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艺术)
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艺术)

安塞腰鼓发源于什么地区?

安塞腰鼓发源于陕北地区。

安塞腰鼓的资料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扩展资料:

安塞腰鼓的风格特征: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先是安塞腰鼓的简介,后面是课文《安塞腰鼓》的介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这时,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 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 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这可能是古“乡人傩”的习俗遗风。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 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 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 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 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沿门子”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这和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各村腰鼓队云集广场,开始了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成为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当晚还要举行“转灯”(也称“转九曲”),几乎是人人争游,阖家同转。届时鼓乐齐鸣,灯光闪烁,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腰鼓队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罢土地神后方告结束。此后,老乡们就安心去准备春耕生产了。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

“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前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乙-伞头身后紧随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他必然是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统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扮成蛮婆、蛮汉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等唐僧取经中的人物,随意扭动,逗笑取乐,以增添节庆的欢乐气氛。“路鼓”由于在行进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谒庙”时,有拜庙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喜庆丰收和祝愿吉祥等内容。伞头唱时,众舞者在场边慢步转圈,并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场表演,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此刻不受时间的限制,舞者尽情表现各自的技艺绝招,情绪热烈,起伏跌宕,使表演达到高潮。

近年来安塞腰鼓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场地鼓”时由挎鼓子在场内单独表演。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精神振奋,击鼓狂舞,此时只见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声势逼人,极富感染力。

这一段结束后,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场节目,如“跑驴”、“水船”、“高跷”、“二鬼打架”、“大头和尚”等。节目形式的多少,视各村的人才和条件而定。小场节目结束后,再接着表演一段大场腰鼓。此刻锣鼓敲得快,唢呐吹得紧,击鼓更激烈,情绪更欢快,使整场表演在强烈的气氛和高昂的情绪中结束。

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安塞腰鼓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4.击鼓转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5.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挎鼓子的服饰装扮与传统戏曲.中的武生相似,穿黑色紧身夸衣;头戴草帽圈;戴髯口,脸要红,眉毛要粗,表演时胡须要摆开。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者的服饰也在变。近年来西河口乡一带的腰鼓服饰,已接近于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队的服饰;仍然保留着古代武士的装扮,头扎英雄巾、腰束战裙、脚蹬红缨鞋,颇似古代征战沙场的士卒将帅。

安塞腰鼓除以舞者自身击打的鼓点为主要伴奏外,也有以民间鼓吹乐队伴奏的,乐器有鼓、镲、锣等,另有唢呐吹奏曲牌,常用曲牌有(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当今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进步”的第二拍动作。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翔实的文物资料。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安塞腰鼓扬名海内外。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它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古老的传说 遥远的历史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据《山海经》记载,鼓在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就用过.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号轩辕氏。蚩尤是远古居住在东方的一个部族首领。传说是炎帝的子孙。蚩尤生性凶恶,武艺高强,想夺取黄帝的宝座,占领中原地带。便带领部族跟黄帝在北方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展开了一场震天撼地的大战。战争一开始,蚩尤的军队非常强悍,使黄帝连吃败仗。加之蚩尤的大将个个生得狞猛异常,铜头铁臂。同时,又都有一种发出怪声迷惑人的本领,黄帝的军队听到这种声音就迷迷糊糊失去战斗力。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一天,

黄帝发现东海的流波山上有一只形状像牛的野兽“夔(kui)”。每当它从海中出入时总张着口吼叫,声音好像打雷。聪明的黄帝想,蚩尤的部队最怕听“咚咚咚”、“轰轰轰”的声音,能发出雷声的“夔”可利用啊!于是,便将它捉来,剥了皮,将皮蒙在一个木制的圆形框架上,起名为“鼓”。鼓有了还差一个用来敲打的槌。黄帝又想到雷泽中的“雷兽”。这个“雷兽”常拍打着自己的肚子玩耍,每拍一次肚子就发出一个响雷。于是,黄帝命人将它捉来杀了,从它体内抽出一只最大的骨头作为鼓槌。黄帝将这面鼓搬到战场上,用槌一连擂了九通,果然声如雷响,山鸣谷应,天地变色。黄帝军威大振,吓得蚩尤的士兵魂飞魄散。黄帝的军队就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追杀上去,擒斩了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黄帝内传》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干八百里。”

