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目录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1. 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同时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3. 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4.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5. 气温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

6. 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7. 世界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气候的形成。气候对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可以通过阅读地理教材或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初一地理必考知识点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写不了太多。

首先是中国在地球的位置,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邻国,我国的地形,河流、湖泊、矿产等资源分布。

还有就是地球的公转,自转,四季的形成,时区的划分,典型的气候区。

以及世界各大洲的划分。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如下:

1.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4.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6.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7.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 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目录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1. 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同时地球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3. 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4.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5. 气温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

6. 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7. 世界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气候的形成。气候对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可以通过阅读地理教材或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初一地理必考知识点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写不了太多。

首先是中国在地球的位置,我国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邻国,我国的地形,河流、湖泊、矿产等资源分布。

还有就是地球的公转,自转,四季的形成,时区的划分,典型的气候区。

以及世界各大洲的划分。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如下:

1.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4.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6.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7.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 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