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武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
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武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

辛亥革命博物馆最佳游玩时间是什么时候

辛亥革命博物馆最佳时间:武汉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天闷热,会有十几天的气温都在四十度以上,冬天阴冷,因此去武汉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春秋两季,即3、4或9、10月。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和格局,面积达2500_。

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的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厂动工兴建湖北咨议局,以为议员办公之地,并同时在主楼后修建议员公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是本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布置于本馆院内西配楼。展览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展览内容上分七个部分,形式上又分九个展区(包括序厅)。内容上环环相连,有历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式上又各自相对独立,以别具的特色营造整体的美感。第一部分:清朝末年的湖北武汉;第二部分:反清革命的孕育;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鄂军都督府的建立;第五部分:阳夏保卫战;第六部分:各省响应民国肇建;第七部分:纪念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迎接您的到来!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如下: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10月15日,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书画展在博物馆多功能展厅举行。

2011年10月11日,《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策划展出。

2011年10月15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2011年10月31日,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总结暨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政府“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先进单位”。

2011年12月13日,长崎县政府促进交流工作组代表团参观了博物馆,就文化交流计划进行了磋商。

2012年1月12日,博物馆举办了“迎龙年新海爱情博物馆”首届收藏画展。第二届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大会在博物馆举行。

2012年1月17日,辛亥后裔熊辉向博物馆捐赠了蒋政的熊炳坤画像。

2012年1月19日,博物馆于2012年冬季召开消防安全宣传动员会,并进行消防演练。

2012年3月2日,博物馆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授予2011年武汉市文化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3月15日,博物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2140部队合建并获得许可。

2012年3月20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因参加市文化系统跳远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馆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经过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前身是清末设立的湖北谘议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武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

1、黄继光

在上甘岭战役中,关键时刻黄继光用身体堵住了枪眼,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

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2、刘胡兰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

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3、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武昌起义博物馆开放时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坐落在武昌黄鹤楼附近的阅马场周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作为红色纪念馆,军政府遗址,还是十分去值得一去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设有许多可以看的建设,下面一起了解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吧。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介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为清末的湖北谘议局,始建于1908年,1910年建成。谘议局的西式建筑风格,体现了它内容与形式的一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始终保留了《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基本陈列。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现布置于都督府旧址一二层,通过实物、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诞生地的历史风貌。

《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旧址院内议员公所后楼一二层,以近600件展品,全景式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信息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

门票:免费

手机上预约: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实名预约

预约电话: 027-88051911

开放时间: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辛亥革命博物馆最佳游玩时间是什么时候

辛亥革命博物馆最佳时间:武汉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天闷热,会有十几天的气温都在四十度以上,冬天阴冷,因此去武汉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春秋两季,即3、4或9、10月。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和格局,面积达2500_。

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的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厂动工兴建湖北咨议局,以为议员办公之地,并同时在主楼后修建议员公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是本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布置于本馆院内西配楼。展览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展览内容上分七个部分,形式上又分九个展区(包括序厅)。内容上环环相连,有历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式上又各自相对独立,以别具的特色营造整体的美感。第一部分:清朝末年的湖北武汉;第二部分:反清革命的孕育;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鄂军都督府的建立;第五部分:阳夏保卫战;第六部分:各省响应民国肇建;第七部分:纪念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迎接您的到来!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历史如下:

辛亥革命博物馆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2011年10月8日,举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开展仪式。10月15日,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书画展在博物馆多功能展厅举行。

2011年10月11日,《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策划展出。

2011年10月15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试运行。

2011年10月31日,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总结暨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政府“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先进单位”。

2011年12月13日,长崎县政府促进交流工作组代表团参观了博物馆,就文化交流计划进行了磋商。

2012年1月12日,博物馆举办了“迎龙年新海爱情博物馆”首届收藏画展。第二届武汉市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大会在博物馆举行。

2012年1月17日,辛亥后裔熊辉向博物馆捐赠了蒋政的熊炳坤画像。

2012年1月19日,博物馆于2012年冬季召开消防安全宣传动员会,并进行消防演练。

2012年3月2日,博物馆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授予2011年武汉市文化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3月15日,博物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2140部队合建并获得许可。

2012年3月20日,辛亥革命博物馆因参加市文化系统跳远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馆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经过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前身是清末设立的湖北谘议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武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

1、黄继光

在上甘岭战役中,关键时刻黄继光用身体堵住了枪眼,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

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2、刘胡兰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

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3、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武昌起义博物馆开放时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坐落在武昌黄鹤楼附近的阅马场周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作为红色纪念馆,军政府遗址,还是十分去值得一去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设有许多可以看的建设,下面一起了解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吧。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介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为清末的湖北谘议局,始建于1908年,1910年建成。谘议局的西式建筑风格,体现了它内容与形式的一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始终保留了《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基本陈列。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现布置于都督府旧址一二层,通过实物、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诞生地的历史风貌。

《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旧址院内议员公所后楼一二层,以近600件展品,全景式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信息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

门票:免费

手机上预约: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实名预约

预约电话: 027-88051911

开放时间:

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武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