《山海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此后,击鼓助战用于战争,预示战争的开始、正兴和结束。《左传》中的《曹判论战》讲的是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在长勺作战的故事中就有“公将鼓之”、“齐人三鼓”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鼓助战的记载。这说明击鼓在战争中的重要,它不仅预示战争的开始,还可振作精神,鼓舞士气,威慑敌人。鼓,成了战争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鼓,不仅用于战争,而且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

春秋战国后,以鼓为击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就更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渐已出现。山东沂南汉画中的《百戏图》较完整地记录了“百戏”演出的盛况。其中伴奏的乐器有钟、磐、鼓等打击乐器。在样式华丽的建鼓旁,一人着宽袍大袖衣,侧身向鼓,双臂高扬,正欲击鼓,舞姿健美。

四川彭县出土的汉画像砖,地上摆着六盘,二鼓夹在中间,有一穿长袖细腰舞衣的女子,双足正踏在鼓上,作“登弓”姿,左手向前,长袖飞扬,右手曲在腰侧,长袖后曳,舞姿飘逸。山东曲阜东安汉里画像石中的《建鼓舞》,舞者穿长袖衣,鼓槌从长袖中伸出,二人对舞击鼓,作“弓箭步”舞姿雄健有力。(见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汉代以鼓命名的舞蹈有《盘鼓舞》等。可见,鼓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此后,鼓的用途更为广泛。

腰鼓与驱瘟 腰鼓与战争

相传,周朝周文王时期,风调雨顺,民安乐业,就是瘟疫制服不了。上至君臣,下至平民,无不为之发愁。人们想方设法制服瘟疫,谋求生存之路。

有人说,瘟疫是一种妖魔鬼怪,怕震动,怕红颜色。人们就想起了用鼓来驱逐瘟疫,他们造了一种小鼓,挂在腰间,起名腰鼓。人们身背腰鼓,披红挂绿,扮成各种“怪兽”,在战鼓伴奏下,边打边跳,边喊边叫地闹起了驱疫震妖活动。

说来也怪,自闹起这种活动后,瘟疫也就不再流行了。于是,人们就不分季节.不受时间限制地从事这种驱疫震妖活动。《宛丘》中这样记载:“坎其击鼓,宛丘山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人们在宛丘山下,随着咚咚的鼓声,不论寒冬炎夏,戴(穿)着鸟羽,尽情地舞蹈。这正是驱疫震妖活动的真实写照。

周代、战国,驱疫避邪之舞“青仪”,方相氏曾“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周礼·夏官》)

其实,这种驱疫活动是一种精神疗法,在震天撼地的鼓声中,人们的那种伯瘟疫的恶念抛之九霄云外,萎靡不振的情绪得到了振奋。有了精神依托,有了战胜瘟疫的信心和决心,使瘟疫从此不复存在。

瘟疫驱逐了,人们又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为了防止瘟疫卷土重来,大家自发地组织驱疫活动。把那种乱喊乱叫改为用词来抒发感情的歌唱。这种歌唱就是后来伞头的雏形。

以后,人们就有意识地进行分工,部分人从事歌唱活动,部分人从事插秧等农业生产劳动,故得了合二为一的名词“秧歌”。“秧歌”一词是当时人们从事插秧和歌唱活动的真实反映。

“秦时,根据节令时气大型祭天,两汉活动更盛。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颁发时令,迎气于五郊: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勾)芝,唱青阳之歌,并舞之翅舞。夏秋冬时又有西皓、帝临、玄冥之歌,且上郡一带歌舞尤盛。”(《白虎通》卷二《礼乐》)。

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用途不断扩大,助战、驱疫、震妖兼而有之。这种活动春秋战国兴盛,到秦最普及。

安塞地处西北要塞,与古长城和内蒙毛乌素沙漠遥遥相对,和北部少数民族驻地相近,是由北下南,通往中原的咽喉。因此,素有“塞北锁钥”、“上郡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今防务设施,城墙、关隘、烽火台(墩台)、堡、寨、崖窑、支堑壕和人防工事等,到处可见,遗迹遗址尚存。

安塞自秦朝以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守望士卒把腰鼓同刀弓箭一样作为战斗中不可缺少的战争装备。

一遭突然袭击,就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擂鼓助战,威慑敌人;若敌众我寡,战事失利,则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当克敌制胜,则以鼓为乐,庆贺胜利。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消失,成为人们进行歌唱舞蹈的道具和伴奏乐,用此调剂“终岁无乐”的枯燥生活。

