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18单元重点(三年级语文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18单元重点(三年级语文重点归纳)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数和代数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填几个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的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4、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 除法的验算方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把两个因数看做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2)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小数的认识:像5.9、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2、 小数的含义:小数是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再写小数点,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不管有几个零,都要一一写出来。

5、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6、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加、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他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年、月、日重点知识归纳

1、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包括7个大月(1、3、5、7、8、10、12月),4个小月(2、4、6、9月),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平年全年共有365天,闰年全年共有366天。

2、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1)根据这一年二月份的天数或全年的天数直接判断;(2)根据公历年份判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通常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两种计时法:一种是把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是第二段。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一种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4、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时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普通计时法 转化成24时计时法要加上12,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要减去12;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加上时间限制词。

5、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根据钟表推算;(2)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面积的重点知识归纳

1、 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

4、 面积单位间的转化: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5、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统计重点知识归纳

1、 横向条形统计图: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可以让纵轴表示统计事物的名称,横轴表示统计事物的数量,这样所画的条形呈水平方向排列,这样的统计图就称为横向条形统计图。

2、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不同的统计图:在制作统计图时,有时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值都比较大,但不同的样本统计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较小,这时可以用起始格表示一个较大的单位量,从第二格起,每格表示较小的单位量,这样更能直观的反映这种差异性。

3、 平均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他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4、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3年级数学有哪些重点归纳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数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3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3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 )做单位,千米也叫( 公里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 相等 ),都是( 1 )毫米。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 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如:3吨=3000千克 5000千克=5吨

7、(相邻)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

1 吨 =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 1 吨 1000克=1千克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减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再减。

2、估算的方法:

结合实际,把题目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的数,再通过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3、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加法的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两次相加的和是不是相同;

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验算:

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②用“差”加“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第三单元 四边形

1、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9、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3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3年级数学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课本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做做例题和习题,巩固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即为什么要这么做,正推的同时,还要学会反推,这样知识点才会掌握得更好。

此外,要多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学会分析每个单元考试的题型,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的题型一般分为概念题、计算题、实践应用题、操作题。)

2找出和解决知识漏洞

数学学习,查漏补缺必不可少,多对以往的错题多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同学们还可两人一组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认为使用和分析错题本既费时又费力,一定要养成习惯,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就非常重视收集错题,然后在错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得到提升。

3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粗心和马虎是数学考试常见的扣分点,一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复习时,若能注意检查,发现和改正“不拘小节”的地方,规范作答,做好了,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对此,建议以下地方多注意: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要尽量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

(5)使用草稿本也要多注意,草稿本稍微工整一点,极客数学帮老师就曾发现不少同学在使用草稿本时乱写乱画,导致草稿纸画面混乱,导致抄答案都抄错了;

(6)检查单位和答案有没有填写齐全;

(7)遇上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猜你喜欢:

1.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 2三年级英语语法知识归纳

3. 小学三年级数学具体辅导措施

4.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总结

5. 三年级数学有哪些学习方法

三年级语文重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的重点和难点,相关内容如下:

一、重点:

词汇积累和理解: 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继续积累词汇,包括常见的词汇、词义的理解、词语的拼写和运用。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关键。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抓取主题思想、找到关键细节、推断作者意图等。同时,要注重阅读速度和流畅度的提高。

古诗文和现代文学: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通常包括一些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作品,学生需要学会欣赏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写作技能: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包括书写规范、表达清晰、句子结构的多样性等。写作内容可以涵盖日记、小作文、应用文等各种类型。

口语表达: 语文学习不仅涉及书面表达,也包括口头表达。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一】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思维导图的画法如下:

1、将中心主题联想到的关键词清楚工整的写在节点。拿出一张白纸,可以将其横着摆放也可以竖着摆放,然后从中心开始画,在中间画出中心主题后,再用彩色笔给它加上颜色。

2、从中心图向四周开始画由粗到细的线条,每条线采用不同的颜色,用以代表这些分支与主题的联系,再将中心主题联想到的关键词清楚工整的写在节点,利用联想的方法来绘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数和代数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填几个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的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4、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 除法的验算方法:(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把两个因数看做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2)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小数的认识:像5.9、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2、 小数的含义:小数是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再写小数点,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不管有几个零,都要一一写出来。

