里有您想要的资源,通过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您:

https://pan.baidu.com/s/1sOEObeljTncZLogcA_LFoQ?pwd=1234

统编版7年级历史上册【高清教材】.pdf

10.13M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初中历史课本是为初中生编写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重要事件。通过学习课本,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明、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同时,课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学习历史课本,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中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 学习计划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历史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历史知识点归纳是知识的源泉,及时复习历史的知识点是考试的指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十一、秦汉文化状况

1、秦汉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如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与此同时,边疆民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不同风格。原因:秦汉为大一统和多民族国家。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如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西传等。原因:国家强盛、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开辟等。③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如张衡的地动仪、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造纸术的发明等。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教育先进、优秀人才的涌现。④气势恢弘: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原因:国家统一、强盛。

2、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②西汉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③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并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③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之为“医圣”。④华佗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 *** ,比西方早1600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②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3、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①西汉时,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确定儒学的统治地位。②王充的唯物思想独树一帜,反映了两汉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③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2.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一书中。

3.王充的唯物思想:批判神学,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反对天人感应说,是无神论者。

4.佛教的传入:西汉末年时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并建白马寺,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5.道教的形成:由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成;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东汉末年,道教派别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传布的五斗米道。

4、史学与文学

1.史学:①西汉司马迁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②东汉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2.文学:①两汉文学的特点: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②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

5、雕塑与绘画

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十二、汉匈关系是怎样的?汉武帝为什么能反击匈奴?昭君出塞贡献?

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

自从她自愿嫁给呼韩邪以后,西汉与匈奴之间友好相处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婚姻,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三、张骞出使的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十四、概述“丝绸之路”对中西方交通的贡献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十五、魏蜀吴三国政权建立时间,南北朝的朝代更替顺序?

1、三国鼎立220——280年

官渡之战200——曹操统一北方政治策略、重视人才、屯田

⑴形成过程:刘备占领益州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208——

孙权占据江东岭南卫温访问夷洲

曹丕称帝220——曹魏

⑵形成标志:刘备称帝221——蜀汉

孙权称王222——东吴

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根本原因

原因:政治——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⑶评价认识:外交——吴蜀联合抗魏,力量均衡

区域性统一为大一统奠定基础

地位:促进江南和西南地区的开发,

促进民族融合

2、西晋的统治266——316

⑴建立:司马炎废魏称帝266

⑵统一:武帝灭吴,南北统一280

⑶灭亡:刘渊反晋,愍帝被俘316

速亡原因: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八王之乱晋惠帝

民族矛盾:刘渊反晋永嘉之乱晋怀帝

阶级矛盾:流民起义

3、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317——439

⑴东晋的统治:司马睿建晋;刘裕灭晋

⑵十六国的更替:五胡乱华

刘渊建汉——起兵反晋304

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383

4、南朝与北朝的对峙420——589

⑴南朝的更替:宋最强大、齐、梁、陈

⑵南朝特点:定都建康、偏安江南、武将夺权、开发江南、佛教兴盛、士族强大

⑶北朝的更替: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⑷北朝的政治:北魏统一北方439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封建化程序;加速民族融合

北周武帝改革——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朝代更替:东魏→北齐

曹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

东汉三国蜀汉西晋↘隋朝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同学们如果在 初一 这个阶段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话,以后在初中学习会较困难!而 历史 是同学们要费很多时间来记忆的,那么这就需要对知识点总结归纳了,下面由我为你整理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第一文库网

三、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2课 原始农耕 文化 的遗存

一、河姆渡遗址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 时间:距今约7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 种植 水稻; ③ 饲养 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

二、半坡遗址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三、大汶口遗址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3课 远古的 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远古的传说。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二、禅让的传说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三、大禹治水 方法:疏导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4课 夏朝和商朝

一、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 立夏 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 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二、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5课 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西周的兴亡分封制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三、西周的灭亡 前771年,被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

6课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王权衰落,奴隶社会走向衰落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特点:战争频繁,封建社会确立

一、春秋五霸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战国七雄(卧薪尝胆)

二、战国争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主;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著名战争:“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著名 军事 家:孙膑、白起

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

8课 商鞅变法

背景:①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 ③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9课 秦朝的统治

一、秦统一六国

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仍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 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建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有36郡

2、经济上:A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 B、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改为 隶书 )。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修灵渠

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原因:1、秦的暴政(A、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B、赋税;兵役、徭役沉重繁重 ;C、刑法严酷 ;D、秦二世的昏庸。);2、遇雨延期

二、经过: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者:陈胜、吴广 结果:失败

作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的主力。

2、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巩固统一的措施)

1、思想上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推行儒学 教育 ,在长安办太学。

2、政治上

①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②整 理财 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开发边疆

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

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包括海南岛)广大地区的管辖。

③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12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

经过:两次出使西域

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丝绸之路

路线: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

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二、对外交流的表现

①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②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 ③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初一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四

14课 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二、经过

1、官渡之战(时间:公元200年;特点:曹操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8年;特点: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南京)

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一、孙吴开发江南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南方统治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 自然 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织麻布(会稽)②生产青瓷;③侯官、临海、番禺成为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二、诸葛亮治蜀 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

三、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

1、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②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都会。 1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五胡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明显加强。

2、目的:为了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3、主要内容:①借鉴汉族的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②从平城(今大同)迁都到洛阳;③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

4、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 23.24课 科技 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3 初一历史 复习 资料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 中医 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世界三大宗教指:____、佛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 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 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七年级历史电子课本书

统编版7年级历史上册我这里有您想要的资源,通过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您:

https://pan.baidu.com/s/1sOEObeljTncZLogcA_LFoQ?pwd=1234

统编版7年级历史上册【高清教材】.pdf

10.13M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初中历史课本是为初中生编写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重要事件。通过学习课本,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明、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同时,课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学习历史课本,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整理(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