腰鼓与娱乐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的辉煌时期。无论政治、经济、外交,还是文化艺术都进入了鼎盛时期。

鼓在唐代舞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坐部伎》和《立部伎》是两种有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破阵乐》最著名。相传曾传到日本,驰名中外,它以鼓伴奏,反映了浓厚的战阵生活。《柘枝舞》伴奏以鼓为主,节奏明快、强烈。唐人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白居易《柘枝妓》诗:“连击三声画鼓催……”都是描写《柘枝》舞人在鼓声中出场的情景。

腰鼓在隋唐得到广泛应用。《辞海》对腰鼓的解释为:“古之腰鼓,据陈肠《乐书》:‘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隋唐时,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奏时挂在腰间,用两手拍击。”这说明腰鼓不仅在隋唐广泛应用,而且它的形式、结构、用途等都有了发展和变化。秧歌艺术在唐代已具雏型。“扭绾”颇具秧歌绸扭造型,却“歌者不舞,舞者不歌”。

腰鼓在宋代

宋代秧歌和腰鼓活动十分兴盛,大多是群众性的活动。清代秧歌也不例外。秧歌不但在农村流行,当时城市也流行。“秧歌小队闹春阳”,观看秧歌的人纷拥而至,拥挤不堪“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袁启旭《燕京竹枝词》)“毂击肩摩不暇狂”。(柯煜《燕京竹枝词》)秧歌的内容不断充实,形式更加丰富,艺术不断成熟。据古书中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清李调元《粤东笔》)“秧歌”一词广泛使用,成为全国公认的统一学名。

宋代尽管战争连绵不断,各族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但民间舞蹈继续发展。北宋的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有许多“瓦子”是专门表演各种技艺的固定场所,其中也有《花鼓》。“花鼓”一词至此流传后世。具体表演形式未见详细记载。宋代舞蹈继唐代发展的同时,民间还有另一支庞大的世代相传的业余舞蹈队伍,节日里,各村、各社都有自己的民间舞蹈队。“各社不下数日。”这种舞队有时也叫“社火”。(宋人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作者原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范成大诗吟:“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陕北甘泉县西岔乡挖掘出了一座宋代古墓,古墓的画像砖上有;男子高举圆形大伞,身背腰鼓,绸带系在腰间,随着向前跳跃,绸带飞扬,舞姿矫健优美,刚劲有力,成左弓箭状。(见宋代腰鼓画像砖)据《安塞县志》载:“秦置高奴县,其境包括今甘泉北部、延安市、安塞县等地。”西岔乡原属安塞,1935年11月划归甘泉辖。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挖出了一个宋代古墓,古墓的画像砖上有两幅打腰鼓的画像。经国家鉴定是宋代的作品。浮雕塑造的形象简练传神,人物服饰道具与今天的腰鼓手基本相似,舞姿激越奔放,动作古朴大方,雄健有力。(见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宋代腰鼓画像砖)这就更证实腰鼓已在宋代广为流传,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

艰辛的腰鼓

元代《村田乐》是表现农业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宋人范成大诗生动地描写了灯节民间社火表演的盛况:“村田蓑笠野”。看来表演《村田乐》时要扮成农民形象,穿蓑衣,戴草笠而舞。《村田乐》传至清代有所变化。清人吴锡麒著《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村夫)、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秧歌队中的女角叫“拉花”,《拉花》也是《秧歌》中的一种舞蹈形式。)由此可见,宋代民间舞队中的许多节目都已传到清代,但已不叫“舞队”,而叫“秧歌队”。清代的秧歌与宋代的《村田乐》有继承关系。由于民间舞蹈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因此,秧歌能在长期的动乱中不断流传发展。(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

到了明、清两代,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统治阶级为了束缚人民的思想,加紧对艺术的摧残扼杀。进入封建社会末期,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原有的艺术形式不能满足繁荣的都市生活,促使各种艺术蓬勃发展。

早在舞蹈艺术十分盛兴的唐代,朝廷就颁布过禁止民间乐舞的命令。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颁布禁令:“散乐巡村,特宜禁断。”(《唐会要》)清代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以后,曾多次颁布禁止秧歌游唱的法令。《新示杂抄》载: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颁布禁止《秧歌》、《龙灯》的法令:“时逢发旦,节庆元宵,唱秧歌、舞把戏……跳傀儡,贺龙灯……亟须查究,以靖地方。”封建统治阶级的禁令,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尽管如此,因秧歌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屡禁而不止,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表现志向情趣,歌颂爱情,欢庆胜利和丰收的主要形式。