5、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6、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加、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他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年、月、日重点知识归纳

1、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包括7个大月(1、3、5、7、8、10、12月),4个小月(2、4、6、9月),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平年全年共有365天,闰年全年共有366天。

2、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1)根据这一年二月份的天数或全年的天数直接判断;(2)根据公历年份判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通常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两种计时法:一种是把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是第二段。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一种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4、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时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普通计时法 转化成24时计时法要加上12,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要减去12;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加上时间限制词。

5、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根据钟表推算;(2)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面积的重点知识归纳

1、 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

4、 面积单位间的转化: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5、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统计重点知识归纳

1、 横向条形统计图: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可以让纵轴表示统计事物的名称,横轴表示统计事物的数量,这样所画的条形呈水平方向排列,这样的统计图就称为横向条形统计图。

2、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不同的统计图:在制作统计图时,有时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值都比较大,但不同的样本统计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较小,这时可以用起始格表示一个较大的单位量,从第二格起,每格表示较小的单位量,这样更能直观的反映这种差异性。

3、 平均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他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4、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3年级数学有哪些重点归纳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数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3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3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 )做单位,千米也叫( 公里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 相等 ),都是( 1 )毫米。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 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如:3吨=3000千克 5000千克=5吨

7、(相邻)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

1 吨 =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 1 吨 1000克=1千克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减法要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再减。

2、估算的方法:

结合实际,把题目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的数,再通过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3、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加法的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两次相加的和是不是相同;

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验算:

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②用“差”加“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第三单元 四边形

1、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9、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3年级数学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3年级数学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课本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做做例题和习题,巩固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即为什么要这么做,正推的同时,还要学会反推,这样知识点才会掌握得更好。

此外,要多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学会分析每个单元考试的题型,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的题型一般分为概念题、计算题、实践应用题、操作题。)

2找出和解决知识漏洞

数学学习,查漏补缺必不可少,多对以往的错题多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同学们还可两人一组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认为使用和分析错题本既费时又费力,一定要养成习惯,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就非常重视收集错题,然后在错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得到提升。

3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粗心和马虎是数学考试常见的扣分点,一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复习时,若能注意检查,发现和改正“不拘小节”的地方,规范作答,做好了,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对此,建议以下地方多注意: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要尽量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

(5)使用草稿本也要多注意,草稿本稍微工整一点,极客数学帮老师就曾发现不少同学在使用草稿本时乱写乱画,导致草稿纸画面混乱,导致抄答案都抄错了;

(6)检查单位和答案有没有填写齐全;

(7)遇上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猜你喜欢:

1.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 2三年级英语语法知识归纳

3. 小学三年级数学具体辅导措施

4.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总结

5. 三年级数学有哪些学习方法

三年级语文重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的重点和难点,相关内容如下:

一、重点:

词汇积累和理解: 在三年级,学生需要继续积累词汇,包括常见的词汇、词义的理解、词语的拼写和运用。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关键。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抓取主题思想、找到关键细节、推断作者意图等。同时,要注重阅读速度和流畅度的提高。

古诗文和现代文学: 三年级的语文教材通常包括一些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作品,学生需要学会欣赏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写作技能: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包括书写规范、表达清晰、句子结构的多样性等。写作内容可以涵盖日记、小作文、应用文等各种类型。

口语表达: 语文学习不仅涉及书面表达,也包括口头表达。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一】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思维导图的画法如下:

1、将中心主题联想到的关键词清楚工整的写在节点。拿出一张白纸,可以将其横着摆放也可以竖着摆放,然后从中心开始画,在中间画出中心主题后,再用彩色笔给它加上颜色。

2、从中心图向四周开始画由粗到细的线条,每条线采用不同的颜色,用以代表这些分支与主题的联系,再将中心主题联想到的关键词清楚工整的写在节点,利用联想的方法来绘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三年级数学18单元重点(三年级语文重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