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目录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

1.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符号: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周期表上元素的分类和特点等。

3.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原理、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4.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热以及化学反应的应用等。

5.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等。

6.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

7.常见化学实验:如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实验,以及这些实验的原理和应用等。

9.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等。

10.化学计算:化学反应的计算、摩尔质量等。"。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基本实验操作,空气的成分和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等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基本实验操作

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反应类型

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

包含上册重要的知识点适合复习使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4、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4)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2、水的净化: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3、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

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目录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

1.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符号: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周期表上元素的分类和特点等。

3.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原理、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4.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热以及化学反应的应用等。

5.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等。

6.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

7.常见化学实验:如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实验,以及这些实验的原理和应用等。

9.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等。

10.化学计算:化学反应的计算、摩尔质量等。"。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基本实验操作,空气的成分和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等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基本实验操作

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反应类型

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

包含上册重要的知识点适合复习使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4、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分。

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都不讲个数);(4)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2、水的净化: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3、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

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初三化学上册重点知识,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