秧歌在近代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国家。历代政治变革、农民起义、宗教艺术、民间活动等,总是有形无形地打上封建迷信色彩的烙印。在一定意义上讲,现在诸多有价值的东西和有意义的活动,正是带有那种浓郁的迷信色彩,并在那种迷信活动的簇拥中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安塞腰鼓也不例外。它从战鼓中受到启示,产生于驱疫,并在驱疫活动中得到演变和发展。又从中脱胎而来,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的重要歌舞形式。

有些地方把“秧歌”叫“阳歌”,也有叫“牙歌”的。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

其—、“秧”与“阳”同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人们笔下之误,将“秧”写为“阳”。因此,出现了“阳歌”一词。

其二,“秧歌”与“阳歌”有本质的区别和不同。“秧歌”是人们由驱疫到从事农业生产进行的歌唱活动。而“阳歌”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认为太阳在人类活动中占重要地位。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光明的世界,也就没有人类.

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艺术

安塞腰鼓是中国陕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其中心思想是“爱国、爱民、爱乡、爱文化”。

安塞腰鼓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包括鼓乐、歌唱、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的表演,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方式。安塞腰鼓的演出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示了陕北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

在安塞腰鼓的演出中,强调的是集体合作和团结精神,强调个人的价值在集体中的体现。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大同”思想,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共同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而努力。同时,安塞腰鼓也通过表演传达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安塞腰鼓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爱国、爱民、爱乡、爱文化,以及强调集体合作、团结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安塞腰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安塞腰鼓中心思想主要内容。

3、安塞腰鼓的思想主旨。

4、安塞腰鼓主要思想。

1.安塞腰鼓课文中主旨是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

2.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升华。

3. 《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

4.文章赞美了安塞腰鼓,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活动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起源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

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安塞腰鼓发源于什么地区?

安塞腰鼓发源于陕北地区。

安塞腰鼓的资料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扩展资料:

安塞腰鼓的风格特征: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先是安塞腰鼓的简介,后面是课文《安塞腰鼓》的介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这时,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 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 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这可能是古“乡人傩”的习俗遗风。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 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 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 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 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沿门子”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这和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时,各村腰鼓队云集广场,开始了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成为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这不仅活跃了农村春节文娱活动,还通过彼此观摩、切磋技艺、推动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当晚还要举行“转灯”(也称“转九曲”),几乎是人人争游,阖家同转。届时鼓乐齐鸣,灯光闪烁,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腰鼓队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罢土地神后方告结束。此后,老乡们就安心去准备春耕生产了。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

“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前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乙-伞头身后紧随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他必然是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统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扮成蛮婆、蛮汉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等唐僧取经中的人物,随意扭动,逗笑取乐,以增添节庆的欢乐气氛。“路鼓”由于在行进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

“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谒庙”时,有拜庙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喜庆丰收和祝愿吉祥等内容。伞头唱时,众舞者在场边慢步转圈,并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场表演,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此刻不受时间的限制,舞者尽情表现各自的技艺绝招,情绪热烈,起伏跌宕,使表演达到高潮。

近年来安塞腰鼓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场地鼓”时由挎鼓子在场内单独表演。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精神振奋,击鼓狂舞,此时只见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声势逼人,极富感染力。

这一段结束后,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场节目,如“跑驴”、“水船”、“高跷”、“二鬼打架”、“大头和尚”等。节目形式的多少,视各村的人才和条件而定。小场节目结束后,再接着表演一段大场腰鼓。此刻锣鼓敲得快,唢呐吹得紧,击鼓更激烈,情绪更欢快,使整场表演在强烈的气氛和高昂的情绪中结束。

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张、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安塞腰鼓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激情。舞者击鼓时情不自禁地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2.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但虽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3.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难度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4.击鼓转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关键。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与连接;

5.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挎鼓子的服饰装扮与传统戏曲.中的武生相似,穿黑色紧身夸衣;头戴草帽圈;戴髯口,脸要红,眉毛要粗,表演时胡须要摆开。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者的服饰也在变。近年来西河口乡一带的腰鼓服饰,已接近于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队的服饰;仍然保留着古代武士的装扮,头扎英雄巾、腰束战裙、脚蹬红缨鞋,颇似古代征战沙场的士卒将帅。

安塞腰鼓除以舞者自身击打的鼓点为主要伴奏外,也有以民间鼓吹乐队伴奏的,乐器有鼓、镲、锣等,另有唢呐吹奏曲牌,常用曲牌有(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当今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进步”的第二拍动作。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翔实的文物资料。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安塞腰鼓扬名海内外。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它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 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古老的传说 遥远的历史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据《山海经》记载,鼓在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就用过.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号轩辕氏。蚩尤是远古居住在东方的一个部族首领。传说是炎帝的子孙。蚩尤生性凶恶,武艺高强,想夺取黄帝的宝座,占领中原地带。便带领部族跟黄帝在北方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展开了一场震天撼地的大战。战争一开始,蚩尤的军队非常强悍,使黄帝连吃败仗。加之蚩尤的大将个个生得狞猛异常,铜头铁臂。同时,又都有一种发出怪声迷惑人的本领,黄帝的军队听到这种声音就迷迷糊糊失去战斗力。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一天,

黄帝发现东海的流波山上有一只形状像牛的野兽“夔(kui)”。每当它从海中出入时总张着口吼叫,声音好像打雷。聪明的黄帝想,蚩尤的部队最怕听“咚咚咚”、“轰轰轰”的声音,能发出雷声的“夔”可利用啊!于是,便将它捉来,剥了皮,将皮蒙在一个木制的圆形框架上,起名为“鼓”。鼓有了还差一个用来敲打的槌。黄帝又想到雷泽中的“雷兽”。这个“雷兽”常拍打着自己的肚子玩耍,每拍一次肚子就发出一个响雷。于是,黄帝命人将它捉来杀了,从它体内抽出一只最大的骨头作为鼓槌。黄帝将这面鼓搬到战场上,用槌一连擂了九通,果然声如雷响,山鸣谷应,天地变色。黄帝军威大振,吓得蚩尤的士兵魂飞魄散。黄帝的军队就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追杀上去,擒斩了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黄帝内传》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干八百里。”

《山海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此后,击鼓助战用于战争,预示战争的开始、正兴和结束。《左传》中的《曹判论战》讲的是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在长勺作战的故事中就有“公将鼓之”、“齐人三鼓”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鼓助战的记载。这说明击鼓在战争中的重要,它不仅预示战争的开始,还可振作精神,鼓舞士气,威慑敌人。鼓,成了战争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鼓,不仅用于战争,而且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

春秋战国后,以鼓为击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就更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渐已出现。山东沂南汉画中的《百戏图》较完整地记录了“百戏”演出的盛况。其中伴奏的乐器有钟、磐、鼓等打击乐器。在样式华丽的建鼓旁,一人着宽袍大袖衣,侧身向鼓,双臂高扬,正欲击鼓,舞姿健美。

四川彭县出土的汉画像砖,地上摆着六盘,二鼓夹在中间,有一穿长袖细腰舞衣的女子,双足正踏在鼓上,作“登弓”姿,左手向前,长袖飞扬,右手曲在腰侧,长袖后曳,舞姿飘逸。山东曲阜东安汉里画像石中的《建鼓舞》,舞者穿长袖衣,鼓槌从长袖中伸出,二人对舞击鼓,作“弓箭步”舞姿雄健有力。(见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汉代以鼓命名的舞蹈有《盘鼓舞》等。可见,鼓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此后,鼓的用途更为广泛。

腰鼓与驱瘟 腰鼓与战争

相传,周朝周文王时期,风调雨顺,民安乐业,就是瘟疫制服不了。上至君臣,下至平民,无不为之发愁。人们想方设法制服瘟疫,谋求生存之路。

有人说,瘟疫是一种妖魔鬼怪,怕震动,怕红颜色。人们就想起了用鼓来驱逐瘟疫,他们造了一种小鼓,挂在腰间,起名腰鼓。人们身背腰鼓,披红挂绿,扮成各种“怪兽”,在战鼓伴奏下,边打边跳,边喊边叫地闹起了驱疫震妖活动。

说来也怪,自闹起这种活动后,瘟疫也就不再流行了。于是,人们就不分季节.不受时间限制地从事这种驱疫震妖活动。《宛丘》中这样记载:“坎其击鼓,宛丘山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人们在宛丘山下,随着咚咚的鼓声,不论寒冬炎夏,戴(穿)着鸟羽,尽情地舞蹈。这正是驱疫震妖活动的真实写照。

周代、战国,驱疫避邪之舞“青仪”,方相氏曾“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周礼·夏官》)

其实,这种驱疫活动是一种精神疗法,在震天撼地的鼓声中,人们的那种伯瘟疫的恶念抛之九霄云外,萎靡不振的情绪得到了振奋。有了精神依托,有了战胜瘟疫的信心和决心,使瘟疫从此不复存在。

瘟疫驱逐了,人们又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为了防止瘟疫卷土重来,大家自发地组织驱疫活动。把那种乱喊乱叫改为用词来抒发感情的歌唱。这种歌唱就是后来伞头的雏形。

以后,人们就有意识地进行分工,部分人从事歌唱活动,部分人从事插秧等农业生产劳动,故得了合二为一的名词“秧歌”。“秧歌”一词是当时人们从事插秧和歌唱活动的真实反映。

“秦时,根据节令时气大型祭天,两汉活动更盛。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颁发时令,迎气于五郊: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勾)芝,唱青阳之歌,并舞之翅舞。夏秋冬时又有西皓、帝临、玄冥之歌,且上郡一带歌舞尤盛。”(《白虎通》卷二《礼乐》)。

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用途不断扩大,助战、驱疫、震妖兼而有之。这种活动春秋战国兴盛,到秦最普及。

安塞地处西北要塞,与古长城和内蒙毛乌素沙漠遥遥相对,和北部少数民族驻地相近,是由北下南,通往中原的咽喉。因此,素有“塞北锁钥”、“上郡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今防务设施,城墙、关隘、烽火台(墩台)、堡、寨、崖窑、支堑壕和人防工事等,到处可见,遗迹遗址尚存。

安塞自秦朝以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守望士卒把腰鼓同刀弓箭一样作为战斗中不可缺少的战争装备。

一遭突然袭击,就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擂鼓助战,威慑敌人;若敌众我寡,战事失利,则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当克敌制胜,则以鼓为乐,庆贺胜利。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消失,成为人们进行歌唱舞蹈的道具和伴奏乐,用此调剂“终岁无乐”的枯燥生活。

腰鼓与娱乐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的辉煌时期。无论政治、经济、外交,还是文化艺术都进入了鼎盛时期。

鼓在唐代舞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坐部伎》和《立部伎》是两种有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破阵乐》最著名。相传曾传到日本,驰名中外,它以鼓伴奏,反映了浓厚的战阵生活。《柘枝舞》伴奏以鼓为主,节奏明快、强烈。唐人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白居易《柘枝妓》诗:“连击三声画鼓催……”都是描写《柘枝》舞人在鼓声中出场的情景。

腰鼓在隋唐得到广泛应用。《辞海》对腰鼓的解释为:“古之腰鼓,据陈肠《乐书》:‘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隋唐时,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奏时挂在腰间,用两手拍击。”这说明腰鼓不仅在隋唐广泛应用,而且它的形式、结构、用途等都有了发展和变化。秧歌艺术在唐代已具雏型。“扭绾”颇具秧歌绸扭造型,却“歌者不舞,舞者不歌”。

腰鼓在宋代

宋代秧歌和腰鼓活动十分兴盛,大多是群众性的活动。清代秧歌也不例外。秧歌不但在农村流行,当时城市也流行。“秧歌小队闹春阳”,观看秧歌的人纷拥而至,拥挤不堪“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袁启旭《燕京竹枝词》)“毂击肩摩不暇狂”。(柯煜《燕京竹枝词》)秧歌的内容不断充实,形式更加丰富,艺术不断成熟。据古书中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清李调元《粤东笔》)“秧歌”一词广泛使用,成为全国公认的统一学名。

宋代尽管战争连绵不断,各族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但民间舞蹈继续发展。北宋的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有许多“瓦子”是专门表演各种技艺的固定场所,其中也有《花鼓》。“花鼓”一词至此流传后世。具体表演形式未见详细记载。宋代舞蹈继唐代发展的同时,民间还有另一支庞大的世代相传的业余舞蹈队伍,节日里,各村、各社都有自己的民间舞蹈队。“各社不下数日。”这种舞队有时也叫“社火”。(宋人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作者原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范成大诗吟:“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陕北甘泉县西岔乡挖掘出了一座宋代古墓,古墓的画像砖上有;男子高举圆形大伞,身背腰鼓,绸带系在腰间,随着向前跳跃,绸带飞扬,舞姿矫健优美,刚劲有力,成左弓箭状。(见宋代腰鼓画像砖)据《安塞县志》载:“秦置高奴县,其境包括今甘泉北部、延安市、安塞县等地。”西岔乡原属安塞,1935年11月划归甘泉辖。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挖出了一个宋代古墓,古墓的画像砖上有两幅打腰鼓的画像。经国家鉴定是宋代的作品。浮雕塑造的形象简练传神,人物服饰道具与今天的腰鼓手基本相似,舞姿激越奔放,动作古朴大方,雄健有力。(见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宋代腰鼓画像砖)这就更证实腰鼓已在宋代广为流传,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

艰辛的腰鼓

元代《村田乐》是表现农业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宋人范成大诗生动地描写了灯节民间社火表演的盛况:“村田蓑笠野”。看来表演《村田乐》时要扮成农民形象,穿蓑衣,戴草笠而舞。《村田乐》传至清代有所变化。清人吴锡麒著《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村夫)、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秧歌队中的女角叫“拉花”,《拉花》也是《秧歌》中的一种舞蹈形式。)由此可见,宋代民间舞队中的许多节目都已传到清代,但已不叫“舞队”,而叫“秧歌队”。清代的秧歌与宋代的《村田乐》有继承关系。由于民间舞蹈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因此,秧歌能在长期的动乱中不断流传发展。(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

到了明、清两代,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统治阶级为了束缚人民的思想,加紧对艺术的摧残扼杀。进入封建社会末期,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原有的艺术形式不能满足繁荣的都市生活,促使各种艺术蓬勃发展。

早在舞蹈艺术十分盛兴的唐代,朝廷就颁布过禁止民间乐舞的命令。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颁布禁令:“散乐巡村,特宜禁断。”(《唐会要》)清代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以后,曾多次颁布禁止秧歌游唱的法令。《新示杂抄》载: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颁布禁止《秧歌》、《龙灯》的法令:“时逢发旦,节庆元宵,唱秧歌、舞把戏……跳傀儡,贺龙灯……亟须查究,以靖地方。”封建统治阶级的禁令,阻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尽管如此,因秧歌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屡禁而不止,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表现志向情趣,歌颂爱情,欢庆胜利和丰收的主要形式。

秧歌在近代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国家。历代政治变革、农民起义、宗教艺术、民间活动等,总是有形无形地打上封建迷信色彩的烙印。在一定意义上讲,现在诸多有价值的东西和有意义的活动,正是带有那种浓郁的迷信色彩,并在那种迷信活动的簇拥中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安塞腰鼓也不例外。它从战鼓中受到启示,产生于驱疫,并在驱疫活动中得到演变和发展。又从中脱胎而来,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的重要歌舞形式。

有些地方把“秧歌”叫“阳歌”,也有叫“牙歌”的。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

其—、“秧”与“阳”同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人们笔下之误,将“秧”写为“阳”。因此,出现了“阳歌”一词。

其二,“秧歌”与“阳歌”有本质的区别和不同。“秧歌”是人们由驱疫到从事农业生产进行的歌唱活动。而“阳歌”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认为太阳在人类活动中占重要地位。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光明的世界,也就没有人类.

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艺术

安塞腰鼓是中国陕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其中心思想是“爱国、爱民、爱乡、爱文化”。

安塞腰鼓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包括鼓乐、歌唱、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的表演,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方式。安塞腰鼓的演出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示了陕北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

在安塞腰鼓的演出中,强调的是集体合作和团结精神,强调个人的价值在集体中的体现。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大同”思想,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共同为了实现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而努力。同时,安塞腰鼓也通过表演传达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安塞腰鼓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爱国、爱民、爱乡、爱文化,以及强调集体合作、团结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安塞腰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安塞腰鼓中心思想主要内容。

3、安塞腰鼓的思想主旨。

4、安塞腰鼓主要思想。

1.安塞腰鼓课文中主旨是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

2.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升华。

3. 《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

4.文章赞美了安塞腰鼓,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活动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起源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

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

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